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小學學習方法 > 三年級方法 > 三年級語文 >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

時間: 嘉馨975 分享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老師在教學《找駱駝》中可能會迷茫,在課后進行教學反思也許能幫到你。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1

  《找駱駝》一文記敘一個商人丟失了一頭駱駝,很著急,一個老人憑著自己的觀察,進行了合理的分析,推理,指出了商人丟失的駱駝的特征,最后,在老人的指點下找到了丟失的駱駝.文章告訴我們:遇事要仔細觀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重點是學生自主學習。首先是學生對這篇課文的認識和熟悉。在初讀課文之后,我讓學生簡單地講述課文主要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緊接著結合閱讀提示讓學生明確自學要完成的兩個問題。在匯報交流時體現(xiàn)出商人的著急,老人的穩(wěn)重,不緊不慢等等情感的表現(xiàn)。隨后,我以一個問題引出老人的發(fā)現(xiàn)———“老人沒有見過駱駝怎么會知道駱駝的去向呢?”學生思考交流。黑板出示相關的句子“老人看見什么了”“老人知道什么了”。在熟悉老人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后,用“因為...所以”和“之所以.....是因為”兩種句式進行轉換,如:因為老人看見了路上有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之所以老人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是因為老人看見駱駝的腳印,右邊深,左邊淺。再進行句式的轉化過程中,學生已經充分熟悉了駱駝的特點,也感受到了,老人“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的過程。經過老人的分析,商人果然找到了丟失的駱駝,”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總結出老人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分析的人。結合板書,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要做細心的人。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2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教師不僅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還是學生閱讀的促進者。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擺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個性化閱讀。

  實際上,精讀課文是略讀課文的基礎,而略讀課文是精讀課文的補充,它們都是學生在獲取閱讀最基本的方法方面有著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略讀應該與精讀一樣重要。大教育學家葉圣陶也曾就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的作用做過精辟的論述,他說: “如果只注意于精讀,而忽略了略讀,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其實,在信息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略讀的作用就顯得更為突出,他能即迅速而又便捷地獲取大量信息。所以,就應用程度而言,略讀就顯得比精讀更為廣泛。所以我們便不難知道編者安排略讀課文教學的最大目的就是讓我們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學生自己把課文讀懂,在實踐中掌握更多更好地讀書方法。

  可是我們的老師是怎么做的?要么覺得內容超好而像精讀課文那樣細嚼慢咽,條分縷析,要么就是讓孩子粗糙一讀,匆匆一過,這樣的教學效果自然難如人意。殊不知從三年級起每冊的略讀課文都占到八分之一,到了四年級往上,自然數(shù)量就更多,如果按照上述幾種方法進行教學的話,我們就沒有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孩子的綜合能力怎么得以提高?到何時才能完成九年閱讀400萬字的閱讀量,現(xiàn)在想想這種現(xiàn)狀的確令人堪憂。

  至于略讀課文怎么教?怎樣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效果的最大化?我有了一些不成熟的閱讀策略不妨拿出來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也算是我在《找駱駝》一文的所謂亮點吧,還望各位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首先,以疑激趣,從“找”入手。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精辟的論語:“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少兒心中的名探柯南就是深受孩子喜愛的人物,我以柯南為契機,說:“柯南是偵探,那你們想不想當偵探,今天老師就帶你們當一回偵探去幫一位丟失了駱駝的商人找駱駝。”

  這樣的導語極大地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一個個情緒高漲,急不可待地想往下學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到底怎樣去實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緊抓課前提示,明確教學目標。

  文章前邊的導讀提示,往往是文章的根本,它里邊涵蓋課文主旨和課文內容的框架,我們只有緊抓這個大綱,讓學生有章可循,而不是大海撈針,這樣將會讓學生知道朗讀課前的導讀提示對學習課文的重要性。當然,再緊緊地抓住這問題進行組織教學,那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不想突破都難。

