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一學習方法>七年級數學>

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

時間: 燕純0 分享

  《正數與負數》這一模塊的主要知識點是認識下數和負數,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正數和負數來表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一

  教案背景

  初中生愛玩、好動,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過分抽象的問題,學生往往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而多媒體具有形象、直觀的特點,利用它為學生構建思維想象的平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用以達到以快樂的形式去追求知識的目的;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意識,并著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1《正數和負數》教學設計方案

  (第1課時)

  人教版 九年級數學 上冊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濱北街道辦事處北城中學 耿新華

  郵編:256651 聯系電話:15865403584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數和負數”一節(ji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學習正數、負數和零的定義、聯系。是本章有理數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1.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并領悟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系。

  2.能結合具體情境出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并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于接觸社會環(huán)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談論數學話題,在數學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義的量。

  難點: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義的量,養(yǎng)成把數學應用于生活實際問題的習慣。

  教學方法:采用“現象──問題──目標”的教學方法,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

  教學過程

  教師在輕松歡快的音樂中演示第一節(jié)首圖片為主體的多媒體課件。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自主學習

  師生互動

  合作探究

  達標檢測

  學習總結

  教師出示圖片說明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接著

  出示問題

  問題1 天氣預報:濱州市冬季某天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我市的溫差是多少?

  問題2 2.2010年我國花生產量比去年增長1.8%油菜產量比去年增長-2.7%,這里的增長-2.7%代表什么意思?

  兩個問題中的-3、-2.7%是我們以前沒有學過的新數,這說明隨著生活和勞動的發(fā)展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需要引進新的數。來服務我們的生活。從而導入新課

  一、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通過生活中實例認識到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知道什么是負數,零,正數。

  3、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4、能用正數、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出示本節(jié)課的自學提綱

  1、.知識點1:正數、負數的概念---------閱讀教材第2頁,像3、2、0.5、1.8%這樣比0大的數叫 ,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加上“+”,如+5, , , ,…。正數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寫:而像-3、-2、-3.5%這樣在正數前面加上“—”號的數叫 。如-6, ,…?!?6”讀作 。

  2、知識點2:對“0”的理解--------閱讀教材第2 頁

  0既不是 數,也不是 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水嶺。它的意義很豐富,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其它特定的意義。

  3、知識點3;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閱讀教材第3頁

  相反意義的量必須具有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 ;二是它們都具有數量,而且一定是 量。

  一、指導學生在本組內交流結果,收集每組不會的問題,試著讓其他組解決。

  二、教師收集全班不會的問題,幫著解決。

  做一做:(出示幻燈片)

  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二

  1.1《正數和負數》教學設計方案

  (第1課時)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及作用:“1.1正數和負數”一節(ji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學習正數、負數和零的定義、聯系。是本章有理數學習的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借助生活中的實例理解有理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過程與方法:1.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感受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并領悟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系。

  2.能結合具體情境出現并提出數學問題,并解釋結果的合理性。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樂于接觸社會環(huán)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談論數學話題,在數學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 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義的量。

  難點: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的意義的量,養(yǎng)成把數學應用于生活實際問題的習慣。

  教學方法:采用“現象──問題──目標”的教學方法,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

  教學過程

  教師演示第一節(jié)首圖片為主體的多媒體課件。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自主學習

  師生互動

  合作探究

  達標檢測

  學習總結

  教師出示圖片說明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接著

  出示問題

  問題1 天氣預報:北京市冬季某天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我市的溫差是多少?

  問題2 有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紅隊勝黃隊(4:1),黃隊勝藍隊(1:0),藍隊勝紅隊(1:0),如何確定三個隊的凈勝球數與排名順序?

  問題3 某機器零件的長度設計為100mm,加工圖紙標注的尺寸為100 0.5(mm),這里的 0.5代表什么意思?合格產品的長度范圍是多少 ?

