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雙聯心得體會3篇
雙聯工作任務繁重、牽涉面廣,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tǒng)工程,它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本文是2016年的雙聯心得體會,僅供參考。
2016年雙聯心得體會一:
“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自2月23日啟動以來,省、市縣幫聯干部到貧困群眾中去,了解民情民意,為他們最迫切、最需要、最現實的問題出策略、想法子,找尋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猶如一股股溫暖的清泉,流淌在隴原的山鄉(xiāng)間。我縣建立了部門聯抓、干部聯幫、行業(yè)聯動、社會連推機制,并編印了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手冊》和《工作日志》。在入戶對接過程中,涌現出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為群眾脫貧致富支招,積極參與到“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中,進村入戶攀起“窮親戚”,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為困難群眾走出“困局”出力。
“五一”前后,正值春耕生產時節(jié),我中心干部職工就為幫聯的驛馬鎮(zhèn)東灘村送去化肥、地膜、種子,幫助他們解決春耕生產急需。同時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和有關知識的講解。上周,收到2袋玉米種子的嶺子村村民薛名盤高興地說:“我正這兩天就去買種子,沒想到你們就給我送來了,我可以多種幾畝地哩?!?/p>
在萬物復蘇的初春季節(jié),省委發(fā)出了在全省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召,猶如一股春風吹拂著隴原大地,春雨般地滋潤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田。作為一名基層農技人員,我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系統(tǒng)學習了省、市、縣委和農牧系統(tǒng)各級關于“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參考閱讀了有關理論和實施報道資料,深感耳目一新、激情滿懷。并且,按照組織的統(tǒng)一部署,我又一次奔赴聯系的貧困戶進行深入調研,具體幫助實施致富計劃。下面,我就談談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幾點感想:
一、深入學習,提高思想認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深入學習、加深理解,思想認識提高了,我們才能為行動的開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省委書記王三運指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次思想解放、轉變作風、鍛煉干部的創(chuàng)新之舉,是一項固本強基、促進發(fā)展、造福群眾的務實之策,是富民興隴、甘肅實現超常規(guī)發(fā)展、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目標的辦法之一。雙聯工作任務繁重、牽涉面廣,是一項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tǒng)工程,它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全社會的大力支持。在雙聯工作中,要為百姓呼吁或反映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以求得到解決。邦聯單位和干部個人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真心實意為貧困村、貧困戶辦實事,樹立群眾觀念,深入思考下去后“干什么、怎么干”,遇著問題多調研,摸清癥結,對癥下藥,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宣傳貧困村、貧困戶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動我為本、創(chuàng)業(yè)立身”的優(yōu)良文化和“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榮辱觀念,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激發(fā)農民群眾的創(chuàng)業(yè)激情。
二、掌握實情,做好扶貧工作
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是深入基層,有許多實情不了解,有許多民意不理解。民心大于天,群眾是靠山。做好群眾工作是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農民是最可憐、最真誠、最實惠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尊重群眾、服務群眾、親近群眾的理念。通過人對人、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在同吃住、同勞動中讓他們無拘無束中說出思富、盼富、致富的想法和最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切記指手劃腳、喧賓奪主。在切實掌握實情的基礎上,該幫扶的幫扶,該疏導的疏導,該向上反映的整理反映。這樣,才能建立和培養(yǎng)感情,做好順人意、暖人心、穩(wěn)人心的工作,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和群眾的雙向受益,結成貼心人,成為好朋友。
三、突出實效,做好助推工作
“聯村聯戶”是載體,“為民富民”是目的,實現目的,重在體現實效。要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fā)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主要任務,突出重點,發(fā)揮優(yōu)勢,應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就先干什么,層次推進,讓群眾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效果看得見、摸得著。要始終明白,這次行動涉及的對象是農村貧困村、貧困戶,要切實在增收致富、扶貧攻堅方面取得實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準一個發(fā)展路子,制定
一個脫貧計劃,謀劃一個主導產業(yè)。最大可能的依托農牧職能,因勢利導,拓展扶貧領域,諸如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技術,扶持發(fā)展個體戶、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等經濟實體,培養(yǎng)農民經紀人,種植試驗田,并進行全面推廣,讓剩余勞動力進行就業(yè)等。
四、發(fā)揮自我優(yōu)勢,做好帶頭工作
創(chuàng)新是永恒的話題,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了活力,就沒有新局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項關乎全局性、戰(zhàn)略性的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不斷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在目前情況下,必須把聯村與聯戶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致力于為民和富民。單位聯村的重點是促進共享,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干部聯戶的關鍵是搞好服務,在服務中教育、引導、提升農民。要恰當處理既輸血、又造血和既扶貧、又扶智的關系。要注意發(fā)揮當地的土專家、田秀才、黨員致富戶、產業(yè)富裕戶的作用,使其參與到行動中來,八仙過海,各顯身手。
