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體育運動>武術>太極拳>

八卦掌派系的歌訣

時間: 方婷698 分享

  自董海川至今,八卦掌在流傳中形成了許多分支。但主要的不外三支,即尹式(尹福)硬掌和程式(程廷華)柔掌,還有梁文齋的梁式八卦,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八卦掌派系的歌訣。歡迎閱讀!

  八卦掌派系的歌訣


史氏八卦掌歌

  一、頭頂頜勾身正直,塌腰躬腿虛實步,沉肩墜肘伸前臂,扭腕挺掌拉食指。

  二、一臂伸推一臂屈,眼向伸臂虎口瞧,伸臂推把屈拉弦,好似彎弓射大雕

  三、虎口圓撐掌心凹,拉指挺掌指上翹,推把拉弦擴胸肺,屈膝行步腿腳健。

  四、屈膝躬腿趟泥步,外扣內(nèi)直走圓圈,扭腰塌腰把肛提,形如推磨團團轉(zhuǎn)。

  五、身隨步轉(zhuǎn)手隨手扭,扭腰扭頸塌腰鼓腹,配合呼吸化納攻吐,屈膝躬腿腳趾抓地。

  六、走掌身軀莫傾斜,前俯后仰都禁忌。扭腰小腹緊貼股,步履沉著身平穩(wěn)。

  七、勢勢動作左右練,循環(huán)往返不散頓,先向穩(wěn)實求平正,神奇百變熟中生。

  八、穿掌手貼肘下出,避實乘虛才有功,腳踏中門尋門路,斜出正入隨人動。

  九、穿掌手法要牢記,后掌穿出前掌收,相互配合相輔成,身手步腰動協(xié)調(diào)。

  十、走圈三盤逐步練,初練上盤架稍高,中盤屈膝勢漸蹲,低盤講求平膝胯。

  十一、舌抵上顎鼻呼吸,氣沉丹田同導引,動作呼吸應配合,得機得勢輕松靈。

  十二、上下相隨宜一致,身手順隨腰腿動,步法變化走轉(zhuǎn)移,機動靈活無定蹤。

  十三、扣步形成正三角,足尖膝蓋同相合,擺步成為八字形,足尖腳根二交合。

  十四、上步后足超前足,進步前足向前行,撤步前足越后足,退步后足向后行。

  十五、尚德不尚力,尚智不尚勇,尚力與尚勇,遲早必落空。

  十六、出手順敵意,提防左右攻,敵退前足起,敵進后足行。

  十七、身如游龍雁騰空,虎撞龜泳蛇行動,圍回聯(lián)連勢無定,斜橫進退談笑中。

  十八、此掌奧妙在走圈,步法致勝腳力功,扣擺繞行蹤飄忽,視前忽后無定蹤。

  十九、手隨人動順敵情,起而未落占中央,腳踏中門尋門路,敵縱有防亦無妨。

  二十、出手要一不要二,以多勝少要牢記,若能識得其中意,優(yōu)勢常存掌握中。

  二一、出手招招因人動,封閉對方最有功,步從三角轉(zhuǎn)移靈,手取十字利化功。

  二二、敵進我走避銳鋒,讓出地位引落空,回首一擊常切中,敗中取勝時有功。

  二三、敵正我正奇,敵奇我奇正,柔身拉舵尾,順水駕輕舟。

  二四、擊左右應,擊前后應,相互呼應,使人難應。

  二五、閉滾防左右,回頭退為進,近擠走離遠,付力長身形。

  二六、挑掌藏身進步,勾掌退步進身,敵人正面進攻,挑勾上下救應。

  二七、側(cè)身伸臂示虛空,身胸暴露誘人攻,引得對方乘隙進,纏攪封探爭主動。