  三個問題中的-3、 0.5是我們以前沒有學過的新數,這說明隨著生活和勞動的發(fā)展我們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夠用了,需要引進新的數。來服務我們的生活。從而導入新課

  一、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1、通過生活中實例認識到引入負數的必要性。

  2、知道什么是負數,零,正數。

  3、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4、能用正數、負數表示實際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出示本節(jié)課的自學提綱

  1、.知識點1:正數、負數的概念---------閱讀教材第2頁,像3、2、0.5、這樣比0大的數叫 ,根據需要,有時在正數前面加上“+”,如+5, , , ,…。正數前面的“+”,一般省略不寫:而像-3、-2、-0.5這樣在正數前面加上“—”號的數叫 。如-6, ,…?!?6”讀作 。

  2、知識點2:對“0”的理解--------閱讀教材第2 頁

  0既不是 數,也不是 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水嶺。它的意義很豐富,它既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其它特定的意義。

  3、知識點3;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閱讀教材第3頁

  相反意義的量必須具有兩個要素:一是它們的意義 ;二是它們都具有數量,而且一定是 量。

  一、指導學生在本組內交流結果,收集每組不會的問題,試著讓其他組解決。

  二、教師收集全班不會的問題,幫著解決。

  做一做:(出示幻燈片)

  一個月內,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從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在經歷從具體例子引入負數的過程中,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并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初步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理解0所表示的意義。

  情感與態(tài)度:

  在負數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和概括能力,激發(fā)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學情分析 】

  1.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和生產的需要),體會負數在生產和生活中運用的重要性。 2.學生經歷負數引入的過程:生產和生活中的例子(具有互為相反意義的量)——數不夠用——負數的引入——數學符號的表示——問題的解決等過程,初步培養(yǎng)學生數學符號感,了解數學符號在數學學習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在與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主動探究問題本質,善于觀察、歸納、概括以及發(fā)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

  【重點難點】

  正確認識正數和負數,理解0所表示的量的意義。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導入

  復習回顧,做好銜接 同學們已經有了六年學習數學的經驗,數對每一位同學來說并不陌生,相信同學們已經認識到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首先讓我們來回顧: 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 演示課件,展示圖片,直觀說明數的產生和擴充:(出示圖片說明自然數的產生、分數的產生。讓學生理解數的符號的產生的好處) 師生活動(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試著解釋圖片意義):我們知道,為了表示物體的個數(如原始社會打獵計數)或事物的順序,產生了1,2,3,...;為了表示“沒有”(比如獵物分完),引入了數0;有時分配、測量(丈量土地)的結果不是整數,需要用分數(小數)表示. 總之,數是為了滿足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發(fā)展起來的.

  設計意圖: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離不開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活動2【導入】活動2

  演示課件,展示問題及相應的圖片。

  問題(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溫度為-3~3 ,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北京的溫差是多少?

  問題(2)有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紅隊勝黃隊(4:1),黃隊勝藍隊(1:0),藍隊勝紅隊(1:0)三個隊的凈勝球數分別是2,-2,0,如何確定排名順序?

  問題(3)2006年我國花生產量比上年增長1.8%,油菜籽產量比上年增長-2.7%,這里增長-2.7%代表什么意思?

  師生活動:教師演示課件并對問題背景做些說明:

  例如在凈勝球的問題中,先介紹確定足球比賽排名順序的規(guī)定:

  兩隊積分不相同,積分高的隊排名在前;

  兩隊積分相同,凈勝球多的隊排名在前;

