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二學習方法 > 八年級語文 >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時間: 文瓊21297 分享

  初中階段,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我們的語文教學正是為了學生能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而進行的讀、寫、聽、說,如何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是我們每個語文教育必須思考的問題。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如何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一、關注需要,善于激趣

  興趣決定閱讀效果,這是不爭的事實。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課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設計一點精美的導語來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欲望,這一環(huán)節(jié)是閱讀教學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我們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間都還給學生而放棄這一有生命力的東西。當然僅這一點激趣還遠遠不夠,初中生的身心特點還告訴我們,他們的注意力很難持久。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還需注意采用多種手段讓學生始終保持激昂的情緒。如教師需要不斷錘煉自己的語言,力求語言親切、精練、幽默,并適當輔之形體語言;教師要多鼓勵、多肯定學生,經(jīng)常性地讓學生品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教師要能靈活運用變式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輔助手段(如多媒體)要靈活多變等。總之,教師要能調(diào)控課堂節(jié)奏和情緒,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狀態(tài)下完成閱讀任務。

  二、創(chuàng)設情景,調(diào)動熱情

  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個提供各種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應或活動的過程,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chǎn)物。它要求教師以實際行動關心全體學生成長,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和學習特點,建立深厚的師生感情,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專治的精神、豐富的想象、生動的語言、高度的概括力,從各方面感染學生。使學生耳濡目染,激發(fā)起學好語文的情感。

  例如《夏感》一文寫的是夏,并非抽象地描述,而是具體生動地描寫景物,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聽過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激發(fā)學生聯(lián)想,進入課文情境,讓每位同學對“夏”、“夏季景物”有自己的感受,把這種感受遷移到課文中來,讓文中景物情境在學生心中“活”起來。

  三、巧用課內(nèi)外教材,注重積累

  學生學習了教材中的一篇名家美文之后,就這篇文章的某一視角拓展開來上閱讀課。例如:學了課文《風箏》(魯迅)后,我組織學生找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野草》、《祝?!返任恼聛黹喿x,在廣泛的閱讀交流中讓學生體味魯迅散文的風格:“轉彎藝術,卒章顯志?!必瀼亍敖滩木褪抢印钡乃枷耄_到“語文課剖析一篇,閱讀課上明白一類”的目的,使學生掌握借物抒情散文的特點和閱讀方法。

  教師平時多鼓勵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與教材有關的名篇佳作,并注意閱讀積累。閱讀課上,教師可組織學生在課上讀自己喜歡的文章,談出為什么喜歡,大家評議交流積累所得,包括閱讀感受、收獲?!耙粋€蘋果換一個蘋果,還是一個蘋果;一個頭腦換一個頭腦,等于兩個頭腦?!睘榱吮苊饨涣鞯拿つ颗c繁雜,師可就某一些題材的文章開展主題閱讀。如《名人小傳》或《最后一課》(都德)讀完后,可以找有關愛國題材的文章,開展主題閱讀,以一篇學數(shù)篇,可謂一發(fā)動全身。

  四、善于引導,體會閱讀重要性

  給學生講清閱讀的重要性,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為他們明確閱讀的目標。

  1、可以積累豐富的知識

  高爾基說過:“愛護書籍吧,它是知識的源泉!”好的書籍會為我們提供豐富的知識,多讀才能使你的學識更加淵博。

  2、可以提高思維能力

  托爾斯泰說過:“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眲⑾蛞舱f過:“書猶藥也,善讀者可以醫(yī)愚!”可見,讀書對拓展思維,開啟智慧,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3、可以陶冶情操

  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逼ち_果夫也說:“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它能夠陶冶人的感情和氣質,使人高尚?!彼裕嘧x好書,你會學得好多優(yōu)秀品質,提升自己的氣質,逐漸變?yōu)橐粋€高尚的人。

  4、可以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讀書的過程中,理解、領悟能力會逐步提高,久而久之,閱讀能力便會提高。好的文章,也會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文字中獲得寫作方法,打開我們的寫作思路,為我們提供可學習的典范。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婇喿x對寫作的幫助作用之大!

