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3第七單元試題及答案
在考試即將到來之際,學生們你們準備好了復習工作了嗎?讓我們來做一套試題卷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3第七單元試題以供大家閱讀。
人教版高二歷史必修3第七單元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趙國慶是和新中國同時誕生的,下列關于他經(jīng)歷的表述與史實相符的是( )
A.6歲時,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后入學
B.15歲時,他在廣播中聽到了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消息
C.27歲時,他參加了全國統(tǒng)一高考并拿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
D.36歲時,他在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創(chuàng)辦了電子產(chǎn)品加工廠
解析 趙國慶6歲時是1955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于20世紀80年代,A項錯誤;15歲時是1964年,我國首顆原子彈試爆成功,B項正確;27歲時是1976年,高考恢復是1977年,C項錯誤;36歲時是1985年,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創(chuàng)辦于1988年,D項錯誤。
答案 B
2.某教材在“世界高科技”與“中國科技成就”兩課內容中均有關于“神舟5號”的描述,對此理解最確切的是( )
A.中國航天技術特殊,獨樹一幟
B.中國已成為世界科技與經(jīng)濟大國
C.中國航天技術超過了歐洲和美國
D.中國航天技術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解析 中國科技成就被列入“世界高科技”的介紹,說明中國科技已進入世界先進水平之列,D項符合此意。A項表述錯誤;材料無法體現(xiàn)中國是經(jīng)濟大國,也不能反映中國科技已超越了歐美,排除B、C兩項。
答案 D
3.從1950年到1957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36歲延長到57歲。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同期從25%增至50%,進入大中學校的人數(shù)也大量增加。這主要取決于( )
A.人們對健康和教育的重視
B.教育衛(wèi)生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C.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系的完善
D.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建立
解析 材料對比了1950年和1957年我國教育、衛(wèi)生事業(yè)的巨大變化,實際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D項正確。A、B兩項也是原因,但都是在社會主義制度的逐步建立的條件下;C項與教育、衛(wèi)生事業(yè)的發(fā)展沒有直接關系。
答案 D
4.1958年4月,《人民日報》發(fā)表《大規(guī)模地搜集全國民歌》的社論,各地報刊紛紛開辟民歌專頁、專欄,僅半年時間,全國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種。數(shù)月內旅客們在上海列車段“旅客意見簿”上寫下的詩歌達5 300多首。這一現(xiàn)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國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推動了文化進步
C.政治活動強烈影響到文化藝術
D.社會主義的文學創(chuàng)作空前繁榮
解析 1958年中國發(fā)動了“躍進”動,急躁冒進之風盛行。在《人民日報》社論的號召下,民歌的“創(chuàng)作”達到高潮,這是“大躍進”在文藝領域里的反映,說明政治活動強烈影響到文化藝術。這一現(xiàn)象與教育水平?jīng)]有關系,排除A項;B項中“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不符合當時實際,排除B項;旅客們在“旅客意見簿”上寫下的“詩歌”不能代表社會主義的文學創(chuàng)作空前繁榮,排除D項。
答案 C
5.““””時期,我國科技工作者排除錯誤路線的干擾,堅持科學探索,取得的成就包括( )
①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谂嘤鍪澜缟系谝粋€雜交水稻品種?、?amp;ldquo;銀河­Ⅰ”號巨型計算機誕生?、艿谝活w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
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指1966—1976年期間。①是1964年,②是1973年,③是1983年,④是1970年。
答案 A
6.2009年度諾貝爾生物學獎由美國三名科學家獲得。其實在20世紀60年代,中國在生物學領域就曾取得領先地位,它是( )
A.依靠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B.依靠基因技術合成胰島素
C.依靠雜交技術合成牛胰島素
D.依靠克隆技術合成胰島素
解析 1965年,中國科技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開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質的新時代。
答案 A
7.如圖所示科技成就表明( )
“銀河—Ⅱ號”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
A.中國開始了計算機研制工作
B.中國已成功研制了第一臺計算機
C.中國的高性能巨型計算機研制技術已居世界前列
D.中國已接入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
解析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已開始了計算機研制工作,1983年已成功研制出第一臺計算機。“銀河-Ⅱ號”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是在1993年,故A、B兩項不正確。D項發(fā)生在1994年,不符合題意。
答案 C
8.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的正確理解應是( )
