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
課改倡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而有效的預習有助于這些學習方式的實現(xiàn)。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是什么,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精選篇1)
持之以恒,習慣養(yǎng)成。
教給了學生良好的預習方法,如果不去實施,那也是徒勞,如果僅布置預習作業(yè),老師不及時檢查,這就給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孩子有空子所鉆,容易使學生認為老師也不重視預習作業(yè),自己就可以馬虎,久而久之便不做了。
所以及時檢查這一步尤為重要。我在布置預習作業(yè)的第二天必定是將孩子的語文書收齊批改的,對預習做的好的學生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預習成功的喜悅,誘發(fā)學生的預習興趣,對沒預習或馬虎的孩子要找談話,詢問原因,并進行適當?shù)慕逃?。對預習進步大的孩子更是予以大力表揚和鼓勵,肯定他們的成績,使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喜悅,樹立自信心。
此外為激勵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預習習慣,每周統(tǒng)計預習作業(yè)得花數(shù)最多的學生,發(fā)班級喜報,同時對其他學生也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要想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日積月累、堅持不懈的反復實踐。三年級是由低年級向高年級轉折的關鍵期,也是轉變的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更為重要。
從一開始的要求,到檢查督促,一段時間后,一小部分的學生不用老師提醒也知道要預習下一課了。這樣就成了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這部分學生就可以讓老師省心不少了,但還有一部分學生暫時還沒有養(yǎng)成預習習慣,那么就需要教師仍然去提醒督導,但我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終能讓預習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行為。
只有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預習習慣,時間一長,學生才能養(yǎng)成這種習慣。今后即使老師不布置預習,學生也能在課前自覺地預習課文,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預習真正發(fā)揮出了功效。
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精選篇2)
(1)讀
讀,即課前預讀,也就是閱讀新課教材及參考資料,必要時還需要閱讀與新課有關的已學課文,有針對性地復習新課可能涉及到舊課知識。
這里首先牽涉到一個讀書方法問題。要進行預習,必須學會讀書。不同內(nèi)容、不同性質(zhì)的學習,應有不同的讀書方法和要求。課前預讀對閱讀的理解層次要求不高,如果將讀書劃分為粗讀、細讀和精讀三個層次的話,那么課前預讀只要求達到由粗讀到細讀的層次。
粗讀,即用較快的速度概覽全篇課文,觀其大略,了解梗概,從而對新課有一個粗略和直觀的印象,并對課文中討論的主要問題做到心中有數(shù)。
細讀,也就是仔細地閱讀。細讀中應弄清課文的重點、難點及個人的疑點所在,要求能把握中心,初步理解課文。
粗讀課文以后,往往會產(chǎn)生一種“欲知后事如何”的感覺,這證明對課文內(nèi)容的思考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意識指向,它會驅(qū)使自己的思維向更深入的方向發(fā)展。這時應回過頭來從本節(jié)課文的開頭分節(jié)細讀。在細讀中對于重要的概念和定理常常需要“咬文嚼字”似的閱讀,只有這樣,才會真正理解概念和定理中最關鍵的字、詞、句的特定含義。
預習前能草擬預讀提綱,然后根據(jù)預習提綱帶著問題去閱讀、思考和理解課文。預習提綱可根據(jù)與現(xiàn)行教材配套發(fā)行的各學科教學目標手冊去擬定。手冊中每一節(jié)課都有具體的教學目標,且已劃分出能力的達標層次。因此預讀提綱不一定專門去寫,可直接在手冊上勾畫或作些說明即可,只是要求心中必須有目標,有預習提綱。像這樣一種有目標導向的預讀課文比完全盲目地去閱讀效果要好得多。
(2)畫
畫,即閱讀時對課文中有關概念、定理和重點圈點畫線,或者是注眉批、分段落。必要時還需要準備一個專用的練習本上,特別是預習理科教材,閱讀時準備好一支筆和一個練習本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小看這閱讀中的圈圈畫畫,它留下來的往往是閱讀者隨課文內(nèi)容而展開的思維痕跡。
圈點畫線雖然并無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但多數(shù)人卻有一些習慣性的標記方法。如用圓點(·)或圓圈(o)表示重要精彩的語句;用雙圓號(oo)表示一段精彩內(nèi)容或語句的結束;用幾個并列三角形(△△△)表示課文中幾個并列的觀點或事務;用驚嘆號(!)表示自己非常欣賞的語句;用問號(?)表示對課文中有關問題的質(zhì)疑;用波浪線(~~~~~)表示關鍵性的語句和段落;用加重點(………)表示段落中關鍵性的字;用單直線(_)、雙直線(=)和三直線(≡)表示課文中重要程度不同的概念或定義。
每次閱讀時可用顏色不同的筆加以勾畫,這樣有利于區(qū)別閱讀的層次。不同顏色代筆不同的見解和意義,能使理解步步深入。但要注意:有所不畫,才能有所畫。閱讀中也不要到處去勾畫,勾畫的太多反而有礙于重點的突出。一個善于閱讀的人會有一套自定的習慣記號,每種記號很自然地表達了他所要表達的意義,既簡便明確,又節(jié)省了書寫的地方。
但有時單靠符合是不能完全表達其意義的,這時就需要眉批,一般在書的天頭、地腳、段尾或篇末的空白處都可以隨讀隨寫。內(nèi)容諸如段落篇章的簡單提要,閱讀中的個人見解,一閃而過的思想火花以及對課文中的問題質(zhì)疑,等等。
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精選篇3)
預習數(shù)學課可以用:“一劃、二批、三試、四歸納”的四步預習法。
“一劃”即:認真閱讀數(shù)學課本上所學的內(nèi)容,用紅筆將重點知識或自己暫時看不懂的,列如:工時、性質(zhì)、判定以及推理過程等,用“波浪線”或“方框”圈畫出來。
“二批”即:把預習時自己暫時不能理解的地方或有自己獨特見解或不同的解法等,用紅筆在書中空白處批注出來。
“三試”即:在預習本上將一些簡單的練習題進行嘗試性做一做,從而檢測自己的預習效果。
“四歸納”即: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nèi)容、做題方法、添加輔助線的方法等、琢一進行歸納,有條列的記在預習本上。
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精選篇4)
如果不給學生留充夠的時間,預習就會落空,更談不上提高課堂效率了,所以,我們可以利用課前的小自習,也可以利用早晚自習課的時間,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按照四步預習法進行預習,同時,教師要做好學生預習時的問題收集,掌握學生在預習中存在的個性與共同性問題,以便上課時有的放矢。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做到以上三點,不但能琢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而且課堂效率將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學生課前預習的原理(精選篇5)
課前預習的任務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內(nèi)容和思路;
2、復習、鞏固和補習有關的舊知識;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4、嘗試做課后練習;
5、適當做預習筆記。
做筆記要看時間而定,如果預習時間有限,可以把對教材內(nèi)容的認識、收獲或疑點、難點簡要地寫在書的空白處。如果預習時間充分,可以選重點做在筆記本上。筆記的主要內(nèi)容是:
①將預習中自己已經(jīng)理解的問題有條理地寫下來;
②將預習中自己無法解決的疑點、難點整理出來,以便向同學、老師請教;
③記下在預習中自己對教材的重點的預測和估計。
預習筆記的好處是:可以使自己對新知識的'認識更深刻更全面,甚至有獨到發(fā)現(xiàn)。做筆記時要注意:
①選擇重點學科做預習筆記;
②筆記本上可適當留些空白處,以便上課時隨時補上老師講的重要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