  五、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情”

  在教學中通過整體感知(即初讀文本)讓學生與文中角色同喜同悲,這樣,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與文中的角色形成共鳴,文中角色的思想在學生的再創(chuàng)造中得到延伸,學生學習語文的時空得到了拓展。但老師在激發(fā)時也要講策略,轉換角色讓學生設身處地,聯(lián)想、想象也同樣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閱讀中的表情是從句子中、詞語中理解出來的,并不是強加進去的。

  【怎樣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一、深入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

  教和學是兩個互相影響的方面,單純的只顧一方,是不科學的,教師不能替代學生學,學生也替代不了教師的教,那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很極端的,如果這樣,還要學生干嘛?學生作為學的一方已經(jīng)被省去,有老師一個人努力就夠了,可見這是極不科學極其傷害教師的言論。只有雙方的努力都有效,勁往一塊使,心往一塊想,才能形成合力,才能見到成效。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心中的困惑,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有這樣一個學生,讀了很多名著,課外閱讀量很大,什么《茶花女》《老人與海》《飄》等,都讀過了,而且讀的都是中外名著,上課也聽,但一遇到考試,語文閱讀題就大量跑分,120分的語文試卷,竟然只得70多分,我覺得這是個很讓人費解的事情。而這個學生很有典型性,我就開始仔細觀察這個學生,認真和他溝通,了解他學習的細節(jié),旨在發(fā)現(xiàn)他身上存在的問題,以及折射出的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好做到有的放矢,及時調(diào)整。

  經(jīng)過一點時間的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雖然愛讀書,但讀的時候只是走馬觀花的看情節(jié),看故事,至于文中精彩的修辭很好的寫作技巧,他根本沒興趣去欣賞,一遇見那些,他就跳過去了,結果名著也好,自己平時讀的讀者上的好文章也罷,他并沒有當成課堂上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實踐,這折射出課堂教學和學生閱讀存在兩張皮的問題。教師必須將課堂教學和學生閱讀以及學生閱讀訓練結合在一起,做到學以致用,目標明確,講練結合。

  二、及時調(diào)整,講練結合。

  鑒于以上學生們存在的典型問題,我將閱讀教學做了適當?shù)恼{(diào)整,除了課堂上以課本繼續(xù)貫徹閱讀方法和技巧之外,我每講完一部分,都要做一個閱讀知識的小結,讓學生對相應的知識點做到明確,系統(tǒng),和深刻理解,總結完,加上固定的閱讀訓練課,用相應的文章驗證相應的知識點,讓學生從理論落實到能力,避免那些學生一遇到閱讀題,不看所問的問題是什么,就瞎答一氣。例如,在文章結構方面,有一種寫作技巧是首尾呼應,我就多選幾篇文章,讓他們發(fā)現(xiàn)文章在結尾和開頭存在的共性,并用術語去表達,這樣從理論走到實踐,不再眼高手低,學生們也逐漸有了成就感,不再覺得閱讀題是那么虛無飄渺了。

  除了講練結合外,我還將閱讀題提問的技巧,和洞察答題題眼的能力列為閱讀教學的重點。有的時候,學生是知道相應的知識點的,但卻參不透試題問的是什么,找不到答題方向,無法確定答題的知識點,即便自己會,卻拿不了分。因此,我將考試當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提法和如何鎖定答題軀干并確定答題方向一并講解,做到講、讀、審題、答題一條龍,學生的閱讀能力越來越強了,那個男生,終于擺脫了自己閱讀的尷尬,確定了平時閱讀的方法,知道了從哪些角度去讀文章,并把我做的總結引導著做的訓練都認真領會,語文成績有了大幅的提高。我將這位學生在課堂好好的表揚了一番,目的是帶動其他學生也多在課下閱讀名著,以豐富自己的閱讀閱歷。

