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冊歷史《俄國向何處去》練習試題
在一份設計良好的歷史試題面前,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去檢測學生們的歷史水平!所以,還等什么呢?讓我們來做一套試題卷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北師大版初三下冊歷史《俄國向何處去》練習試題,希望對你有用。
北師大版初三下冊歷史《俄國向何處去》練習試題
選擇題
“無論聲名武功從哪個方面看,羅曼諾夫王朝最后一個沙皇尼古拉二世都遠遠比不上他那些偉大的祖先——如彼得大帝和葉卡特琳娜二世。”尼古拉二世的專制統(tǒng)治是被一場革命推翻的,這場革命是:( )
A.1917年二月革命 B.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C.1789年法國大革命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下列關于新經濟政策影響的評價,錯誤的是( )
A.大大提高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
B.有利于恢復蘇俄的國民經濟
C.鞏固了蘇維埃政權的基礎
D.標志著蘇聯的成立
1920年,蘇俄農民流傳這樣的說法:“土地屬于我們,面包屬于卻屬于你們;水屬于我們,魚卻屬于你們;森林屬于我們,木材卻屬于你們。”這反映了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
A.保障了農民的利益 B.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
C.實行了軍事化 D.取消了自由貿易制度
在1922年,蘇俄不可能出現的是( )
A.喀秋莎到市場上賣土豆
B.資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國有企業(yè)
C.農民家中不得存有剩余糧食
D.安娜到商店購買日常生活用品
按先后順序排列下列事件( )
?、俣赂锩?②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③布爾什維克黨攻占冬宮 ④實行新經濟政策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
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宮殿,下面這些宮殿中,座落于今天俄羅斯境內的是:( )
20世紀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過信件與外國友人聯系時,他的寄信地址欄中寫的國名應該是( )
A.沙皇俄國 B.蘇維埃俄國
C.蘇聯 D.俄羅斯
“1917年11月,一艘名為‘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忽然發(fā)出了幾聲炮響,炮彈的火光劃引了寂靜的夜空,……”,這是下列哪次革命開始時的場景( )
A.法國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俄國二月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
綜合題
閱讀下面材料:
1917年8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第六次代表大會關于政治經濟形勢的決議:“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們黨過去宣傳的政權歸蘇維埃的口號,是曾使革命和平發(fā)展,使政權無痛苦地從資產階級轉到工人和農民,使小資產階級逐漸消除其幻想的口號?,F在和平發(fā)展和使政權無痛苦地轉歸蘇維埃已不可能,因為政權事實上已經轉到反革命資產階級政權手中?,F在只有徹底消滅反革命資產階級專政才是正確的口號,只有得到貧苦農民支持的無產階級,才能完成這個任務——新高潮的任務。”
回答:
(1)文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來完成的“新高潮”主要指哪兩次革命?
(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布爾什維克黨為完成“新高潮”的任務而選擇了什么方式?
材料一:收割隊和征糧隊征集的一切糧食,應按下列基礎進行分配,首先應分配必須數量的糧食,以滿足當地最貧苦階層對糧食的需求。所征集的糧食不應移走,而應留在當地,所有征的糧食應立即無條件地送往糧食征集中心,這批糧食的分配,應由省糧食委員會根據上級指令執(zhí)行。───列寧《關于收割隊和征糧隊的法令》
材料二:納稅后剩余的一切糧食、原料和飼料,農民可以全權處理,可以用來改革和鞏固自己的經濟,也可用來提高個人的消費,用來交換工業(yè)品、手工業(yè)品和農產品。允許在地方經濟流通范圍實行交換。───前蘇聯文件
認真閱讀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材料一、二反映的分別是列寧在什么背景下實行的什么政策?
(2)這兩種政策從內容上看有何不同之處?分別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據列寧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結合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以及所學知識,請你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提幾條合理的建議。
讀圖、回答問題
(1)圖中人物是誰?
(2)他對人類最杰出的貢獻是什么?
(3)請你搜集有關他的故事,并談談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哪些精神品質。
下面是一位同學在歷史活動課上的發(fā)言,其中有四處錯誤,請你幫他找出,并改正。
1917年,列寧親自領導了二月革命。起義軍英勇善戰(zhàn),很快攻克了臨時政府盤踞的最大據點——斯莫爾尼宮,起義取得了勝利。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巴黎公社成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在探索俄國富強之路的過程中,為了抵制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反撲,列寧被迫實行“新經濟政策”,這一政策幫助蘇維埃政權度過了難關。
(1)錯誤: 改正:
(2)錯誤: 改正:
(3)錯誤: 改正:
(4)錯誤: 改正:
仔細觀察下面圖片,并回答問題:
請回答:
(1)上面三幅圖片分別反映了什么事件?
(2)上面三幅圖片共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什么?有什么重大的歷史意義?
中俄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中俄兩國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中俄之間的關系曾經歷了對抗、盟友、對手、鄰居加朋友幾種模式。2005年7月,中俄兩國元首正式宣布,雙方決定于2006年首先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中俄關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俄國是現代史上對中國影響較大的國家之一,結合中俄革命和建設歷程,回答下列問題。
(1)俄國十月革命是先在城市取得勝利,然后領導農村斗爭取得勝利;而中國的革命走的卻是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同是社會主義國家,并且中國革命是在俄國革命指導下進行的,為什么會走上不同的道路呢?請你結合中國和俄國的歷史進行一下比較,并簡單談談你的想法。
(2)社會主義建設沒有現成的經驗,它的發(fā)展是一個艱辛的探索過程。列寧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進行了哪些探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是什么?
問答題
1921年,蘇俄政府開始實施新經濟政策.這使資本主義經濟活躍起來。有人認為這是“倒退到資本主義”,是對十月革命的背叛。你是怎樣認為的?請闡明理由。
看了初三下冊歷史《俄國向何處去》練習試題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