  兩隊積分、凈勝球都相同,進球多的隊排名在前。

  其次介紹積分計算規(guī)則:勝一場得3分,平一場得1分,輸一場得0分。由此易知這三個隊的積分均為3+0=3。

  最后介紹凈勝球的計算規(guī)則:紅隊勝黃隊(4:1)表示紅隊進4球,失1球或者黃隊進1球,失4球,凈勝球就是比賽中多進了幾個球。這里進球和失球是互為相反意義的量。我們規(guī)定:進球用“+”,失球用“-”表示,這樣進球數和失球數可分別在進球數和失球數前面添上“+”或“-”來表示。凈勝球就是在比賽中進球與失球之和。比如以紅隊為例,進球為4,失球為2(兩場比賽各失一球)記為-2,所以紅隊凈勝球為4+(-2)=2.類似地可算出黃隊凈勝球-2(進球比失球少2個球,相當于凈失球2個,所以記為-2),藍隊凈勝球是0.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思考-3 ~3 、凈勝球與排名的順序、增長-2.7%的意義以及在解決這些問題時必須要對這些新數進行四則運算等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溫度的例子——出現新數-3還涉及到有理數的減法;凈勝球的例子,也出現了負數,確定凈勝球涉及有理數的加法,確定排名順序涉及有理數的大小的比較;在產量增長率的例子中,運用正負數描述朝指定方向變化的情況等問題,引出用各種符號表示數,讓學生試著解釋,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同時對問題進行說明,找出它們的共性,揭示問題的實質(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表示

  師生活動:鑒于上面的分析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試著歸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表示:

  比如溫度的問題,零上與零下(是以零為分界點)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規(guī)定零上為正,則零下為負;凈勝球的例子,進球與失球(對方進球)也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規(guī)定進球為正,則失球為負…… 一般地,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我們可以把其中一種意義的量規(guī)定為正,并在其前面寫上一個“+”(讀作“正”)來表示;把與它意義相反的量規(guī)定為負的,并在其前面寫上一個“-”(讀作“負”)來表示(零除外)

  設計意圖:由實例歸納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表示方法,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及從特殊到一般認識問題本質的能力。

  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四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借助生活中的實例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能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二、過程與方法

  1、過程:通過實例引入負數,從而指導學生會識別正負數及其表示法,能應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方法:討論法、探究法、講授法、觀察法。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樂于接觸社會環(huán)境中的數學信息,愿意談論數學話題,在數學活動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重點難點〕本課的重點是了解正數與負數是由實際需要產生的以及有理數包括哪些數。難點是學習負數的必要性及有理數的分類。關鍵是要能準確地舉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典型例子以及要明確有理數分類的標準。

  正、負數的引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教材是由學生熟知的兩個實例:溫度與海拔高度引入的。比0℃高5攝氏度記作5℃,比0℃低5攝氏度,記作-5℃;比海平面高8848米,記作8848米,比海平面低155米記作-155米。由這兩個實例很自然地,把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把加“-”號的數叫做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個中性數,表示度量的“基準”。這樣引入正、負數,不僅有利于學生正確使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還將幫助學生理解有理數的大小性質。把負數理解為小于0的數。教材中,沒有出現“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概念。這是有意回避或淡化這個概念。目的是,從正、負數引入一開始就能較深刻的揭示正、負數和零的性質,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正、負數的概念。

  關于有理數的分類要明確的是:分類標準不同,分類結果也不同,分類結果應是不重不漏,即每一個數必須屬于某一類,又不能同時屬于不同的兩類。

  教學建議

  這節(jié)課是在小學里學過的數的基礎上,從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引進負數的.從內容上講,負數比非負數要抽象、難理解.因此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語言的選擇上,盡可能注意中小學的銜接,既不違反科學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則。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概念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有理數與算術數的根本區(qū)別,有理數是由兩部分組成:符號部分和數字部分(即算術數).這樣,在理解算術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對有理數的概念的理解就簡便多了.

  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明確有理數的分類時,可以有意識地滲透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理解分類的標準、分類的結果,以及它們的相互聯系。通過正數、負數都統一于有理數,可以將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的逐步樹立滲透到日常教學中。

  一、負數的引入

  我們知道,數產生于人們實際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投影1~3:圖1.1-1]人們由記數、排序,產生了數1,2,3……;為了表示“沒有”、“空位”引進了數0;測量和分配有時不能得到整數的結果,為此產生了分數和小數。

  在生活、生產、科研中經常遇到數的表示與數的運算的問題。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北京的溫差是多少?

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相關文章

1.初一上冊數學《正數和負數》教案優(yōu)秀范文五篇

2.初一數學正數和負數教學視頻

3.七年級數學學習視頻:正數和負數

4.七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5.七年級數學上教學設計2017

6.七年級數學教案滬科

7.初一數學教程視頻:正數和負數

8.七年級數學上冊第1、2章教案

9.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負數》教案范文5篇

10.北師大初中七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41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