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
如果你想學好化學,你必須聽每堂課。聽課是學習過程的核心,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主要途徑,能否掌握課堂所學,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
一.化學實驗安全
1. 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2. 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yī)生處理。
(3)濃酸沾在皮膚上,用水沖凈然后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請醫(yī)生處理。
(4)濃堿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沖擦干凈。濃堿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濃堿濺在眼中,用水洗凈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濕抹布撲蓋。
3. 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例如,掌握儀器和藥品的使用、加熱方法、氣體收集方法等。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1.過濾和蒸發(fā)
實驗1—1 粗鹽的提純
儀器 : 天平,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鐵圈步驟 :
步驟 現(xiàn)象
1.溶解:稱取4克粗鹽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使氯化鈉充分溶解粗鹽逐漸溶解,溶液渾濁。
2.過濾:組裝好儀器,將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進行過濾。若濾液渾濁,要再次過濾,直到濾液澄清為止。濾紙上有不溶物殘留,溶液澄清。
3.蒸發(fā):將過濾后的澄清溶液轉(zhuǎn)入蒸發(fā)皿,加熱,并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滴飛濺。當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余熱蒸干。蒸發(fā)皿中產(chǎn)生了白色固體。
注意事項:(1)一貼,二低,三靠。
(2)蒸餾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滴飛濺。
2.蒸餾和萃?。?)蒸餾
原理:利用沸點的不同,處去難揮發(fā)或不揮發(fā)的雜質(zhì)。
實驗1---3 從自來水制取蒸餾水
儀器:溫度計,蒸餾燒瓶,石棉網(wǎng),鐵架臺,酒精燈,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
操作:連接好裝置,通入冷凝水,開始加熱。棄去開始蒸餾出的部分液體,用錐形瓶收集約10mL液體,停止加熱。
現(xiàn)象: 隨著加熱,燒瓶中水溫升高至100度后沸騰,錐形瓶中收集到蒸餾水。
注意事項:①溫度計的水銀球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②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體暴沸。③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上口出。
④先打開冷凝水,再加熱。⑤溶液不可蒸干。
(2)萃取
原理: 用一種溶把溶質(zhì)從它與另一溶劑所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來。
儀器: 分液漏斗, 燒杯
步驟:①檢驗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②量取10mL碘的飽和溶液倒入分液漏斗, 注入4mLCCl4,蓋好瓶塞。
③用右手壓住分液漏斗口部, 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把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用力振蕩。
④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上,靜置。
⑤待液體分層后, 將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開,從下端口放出下層溶液,從上端口倒出上層溶液.
注意事項:
A.檢驗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B.萃取劑: 互不相溶,不能反應。
C.上層溶液從上口倒出,下層溶液從下口放出。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xiàn)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chǎn)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Ba(NO3)2稀HNO3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雜
1.原則:雜轉(zhuǎn)純、雜變沉、化為氣、溶劑分。
2.注意:為了使雜質(zhì)除盡,加入的試劑不能是“適量”,而應是“過量”;但過量的試劑必須在后續(xù)操作中便于除去。
第二節(jié)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一.物質(zhì)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zhì)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 ×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zhì)的量 = 物質(zhì)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n =N/NA
5.摩爾質(zhì)量(M)
(1) 定義: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物質(zhì)所具有的質(zhì)量叫摩爾質(zhì)量。(2)單位:g/mol 或 g..mol-1
(3) 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或相對分子質(zhì)量。
6.物質(zhì)的量=物質(zhì)的質(zhì)量/摩爾質(zhì)量 ( n = m/M )
二.氣體摩爾體積
1.氣體摩爾體積(Vm)
(1)定義:單位物質(zhì)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
(2)單位:L/mol 或 m3/mol
2.物質(zhì)的量=氣體的體積/氣體摩爾體積n=V/Vm
3.(1)0℃ 101KPa , Vm = 22.4 L/mol
(2)25℃ 101KPa , Vm = 24.8 L/mol
三.物質(zhì)的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
1.物質(zhì)的量濃度
(1)定義:以單位體積溶液里所含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濃度。(2)單位:mol/L , mol/m3
(3)物質(zhì)的量濃度 = 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溶液的體積 CB = nB/V
2.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據(jù)欲配制溶液的體積和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用物質(zhì)的量濃度計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質(zhì)的質(zhì)量或體積,在燒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內(nèi)用溶劑稀釋為規(guī)定的體積,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檢驗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計算;○2稱量;○3溶解;○4轉(zhuǎn)移;○5洗滌;○6定容;○7搖勻;○8貯存溶液。
