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于水滸傳讀后感心得
中國古代著名作家施耐庵所寫的長篇古典小說《水滸傳》想必大家人人皆知吧,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水滸傳讀后感,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有需要的可以收藏起來哦。
水滸傳讀后感一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后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fā)生沖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fā)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xù),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圣".
水滸傳讀后感二
《水滸傳》以它杰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不僅如此,還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此外,《水滸傳》中還寫了地主惡霸的種種作惡行為,如鄭屠霸占金翠蓮,西門慶害死武大郎,毛太公勾結官府構陷獵戶解珍、解寶。中國歷史上發(fā)生過無數次的農民起義,中國的農民富有武裝斗爭的傳統和經驗,但用文學形式來歌頌農民戰(zhàn)爭,并且真實生動地作全面的藝術再現的,只有《水滸傳》。怪不得金圣嘆評論《水滸傳》“無美不歸綠林,無惡不歸朝廷。”
我讀《水滸傳》,最喜愛天雄星豹子頭林沖。他生性耿直,愛交好漢,武藝高強,慣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將中第二員,初充太尉府八十萬禁軍教頭。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兒子高衙內調戲,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發(fā)配滄州時,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發(fā)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殺了陸謙,冒著風雪連夜投奔梁山泊,為白衣秀士王倫不容。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山后,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之位。林沖武藝高強,打了許多勝仗。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勝利后,林沖得了中風,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yǎng)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后病故。林沖雖武藝高強,但有時卻懦弱隱忍。
《水滸傳》的語言是以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提煉而創(chuàng)造的文學語言。其語言特色是明快、洗煉、準確、生動。無論是作者的描述語言,還是作品人物的語言,許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寫景、狀物、敘事、表情,極為靈動傳神,讓我贊不絕口。
水滸傳讀后感三
你們聽說過《水滸傳》這本書嗎?我想你們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吧!因為《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的第一部歌頌農民起義的長篇章回小說。它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形象,不僅為(我國歷史讀者所喜愛,而且流傳到世界許多國家,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水滸傳》所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發(fā)生、發(fā)展直到失敗的過程。宋江起義在歷史的記載里確有其事,它發(fā)生在宋徽宗宣時期。
“忠義”二字既是水滸英雄們從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團結奮戰(zhàn)的思想基礎,也是他們從成功走向失敗的思想根源。“忠”字既有忠于梁山事業(yè)的的一面,又有終于大宋皇朝的一面。“義”字,既有被壓迫者互相幫助、團結御悔、齊心協力反抗封建壓迫的一面,又有不分是非曲直、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一面。顯然,這里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宋江等人和李逵等人對這兩個字的理解也并不完全一致。“忠”與“義”一旦發(fā)生了矛盾,“義”要服從于“忠”,忠于梁山事業(yè)的人就要要服從于大宋皇帝。
在整一本書里,我覺得武松醉打蔣門神這一章最為精彩,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自己的意象。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蔣門神惹急,再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jié),三次換酒,之后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他在擒了蔣門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么的細心。
在藝術上,《水滸傳》的故事十分富于傳奇性;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語言生動、準確、洗練,富于生活氣息。但是書中的不少描寫富有迷信色彩;有些場面寫得過于血腥,有的就傾向自然主義。此外,全書的藝術風格也不大統一,前半部分多為精雕細刻,后半部分就顯得草草成文。
表達于水滸傳讀后感心得相關文章:
2.學習心得體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