  二八、翻身掌法守為攻,翻滾繞轉(zhuǎn)隨人動,順從客觀丟主觀,穿扒掛游靈活用。

  二九、八卦掌法不擋架,予欲取棄順中成,手出選擇途徑近,后發(fā)先至成大功。

  三十、沾粘連隨不丟頂,不擋不架順敵情,讓出地位爭主動,動人將動靜人靜。

  三一、人剛我柔全仗走,創(chuàng)造條件奪先手,轉(zhuǎn)入我順人背時,柔轉(zhuǎn)剛兮粘即發(fā)。

  三二、剛在先兮柔內(nèi)藏,柔在前兮剛相輔,剛中藏柔柔寓剛,剛?cè)嶙兓嗽诓健?/p>

  三三、眼到手到腰腿到,全身協(xié)調(diào)勁發(fā)整,能伸能屈步履穩(wěn),得機得勢能制人。

  三四、精神貫注氣勢充,鎮(zhèn)定安詳不惶恐,眼偵敵情是先鋒,憑仗手腳靈活用。

  三五、出手打人腰步催,進退咸宜腳跟隨,悟得走化轉(zhuǎn)移意,八卦真理在其中。

  三六、八卦真理不玄虛,順逐解化走轉(zhuǎn)移,不擋不架不丟頂,舍已從人順敵情。

  尹氏

  尹氏八卦掌歌

  八卦轉(zhuǎn)掌換式眼法口訣

  兩眼圓睜六路觀,四面八方看周全。雙眼隨手如閃電,瞻前顧后左右看。

  頭頂端正三面觀,旋轉(zhuǎn)躲閃旋風般。觀定對方換法變,隨機應變發(fā)換先。

  當場動手眼神先,乘虛攻擊莫遲延。一舉一動雙眼看,全在雙睛神一團。

  對方變換看胯肩,肩胯齊動手腳添。動手輸招不輸眼,手眼身法眼當先。

  眼隨心變換隨眼,虛實進退眼先觀。

  轉(zhuǎn)掌要求口訣

  轉(zhuǎn)腰頂頸含著胸,后肘粘胸前手平。松肩墜肘塌住腕,肘手不離形似弓。

  大指挺力二指領,中指直力掌心空。四指五指合并住,魚際合住小天星。

  穿掌手形似瓦攏,大拽合力入勞宮。四指用力合并住,小臂按起向前挺。

  蹲存膝胯足趟水,足趾抓地腳心空。三尖垂直成一線,三連一體變化生。

  轉(zhuǎn)掌要求頭身正,四肢末梢貫力行。

  郭古民系《八卦轉(zhuǎn)掌匯覽》

  郭古民論形意拳

  腰部之訣竅

  腰乃一身之主動機關,亦且發(fā)動之關鍵。故左右、前后、上下反正之趨向,欲其合宜,皆以腰為主。而腰之竅在于定、在于活。定如鵪鶉奮斗,蹲腿而沉腰,以為發(fā)動之準備。力不要重,氣不要濁,有如猛虎居山,雖無聲色,而有氣魄自雄之概。至其活,活如游動之神龍,擊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動,擊其腹則首尾俱應。有如鳥飛魚躍,忽然在天,忽然在淵,出沒隱現(xiàn)無可捉摸。即或欲上不能高,欲下不能深之時,應于腰腿上求得機勢。至于前后反正,亦莫不如是之,進應沉腰,以踏其足,使腰部之壓力達于腰胯,以至足踝、足趾,全身之力貫于足而無極,然后輕起大趾臥步而行,即所謂鹿伏鶴行也。若遇轉(zhuǎn)身疊步,先動肘,而動足,次掰膝,再拗跨,后沉腰隨之。高低隨就,疾徐隨動,渾以不倒翁隨手起伏之意,如此乃為得之。