  三、講求方式,突出重點,提高實效。

  串講到底,墨守陳規(guī),是無法提高課堂實效的。教師必須轉變思想,走進學生,采用一方面適合學生一方面便于操作的授課方式,這樣才能打消學生的抵觸情緒,并使知識有效表達。新課程倡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主導。一堂有效的語文課,只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突顯出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才可以說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語文課。而且在新課標的理念下,突出學生的參與體驗,審美愉悅又是重要的一個方面。那么,用什么方法既可以讓學生學有所得,又能夠得到美的享受呢?對于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死板硬套,從一而終。借助多媒體,突出目標,畫龍點睛有些教師很有創(chuàng)新意識,善于借助多媒體來吸引學生眼球,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突破,但這容易流于泛濫。

  如何恰到好處的運用多媒體呢?以學習《木蘭詩》為例,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木蘭詩》,用清晰地有梯度的問題引領學生的自學,每個小組設組長一名,負責關注自學情況,不分工,自己全部解決問題,等誰都把問題思考一遍之后,形成書面形式,代用,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你心目中的花木蘭是個什么樣的奇女子?然后帶著這一問題,我特意讓學生們看了越劇《花木蘭》,看完之后暢談和自己想的有什么出入,有什么重疊。

  學生們一聽說要看視頻,高興地不得了,對于留給自己的問題解決的很到位,思考起來也很積極,等看的時候,則聚精會神,有的同學,邊看便和旁邊的同學小聲交談,我沒有去制止,這正說明學生已經(jīng)完全投入進去了。最后,我利用多媒體,做了最后總結,清晰而系統(tǒng),且重點突出。

  【怎么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

  一、落實主體意識――讓學生掌握閱讀的金鑰匙

  課文閱讀不僅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語文課程標準》里明確指出:“閱讀是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蓖瑫r又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顯然,閱讀教學中,學生、文本、教師應各司其職。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什么?文本,一篇篇課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組織什么?引導什么?組織和引導學生閱讀文本,閱讀課文。

  1、細讀文本,讓學生懂得閱讀的方法。剛接觸課改實驗的教師,認識上往往有些偏差,認為課改就是改教材,改教師理念和教法,而忽略了改學生的學習方式。于是教師使用媒體的頻率高了,學生潛心閱讀課文的時間少了;教師教的方式多了,學生學的體悟少了。

  教師的分析提問代替著學生的思考閱讀,學生閱讀的主體意識漸漸失落?,F(xiàn)在不少的語文教學觀摩課、展示課將閱讀教學定位成了“快速瀏覽――分組討論――匯報交流――拓展延伸”的簡單模式。

  2、自主學習,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樂趣。在新課程理念中,閱讀教學中迫切需要落實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應該是閱讀課的主體內(nèi)容。讓學生在“自主”中充分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那么,學生“自主”了,教師做什么呢?這正是教師發(fā)揮作用之所在――“引領”“示范”。教師要善于引領學生按照閱讀的要求、規(guī)律去解讀文本,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

  二、開發(fā)課程資源――把學生引入閱讀的新天地

  要完成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每年不少于80萬字的閱讀量,顯然功夫在課外。然而,從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可以看出目前大眾文化、媒體文化、消費文化對校園的全面滲透與占領已是不爭的事實,且?guī)熒g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代際的文化隔閡:教師推崇精英文化而學生疏離之;學生親和大眾文化而教師拒斥之。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產(chǎn)生“失語”的無奈。怎么辦?

