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生物 >

常見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時間: 舒淇4599 分享

生物這門課程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物活動規(guī)律的一門學科,其實也一門非常有趣的科目,初一的學生需要認真對待打好知識基礎。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沓R姵跻簧锵聝灾R點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常見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

1、加了抗凝劑(檸檬酸鈉)的血液會出現分層的現象。血液可分為血漿和血細胞。血漿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水(90%),血漿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送營養(yǎng)物質和廢物。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數量功能相關病癥

紅細胞男:5.0ⅹ1012個/L(血紅蛋白120-160g/L)女:4.2ⅹ1012個/L(血紅蛋白110-150g/L)運輸氧和部分二氧化碳。過少:貧血病

白細胞(4—10)ⅹ109個/L吞噬病菌,防御、保護作用。過多:炎癥

血小板(1—3)個ⅹ1011個/L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過少:流血不止

2、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蛋白質,呈紅色,決定了血液的顏色,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與氧分離。

3、貧血是指紅細胞的數量少或血紅蛋白的含量少,前者的原因是營養(yǎng)不良,后者的原因是缺鐵,應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4、動脈血:含氧量豐富,顏色鮮紅。動脈: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位的血管。

靜脈血:含氧量較少,顏色暗紅。靜脈:將血液從身體各部位送回心臟的血管。

5、血漿:加抗凝劑,血細胞在下,血漿在上,淡黃色半透明液體,含纖維蛋白原。

血清:不加抗凝劑,血液凝固后在血塊的周圍出現的黃色透明液體,不含纖維蛋白原。

6、血液的功能:1)運輸氧和二氧化碳、運輸營養(yǎng)物質和廢物的作用

2)防御保護作用3)體溫調節(jié)

7、ABO型系統包括A型、B型、AB型、O型四種血型。輸血的原則是:輸同型血。

8、比較三種血管的管壁、彈性、血流速度、功能、分布及出血護理?

9、毛細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2)血流最慢3)分布最廣4)數量最多5)管腔最小。

10、心臟可分為四個腔,四腔的關系是:同側心房心室相通,異側心房心室不相通。心臟由心肌構成,當心肌收縮時,血液送到全身,當心肌舒張時,血液回心臟,此時心臟處于休息狀態(tài)。

11、心臟四腔與連接的血管:見書38頁圖

左心室——主動脈右心室——肺動脈左心房——肺靜脈右心房——上、下腔靜脈

12、每分輸出量=每搏輸出量χ心率

每分輸出量也叫心輸出量,它是衡量心臟工作能量的一項指標。運動員主要通過提高每搏輸出量來提高心輸出量。

心動周期=60秒(一分鐘)÷心率心臟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為一個心動周期。

13、在一個心動周期中,舒張期比收縮期長的好處在于:

1)有利于血液流回心臟2)使心肌有充分的時間休息

14、血液循環(huán)包括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兩條途徑。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第一節(jié):食物中的營養(yǎng)

1、六大營養(yǎng)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水、無機鹽

其中:有機物(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物:(水、無機鹽)

2、三大營養(yǎng)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3、第七營養(yǎng)素:膳食纖維(也叫纖維素)

4、食物來源:①糖類(谷類、根莖類)

②脂肪(蛋黃、花生、豆類、硬果)

③蛋白質(瘦肉、蛋類、豆類)

5、營養(yǎng)組成:①糖類:(淀粉、麥芽糖、葡萄糖等)

②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③蛋白質:(20多種氨基酸)

6、作用:①糖類:①主要供能物質;②構成細胞組織

②脂肪:①主要為貯備能源;②也參與構成細胞組織

③蛋白質:①構成細胞組織的重要物質;②也可分解提供能量

7、維生素和無機鹽

營養(yǎng)成分

主要作用

缺乏癥

含量較多的食物

維生素A

皮膚粗糙、夜盲癥

肝臟、胡蘿卜、黃色玉米

維生素B1

神經炎、腳氣病

動物內臟,種皮和胚芽

維生素C

(特性:能使紫色的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壞血病、抵抗力下降

新鮮水果蔬菜

維生素D

促進鈣、磷吸收和骨胳發(fā)育

佝僂病、骨質疏松癥

肝臟、蛋黃 魚肝油

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占體重60%—70%

失水20%會有生命危險

無機鹽

構成人體組織

蔬菜、豆類、奶類

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

兒童佝僂病、老人骨質疏松癥

豆類、蛋、奶

缺鐵性貧血

肝、蛋、奶

地方性甲狀腺腫

加碘鹽

第二節(jié):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統的組成兩大部分:①消化道;②消化腺課本8頁圖3.1——4