  胸部之訣竅

  挺胸則身后無力,實胸則氣道不舒,且兩膀伸縮不能靈敏。涵胸緊背相合,實為吸胸之訣竅。然此形之故,氣道舒暢,吸氣沉至丹田而返命門,過腦橋出于上腭兩孔,自鼻孔呼出而成一氣混元。力有悠往而無窮,氣則有一發(fā)莫遏之勢。故真氣來如潮涌,吸之鯨吞,力發(fā)以氣,氣之運不顯力,而力自無窮。如大海泛舟,飄飄蕩蕩,雖千百萬鈞,猶如一葉之舟順風而下,真空運轉(zhuǎn)必靈,圓轉(zhuǎn)自如,進退如意。夫胸能涵空,背能圓緊,前肘曲垂,后肘疊掩,成風蓬旋轉(zhuǎn)之象。若遇使手變手,胸如涵空有含蓄之力,變化乃能靈敏。更為提氣之上功夫,不可不講也。

  背部之訣竅

  緊背空胸為掌之根,蓋胸不能空,背不能緊,膀不能松,肘不能墜,腕不能塌,掌心不能虛,掌根不能固,掌指不舒矣。故凡動勢須要:頭懸、頸豎、背緊、胸空、垂肩墜肘、揚掌塌腕,兩手虎口開圓,動若牛舌,雙腳前虛后實,行似流水,步若趟泥,精神專注,氣入丹田,支撐八面,身如擰繩,穩(wěn)準后再求迅速,在于學者心領神會也。

  膝胯之決竅

  膝要屈而不要死,前要虛后要實,前稍橫后要直,如此才能屈伸自如,進退活便。所謂屈而不要死者,若膝屈成方角,上肢大腿骨與腓骨脛骨失卻顫動之力,此謂之死。故應屈成橋孔狀之半圓形,屈中合有伸意,不至曲板不靈。

  胯者前要縮而后要直,胯乃上下身之主要關節(jié),如兩胯俱縮則身前無力,兩胯俱直則身后失力,故須前縮后直,使身前身后均有力。且雙胯俱縮則沉而不靈,雙胯俱直則浮而無力。故前縮后直垂腹吸胸,成小月彎鉤之狀。后胯微直,似直非直,沉腰而收臀,以成斜杠之狀也。進則舉足平踏,前跨仍縮,轉(zhuǎn)則后變?yōu)榍?,直縮互易,有如轆轤之旋轉(zhuǎn),毫無滯留也。

  足之訣竅

  足之三訣,乃趾、根、心也。即是足趾、足根、足心。三者用法不一:

  立定時:足心踏地乃能中正不倚,且無前栽后仰之患。足趾抓地,方免軟膝之病。足根委地,可避前仆之失。此立定樁步之功夫也。

  行動時:進則先抬足趾,尤要先撬拇趾。退則先起足跟,再行退步,自無跌仆之患。

  發(fā)招時:前足尖略向里扣,膝蓋骨須要屈實,使脛骨之下部得以保護。每發(fā)招時后足須跟步往前,以腰腿一齊送之,務必足尖點地,欲其輕靈,以免后足力重,震動前掌之發(fā)動也。

  余之扣步須疊腰,掰步須揚腰,快步須沉腰,慢步須直腰,轉(zhuǎn)身步須磨腰,跑步須探腰,倒步須抽腰,連環(huán)步須先沉腰而后長腰,偷步須吸腰扭胯,二蹦步須跟步,跟步須顫腰??傊揭匝鼮檩S,腰以腿為輪,并以足趾為根也。

  手眼身之訣竅

  眼欲平視,若高視揚脖,胸則不能空,腳則不能平穩(wěn),膀根無縮力。若低視則中樞滯死,必使全身動轉(zhuǎn)不靈。若兩肘無掩疊,兩掌無腰力相隨,必至發(fā)而不速,發(fā)而不中,即或能中,亦如螳臂擋車,毫無效力。發(fā)招要穩(wěn),要準,即靜以定動之意。穩(wěn)則明虛實,手足有序,準則免人脫化而走,使我失勢落空。故穩(wěn)則不慌忙,從容中矩,準則不偏不過,恰合機宜。至真速,真變,應于腰腿運用上求之。動要有含蓄之力,不可用之過猛,猛則遇空而失。力不可先足,先足而無續(xù)力,初發(fā)五成,見其根拔身懈,再續(xù)四成。如此我常有余,變招自靈,進退必利,此乃常勝之道也。用兵要有訣:知其道者,則能指揮兵將。無或少違,百體聽命,拳術之技擊又何獨不然。

