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語文 >

七年級語文課文《論語》十二章教案大全

時間: 燕純20 分享

  《論語》與《易經(jīng)》、《黃帝四經(jīng)》、《老子》、《莊子》,共為中華民族的幾部源頭典籍,它們不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體道悟道的智慧結(jié)晶。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課文《論語》十二章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語文課文《論語》十二章教案大全一

  教學

  目標 1、了解《論語》的有關(guān)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歸納學習文言文知識,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含義。

  2、能熟練背誦、默寫全文理解、運用其中關(guān)于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開闊胸懷,加強成熟處事的思想修養(yǎng)。 重點

  難點

  關(guān)鍵 重點:結(jié)合本文的學習認識并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

  難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

  學生出缺

  席 情 況 班級人數(shù) 缺席姓名 程 序 與 內(nèi) 容 師 生 活 動 個 性 修 改 計劃時間 一、情境創(chuàng)設(shè):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鞍氩俊墩撜Z》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這部儒家經(jīng)典對后世的卓越貢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孔子,隨著這位“萬世師表”一起去探討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目標引領(lǐng):

  1、了解《論語》的有關(guān)知識,明確其在歷史上的價值。

  2、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含義、能熟練背誦、默寫全文。

  3、理解、運用其中關(guān)于學習的名言警句,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

  三、意義構(gòu)建

  1、介紹孔子以及《論語》

  2、初讀課文,掃除語言障礙。特別注意加點字的音、形、義。

  3、教師泛讀課文,然后學生自主朗讀。

  4、根據(jù)課下注釋,翻譯課文。

  5、根據(j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小組內(nèi)合作研討,概括每一章所講的內(nèi)容。

  四、鞏固提升:

  請學生歸納:

  1.通假字

  2.詞類活用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用

  5.特殊句式

  五、回顧小結(jié):

  《論語》的文學色彩在于表現(xiàn)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數(shù)語中,蘊含著一個為人師者的胸襟、風范,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一個師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六、檢測反饋:

  1、試背全文,比比看誰背得最準確。

  2、背誦過程中要注意停頓,不搶不拖,不加字,不吞字。

  七、作業(yè)布置

  教師激情導入

  明確本課學習目標

  了解作者。

  人不知而不慍(yùn) 學而不思則罔(wǎng)

  思而不學則殆(dài) 不亦說(yuè)乎

  傳(chuán)不習乎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積極引導,適時點拔。學生討論后后,小組交流,

  1、同學當堂背誦

  2、,其他同學互考。

  3、老師抽查提問。

  3分

  2分

  15分

  10分

  5分

  7分

  3分 板書設(shè)計

  《論語》十二章

  《論語》

  孔 子

  課后反思

  老金廠中學課程設(shè)計 授課日期 2016 年 月 日

  課題 《論語》十二章 (第2課時) 總第 課時

  教學

  七年級語文課文《論語》十二章教案大全二

  一、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導自己的言行。

  2.了解《論語》一書和孔子及其思想。

  3.積累成語、格言、警句等。

  重點:課文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

  二、孔子及《論語》簡介

  (1)《論語》是“語言的論纂”,也就是語錄的意思,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體例主要是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涵蓋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宗教等方面,比較完整地體現(xiàn)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墩撜Z》在中國的地位就相當于西方社會的《圣經(jīng)》一書,所以也有人把《論語》譽為中國人的《圣經(jīng)》。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尊稱為“圣人”。他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傳播,為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把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三、課文內(nèi)容提要及問題設(shè)計

  (一)內(nèi)容提要

  本課所選內(nèi)容主要涉及這么幾個方面:一是關(guān)于讀書做學問的,二是修身養(yǎng)性的,三是關(guān)于立志與自我人格完善的。

  (二)問題設(shè)計

  1.為什么每一則前面都有“子曰”呢?

