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地理>

高一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

時間: 淑航658 分享

  復習是學習里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黃土地貌

  發(fā)育在黃土地層中的地形。黃土是第四紀陸相黃色粉砂質土狀堆積物,占陸地面積的1/10。典型的黃土地貌有以下特征:①溝谷縱橫、地面破碎。中國黃土高原溝谷密度達3000~5000米/平方千米,最大10000米/平方千米。溝谷下切深度為50~100米。溝谷面積占流域面積的30%~50%,有的達60%以上。地面坡度>15°的約占黃土面積的60%~70%,<10°的不超過10%。②侵蝕方式獨特、過程迅速。侵蝕營力有水、風、重力和人為作用。作用方式有面狀侵蝕、溝蝕、潛蝕、泥流、塊體運動和挖掘、運移土體,其中潛蝕作用可造成陷穴、盲溝、天然橋、土柱、碟形洼地等“假喀斯特”地貌。黃土抗蝕力極低,侵蝕速率為1~5厘米/年,個別溝頭可達30~40米/年,甚至一次暴雨沖刷成一條數百米長的侵蝕溝。③溝道流域內有多級地面。各流域的最高分水嶺為第一級;降低60~80米為第二級;再降低40~60米為第三級。一般第一級地形面的黃土地層層序較完整;第二級地形面離石黃土上部地層較薄,以致消失;第三級地形面多只有馬蘭黃土堆積。第二、三級地形面分別構成谷地,第三級地形面以下為現代河谷。溝道流域黃土地貌層狀結構是黃土地貌發(fā)育歷史過程的記錄。

  黃土地貌類型主要有:①黃土溝間地。包括黃土塬、梁、峁、墹地、坪地、洑地等。頂面平坦寬闊的黃土高地稱塬。長條狀的黃土丘陵為梁。溝谷分割的穹狀黃土丘為峁。老溝谷(距今約10萬年形成)中由黃土堆積成的平坦谷地稱黃土墹。為溝谷分割后的平地稱黃土坪。沿溝呈條狀分布的破墹地稱?地(有的稱壕?地)。②黃土溝谷。有細溝、淺溝、切溝、懸溝、沖溝、坳溝(干溝)、河溝等。③黃土潛蝕地貌。地表水下滲對黃土進行潛蝕,使土粒流失(包括機械與化學作用),引起地面崩塌,形成黃土碟、黃土陷穴(有漏斗狀、豎井狀、串珠狀)、黃土橋、黃土柱等。

  黃土地貌是黃土堆積過程中遭受強烈侵蝕的產物。有純自然過程的侵蝕(即古代侵蝕)和人為因素參與的侵蝕(稱現代侵蝕)。如何減少侵蝕,充分利用黃土土地資源,改造黃土地貌是十分重要的任務。目前的主要辦法是:控制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地利用與改造;始終注意保持黃土地區(qū)生態(tài)系統的平衡。

  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冰川地貌

  由冰川的侵蝕和堆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qū)。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跡。

  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并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營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qū)的地貌景觀。

  冰川地貌可分為冰川侵蝕地貌和冰川堆積地貌。冰川侵蝕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巖塊,在運動過程中對谷底、谷坡的巖石進行壓碎、磨蝕、拔蝕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蝕地貌形態(tài),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峽灣、巖盆等。冰川堆積地貌是冰川運動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磧物堆積形成的地貌,如終磧壟、側磧壟、冰磧丘陵、槽磧、鼓丘、蛇形丘、冰礫阜、冰水外沖平原和冰水階地等。