  八卦轉(zhuǎn)掌之正方

  八卦轉(zhuǎn)掌之運行無論何時何地,亦非游離無著,故必有方向。此所謂之方向,以卦象正體言:坎居正北,離位正南,震在正東,兌在正西。此八卦之四正也。故出手盤掌任擇一方,以周旋之。此論外部之正方.所以正己,亦正人之道。

  若論內(nèi)部之正方,轉(zhuǎn)掌時緊背空胸,扭胯拿膝,曲沉墜時,揚掌蹋腕;后手則疊肘折肱,直觀細看兩掌形式,純?yōu)樾笔健6茡Q式發(fā)招時,或開步,或上步,或掰步,或扣步及跟步、墊步,手隨步變,手足并齊;在此換式變招之時,無論如何招式,皆發(fā)之以正。亦且人高我低,人曲我直,人偏我中,人斜我正,含低直中正,總是以我之正制人之不正。故曰八卦轉(zhuǎn)掌之正方,亦即言轉(zhuǎn)掌之混混源源,周而復始,無一非正之義。其斜方乃剎那之暫式,取流注之姿而矣。

  八卦轉(zhuǎn)掌之斜方

  天地既有八方,有正方必有斜角也。八卦即按八方,有正即有斜也。吾人與人介于天地之中,隨地周旋,自不能囿于一方以為進退出入之取勢;若拘于正方者,只能出入進退于東南西北,直道而行,即或不能得機勢。學者拘于所習,易生固步自封之弊,即或有心由常轉(zhuǎn)變,苦于舉步無法,動亦生疏,而求其圓轉(zhuǎn)靈活,心動手到步隨者,甚難事也。

  必法悟圓通,兩足如輪轉(zhuǎn),一身渾是手。手則上下翻飛,左右逢源,忽焉在前,忽焉在后,伸而在前,曲之則后,亦且能伸能屈,屈以變伸,以二手做千手之用。以一人應萬人之敵,坦然勝人。有足奇異者,足則應手而成步,手則應心而變招,招由手成,手由步促;而其所以使手足成一致者,力在腰也。手足何以聽命于腰,而腰又何以敢于為命?蓋人與人戰(zhàn),名曰爭勝負,顧名思義,勝者身體永立也,負者胸地背天也,是必腰須求真正者,乃為勝利之象。再就武術勁學上言之,人之所以立定在于勝,勝乃腰身永立也。腰乃一身支柱之要也,故老人易跌,以其腰脊無力也。再就物理力學上言之,腰乃一身之重要支點。故此拳術技擊各門,均以腰正為制勝法門,唯八卦掌尤以正為要。不過術本卦理,每有連環(huán)顛倒之勢,步法圓轉(zhuǎn),自有角度,即所謂之斜方也。

  八卦轉(zhuǎn)掌之真理

  轉(zhuǎn)掌為八卦門之功夫也,為何人皆直步以為進退,我則彎步以為出入。人則握拳以為攻守,我則直掌以為取避。此中道理,有為研究拳術不可不知者,試反復說明之。大凡對敵之事,雖云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蓋六路,四方上下也;八方者,四正方四斜角。以一人顧盼十方,稍一疏神,難以周密;即或周到,而人之拳械出吾不意,不定來自何方,若憑直步周旋,勢必有顧此失彼、奔走不惶之情。

