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教學建議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教學建議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贊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為國家利益顧全大局的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知錯能改的愛國精神。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教學建議,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教學建議
1、文中有許多如今不常用的詞語,如,“和氏璧、鼓瑟、擊缶、上大夫、上卿”,課前,可布置學生查字(詞)典,了解其基本意思。若有條件,預習時,還可了解一下戰(zhàn)國的歷史。
2、以下兩種教學思路可供選擇:
一種是,先引導學生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精讀每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并適度總結、拓展。
另一種是,先通讀一遍課文,大體弄清課文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去研讀每個小故事;最后綜合從各個故事中得到的認識,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對人物作出評價,開展總結、拓展等活動。
3、給3個故事加小標題,并說說3個故事之間的聯系,這既能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jié),從而感受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生動。教學時,要注意指導學生多讀、多說。通過不同方式、不同層次地讀,由粗到精,把握故事的要點;通過反復地說,把握故事的來龍去脈,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生動。教學中也要注意,學生按課文中已出現的“完璧歸趙”“澠池會”“負荊請罪”等概括當然可以,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的其他概括方法也應肯定,關鍵是要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至于3個故事之間的聯系,只要學生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不要要求過高。
4、感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時,可采用讀、議、辯、演等有機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如,感受藺相如這一人物形象,在學生了解故事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議一議:自己心目中的藺相如是什么樣的人。在議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識,引導學生研讀有關句子或段落,在反復讀中加深認識。如,“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一句,可這樣組織學生研讀:藺相如為什么要這樣說,說這句話時,他心里可能會怎么想,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看出什么。對于學生中的分歧意見,還可組織學生辯一辯,如,藺相如為什么敢逼秦王擊缶,在辯中提升認識。有些地方,也可以組織學生演一演,如,藺相如舉璧欲撞的段落,在演中深化認識。
5、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要在教學中得到落實:
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基礎上,教師要適時總結和指引,如本文,教師可作如下總結和指引:本文是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改編的,《史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著作,其中,成功地描寫了眾多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人物,敘述了許多曲折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組織學生閱讀文后“資料袋”),同學們今后去讀一讀原著,若現在有興趣,可聽人講講其中的故事。
6、本課的生字較多,要求認識的字中,有些字不常見,容易讀錯,如“諾”應讀“nuò”,不讀“ruò”;“卿”應讀“ qīng”,不讀“ jī”,要幫助學生讀正確。要求會寫的字中,“璧”“瑟”二字,學生不容易寫勻稱,教師要重點示范。課文是根據原著改編的,其中的有些詞句與現代的表達有些差異,教學時,應啟發(fā)學生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自行解決,個別較生僻的,教師略加指點。學生懂得這些詞、句的基本意思,不影響學生把握主要內容即可。另外,課文中有許多學生應該讀寫的成語,教師要注意結合課文幫助學生理解意思,正確讀寫,積累運用。
7、課后安排了4道思考練習題,第1題提出了朗讀和感受人物形象的要求,第2題提出了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要求,第3題提示了閱讀討論的方法,第4題是要求抄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這些思考練習題,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相機落實。課后還安排了“選做題”和“資料袋”,主要是供教學拓展用。“資料袋”可讓學生讀一讀,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對《史記》的初步認識。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教材簡說
從結構上看,全文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2個故事是第1個故事的發(fā)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3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再從內容上看,將相“和”與“不和”,既有表面原因,又有內在因素。藺相如的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于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的頭上去了。”將相和好的表面原因是藺相如的寬闊胸襟和廉頗勇于認錯、知錯就改、負荊請罪,實際上是緣于他們共同的愛國思想,緣于他們共同的認識:將相不和,趙國危矣!藺相如幾次順利完成使命,也緣于多種原因,他的機智勇敢是重要原因之一,還有廉頗的緊密配合、當時的斗爭形勢以及朝野的主導觀念等等,這些原因促成了藺相如的成功。把一個單一的事件置于復雜的社會背景中來敘述,這是《史記》敘事的一個重要特色,這一特色既增加了事件的歷史厚重感,又使故事曲折生動,引人入勝。
故事重點刻畫了藺相如和廉頗兩個人物形象。藺相如在文中是個熠熠生輝的人物,他有勇有謀,顧全大局,唇如槍、舌如劍。在關鍵時候,置個人生死于不顧,以性命來逼秦王。當與廉頗產生矛盾時,主動避讓,言辭懇切。課文對廉頗的刻畫較藺相如而言,雖著墨較少,但廉頗作為一員武將的形象,也顯得十分鮮明。他威震朝野,秦王也懼他幾分,知道他屯兵邊界則不敢妄動。他耿直暢快,當藺相如的職位比他高時,他毫不遮掩地表達了自己的怨氣。他勇于改過,一員老將脫下戰(zhàn)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其精神令人敬佩。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動和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讀講故事,感受人物形象是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是把握3個故事之間的聯系。
↓↓↓點擊下一頁查看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8課《將相和》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