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的起源-楚河漢界的由來
象棋的起源-楚河漢界的由來
象棋起源于中國古代,楚河漢界的由來。象棋是大家很熟悉的一種競技游戲,在棋盤上調(diào)兵遣將,是考驗人智力的一種游戲。象棋起源于哪里呢?眾說紛紜,有人說起源印度,但是我更傾向于起源于我們中國。為什么這么說,看看下面證據(jù)就知道了。大家一起看看象棋起源于中國古代以及楚河漢界的起源的傳說吧。
楚河漢界的由來:
漢高祖二年(前205年),劉邦引兵東向,出函谷關;三月,與諸侯會盟洛陽,集56萬人馬伐楚,乘楚霸王項羽率兵征齊而后方空虛之機,一舉攻下楚都彭城(今徐州)。項羽聞訊,立即回師,在靈壁(今安徽)一帶與漢軍展開激戰(zhàn)。是役,漢兵大敗,潰不成軍,劉邦僅得數(shù)十騎衛(wèi)護而逃出重圍。五月,到滎陽招集殘部,又會合蕭何從關中送來的人馬,兵勢重振。從此,楚、漢在滎陽展開了長達四年之久的拉鋸戰(zhàn)——你進我退,我進你退,反復爭奪。
在此期間,形成了一段極為特殊的戰(zhàn)爭景象:漢高祖四年(前203年)十月,“復取成皋(今滎陽市汜水鎮(zhèn)),軍廣武,就敖倉食。項王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shù)月”(《史記•項羽本紀》)。也就是說,楚據(jù)東廣武城,漢據(jù)西廣武城,中間隔著廣武澗(古運河鴻溝經(jīng)廣武山連接黃河的一段)相持。當時的形勢是“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漢王、項羽臨廣武澗……”(《史記•項羽本紀》),在空前殘酷、激烈的爭戰(zhàn)中勢均力敵,誰也無法逾越鴻溝一步。
形勢促使雙方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史記》)。歷史就這樣使鴻溝成了“楚河漢界”,特別令人注目的是“中分天下”(中分即從中劃分),那象棋的棋盤不正是嗎?進一步聯(lián)系到象棋的棋制,歷史也在告訴后世:黑、紅兩軍隔河界相持立營,嚴陣對壘,以及擒“將”制勝,并非來自人們的憑空想象,而是植根于中華民族開拓進取、蓬勃發(fā)展中一幕極為壯烈、極為震撼人心、極富理念價值、極具深遠影響的史實。
唐代大詩人李白為此而揮筆寫了《登廣武古戰(zhàn)場懷古》,熱情洋溢地贊頌: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呼吸八千兵,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叱咤入關中……伊昔師廣武,連兵決雌雄。……”
大文學家韓愈也登臨廣武山,以哲理般的絕句《鴻溝有感》來表達自己的萬分感慨:
“相持未定各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力盡烏江千載后,古溝芳草起寒云。”
本來,鴻溝是為了發(fā)展生產(chǎn)、繁榮經(jīng)濟、取灌溉舟楫之利而開鑿的。魏惠王十年(前360年)修筑鴻溝,引黃河水濟圃田;以后又逐漸延長,貫通濟水、汴水至汴梁(今,開封)東,折而向南,經(jīng)由通許等聯(lián)通睢水、穎水諸河,直達淮河。
這條古運河總長近千里,基本上是北南走向,稍偏東斜。兩千多年以來,它的下游多被淤沒;原引黃河水的“溝口”則為向南滾動的黃河所沖浸泯失;僅僅剩下的一小段河道——東、西廣武城之間的廣武澗,早在唐代已是“古溝芳草起寒云”干涸見底野草叢生了。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干涸的深溝卻因“秦政山河此地分”載入了光輝的史冊而形成無比珍貴的人文資源。作為“楚河漢界”的鴻溝,不僅留在滎陽這座“東方名郡”,留在中華歷史的燦爛進程中,而且也留在象棋的棋盤上,隨著象棋制藝的傳播更加鍥入人民大眾的社會生活。
中國象棋是一種古老的智力游戲,人們平時喜歡玩,但很少有人注意過它的起源,現(xiàn)在就向大家作個介紹:
一般認為象棋起源于中國,因為只有中國人玩,它在中國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離騷》中有象棋之記載,故國人認為它當之無憒的起源于我國.實際上,這一點有一些言討的必要:
1、單從象棋的名字來看,象棋是以象為戰(zhàn)爭工具的棋,當時中國并沒有大象,印度卻早就以大象做為工具的戰(zhàn)爭。
2,象棋古代戰(zhàn)爭的抽象體現(xiàn),象棋中有象這一種類,無疑證實了象棋起源于有象之國而印度就是古代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
3,考古上,印度也發(fā)現(xiàn)了古代象棋,其實體要早于宋代"寶應象棋"(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然最早實體)。
兩點請注意:
1.中國古代中原地區(qū)的確有象。河南的簡稱"豫"就是一個證明。史載周朝也有作戰(zhàn)的象陣;
2.印度的象棋是國際象棋,況中國象棋中的"士"在印度是沒有對應事物的。
相關文章:
1.關于中國象棋起源
2.關于中國象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