  轉(zhuǎn)掌之步法,為制人上策;轉(zhuǎn)掌之腰式,為自己之便宜;轉(zhuǎn)掌之手法,為人己之動靜。蓋根于腿,變于手而動于腰。即本八卦三易之道,曰易也,不易也,變易也。易也者,乾與坤之大易也,離與坎之大易也。余此類推,而轉(zhuǎn)掌之前步做后步、前手做后手,即本八卦之易理也;其不易之道,左旋右轉(zhuǎn),右旋左轉(zhuǎn),前掩為后,后穿為前,旋轉(zhuǎn)千遭,穿掩萬變,而終歸一致,理有左右而體無不同,是本八卦不易之理也。其變易之道,由老八手之轉(zhuǎn)掌,每手變易為八手,合為六十四手之拆手也,每手復變六手,合為三百八十四手。是本周易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變易之道也。

  至其動靜、方向、復元,各有真理,各有實用。待依次說明于后。

  八卦轉(zhuǎn)掌之動靜

  天地之所以運轉(zhuǎn),萬物之所以消長,動靜而已。至于武術技擊之道,內(nèi)以修身,外以御悔,誠人生之要事也。

  歷經(jīng)諸先進之精研,各宗一派,故有少林拳術、彈腿拳術、六合拳術、五行拳術、形意拳術、三皇拳術、戳腳拳術、劈掛拳術、螳螂拳術、醉仙拳術、通背拳術、岳氏散手、太極拳術、八卦拳術。余之門戶,缺而未載。各有專攻,不得拘泥己見,妄為批評,不過得其真?zhèn)?,用盡苦功者,方為上選。茲就八卦掌之功靜申而言之。

  動中有靜:

  以形式而言,足胯膝動也,掌腕肩靜也。然其動中有靜者,由老八手,變?yōu)榘税肆氖?再六十四手,每手變?yōu)榱郑蔀槿侔耸氖?,以合卦爻卦象。究其步之動轉(zhuǎn),以變易上言,出入進退疊倒臥沖,均動象也。終觀結(jié)局,仍遵循一定軌道,而一元復始也。此即動中有靜之義。

  靜中有動:

  以形式而言,胸脊腹肩肘腕掌均為靜也。然由其變招變式上言之,由左變右,前變后,自其大部分上言,謂之式。自其使法上言,謂之招。此自招與式之本身而言。若由動靜上言,其不動者體也,其動者用也。譬如人坐車中,日行若干里,而車輪旋轉(zhuǎn),歷經(jīng)南北東西高低平原之變遷,而人坐車中,確未改變其位也,此即八卦轉(zhuǎn)掌靜中有動之義。其靜者,兩掌一拓一疊,做太極圖陰陽魚之狀。故此無論八變六十四、六十四變?yōu)槿侔耸呢?,周而復始,然未變過本爻也,不過是一陰一陽,一動一靜而矣。換而言之,八卦轉(zhuǎn)掌由老八手,每手變?yōu)榘耸?,以及六十四手拆為六手,要在無論如何拆變,終歸于左左磨身掌,是即靜中求動之道也。

  推而言之,掌之變由于手足;而其所以動者,發(fā)于靜而不動之腰脊也。蓋掌發(fā)于手,根于腳,收縱于膀腰。故快如掣電,重如山岳,輕靈如荷珠。用時人重我輕、人快我慢、人慢我走,有羽毛不能加、飛蟲不能遇之勢。不知者,以為亂神怪力,絕乎其技。實則人乃一球形,擊必求其中心。我亦球形,遇擊則圓轉(zhuǎn)以走。蓋其不動者,靜以待動,伺機而發(fā)也。其動者,動而后靜也。

  八卦掌的圍圓走轉(zhuǎn)

  武術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都是在動中體現(xiàn)的。為達此目的,眾多門派的拳種在練功方法上各有千秋。八卦掌的練功方法眾所周知——圍圓走轉(zhuǎn)。對此,一些人又有所誤解。因圍圓走轉(zhuǎn)將八卦掌的基本功和最高層功夫的練功方法,非常絕妙而又天衣無縫的統(tǒng)一成一種極簡單、內(nèi)涵又極豐富的形式——圍圓走轉(zhuǎn)。