  提示:子,指先生,因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記,用“子”是表示對老師的尊敬。因為《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書。所以《論語》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說的話。

  2.《論語》篇名的由來

  提示:《論語》這本書形式上的一個特點:分章記述孔子的言行。這種形式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語錄體,若干章為一篇,其篇名大多是選取每一篇文章開頭第一句話的頭兩三個字來命名的,如《學而》、《為政》等,都是篇名?!墩撜Z》一共20篇,篇名有些是孔子弟子的名字,有些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含義。

  3. “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嗎?

  提示:古代人對“三”、“六”、“九”有一種數(shù)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數(shù),而不是一個確切的數(shù)字。

  4.孔子關(guān)于讀書的論述對我們有何啟發(fā)?

  七年級語文課文《論語》十二章教案大全三

  教學目標 1.掌握有關(guān)《論語》和孔子的基本文學常識,體味《論語》的語言風格及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課文,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并背誦課文。

  3.積累成語、格言、警句,體會文章所闡述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能力。 教學難點 孔子的教育思想;《論語》的語言風格。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討論法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預(yù)設(shè) 個性化批注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1.介紹孔子及《論語》;朗讀全文,2.研讀并背誦前四章。

  一、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在它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xiàn)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為我們留下了極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如《論語》、《老子》、《孟子》、《莊子》、《荀子》等。這些著述對中華文化曾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我們同學們進入中小學學習已經(jīng)七年了,關(guān)于建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一定有了不少體會。我國古代的孔子是偉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論語》這部儒家經(jīng)典中,他的弟子記錄的孔子言論,有不少是談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的,對同學們搞好學習,加強個人品德修養(yǎng)都有很大意義?,F(xiàn)在我們就來共同探究學習《〈論語〉十則》這篇課文。

  二、作品簡介

  1.孔子其人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曾帶領(lǐng)弟子周游列國14年,終不再仕。晚年返魯致力于整理文獻和繼續(xù)從事教育。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鬃颖缓笫澜y(tǒng)治者尊為“圣人”,戰(zhàn)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并稱“孔孟”

  孔子是一個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個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分子??鬃痈呱兄犯裰饕@樣幾個方面:發(fā)憤忘食,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與人為善,直道而行。

  中國各地都有孔廟對其祭祀。舉世聞名的“三孔”——孔廟、孔林、孔府,位于曲阜城的中央,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一組具有東方建筑色彩和格調(diào)、氣勢雄偉壯麗的龐大古代建筑群,總占地面積約3500余畝,擁有近千間建筑。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而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2.《論語》其書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jù)。其體式歸納起來主要有: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對話體;敘事體,。其內(nèi)容上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宗教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yǎng)、治學態(tài)度和處世方法。東漢時,《論語》被列為“七經(jīng)”之一(七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論語》、《孝經(jīng)》)。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成為儒家的重要經(jīng)典。

  三、初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1.讀準字音

  人不知而不慍( ) 學而不思則罔( ) 論( )語

  思而不學則殆( ) 不亦說( )乎? 不逾矩( )( )

  三省( )吾身 傳( )不習乎 曾( )子

  一簞( )食 曲肱( )而枕之

  2.教師導學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積累一定量的文言詞匯。文言文中的基本詞匯大多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這好理解。但有些詞,古今意義發(fā)生變化。如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為“行走”,這個成語就講不通了。再如“赴湯蹈火”中的“湯”是“熱水”的意思。這些都與現(xiàn)代漢語完全不同。學習文言文要特別注意這些變義詞。另外,一些文言虛詞,如“之”、“乎”、“者”、“也”之類,意思比較寬泛,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這就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正確理解。 先仔細讀幾遍課文,理解各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如果開始不理解懂,試著再讀幾遍。實在理解不了的,將問題提出來。

  學生朗讀課文并提出不理解的字詞,教師幫助學生解決。

  四、合作探究,重點學習課文前四章。

  1.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齊讀。第一遍 讀準字音 ; 第二遍 讀出節(jié)奏 ; 第三遍 抑揚頓挫。

  2.小組合作解決字詞意義和語句翻譯,教師適時點撥。

  第一章

  分析文義

  子曰:“學(學習)而(表順承)時( 按時(名詞作狀語))習(復(fù)習)之,不亦(也是)說(同“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了解)而(表轉(zhuǎn)折)慍(生氣)不亦君子乎?”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翻譯:孔子說:“學了又按時復(fù)習,不也是很喜悅的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嗎?”