注意事項:A. 選用與欲配制溶液體積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內(nèi)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卻至室溫時再轉(zhuǎn)移。 E.定容時,當液面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滴管,以平視法觀察加水至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相切為止。
3.溶液稀釋
C(濃溶液)?V(濃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梳理
一.物質(zhì)的分類
1.分類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一種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僅可以使有關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知識系統(tǒng)化,還可以通過分門別類的研究,了解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規(guī)律。分類要有一定的標準,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進行不同的分類。交叉分類和樹狀分類是常用的分類方法。
2.分散系及其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zhì)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zhì)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zhì)稱作分散質(zhì)(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zhì)作用的物質(zhì)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
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zhì)粒子大小/nm外觀特征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于1均勻、透明、穩(wěn)定能沒有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wěn)定能有Fe(OH)3膠體
濁液大于100不均勻、不透明、不穩(wěn)定不能沒有泥水
二.物質(zhì)的化學變化
1.物質(zhì)之間可以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⑴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zhì)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為:
A.化合反應(A + B = AB)B.分解反應(AB = A + B)C.置換反應(A + BC = AC + B)D.復分解反應(AB + CD = AD + CB)。
⑵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為: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復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⑶根據(jù)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zhuǎn)移可將反應分為: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zhì):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⑴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zhì)。酸、堿、鹽都是電解質(zhì)。
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zhì)。
注意:①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zhì)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zhì)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zhì)并不全部是電解質(zhì):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zhì)。
⑵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
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zhì)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⑶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jié)合生成難溶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jié)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32-O,HCO3-,SO32-,OH-和NH4+等。
C.結(jié)合生成難電離物質(zhì)(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干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堿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
⑷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chǎn)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淀、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shù)、電荷數(shù)是否守恒。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發(fā)展比較
得氧失氧的觀點(狹義)化合價升降觀點(廣義)電子轉(zhuǎn)移觀點(本質(zhì))
氧化反應
得氧的反應
化合價升高的反應失去(或偏離)電子的反應
還原反應
失氧的反應化合價降低的反應得到(或偏向)電子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
有氧得失的反應有化合價升降的反應有電子轉(zhuǎn)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如下:
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
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總結(jié)
第一節(jié):金屬化學性質(zhì):
一、金屬與氧氣反應(鈉、鎂、鋁)
二、金屬與水反應(鈉與水、鐵與水)
三、鋁與氫氧化鈉反應;
第二節(jié):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
一、氧化物(MgO、CuO、Fe2O3、Al2O3)
二、氫氧化物(Fe(OH)3、Fe(OH)2、Al(OH)3、)
三、鹽(NaCO3與NaHCO3、Fe3+的氧化性)
四、焰色反應
第三節(jié):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
一、常見合金的重要應用(銅合金、鋼)
二、正確選用金屬材料。
一、鈉及重要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