  1、從學生現(xiàn)實出發(fā),關注成長需求。首先,最好的辦法是讓我們的教師深入學生,躬身下問,讀些中學生中閱讀面最廣的書籍,并且不妨大膽地引入課堂,從暢銷書切入,審慎地、有選擇地將它納入到課程資源開發(fā)之中,師生共同鑒別、判斷、分析,對大眾時尚讀物有一個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取得與學生的對話權。

  2、從整合課程資源入手,突顯閱讀的功能。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閱讀需要“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需要“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需要“關心學校、本地區(qū)和國內(nèi)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diào)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片、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因此,教師應該注重課程資源的整合,首先可以根據(jù)單元學習的要求,提供參考書目與選讀要點,拓展知識,強化閱讀。其次,教師可以選擇學生關注的本地區(qū)熱點事件、國內(nèi)外大事,開展專題閱讀訓練。

  三、建立督促機制――使語文教學取得素質應試“雙贏”

  在精英文化的的閱讀中,由于經(jīng)典的深度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很大程度上需依賴于教師的闡釋,不像大眾文化的閱讀可以無須訴求教師的指導,學生很容易做大眾文化的俘虜。因此,要在學生的課余生活中為精英文化的閱讀爭得主陣地,就需把課外閱讀指導納入語文教學計劃,建立起有效的課外閱讀督促機制,在積極保護學生的閱讀熱情中適度調(diào)控學生的閱讀方向,推動學生的閱讀活動向健康有益的方面發(fā)展。筆者在任教的班級中嘗試建立了以下督促激勵機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課內(nèi)的督促與激勵。“三分鐘美文推介與作家介紹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與要求,結合課文,安排在每節(jié)語文課前進行,由師生共同參與,引導大家由課內(nèi)向課外延伸,開闊閱讀視野,避免學生因盲目擇書而帶來的閱讀弊病。

  2、課后的督促與激勵?!罢n外閱讀作業(yè)制”,每周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情況完成一篇閱讀感悟,表達真實的思考與理解,可以是對文章的點評,閱讀中獲取的教益,也可以闡述自己不同的觀點。這樣的作業(yè)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懷疑意識、獨創(chuàng)精神,有益于學生向個性化閱讀發(fā)展,同時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感情,可及時地糾正他們閱讀過程中的錯誤觀念。

  3、學生相互的督促與激勵。“課外閱讀交流制”,每周安排一節(jié),由學生輪流介紹自己正在閱讀的書籍和閱讀的體驗收獲,同時不定期地安排學生閱讀同一本書,組織交流閱讀體會,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識,又促進了閱讀向縱深方向發(fā)展。

  當閱讀的實施呈現(xiàn)為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的閱讀呈現(xiàn)為百花齊放的狀態(tài)時,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在閱讀中潛移默化,涵養(yǎng)性情,完善人格,豐富精神世界,并成為激發(fā)他們學習各門功課的催化劑,取得提高素質與應對考試的雙贏。

  【上好初中語文閱讀課的措施】

  一、以“情感”為基點,提高語文能力,豐富精神世界

  首先,我們可以用飽含深情的導語去感染學生,從而引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共鳴。如學習流沙河的《理想》這篇課文,先滿懷激情地作一番開場白,激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興奮感,為樹立人生的理想,體會各種的理想對人生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自然大方的儀態(tài)、親切動人的眼神、抑揚頓挫的話語,能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對課文聲情并茂的朗讀,能使學生對課文感情基調(diào)的理解形象化;適當?shù)挠哪钦n堂的調(diào)味劑,能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當學生喜歡上我們的課堂,他們的學習才有熱情,才能更投入地學習課文。要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老師應是那熊熊火把。

  語文教材中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都飽含著作者及人物的豐富情感,具有激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學生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形象思維,沒有感情的波瀾,缺少作為主體的投入?yún)⑴c,那么,即使老師激情飛揚,作出多么細致的分析,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也是枯燥抽象的。因此,要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須激發(fā)學生的形象思維,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置情境,豐富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如學習《出師表》,我先飽含感情地朗讀,然后學生試讀,先讓他們對課文有個初步的印象。接著引導學生談從電視劇、名著《三國演義》中了解到的關于諸葛亮的故事。學生都興致勃勃地說了起來,更有同學在座位上模仿諸葛亮的樣子。情境設置的方式應靈活多樣,因課文內(nèi)容而異,也視教學條件、學生水平而定。