最后,我深感省委提出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必須而及時。沒有這些貧困戶的小康,就沒有我國的全面小康;沒有這些貧困戶的脫貧致富,一切樂觀的經濟統(tǒng)計數字都將失去意義。人無責任無以為人,國無發(fā)展難以強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踏著時代的進行曲,擁抱甘肅改革開放的又一個春天吧。
2016年雙聯心得體會二:
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最大矛盾是發(fā)展不足、最大機遇是政策疊加、最大希望是開發(fā)開放、最大責任是富民安民,努力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擺在全省面前的一項中心任務。要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重點和難點在農村,希望和支撐在農村。但我省農業(yè)比重大,農村人口多,自然條件差,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全省貧困人口達到1300多萬,不僅貧困面廣,而且貧困程度深。 這次行動載體是“聯村聯戶”,目的是“為民富民”,搭建了溝通群眾感情、傾聽群眾呼聲的“連心橋”,搭建了了解群眾需求、解決實際困難的“大平臺”,促進機關干部與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串百家門、聽百家言、知百家情、解百家愁,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將譜寫黨群干群魚水情深的新篇章。
黨員干部隊伍的作風狀況,直接影響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執(zhí)行,影響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地位。胡錦濤在慶祝建黨__周年大會上提出廣大黨員干部要經受“四大考驗”、防范“四大風險”,省委書記王三運指出干部隊伍中存在的思想解放不夠、聯系群眾不夠、職能轉變不夠、工作落實不夠等“四個不夠”的問題,尤其那些業(yè)務不精、能力不強、得過且過的“混事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懶惰干部”,重權輕責、自由散漫、謀人不謀事的“糊涂干部”,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老爺干部”,在我們全省司法行政隊伍中都程度不同地存在。這次行動就是把廣大農村作為干部作風的“檢驗場”,作為培養(yǎng)鍛煉干部的“大課堂”,作為提升能力素質的“助推器”,著力轉變機關干部作風,努力在幫助貧困村、特困戶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的點滴實踐中培養(yǎng)開拓創(chuàng)新、敢闖敢試的精神,提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謀劃能力、執(zhí)行能力、落實能力。
2016年雙聯心得體會三:
在萬物復蘇的初春季節(jié),黨委發(fā)出了在全鄉(xiāng)開展以單位聯系貧困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的"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召,猶如一股春風吹拂著隴原大地,春雨般地滋潤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田。作為一名基層人員,我通過參加集體學習和個人自學,系統(tǒng)學習了各級關于"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參考閱讀了有關理論和實施報道資料,深感耳目一新、激情滿懷。并且,按照組織的統(tǒng)一部署,我即將又一次奔赴聯系的貧困戶進行深入調研,具體幫助實施致富計劃。下面,我就針對深入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談幾點感想。
一、深入學習,當好"宣傳員"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只有深入學習、加深理解,思想認識提高了,我們才能為行動的開展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礎。省委書記王三運指出,"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次思想解放、轉變作風、鍛煉干部的創(chuàng)新之舉,是一項固本強基、促進發(fā)展、造福群眾的務實之策,是富民興隴、甘肅實現超常規(guī)發(fā)展、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目標的辦法之一。對此,農民群眾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成有的一無所知,有的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誤解。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加強自身學習的同時,做大量的、細致的、反復的宣傳和釋惑工作。
二、體察民心,當好"貼心人"
我們在基層工作并不等于是深入基層,有許多實情不了解,有許多民意不理解。民心大于天,群眾是靠山。做好群眾工作是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最主要最根本的能力。農民是最可憐、最真誠、最實惠的。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尊重群眾、服務群眾、親近群眾的理念。通過人對人、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在同吃住、同勞動中讓他們無拘無束中說出思富、盼富、致富的想法和最需解決的問題和困難。切記指手劃腳、喧賓奪主。在切實掌握實情的基礎上,該幫扶的幫扶,該疏導的疏導,該向上反映的整理反映。這樣,才能建立和培養(yǎng)感情,做好順人意、暖人心、穩(wěn)人心的工作,最終實現黨心與民心的相互交融,干部和群眾的雙向受益,結成貼心人,成為好朋友。
三、突出實效,甘做"助推器"
"聯村聯戶"是載體,"為民富民"是目的,實現目的,重在體現實效。要緊緊圍繞宣傳政策、反映民意、促進發(fā)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六大主要任務,突出重點,發(fā)揮優(yōu)勢,應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好什么就先干什么,層次推進,讓群眾對"聯村聯戶、為民富民"的效果看得見、摸得著。要始終明白,這次行動涉及的對象是農村貧困村、貧困戶,要切實在增收致富、扶貧攻堅方面取得實效,千方百計為他們找準一個發(fā)展路子,制定一個脫貧計劃
四、創(chuàng)新方式,勇當"先行者"
創(chuàng)新是永恒的話題,沒有創(chuàng)新,就沒有了活力,就沒有新局面。開展"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是一項關乎全局性、戰(zhàn)略性的長期而艱巨的系統(tǒng)工程,必須不斷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在目前情況下,必須把聯村與聯戶有機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致力于為民和富民。單位聯村的重點是促進共享,讓廣大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干部聯戶的關鍵是搞好服務,在服務中教育、引導、提升農民。貧困村、貧困戶"貧"的往往不只是物質,而是致富門路,"困"的往往不只是條件而是發(fā)展理念。扶"貧"雖必要,但扶"智"更金貴。要恰當處理既輸血、又造血和既扶貧、又扶智的關系。要通過個私協會,號召有實力的民營企業(yè)參與幫扶行動,履行社會責任,回報社會。同時要注意發(fā)揮當地的土專家、田秀才、黨員致富戶、產業(yè)富裕戶的作用,使其參與到行動中來,八仙過海,各顯身手。
人無責任無以為人,國無發(fā)展難以強國。"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踏著時代的進行曲,擁抱甘肅改革開放開發(fā)的又一個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