1、(1)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2Na+O2 Na2O2 (淡黃色)
(2)鈉與水的反應 : 2Na+2H2O====2NaOH+H2↑
2、氧化鈉與過氧化鈉:
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3、(1)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 〉NaHCO3
(2)受熱分解 (碳酸鈉較穩(wěn)定,碳酸氫鈉受熱不穩(wěn)定:)
2NaHCO3 Na2CO3 + CO2 ↑ + H2O
(3)與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 H2O
二、鋁及重要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系
1、Al既可與酸反應,又可與堿反應
鋁是一種金屬元素,具有兩性,鋁單質(zhì)既能和酸反應生成鋁鹽,又能和堿反應生成偏鋁酸鹽。
(1) Al與酸反應:2Al+6H+=2Al3++3H2↑
(2) Al與堿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反應過程: 2Al+6H2O=2Al(OH)3+3H2↑(用NaOH去膜后的Al發(fā)生此反應)
Al(OH)3+NaOH=NaAlO2+2H2O,二式加和得總反應式。
2、氧化鋁的兩性: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3、氫氧化鋁
(1)制取
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 NH3?H2O=Al(OH)3↓+3NH4+
(2)Al(OH)3的兩性:Al(OH)3+3HCl=AlCl3+3H2O Al(OH)3+NaOH=NaAlO2+2H2O
(3)Al(OH)3不穩(wěn)定: 2Al(OH)3 Al2O3+3H2O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三、鐵及其重要化合物轉(zhuǎn)化關系
1.關于Fe的三種氧化物
比較:FeOFe2O3Fe3O4
俗名鐵紅磁性氧化鐵
與HCl反應FeO+2H+=
Fe2++H2OFe2O3+6H+=
2Fe3++3H2OFe3O4+8H+=
Fe2++2Fe3++4H2O
2.關于Fe元素的兩種氫氧化物
Fe(OH)2Fe(OH)3
顏色 白 →灰綠 → 紅褐色
化學性質(zhì)① 4Fe(OH)2+O2+6H2O= 4Fe(OH)3
(不穩(wěn)定) (較穩(wěn)定)
②Fe(OH)2+2H+=Fe2++2H2OFe(OH)3+3H+=Fe3++3H2O
思考:用可溶性堿分別與Fe2+、Fe3+反應可制得Fe(OH)2和Fe(OH)3。實際操作時有何不?通過哪些方法可避免生成Fe(OH)2中會有Fe(OH)3?
提示:關鍵在于無孔不入的O2及Fe3+存在。
①驅(qū)氧法:如用同煮沸過的NaOH溶液
②隔氧法:如用長滴管吸取NaOH溶液后插入亞鐵鹽溶液面下加入;又如在液面上加某些合適的有機溶劑液封。
③還原法: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釘,或者用Fe與稀H2SO4反應新制的FeSO4溶液,生成的H2又可驅(qū)趕O2.
3、Fe2+和Fe3+鑒別
Fe2+Fe3+
水溶液顏色淺綠棕黃
加入NaOHFe2++2OH—==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白 →灰綠 → 紅褐色Fe3++3OH—==Fe(OH)3↓
(紅褐色)
加入KSCNFe2++2SCN—=Fe(SCN)2
無色Fe3++3SCN—=Fe(SCN)3
血紅色
通入Cl22Fe2++Cl2=2Fe3++2Cl—
4、Fe2+和Fe3+相互轉(zhuǎn)化: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整理
1、常溫常壓下為氣態(tài)的有機物: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態(tài)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于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叁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tài)烷烴等。
5、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碳原子個數(shù)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的不同類物質(zhì):烯烴和環(huán)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__、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無同分異構(gòu)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屬于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zhì):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__、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發(fā)生水解的物質(zhì):金屬碳化物(cac2)、鹵代烴(ch3ch2br)、醇鈉(ch3ch2ona)、酚鈉(c6h5ona)、羧酸鹽(ch3coona)、酯類(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麥芽糖、纖維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纖維素)((c6h10o5)n)、蛋白質(zhì)(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shù):電子層數(shù)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shù):核電荷數(shù)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shù):電子數(shù)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關系: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shù)=8—最外層電子數(shù)(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jié)構(gòu)、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shù)——→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
高一化學上冊知識點匯總
離子反應
(1)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zhì)。酸、堿、鹽都是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zhì)。注意:
①電解質(zhì)、非電解質(zhì)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tài)下能否導電。
②電解質(zhì)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zhì)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tài)下才能導電。
③能導電的物質(zhì)并不全部是電解質(zhì):如銅、鋁、石墨等。
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為非電解質(zhì)。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復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zhì)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shù)和電荷數(shù)是否相等
化學高一上冊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