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二學習方法 > 八年級政治 >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第三單元知識點

時間: 巧綿20 分享

政治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都有重大影響和作用,這一社會現象很復雜,各時代的政治學家都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重點對它作過各種論述。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娜私贪姘四昙壵蔚谌龁卧R點,希望大家喜歡!

第三單元 我們的文化、經濟權利

第六課 終身受益的權利

1.教育的含義和受教育權的內容?

答:教育是以促進人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為目的,以傳授知識、經驗為手段,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受教育權是指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2.教育對國家、和個人的重要性(作用)?

答:教育對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fā)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個人而言,一方面,教育是每個人生活的準備。它通過向個人傳遞文化幫助人超越一己之見去掌握前人的經驗,分享人類世代積累的知識財富,是獲得獨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喚起人的潛能,不斷提高和革新自己,從而開辟人性發(fā)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來的基礎??傊逃@取知識、知識改變命運;

對國家來說,教育能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能成就我們的未來。

3.生活中有些中學生主動棄學去打工賺錢,他們說:“上學不上學是我們的私事,別人管不著”,這種觀點對么?

答:不正確。受教育不僅是我們享有的重要權利,而且是我們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所謂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yè)。

從個人角度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喚醒潛力,發(fā)展才智,才能擺脫愚昧,增長才干,豐富人生,享受現代文明,在職業(yè)活動和其他活動中獲得成功,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

從國家角度看,公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的興衰成敗,因此,不上學不是個人的私事。

4.義務教育含義及三個特征。

答:所謂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yè)。它具有強制性、公益性、統(tǒng)一性。強制性,即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其推行和實施;公益性,即不收學雜費;統(tǒng)一性,即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tǒng)一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guī)定,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保障適齡未成年人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5.怎樣看待公司非法招用童工,而侵害未成年人受教育權的事件?

答:招工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guī)定,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青少年就業(yè)。

6.怎樣看待父母讓孩子輟學去打工賺錢的的事件?

答:父母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guī)定,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必須保障適齡未成年人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7.怎樣看待學校無緣無故的“開除學生”?

答:學校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義務教育法中明確規(guī)定,學校必須保障適齡未成年人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8.受我們的受教育權受侵害時,如何維護?

答:當我們的受教育權被他人剝奪或受到侵犯時,我們可以采用非訴訟方式或訴訟方式予以維護。一方面,她可以采取運用法律知識做父親的工作,也可以尋求老師、學?;蛏鐣嘘P部門幫助等非訴訟方式;另一方面,她也可以采取到法院起訴她的父親的訴訟方式。

9.如何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答:履行受教育的義務最主要的有三項:其一,認真履按時入學的義務;其二,認真履行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的義務,不得中途輟學;其三,認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學校紀律,尊敬師長,努力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的義務。

10.中學生應如何珍惜學習機會?

答: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在當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知識激增。要生存、要發(fā)展、要滿足時代的需求,必須接受教育、勤于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我們進入了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我們要樹立遠大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以勤奮和智慧去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絢麗奪目的光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建功立業(yè)。

第七課 擁有財產的權利

1.什么樣的財產才是法律規(guī)定的個人財產呢?

答:只有公民的合法財產,才屬于個人所有。施工發(fā)現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撿拾到的他人的遺失物、采用非法手段獲得財產,不屬于個人所有。

2.公民的財產所有權的含義什么?

答: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的權利。

3.法律為什么要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呢?

答: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直接關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員的衣食住行,是實現公民其他權利的物質基礎。切實保護公民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對于維護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勵其積累財富、創(chuàng)造財富,具有重要意義。

4.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法律手段有哪些?

答:(1)我國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以及所有權的重要武器。

(2)我國刑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最為嚴厲、最有利、最有效的法律武器。

5.當我們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做呢?

答:當我們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當所有權歸屬發(fā)生爭議時,請求確認所有權;(2)財產被他人非法占有,請求返還。(3)所有人的財產被損壞或滅失,請求賠償損失;(4)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行政違法現象。當其違法實施沒收財產、對財產采取查封等強制措施時,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依法撤銷裁決,或予以行政賠償,以維護自己的財產所有權。

6.繼承人:法律上將依法繼承死者遺產的人稱為繼承人;

被繼承人: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

遺產: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稱為遺產。

7.遺產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1)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2)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3)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8.法定繼承人包括那些人?繼承順序是怎么樣的呢?