  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海底地貌

  海水覆蓋下的固體地球表面形態(tài)的總稱。海底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延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的深海平原??v貫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綿延8萬千米,寬數百至數千千米,總面積堪與全球陸地相比。大洋最深點11034米,位于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超過了陸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8846.27米)。深海平原坡度小于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過大陸平原。整個海底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單元,及若干次一級的海底地貌單元。①大陸邊緣。為大陸與洋底兩大臺階面之間的過渡地帶,約占海洋總面積的22%。通常分為大西洋型大陸邊緣(又稱被動大陸邊緣)和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又稱活動大陸邊緣)。前者由大陸架、大陸坡、大陸隆3個單元構成,地形寬緩,見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緣地帶。后者陸架狹窄,陸坡陡峭,大陸隆不發(fā)育,而被海溝取代,可分為兩類:海溝-島弧-邊緣盆地系列和海溝直逼陸緣的安第斯型大陸邊緣,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緣地帶,也見于印度洋東北緣等地。②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與大陸邊緣之間,一側與中脊平緩的坡麓相接,另一側與大陸隆或海溝相鄰,占海洋總面積的45%。大洋盆地被海嶺等正向地形分割,構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軸狀,水深約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稱海盆。寬度較大、兩坡較緩的長條狀海底洼地,叫海槽。海盆底部發(fā)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長條狀的海底高地稱海嶺或海脊,寬緩的海底高地稱海隆,頂圖面平坦、四周邊坡較陡的海底高地稱海臺。③大洋中脊。地球上最長最寬的環(huán)球性洋中的山系,占海洋總面積的33%。大洋中脊分脊頂區(qū)和脊翼區(qū)。脊頂區(qū)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嶺脊和谷地相間組成。脊頂為新生洋殼,上覆沉積物極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嶇。脊翼區(qū)隨洋殼年齡增大和沉積層加厚,嶺脊和谷地間的高差逐漸減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積物充填成臺階狀,遠離脊頂的翼部可出現較平滑的地形。

  海底地貌與陸地地貌一樣,是內營力和外營力作用的結果。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內力作用的直接產物,與海底擴張、板塊構造活動息息相關。大洋中脊軸部是海底擴張中心。深洋底缺乏陸上那種擠壓性的褶皺山系,海嶺與海山的形成多與火山、斷塊作用有關。外營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較強盛的沉積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嶇的火山、構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海底峽谷則是濁流侵蝕作用最壯觀的表現,但除大陸邊緣地區(qū)外,在塑造洋底地形過程中,侵蝕作用遠不如陸上重要。波浪、潮汐和海流對海岸和淺海區(qū)地形有深刻的影響。

  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海岸地貌

  海岸在構造運動、海水動力、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的總稱。第四紀時期冰期和間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進、海退,導致海岸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當于現代海平面的高度,構成現代海岸的基本輪廓,形成了各種海岸地貌。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過程中,構造運動奠定了基礎。在這基礎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氣候因素等塑造出眾多復雜的海岸形態(tài)。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躍的動力因素。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據理論計算,1米波高、8秒周期的波浪,每秒傳遞在綿延1千米海岸上的能量為8×106焦耳。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斷地被侵蝕,發(fā)育著各種海蝕地貌。被海浪侵蝕的碎屑物質由沿岸流攜帶,輸入波能較弱的地段堆積,塑造出多種堆積地貌。潮流是泥沙運移的主要營力。當潮流的實際含沙量低于其挾沙能力時,可對海底繼續(xù)侵蝕;當實際含沙量超過挾沙能力時,部分泥沙便發(fā)生堆積。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鹽沼植物廣布的海灣和潮灘上,可形成紅樹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陳代謝,對海岸巖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壞作用。在不同的氣候帶,溫度、降水、蒸發(fā)、風速不同,海岸風化作用的形式和強度各異,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帶性。

  根據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為海岸侵蝕地貌和海岸堆積地貌兩大類。侵蝕地貌是巖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所形成的各種地貌,主要有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等。這類地貌又因海岸物質的組成不同,被侵蝕的速度及地貌發(fā)育的程度也有差異。堆積地貌是近岸物質在波浪、潮流和風的搬運下,沉積形成的各種地貌。按堆積體形態(tài)與海岸的關系及其成因,可分為毗連地貌、自由地貌、封閉地貌、環(huán)繞地貌和隔岸地貌。按海岸的物質組成及其形態(tài),可分為沙礫質海岸、淤泥質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世界海岸線長約44萬千米。中國海岸線長1.8萬余千米,島嶼岸線1.4萬余千米。海岸帶蘊藏有極為豐富的礦產、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資源,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qū),這里遍布工業(yè)城市和海港,不僅是國防前哨,而且是海陸交通的樞紐、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基地。進行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麻斑海豹岸的演變過程,預測海岸的變化趨勢,對港口建設、圍墾、養(yǎng)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fā)利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高一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

復習是學習里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必修1地理復習資料:黃土地貌 發(fā)育在黃土地層中的地形。黃土是第四紀陸相黃色粉砂質土狀堆積物,占陸地面積的1/10。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5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