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 >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

時間: 金蘭905 分享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

  音樂鑒賞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以下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篇1

  這學期學了《少數(shù)民族音樂賞析》這門課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八周課程??墒钦娴膶W到了挺多的知識。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二的后半學期了,在新疆待了快兩年了,但是新疆的地域特色,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風情一直是一無所知。

  老實說,跟其他同學一樣,我也很少認真聽選修課,但是這個課我聽起來還是比較認真的。因為感覺這個講的挺有意思的,每天上完課之后很疲憊,晚上還可以聽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放松一下,感覺挺好。我知道了新疆有7個自治州6個自治縣5個直轄市,知道了,南疆北疆以天山為劃分等一些基本常識。

  記得老師說過一首歌,刀郎的新疆好,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彈起你的冬不拉啊。在一次演唱時,有人說冬不拉不能代表新疆的樂器,于是改成了:彈起你的熱瓦普啊。因為冬不拉是一種哈薩克族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樺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桿細長,上面有8—10個品位,兩根絲弦或鋼絲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彈與挑,一般彈用于重拍,挑用于輕拍。這是哈薩克族人民喜愛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他們用冬不拉伴奏,自彈自唱。在音樂上可分為歌唱性和說唱性兩種,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詞,旋律悠揚、寬廣、而明快,擅長演奏哈薩克族民間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獨奏都能應用自如,是冬不拉彈唱藝術在音樂上的主要特征。人們把即席作詞演唱歌者稱為“阿肯”,意即游唱詩人。曲調(diào)分為歌唱性和說唱性兩種,節(jié)奏多用混合拍子。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音量較小,一股用于自彈自唱、獨奏和合奏等。熱瓦甫,又稱熱瓦普、拉瓦波、喇巴卜。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彈弦樂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相傳創(chuàng)制于十四世紀。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樂師史》中記載,熱瓦普起源于南疆喀什。民間流傳的喀什熱瓦普,全長130厘米。

  民間歌曲,是各少數(shù)民族用以表達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藝術形式。許多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被稱譽為歌海、音樂之鄉(xiāng)。歌聲伴隨著他們的勞動生產(chǎn)、社交、娛樂等活動。他們在放牧、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時唱歌,婚禮或喪葬時唱歌,談情說愛,思念故土時也唱歌。許多民族都有歌唱節(jié)日,如壯族的歌、回及撒拉等族的花兒會、苗族的龍船節(jié)及繞三靈、侗族的采桑節(jié)對歌、布依族的老鷹坡歌會、族的溫泉水邊賽歌節(jié)、瑤族的耍歌堂、彝族的火把節(jié)等。情歌在少數(shù)民族民歌中占有很大比例,或在草原、山野、森林或在月光下、火塘邊、公房(供男女青年社交活動的房屋),都蕩漾著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

  在我國新疆西南部,在那雪山冰峰高聳的帕米爾高原上,居住著勤勞、勇敢、有悠久歷史與文化傳統(tǒng)的塔吉克族人民。

  鷹是帕米爾高原上神圣動物,它是自由勇敢的象征。鷹是塔吉克族先民的圖騰,至今塔吉克人仍自稱為鷹的傳人,鷹文化在帕米爾高原上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它已成為了一個民族的靈魂所在、力量之源。當人們走近它時,無不為之感動。塔吉克人的音樂藝術寶庫中,有一顆耀眼的明珠——鷹笛,塔吉克語稱“那依”,它就是用老鷹的骨頭做成的笛子。鷹笛,是塔吉克人的驕傲,是塔吉克族樂舞的靈魂.但是現(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禁止射殺鷹了,所以現(xiàn)在鷹笛一般是買不到的,他們一般都是把撿到的病死或老死的鷹的骨頭來做。

