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書》句子賞析
你可曾想過如何讀書?你知道大師是怎么談讀書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培根《談讀書》的句子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談讀書》句子賞析
《談讀書》是一篇名文,文章中的許多精彩語段,如“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等,都已經(jīng)成為人們熟悉的格言警句。它主要談?wù)摿俗x書的益處。圍繞這一中心話題,又談了讀書要與經(jīng)驗互補,要講究讀書的方法,要根據(jù)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選擇等相關(guān)問題。文章是從三個層面來展開論述的:
首先,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之”止,談讀書的益處。作者開篇直接點題,認為讀書有三大益處:怡情、傅彩和長才。然后從正面對它們分別加以闡述,可謂要言不繁。隨后話鋒一轉(zhuǎn),又從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出現(xiàn)的誤區(qū),即“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tài)不可”。
其次,談讀書的方法(從“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到“始能無知而顯有知”)。他主張對不同的書應(yīng)分別采取選讀、通讀、精讀等不同方法,且讀書應(yīng)當和作筆記、作文相結(jié)合,學以致用;還應(yīng)根據(jù)個人性情、需要分別對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一個重要觀點,即“學問改變氣質(zhì)”(王佐良譯作“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這實際上是從另一個角度對讀書的益處加以強調(diào)和提升,使文章的立論更加完整,論證更加嚴密,寫法上又前后呼應(yīng)。
《談讀書》原文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jié),然縱觀統(tǒng)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tài)。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jīng)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yīng)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需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味同嚼蠟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shù)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shù)學,蓋演算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
培根·簡介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女王的掌璽大臣,母親也是貴 族出身。培根小時候身體很弱,經(jīng)常生病,但他卻很愛學習,喜歡閱讀比他的年齡應(yīng)讀的書 更為高深的書籍,13歲時便進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讀書。培根只在劍橋住了3年。當時 的劍橋受“經(jīng)院哲學”的統(tǒng)治,不重視科學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學,用繁瑣的方法來證明宗 教教條的正確。培根對此非常反感,于是便離開了那里。
1620年,培根總結(jié)了他的哲學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書。在書中他響亮地提出 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他 認為真正的哲學必須研究自然,研究科學。為此,他十分重視科學實驗,認為只有經(jīng)過實驗 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培根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還是一位杰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有繁雜 的事務(wù)分心,可他在寫作上從來沒有懈怠過,他一生寫下了不少光輝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 傳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論說文集》。
《論說文集》最能體現(xiàn)培根的寫作風格:文筆優(yōu)美、語言凝練、寓意深刻。這本書中的 文章從各種角度論述了他對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的許多獨到而精辟的見 解,使許許多多人從這本書中獲得熏陶指導。如:
“一個自身無德的人見別人有德必懷嫉妒”。
“沒有友誼,則世上不過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規(guī)諫”。“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鳥中的 蝙蝠一樣,永遠是在黃昏中飛的。疑心使君王傾向?qū)V疲煞騼A向嫉妒,智者傾向寡斷和憂 郁。”
“狡猾就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一個狡猾人與一個聰明人之間,確有一種很大的差 異,這差異不但是在誠實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順境的美德是節(jié)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后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培根一生在學問上成就很大,然而作為政客他飽嘗了仕途之艱辛。做女王掌璽大臣的父 親去世后,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當政,他才逐漸得到升遷,先后擔任 過法院院長、檢察長、掌璽大臣等,還被封男爵、子爵等貴族尊號。然而,后來他又被免除 了一切官職。成為平民之后,培根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問研究中,他最終成為中世紀英國 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chuàng)始者。1626年4月培根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