?、僖磺形幕囆g都可以不受批評地自由發(fā)展?、谠趯W術研究上提倡不同觀點和學派的自由討論 ③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風格的自由發(fā)展?、軓娬{作者“文責自負”,讓各種各樣的作品都能自由出版 ⑤這是促進我國文化藝術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對“雙百”方針內涵的掌握。毛澤東明確指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范圍之內,各種學術思想,正確的、錯誤的,讓他們去說,不去干涉他們。他認為,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fā)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但必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范圍之內,以堅持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為前提,而不是一切文化藝術都可以不受批評地自由發(fā)展。所以①是錯誤的。
答案 C
9.在“雙百”方針的指引下,下列現(xiàn)象被允許的是( )
?、傩麄魑ㄐ闹髁x觀點?、谛麄魑ㄎ镏髁x觀點 ③批判斯大林的錯誤?、苄麄鱛_教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雙百”方針指的是在文藝領域“百花齊放”,學術領域“百家爭鳴”。批判斯大林的錯誤是政治問題,不是“雙百”方針允許的范圍。
答案 B
10.如圖是我國著名作家艾青的肖像。他曾寫過一首寓言詩《蟬的歌》,內容是一只蟬從早到晚在樹上發(fā)著震耳欲聾的叫聲,無論早晨還是晚上都是一個調子,而它自豪的正是“一口氣唱很久也不會變調”。然而,八哥卻忍無可忍了:“我說句老實話,我一聽見你的歌,就覺得厭。”因為這首詩他被錯劃成“右派”,到黑龍江、x疆生活和勞動,創(chuàng)作中斷了20年。根據(jù)以上信息,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
A.艾青的詩違背了“雙百”方針的精神,因此受到批判
B.艾青的遭遇是““””時期學術問題政治化的結果
C.反映了“雙百”方針剛剛提出鼓舞了作家的創(chuàng)作熱情
D.當時還有《北國江南》和《早春二月》這樣受到推崇的作品
解析 ““””期間,艾青詩作《蟬的歌》受到批判,是““””期間把學術問題當作政治問題的結果。艾青積極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符合“雙百”方針的精神,A項錯誤;“雙百”方針提出于1956年,故C項不符合材料;《北國江南》和《早春二月》也在同時受到批判,排除D項。
答案 B
11.如圖是一本書的封面,根據(jù)封面設計,可以判斷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 )
A.毛澤東是如何在1957年夏天提出“雙百”方針的
B.在“百家爭鳴”方針指導下,1957年我國學術界取得的重大成就
C.主要闡述的是1957年“雙百”方針對我國文藝界的指導作用
D.“雙百”方針在1957年反右派斗爭擴大化開始后逐漸被破壞
解析 從圖中書名《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可判斷,此書反映了運動中犯了擴大化的錯誤,“雙百”方針被破壞。
答案 D
12.郵票是國家的名片,還具有歷史檔案的功能。如圖是標題為《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勝利萬歲》系列郵票的一張,根據(jù)所學知識,此郵票應該發(fā)行于( )
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B.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C.““””時期 D.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
解析 圖片標題中的“革命”反映了當時以階級斗爭為綱,屬““””時期。
答案 C
13.1980年,中斷17年的電影“百花獎”恢復舉辦。選票是隨《大眾電影》雜志發(fā)出的,每本只有一張選票,不少工廠、學校、機關團體一、兩千人中只有一兩份《大眾電影》。評選結果是,故事片《吉鴻昌》得票14萬張,紀錄片《敬愛的周恩來永垂不朽》得票21萬張,美術片《哪吒鬧海》得票42萬張。這種情況反映了( )
A.“百花獎”促進了《大眾電影》的銷售
B.人們相對更喜歡美術片
C.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
D.電影事業(yè)獲得了巨大發(fā)展
解析 1980年,“”結束不久文藝領域逐漸復蘇。材料投票結果反映了人民對文化活動的積極參與,在雜志的普及率低(一兩千人只有一兩份)的情況下還有如此多的票數(shù)。
答案 C
14.“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一方針出自(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B.《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
C.《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D.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關于改革學制的決定》
解析 材料反映的教育方針應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即1956—1966年,C項是在1957年,正確。A項在改革開放后頒布;B項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制定;D項在建國初期制定。
答案 C
15.“×××,教授。1940年1月出生,1946—1949年為地主家放牛,1950—1956年進小學讀書……1969—1978年作為知識青年到蘇北上山下鄉(xiāng),1978—1985年在南京大學讀書,后任南京財經(jīng)大學教授……1996—1997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該段個人履歷反映了( )
①新中國的成立為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amp;ldquo;“””對他的學術造詣起了積極作用 ③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獲得了進大學深造的機會?、?972年中美建交為他進行對外學術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期間,知識分子上山下鄉(xiāng),浪費了大好的讀書時間,故排除②;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故④錯誤。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