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語文學習 >

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試卷及答案

時間: 朝燕820 分享

  每當接近考試的時候,我們特別加強對語文科目的練習。試題卷的練習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呢!你準備好了嗎?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試卷,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一單元測試試卷

  第一部分(共2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3分)

  A.詮(quán)釋 裨(pí)益 锃(zèng)亮 七皺八褶(zhě)

  B.反芻(chú) 折疊(dié) 嘈(cáo)雜 瘦骨嶙峋(xún)

  C.納(nà)涼 翕(xī)動 寧(níng)可 篝(gōu)火

  D.浣(huàn)紗 找茬(chá) 霎(shà)時 死乞(qiè)白賴

  2.下列句子中各有一個錯別字,請用橫線標出來,并在句子后面的括號里改正。(4分)

  (1)我仍是不恢心的每天的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

  (2)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群密布的籃天。( )

  (3)一個不想開門探尋的人,只能是一個精神上貧困哀弱的人,只能在門外無聊地徘徊。( )

  (4)它的臀部和脊梁上長著一溜肉瘤,不過能挑得出來的暇疵也就這么點兒了。( )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這并不是危言聳聽。

  B.緊跟著又來了一個人,死乞白賴地糾纏著要做成這筆買賣,可是老太婆安恩搖搖頭說:“這頭奶牛是不賣的?!?/p>

  C.在創(chuàng)造的宇宙里,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這是不可理喻的。

  D.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盛。

  4.下列說法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課文《繁星》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巴金,原名李堯棠,其代表作品有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

  B.冰心,原名謝婉瑩,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她創(chuàng)作的大量表現(xiàn)自己“零碎的思想”的短小清新的小詩,后來被收集在《寄小讀者》和《再寄小讀者》中。

  C.《安恩和奶?!返淖髡呤怯男≌f家、詩人約翰尼斯•延森,他在194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代表作品有《失去的天國》《國王的下臺》等。

  D.泰戈爾是印度詩人、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于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詩集《飛鳥集》《羅摩衍那》等。

  5.仿照下面的詩句,發(fā)揮想象,寫一句意思相關(guān)、形式相似的話。(3分)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發(fā)展你自己!”

  嫩綠的芽兒,和青年說:“ !”

  6.下面是某同學的習作《獻給母親的生日禮物》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畫線的A、B兩處有語病,請你指出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見。(4分)

  A母親四十歲生日的時候,我的“金庫”還算充分。出于一個兒子對母親的孝心,我準備給母親買一件禮物,給她一個驚喜。因為是第一次給母親買禮物,想來想去不知買什么好。那天,我在商場轉(zhuǎn)了幾圈,最后在化妝品柜臺前停了下來??粗衽_里琳瑯滿目的化妝品,我的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母親那張為我日夜操勞而日漸蒼老的臉。B經(jīng)售貨員介紹后,使我下決心買了其中最好的一瓶面膜。

  (1)A處:

  (2)B處:

  7.綜合性實踐活動。(5分)

  某中學七年級(1)班班委準備編一份“文學蓓蕾”手抄報,請你參與其中,完成下面的任務。

  (1)請你為報紙設計兩個欄目。(2分)

  (2)假如委托你去聘請語文老師對審稿、編輯等工作予以指導和幫助,你打算怎樣說呢?請把你要說的話寫下來。(3分)

  第二部分(共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題。(13分)

  【甲】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梗瑥钠渌跽呷胨笾?。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8.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自度其足 (2)反歸取之

  (3)遽契其舟 (4)不亦惑乎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何不試之以足?

  (2)是吾劍之所從墜。

  10.分別用一個成語概括【甲】【乙】兩段文字的大意。(2分)

  11.【甲】【乙】兩文從不同的角度告訴了我們一個共同的道理,這個道理是什么?(3分)

187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