  長期圍圓走轉(zhuǎn)苦練幾個單式掌,可練出走中的發(fā)力,走中打。特別是從增加功力而言,練套路雖可增加功力,但絕不能代替圍圓走轉(zhuǎn)之功。按照上靜下動中圓活的要領,圍圓走轉(zhuǎn)幾個單式掌的強化訓練,能使功夫上身更快。無論八卦掌有多少個特點,通過圍圓走轉(zhuǎn)的習練都可達到。八卦掌名家李子鳴老師生前教導弟子時常說:“走為百練之祖,百練不如一走”。

  要解決一個問題,首先要解決核心所在。八卦掌的圍圓走轉(zhuǎn),首先身架要合規(guī)矩。因八卦掌練的就是身法。手的變化也是身法的變化。手的勁力就是全身的整勁。手與腳的勁力從何而來?腰。腰圓活了,力就發(fā)放出來了。若要腰活,就須塌腰坐胯。若要塌腰坐胯,就須沉肩墜肘、順項溜臀。若溜臀,就須吸胯裹襠。若裹襠,就須曲膝。若曲膝,就須舒趾而重心達足。只有將上述節(jié)節(jié)協(xié)調(diào)貫通,力才能通達四肢。這實是先師們所說的“嚴守四墜”。

  遵循了“嚴守四墜”而圍圓走轉(zhuǎn)不能說就會了八卦掌。還要知道圍圓走轉(zhuǎn)的核心是什么?也就是身轉(zhuǎn)步走的擰旋度要達到要領要求。很多練家練了一輩子,只是圈著大圓圈,運動了一圈又一圈,但身架在圈大圓圈運動同時,身架自身并沒有身步合一地擰旋到位。如果我們將圈著大圓運動稱之謂公轉(zhuǎn),那么,公轉(zhuǎn)的同時,自身也在擰旋,則稱之謂自轉(zhuǎn)。很多練家在公轉(zhuǎn)時,身架自轉(zhuǎn)擰旋度沒有達到要求。

  如何才能達到要求呢?例:單換掌,初習,掌對前方,繼續(xù)努力,掌對圓心。此后,繼續(xù)苦練掌過圓心,胸對圓心,此時,雖有了一定功夫,但身架仍沒有擰旋到位,很多人練了一輩子,只是停留在這一層面上,而沒有越過這一層面,功夫未能產(chǎn)生根本性突破,實在可惜。

  在此基礎上,更應猛志不移,苦苦追尋,至胸腰過圓心、時頭扭向里圈肩的肩窩處,下額放在肩井穴,后掌的掌指在前掌的肘尖下,后掌的肘尖下對肚臍,前掌下對后腳跟,也就是前掌的掌根與后腳的腳根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是身架擰旋到位。如此身架,走轉(zhuǎn)自如,似行云流水,運掌轉(zhuǎn)換,突變?yōu)⒚摗Uf明四肢、腰胯及周身骨節(jié)已解開貫通,力自然達四梢。周身勁力必飽滿無疑。

  圈圓走轉(zhuǎn)中,遵照“下順上逆中圓活”的身架而練至“渾身擰成一股繩”,從而所獲得的整勁,也叫渾元勁。八卦掌的這種勁力更有其特質(zhì)——螺旋勁。

  形意、太極、八卦內(nèi)家三拳雖理同而法則異。八卦掌是走中發(fā)力,走中打。走則靠下節(jié)的根基腿與足。動腿邁步又異于別家全靠膝下的兩小腿相交——圈圓走轉(zhuǎn)。正如歌訣云:“走時周身莫動搖,全憑膝下兩相交。”對此每個習練者須遵其規(guī)律。悟理明法,方少走彎路。

看了“八卦掌派系的歌訣”文章的人還看了:

1.梁氏八卦掌歌訣

2.八卦掌練功三十六歌訣

3.史氏八卦掌鍛煉要領三十六歌訣

4.宋派八卦掌的介紹

5.馬派實用八卦掌

718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