  還記得老師放過一個“花兒”的視頻,唱歌的是一位老爺爺。雖然我已記不清他的名字,但是他卻讓我記住了“花兒”這個民歌。

  “花兒”是流傳在青海、甘肅、寧夏三省(區(qū))廣大地區(qū)的民歌。“花兒”又稱“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稱“花兒”。據(jù)說,“花兒”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潑,語言生動形象,曲調(diào)高昂優(yōu)美,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xiāng)土特色,深受回、漢、藏、東鄉(xiāng)、土、撒拉等民族的喜愛。現(xiàn)在甘肅最具代表性的是“洮岷花兒”。岷縣“花兒”傳承的中堅力量,也是被省民協(xié)命名為“甘肅省花兒歌手”的有41人,大多年齡都在30歲到40歲之間,而他們當中大部分不識字,文化程度低。這一批歌手成長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家庭生活困難,沒有機會讀書,在長期的生產(chǎn)勞動中鍛煉成長為“花兒”歌手。相對而言,出生于80年代或90年代的年輕人大都走進了學校,他們基本沒有機會學習“花兒”,而校園文化和流歌曲等新興的娛樂活動也在弱化著“花兒”對年輕一代的熏陶。

  “花兒”分三類根據(jù)“花兒”的發(fā)源地,我們可把“花兒”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河州花兒”,發(fā)源于河州地區(qū),即今甘肅省臨夏縣,現(xiàn)在遍及臨洮、康樂、和政、廣和、永靖、夏河等縣,有的流傳到寧夏。

  第二類叫“洮岷花兒”,在洮岷地區(qū),即現(xiàn)在甘肅省的臨潭、岷縣、單尼一帶。

  流行曲目第三類是“西寧花兒”,發(fā)源于西寧地區(qū),即現(xiàn)在青海省的西寧、湟源、貴德、樂都、循化一帶。還有那蒙古朋友喜歡的馬頭琴,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制,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郭小川《平爐王出鋼記》詩:“牧區(qū)的人們聽說鋼花噴,蒙古包里拉起了馬頭琴。”

  雖然真正記住的內(nèi)容并不多,大多數(shù)只是有一個大概印象,但我自己感覺上這門課還是有很大收獲的,希望以后自己可以多看看這方面的書,使自己對新疆的音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篇2

  本學期我選修了《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賞析》一課,在黃老師的教導下,我對中國各民族的傳統(tǒng)音樂有了初步的了解,藝術素養(yǎng)與藝術鑒賞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過這次選修課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其實在我選擇選修課的時候只是為了修夠我所需的學分,并不太在意學的是什么。我本人是所謂的沒有音樂細胞的人,對于音樂的了解僅僅局限在對音樂的興趣上,認為好聽就聽,而不能對其有深刻的認識,如音樂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現(xiàn)了什么樣的意境,富含什么樣的寓意等,那是我們無法體會出來的。

  之所以會選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賞析,也算是一種巧合吧。誰知,竟由一開始的硬著頭皮來上課,到盼著每周三的晚上來上課,最后,課程將結束時,竟飄飄然,感覺自己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似乎也可以嘗試著去理解音樂,觸摸音樂。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聲音,而聲音中最美妙的是音樂。音樂是世界上所有聲音的詮釋,是社會生活的調(diào)味劑。沒有音樂世界將枯燥乏味,生活也將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因此音樂豐富我們的生活,陶冶了我們的情操。經(jīng)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使我對音樂的觀點有了新的改變。通過對音樂鑒賞課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音樂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選中國民族音樂鑒賞課之前,我認為音樂只是用來聽的。其實不然,音樂的功能不只是這些,所謂的音樂,廣義上來說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就是音樂。它是一種符號,聲音符號,表達人的所思所想,是人們思想的載體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內(nèi)涵的,其中隱含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情懷;它能用有組織的旋律和節(jié)奏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和反映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