  這樣做的還有一點是對培養(yǎng)三年級孩子學會質疑問難,使眾多問題明朗化,重點化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注全體孩子,讓每個孩子都動起來一直是我追求的,但十個指頭有長短,你很難要求每個孩子都做到。該怎樣平衡協(xié)調這個問題呢?我是這么做的:我結合閱讀提示設計了三個問題,相當于三關,過一關及格,過兩關良好,過三關優(yōu)秀。這樣一來,他們小小的心充滿斗志,充滿被認可,每個孩子都給自己設定了在這堂課上的遠大目標,你光看一下他們的笑臉,他們那閃爍著挑戰(zhàn)的眸子便知道他們學習的熱情被我所激發(fā)。

  第三,合作交流,個性表達,智慧碰撞。

  把孩子領入學習之路,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可到底該怎樣有效地組織學生上略讀課,尤其對三年級這幫剛接觸略讀課文的孩子來說,我還真拿捏不住,生怕掌控不了課堂而犯老毛病——和孩子搶著講。但這次我就給自己說:放手讓孩子們去讀吧,你只要把自己做好,組織好他們就行。讓我高興的是:孩子們在小組合作交流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是那么投入,神情是那么專注讀得很投入,很充分,一雙雙明亮的眼神清澈可見,過了幾分鐘,你可以看到有讀懂的喜悅,興奮。有沒有讀懂困惑,還有沒有讀完的急迫。不出十分鐘,一個一個小組的合作成果展示出來,每組孩子甚至每個孩子都渴望上臺表現(xiàn),一展風采。

  誰能說那一張薄薄的紙片上沒有學生甚至是那些學困生辛勤的汗水。

  在講商人和老人對話這一部分時,本來計劃是他們說出商人的焦急,高興,憤怒等情緒后再男女分角色朗讀商人和老人的對話,最多再來一組單兵操練。實際上欣賞的很多名課也都是千篇一律。講到此,我原以為大功告成,誰知我的學生讀書的情緒高漲,表演欲望強烈。我還真不想掃了他們的興。就想,我的課堂我做主。何不就此讓他們再多操練幾回看看會不會有更高的突破。即拋開課本內化自己的語言,比較準確把握人物的感情呢?。

  視頻中的幾組朗讀表演是一浪高過一浪,你光從這幾個小朋友的臉上就可以看見他們對文字體會的深刻。 這不能不說是我這課隨機生成試驗中的最亮點。

  第四,設計得法,水到渠成。

  時間在一分一分的流逝,這節(jié)課在這一高潮過后本應趨于平淡,我也本該順理成章的總結,以我的本意設計是學了這篇文章,你們懂得了遇到事情該怎樣做?預設的答案是遇到問題多思考,多觀察,多動腦,到這個程度即可??墒俏铱吹竭€有孩子在高揚小手,就問問,誰知又是一語驚人:遇到問題不能慌,不能急,我們應該多觀察,多動腦子。朋友們,聽聽,這又比前邊的預設高了一個層次。我就趁勢打鐵,誰能總結一下咱們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這時我已有自信,我深信我的學生能說出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實際上,對于這一課或者別的課,我們在座的同仁,只要你在課堂上引導得法,在課堂中多挖掘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充分朗讀,充分交流討論,放手讓孩子去說,那么訓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感性機會的這個磨刀一定不會耽誤他們閱覽群書這個砍柴的功夫,我們的孩子一定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久而久之,你一定會有更加欣喜的發(fā)現(xiàn),我的這幫毛孩子咋這么聰明,咋這么會說.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找駱駝》教學反思3

  今天,我上的是一篇略讀課主,怎么算是略,很難把握。我覺得我還是領得很牢,設計上我是從課文的提示語出發(fā),圍繞商人丟失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知道駱駝的這些特點的?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而這篇課文內容來講非常清楚,語言上以對話為主,文章前半部分不急著講老人是根據(jù)什么知道駱駝特點的,而是寫老人十分詳細描述駱駝特點,讓人產生閱讀的欲望。

  隨機指導字音,作為略讀課文,沒有字詞上的具體要求,根據(jù)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來指正,詞語的一些意思通過像演一演、找近義詞、換詞的方法來理解。

  教學后有幾個地方覺得另有想法。

  誰找駱駝——找到了嗎——怎么樣找的。

  當學生的回答與自己的預設存在偏差,我要如何不慌不忙的引導。評價語上一開始比較有把握,但慢慢走到后面就不知如何是好。

24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