答:我國繼承法明確規(guī)定,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為法定繼承人,享有繼承權。遺產要按繼承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9.繼承權:指的是繼承人依法取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權利。

10.繼承權實現的方式: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法定繼承:指既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繼承人的范圍和繼承順序,又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遺產份額分配原則的繼承方式。遺囑繼承:指繼承人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被繼承人遺產的方式。

11.法定繼承中遺產的分配原則是什么?

答:(1)一般情況下是均等分配;

(2)特殊情況下,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可以不均等。①對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當多分一點;②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yǎng)義務的,應當多分;③對于不盡撫養(yǎng)義務的繼承人,應當少分甚至不分。

12.遺囑繼承的優(yōu)點是什么?

答: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財產。

13.有效遺囑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什么?

答:立遺囑人必須具有遺囑能力,立遺囑人的意思必須真實,遺囑內容必須合法,遺囑的形式必須合法,遺囑繼承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一人或多人。

14.遺贈,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獲得遺囑中指定的遺產,是受遺贈人依據遺贈人的遺贈取得的遺產。

15.當繼承權發(fā)生爭議的時候我們應當怎樣做?

(1)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2)當財產繼承權受到侵犯時,要增強維權意識,要學會依靠社會力量,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16.智力成果的含義:指依靠人類腦力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勞動成果,表現為科學技術成就、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文學藝術作品等。

17.為什么要維護智力成果權呢?

答:人類正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以及其他創(chuàng)造性智力成果,更加凸顯其重要性。給予創(chuàng)造性成果以智力成果權保護,是對創(chuàng)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勵。

18.智力成果權的含義:智力成果權也稱知識產權,通常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以及反不正當競爭中的商業(yè)秘密等。

19.維護智力成果權方面的重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20.我們如何依法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權呢?

(1)鼓勵公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創(chuàng)造智力成果;(2)當智力成果權受到侵害時,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利;(3)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尊重他人的腦力勞動,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

第八課消費者的權益

1.什么是消費和消費者?

答: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消費,這既包括物質方面的消費,也包括滿足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費。當我們購買商品或享受服務時,我們便成了消費者。

2.為什么消費者的權益需要保護?

答:在經營者和消費者的關系中,經營者處于有利地位,消費者處于不利地位。市場上商品的花色品種繁多,使得消費者難以從直觀上了解商品的性能和質量,從而在選購上處于被動地位;相對于有高度組織和強大實力的經營者來說,消費者往往勢單力孤,容易發(fā)生“店大欺客的現象,這些都導致消費者處于不利地位?!?/p>

個別經營者對消費者的欺詐、坑害,使消費者在人身和財產上都遭受巨大的損失。

3.保護消費者權益有什么意義呢?

答:消費者在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中,充當最后購買和消費角色。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促進生產的發(fā)展,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維護社會的正常秩序,讓人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

4.我國專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是什么?其中規(guī)定了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呢?

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guī)定,我國消費者享有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依法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教育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獲得尊重權、監(jiān)督權等九項權利。

5.根據《消費者協會保護法》的規(guī)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銷售者有權向其追償。

6.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履行哪些義務?

答:維護市場秩序,做有修養(yǎng)、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費者。

7.我們在購買時商品時,是要煉就一雙“慧眼”,即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

8.怎樣煉就一雙“慧眼”呢?

答:煉就“慧眼”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我們需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的知識;還要掌握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知識,如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及消費者維權途徑等。

9.如何維護消費者的權益呢?

答:(1)消費者要具有良好的權利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時,消費者要通過正當、合法途徑來使問題得到公證、合理的解決。

(2)途徑有: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教版八年級政治第三單元知識點相關文章:

1.八年級下冊政治第三單元知識點

2.初二政治上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

3.初二政治上冊第三單元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知識點總結

5.人教版歷史八年級上冊知識點歸納

6.八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總結匯總

7.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政治第三單元復習提綱

8.八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9.初二政治核心知識點整理大全與初中政治的3個小妙招

10.八年級政治上冊知識點歸納

430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