  因為是鑒賞課,所以我除了老師上課放的樂曲以外,我自己還特地在網(wǎng)上下載了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來欣賞。例如《高山流水》、《百鳥朝鳳》、《春江花月夜》等等。自己聽一下,加上老師上課所講的,我自己開始對民族音樂有了更一步的認識。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是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它包含了漢族和各少數(shù)民族的民間音樂類藝術,如壯族山歌、蒙古族的牧歌、漢族的方言歌謠等等。我們不一定要具備很多音樂知識或者有高層次的欣賞水平,只要“打開耳朵”去聽音樂即可。在欣賞音樂時,便會感受到到旋律是優(yōu)美的或者是動聽的,并且憑直覺去選擇個人覺得悅耳的歌曲或樂曲去欣賞,同時我們也可以從更深的層面去體會歌曲和樂曲中的情感和內(nèi)涵。我們可以通過反復的欣賞同一首歌或者樂曲,通過聯(lián)想,通過思考,從而得出這首歌曲或者樂曲所渲染的感情。更進一步地,我們可以去了解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風格、體裁以及其音樂語言的特點和作者生平等等,更深層的體味音樂作品的內(nèi)涵。這個過程中,我們就需要對音樂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以及具備一定得欣賞能力。而在更深入的欣賞音樂作品的時候,我們既可以獲得欣賞過程中的快感,還可以培養(yǎng)我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

  我認為學習《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賞析》有利于培養(yǎng)自己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素養(yǎng)。民間音樂,顧名思義,當然是來自于民間了。所謂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民樂在其性質(zhì)反映了本民族的歷史進程、現(xiàn)實狀態(tài)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只有用心聆聽才能真切地體會民間藝人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才能了解大千世界的絢麗多姿。比如聽一曲《美麗草原我的家》,我們能領略大草原的遼闊壯美和牧民的幸福生活。欣賞《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等,我們可以認識西北地區(qū)的風土人情,開闊視野。如此不勝枚舉。這樣的鑒賞課,比枯燥的書籍更能啟迪人。

  其次學習《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賞析》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面對民族民間音樂日益式微的今天,在高校開展民樂教育,可以擴大民樂的普及面,提高其影響力,促進民樂的復興。

  學習《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賞析》有利于豐富我們大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我們的精神品位和藝術素養(yǎng)。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賞析》課已然結束,在此感謝老師專業(yè)知識的傳授,使我從簡單的“聽歌”這樣的膚淺理解,到懂得欣賞音樂元素的基本欣賞方法的轉變。開始學習這門課程就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或許真的是這樣: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為音樂家,但是懂得欣賞音樂就是我們對音樂最直接的熱愛的表現(xiàn)形式。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通過聆聽這種方式,閱讀并分析有關音樂的背景和材料,從而得到了審美的愉悅。

  如今,通過音樂常識這門課,我學習到了有關音樂的基本常識,在老師的教導下,我懂得了如何去鑒賞音樂和如何去欣賞音樂,并深深的感悟到了音樂中不僅能產(chǎn)生贊揚、歌頌人或事物的效果,而且人的喜、怒、哀、樂;對事物的敘述;激發(fā)我們的激情;對人或事物的諷刺等,都可以在音樂中完美的展現(xiàn)出來,這也需要有一定的音樂鑒賞、欣賞水平才能體會得到,現(xiàn)在我學會了如何去鑒賞、欣賞音樂,我想在以后的生活中,將在音樂的音符中過得更加的多姿多彩。總的來說,這門課程的學習提高了我的個人素質(zhì)的修養(yǎng),并且對民族音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具備了一些音樂鑒賞的能力。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我會學以致用,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樂欣賞能力。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篇3

  音樂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學會欣賞音樂便走出了欣賞美的關鍵一步。音樂鑒賞是一個人最基礎的審美能力,無論是對學習還是對工作都需要我們?nèi)ヅ囵B(yǎng)和提升。為了提高自己對音樂與美的欣賞水平,這學期的選修我選擇了音樂鑒賞課程。上課的時間,不算短也不算長,但足以讓我對音樂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對于鑒賞者來說,音樂鑒賞作為一種藝術現(xiàn)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審美觀顯得尤為重要,形成正確的審美判斷能力,才能對音樂作品作出正確的判斷。音樂的豐富多彩來源于復雜多變的人類社會生活,而多彩的生活又通過各種形式的音樂反映出來,形成了音樂與生活之間的辯證關系。因而音樂鑒賞的經(jīng)歷與生活閱歷一樣,積累得越多,信息儲存量就越大,想像力也就越豐富,對音樂作品就比較容易理解;反之,對音樂鑒賞經(jīng)歷和生活閱歷貧乏、信息量儲存相對較少的人來說,鑒賞音樂時就可能缺乏想象,甚至無從著手。音樂作為聽覺藝術,決定了音樂鑒賞必須依靠有關的音響資料才能得以完成,這是一個基本的客觀條件?;谶@一條件,人們才能對審美對象,即音樂作品進行審美活動。