2、消化道:①口腔;②咽;③食道;④胃;⑤小腸;⑥大腸;⑦肛門。

3、消化腺兩大類:①大消化腺:唾液腺、肝臟、胰腺

②小消化腺:胃腺、腸腺。

4、口腔: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為麥芽糖,屬于化學性消化。

(2)舌:①作用:攪拌;屬于物理性消化

(3)牙齒:作用:咀嚼,屬于物理性消化

5、胃:呈囊狀;具有較大的伸展性;容納食物2升左右;

(2)胃壁內有胃腺:(小腺體)分泌胃液;內含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為多肽,屬于化學性消化。

6、小腸:①消化系統的主要器官;長度:6米

腸壁內有腸腺,分泌腸液;含多種消化酶;屬于化學性消化;

7、肝臟:

①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為脂肪微粒;屬于物理性消化。

8、胰腺:分泌胰液;有多種消化酶;屬于化學性消化。

9、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

10、吸收:營養(yǎng)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huán)系統的過程。課本13頁圖3.1—10

(1)口腔、咽、食道基本沒有吸收作用;

(2)胃: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

(3)小腸:吸收的主要場所;

①小腸內表面有大量環(huán)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大吸收面積;②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③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吸收營養(yǎng)物質。

(4)大腸: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部分維生素。

小結:只有消化能力無吸收能力的是:口腔。只有吸收能力無消化能力的是:大腸

既有消化能力又有吸收能力的是:胃和小腸。膽汁內不含消化酶,腸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

初一生物下冊重要知識點梳理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綠色植物大約有30多萬種,分為四大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

種子植物

1、種子的結構

蠶豆種子: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2片子葉)(雙子葉植物)

玉米種子:果皮和種皮、胚(胚芽、胚軸、胚根、1片子葉)、胚乳(單子葉植物)

胚是幼小的生命體,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子葉和胚乳中儲存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為種子的萌發(fā)和早期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物質;種皮能保護種子的內部結構。

2、種子植物比苔蘚、蕨類更適應陸地的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能產生種子。

3、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種子無果皮包被)和被子植物(種子有果皮包被)。

常見的裸子植物:油松、雪松、云杉、銀杏、蘇鐵、側柏等

常見的被子植物:玉米、小麥、水稻、牡丹、刺槐、檳榔、玫瑰、菊、杏、蘋果等

4、果實由果皮和種子組成。

果皮可以保護種子免受昆蟲的叮咬,以及外界環(huán)境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

5、種子的傳播方式:借助風力、水力、動物等傳播。

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fā)、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開花、結果、衰老和死亡。

種子的`萌發(fā)

1、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2、種子萌發(fā)的自身條件:籽粒飽滿、具有完整的胚、儲存時間短、已度過休眠期。

3、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發(fā)芽種子數/供檢測的種子數×100%)和抽樣檢測

4、種子萌發(fā)的過程:吸收水分,子葉和胚乳中的營養(yǎng)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隨后胚根發(fā)育,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發(fā)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發(fā)育成莖和葉。

植株的生長

1、根尖的結構: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

2、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qū)

3、根的生長一方面靠分生區(qū)細胞數量的增加,一方面要靠伸長區(qū)細胞體積的增大。

4、枝條是由芽發(fā)育成的

開花和結果

1、花由花芽發(fā)育而來

2、花的結構:花瓣、花蕊【雌蕊(柱頭、花柱、子房)雄蕊(花藥、花絲)】花托、萼片

3、傳粉:花粉從花藥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

4、受精:花粉粒中的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5、人工輔助授粉

目的:為了彌補自然狀態(tài)下傳粉的不足。

方法:先采集花粉,然后把花粉涂抹或傾斜撒在同種植物的柱頭上。


常見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最新

關于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一生物下冊知識點總結

初一生物知識點大全

七年級生物下冊知識點

七年級生物學習方法:初一下冊生物第二章知識點

蘇教版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歸納

七年級下冊生物第六章知識點

七年級下生物知識點總結北師大版

154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