  課文探究

  第1句講:學習方法

  第2句講:學習的樂趣

  第3句講:個人修養(yǎng)

  第二章

  分析文義

  曾子曰:“吾(我)日(每天,名詞作狀語)三(多次)省(反省)吾身:為(替)人 謀(出主意)而(表轉(zhuǎn)折)不忠乎?與朋友交而(表轉(zhuǎn)折)不信(誠信)乎?傳(傳授的知識,名詞做狀語)不習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謀慮是否真誠盡心?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傳授的學業(yè)是否復(fù)習了?”

  課文探究

  本章強調(diào)治學的人重視品德修養(yǎng)

  第三章

  分析文義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表順承)志于學,三十而立(獨立),四十而(表順承)不惑(迷惑),五十而(表順承)知天命(自然規(guī)律),六十而(順承)耳順,七十而(表順承)從心所欲,不逾(超過)矩(規(guī)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了解并順應(yīng)了自然規(guī)律,六十歲對各種言論能明辨是非,到七十歲才可以隨心所欲,又不會超出規(guī)矩。

  課文探究

  1.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學習和提高修養(yǎng)的過程。

  2.從本章來看,學習和修養(yǎng)的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

  十五歲到四十歲:學習領(lǐng)會

  五十、六十歲: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主觀意識和做人規(guī)則融合為一

  3.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是怎樣的?

  思想與言行融合,自覺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

  4.我們從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道德修養(yǎng)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學習,循序漸進。

  第四章

  分析文義

  子曰:“溫(復(fù)習)故(就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而(表順承)知新(新的領(lǐng)悟), 可(可以)以(憑借)為(成為)師矣?!?/p>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翻譯:孔子說:復(fù)習舊的知識,并從中獲得新的領(lǐng)悟,做到這樣的程度,可以成為老師了。

  課文探究

  本章談學習方法

  五、課堂小結(jié)

  這幾章強調(diào)了學習態(tài)度要謙虛,學習方法上要獨立思考和復(fù)習。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前四章。

  2.熟讀課文五至十二章。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朗讀課文,背誦前四章;2.繼續(xù)研讀課文五至十二章。

  一、朗讀課文,檢查背誦前四章,考查句子的翻譯及重點詞語的解釋。

  二、繼續(xù)研讀課文五至十二章

  第五章

  分析文義

  子曰:“學而(表轉(zhuǎn)折)不思則罔(迷惑),思而(表轉(zhuǎn)折)不學則殆(有害)。

  劃分句子停頓: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翻譯: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便會迷惑而無所得。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p>

  課文探究

  本章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guān)系。

  第六章

  分析文義

  子曰:“ 賢(品德高尚)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樂于學)。賢哉,回也!”

  句子劃分停頓: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翻譯: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屋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清苦,顏回卻不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

  課文探究

  本章贊揚了顏回樂于學習、安于貧困的品質(zhì)。

  第七章

  分析文義

  子曰:“知之(代詞,指代學問)者(……的人)不如好(喜歡,愛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以……為樂趣,名詞意動用法)之者?!?/p>

  劃分句子停頓: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p>

  翻譯:孔子說:“對于學習,了解怎么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p>

  課文探究

  本章闡述了學習態(tài)度:以學習為快樂


七年級語文課文《論語》十二章教案大全相關(guān)文章:

1.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二章課時特訓答案

2.七年級上冊語文《論語》十則的教案設(shè)計范文3篇

3.初中七年級語文《論語十則》精品備課教案

4.初一上冊語文論語六則教案

5.初中七年級語文《貓》優(yōu)秀備課教案

6.初中七年級語文《回憶魯迅先生》優(yōu)秀教案范本

7.初中七年級語文《狼》優(yōu)秀教材教案

8.初中七年級語文《孫權(quán)勸學》精選公開課教案

9.初一語文課文秋天的懷念教案大全

10.初中七年級語文《回憶魯迅先生》優(yōu)秀教案范本

41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