  在這一學期的音樂之旅中,我們欣賞到了各種不同形式的音樂,中西方兼?zhèn)?。管弦樂《動物狂歡曲》,音樂劇《貓》,歌劇《卡門》,中國戲曲和中外民歌等等都是讓我非常喜歡的音樂作品與形式。在這里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了這么多的音樂形式,同時還欣賞到了每種音樂形式下的著名作品。真是大開眼界,仿佛一次夢幻的世界音樂之旅。

  《動物狂歡節(jié)》是圣-桑于1886年在奧地利應巴黎好友的請求寫出的一部別出心裁、諧趣橫生的管弦樂組曲。作者以生動的手法,描寫動物們在熱鬧的節(jié)日行列中,各種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組曲由十四曲組成:(一)序奏及獅王行進曲;(二)公雞與母雞;

  (三)野驢;(四)烏龜;(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館;(八)長耳人;

  (九)林中杜鵑;(十)大鳥籠;(十一)鋼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鵝;(十

  四)終曲。其中只有《天鵝》一曲是在作者生前發(fā)表的,是本組曲中流傳最廣的一首,常被單獨演奏,甚至成為作者圣-桑的代表作品,是整部組曲中唯一一首優(yōu)雅、溫柔的小曲,與其他各曲形成鮮明的對比。個人認為《天鵝》是全組曲中最精美的音樂,曲中豎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蕩漾的微波,大提琴優(yōu)美迷人的曲調(diào),則描寫出天鵝高貴優(yōu)雅的神姿。全曲由伴奏豎琴水波蕩漾般的前奏開始,接著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圓滑奏的高雅旋律,時而上行,時而下行,情調(diào)極為優(yōu)美。這部組曲是我最喜歡的管弦樂曲了。 其他的音樂形式,還有西方的音樂劇歌劇,中方的中國戲曲,二者既有聯(lián)系相似之處又有各自的不同特點。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的。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準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zhì)中體現(xiàn)其各自的個性。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京劇、昆曲、越劇、豫劇、粵劇、川劇、秦腔、評劇、晉劇、漢劇、河北梆子、湘劇、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其中最有名的五大戲曲是:京劇,昆曲,黃梅戲,豫劇和評劇。音樂劇是以具有吸引力的情節(jié)為支撐,以演員的戲劇性表演為根基,使音樂、舞蹈得以充分發(fā)揮其潛能,配合著服裝、舞美、現(xiàn)代化設備,并把這些因素融合為有機統(tǒng)一體的藝術。單從綜合成分和綜合形態(tài)來看,可以說中國戲曲與歐美音樂劇沒有任何區(qū)別。歌、舞、劇三者并重,是中國戲曲與音樂劇共同的綜合特征。但是細分區(qū)別還是有的,而且兩者之間的區(qū)別極為顯豁。首先看音樂。音樂劇音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原創(chuàng)性,戲曲音樂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民間性。兩者之間的其他各種區(qū)別無不因此而起。 戲曲音樂是程式化的音樂,它最重要的特征是三個:“一曲多用”,“地域特色”,“程式化展開手法”。中國戲曲用樂原則是按照人物的情感類型來決定的,即同一種情感類型(喜怒哀樂悲愁苦之類)用同一個板腔,或同一個曲牌,不可輕易越雷池一步。而音樂劇“專曲專用”,是與戲曲音樂的“一曲多用”相對的用樂原則,也即音樂劇的音樂、唱段,都是作曲家根據(jù)不同的劇本、不同的情節(jié)、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情感特點專門新寫的,它們一旦被演出,就只能專屬這個劇目、這個人物、這個場景了,而不能挪作他用;如果還要寫下一部戲,那就必須另行創(chuàng)作新的音樂和唱段。所以熟悉音樂劇的觀眾無人不知《多來咪》只屬于《音樂之聲》,《回憶》只屬于《貓》。戲曲的地域風格廣,音調(diào)對方言的依賴性極強,如京腔等;而音樂劇具有“個性原則”,它的風格面貌不受任何地域性的限制,因此是高度自由的,甚至是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它的音樂語言與風格所遵循的原則只有一個,即取決于作品和人物,樂風隨劇而變,音調(diào)看人而異,劇變樂變,人