  二、將閱讀訓練引向課外

  語文源于生活。現(xiàn)如今流行歌曲、電視作品、廣告詞……,這些中不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一首膾炙人口的歌謠,如歌星周杰倫的歌之所以火暴其實他的歌詞在很大程度上貼切了生活;一則成功的廣告,其中可能包含著修辭的巧妙運用;近年流行的電視散文,以MTV的形式將文學作品形象化。另外,家家戶戶春節(jié)貼上的春聯(lián),寫盡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祈盼;日常的百姓話語中,更有充滿智慧的俚語俗語。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語文、欣賞語文,是一名語文老師應做到的事情。它能使語文學習更靈活,使學生更愛語文、愛生活。

  大量的閱讀,是學生豐富精神生活、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現(xiàn)在一些教師和家長對課外閱讀的理解存在誤差,認為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影響學習成績。其實課堂之外閱讀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對課堂學習的補充,是對知識的實踐。大量閱讀優(yōu)秀文章,能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引來源頭活水,更能提高其語言運用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作為老師,應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課外閱讀,養(yǎng)成勤讀書、愛讀書的好習慣。第一,每天到校閱覽室讀書一小時;第二,每日晨會的開展朗讀活動,要求學生輪流在每日晨會中向同學介紹一篇好文章,或朗誦一首詩;第三,采用手抄報的形式,把自己認為好的文章,好的段落,甚至好的句子編輯成手抄報與同學交流;第四,鼓勵學生寫讀書心得和習作,每人在一期內(nèi)必須向校刊投稿一次且發(fā)表等。通過讀書活動的開展,促使學生有目的地去閱讀,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三、讓閱讀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中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想象式閱讀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式,其立足于“想象”一詞。在教學時,教師要引領學生進入或搖頭晃腦、或念念詞、或凝神遐思、或神游四海,心鶩八極的吟詠狀態(tài),進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細嚼慢咽的品味原始文本,才能更好地品出其景其情,其意其感。在此,筆者結合馬志遠的《天凈沙・秋思》來分析,學生邊誦邊吟,邊吟邊品,品之妙處,詩中之景物便活了起來:枯藤,老樹,昏鴉,瘦馬,古道……紛至沓來,映入眼簾,揮之不去,在頭腦中繪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凄美圖畫。

  這就是“再造性想象”的初始階段。再吟再品,景物愈發(fā)活靈活現(xiàn),圖畫愈發(fā)栩栩如生,藤想象(枯);樹想象(老);馬想象(瘦);道想象(古)……頓時一股凄涼之情油然而生,滿眼蕭瑟,淚眼汪汪,欲斷腸,與作者達到心靈會通,品出了詩情。這便完成了“再造性想象”,在學生的大腦中就會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一,也就是“原象”。接著,三吟三品,進入創(chuàng)造性想象階段,景越來越模糊,情愈來愈悲,自己仿佛就是斷腸人,心中凄凄慘慘戚戚,心神迷迷離離,恍恍惚惚,達到物我兩忘。

  在這個過程中允許學生對“原像”添枝加葉,充實豐滿,補充與此相關的畫面,即由白描的“原像”上升到工筆的“新像”。由于每個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思想底蘊感悟不同,出現(xiàn)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新象”。從品物境到品情境到品意境的過程就是一個從“再造性想象”到“創(chuàng)造性想象”的過程。最后,筆者指導學生把自己大腦中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想象產(chǎn)生的圖畫二即“新象”或口頭表達出來或書面描述出來,形成創(chuàng)造性文本二。這樣一個從圖畫到文字的過程,從而通過想與寫糅合在一起并落到實處。


相關文章:

1.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教你如何拿高分

2.初一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和方法

3.淺談如何上好語文課

4.如何提高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和方法

5.怎樣才能做好語文閱讀理解

383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