  異樂隨。戲曲音樂揭示戲劇性的發(fā)展手法有一套固定的程式。中國戲曲音樂在其長期的歷史積淀中形成了兩種揭示戲劇性的方法和思路,一種是“板腔體’,一種是“曲牌體”。而音樂劇采用“自由結構”,戲劇性發(fā)展手法,并無固定模式。我們再看表演上的區(qū)別。中國戲曲在音樂和語言上千差萬別,講究唱念坐打,生旦凈丑,但表演體系卻是一律的虛擬表演和程式化動作。歐美音樂劇同其歌劇和話劇一樣,在表演上崇尚寫實主義風格,講究演員在舞臺上形體動作的放松自然,盡可能地接近生活原型,因而是寫實的,生活化的。在充分認識到中國傳統(tǒng)戲曲與歐美音樂劇的重大區(qū)別之后,我們就有必要來闡述問題的另一面,即兩者相互聯(lián)系的一面。借鑒中西方各自優(yōu)缺點來提高自身的表演價值。

  音樂是由人創(chuàng)作的自然表達的是人的情感,音樂鑒賞便是要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味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從而達到人與音樂的共鳴。音樂的一大功能是從精神上讓我們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圍墻,把視野投向另一個關于美的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讓我們?nèi)找嫫吹撵`魂有回家的感覺,擴充我們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尋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靈魂的歸屬。

  音樂是由情而發(fā),縱貫歷史,橫看中西,文明的發(fā)展中總有音樂這個重要的角色去推動著,從遠古的詩經(jīng)的樸素到唐詩宋詞的華麗和纏綿的元曲的現(xiàn)實和豐富,它們不僅見證著中國文學的巨大發(fā)展,加之中國傳統(tǒng)古典樂器就成為中國古典音樂的繁榮發(fā)展史,我們不禁贊嘆:古人用他們特有的智慧讓我們后代人體會到了穿越歷史時空的民族風格,地域風格和時代風格。“高山流水”“陽春白雪”的傳世經(jīng)典,一直到后來的民族音樂的盛行,中國幾千年的音樂風格在經(jīng)久不衰地傳遞著華夏民族最具特色的東方文化。

  西方傳統(tǒng)音樂以神秘浪漫為主,很多宗教思想的寫照,鋼琴的加盟使它越來越具抒情、浪漫、自然風格。經(jīng)過中世紀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西方音樂的發(fā)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豐富。與中國古典音樂的空靈與返古相比,它所具有的浪漫是空前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西方音樂越來越注重樂器的協(xié)奏和聲調(diào)的組合,正如中西方意識形態(tài)一樣。處在這個時代,我們所擁有的不僅是對民族歷史要了解多少,要全面發(fā)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還要對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這就要求對音樂發(fā)展歷史的了解,音樂鑒賞能力最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對其背景的深刻理解。它不僅讓我們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圍下感受來自各方的熏陶,還讓人對各個地域的人文、物質(zhì)、感情、活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通過音樂這面鏡子照射出更廣闊的大千世界。

民族音樂鑒賞的學習心得感受相關文章:

1.民族音樂賞析心得體會

2.大學音樂鑒賞學習心得5篇

3.音樂培訓學習心得6篇

4.音樂鑒賞課程學習總結

5.大學音樂鑒賞學習心得5篇

6.音樂鑒賞教學心得體會3篇

7.音樂新課標學習心得3篇

236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