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體育運動 > 戶外運動 > 射擊射箭 > 關(guān)于射箭的成語故事

關(guān)于射箭的成語故事

時間: 彥剛1197 分享

關(guān)于射箭的成語故事

  射箭是一種流傳很久的活動,歷史上也有很多關(guān)于有關(guān)射箭的成語故事。你知道多少?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有關(guān)射箭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

  左支右絀

  出自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西周》:“養(yǎng)由基曰:‘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原指彎弓射箭的姿勢,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應付了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問題。

  胡服騎射

  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他們雖然和趙國沒有發(fā)生大的戰(zhàn)爭,但常有小的掠奪戰(zhàn)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長褲,作戰(zhàn)騎在馬上,動作十分靈活方便。開弓射箭,運用自如,往來奔跑,迅速敏捷。而趙國軍隊雖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為步兵和兵車混合編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長袍,甲胄笨重,騎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戰(zhàn)中常常處于不利地位。鑒于這種情況,趙武靈王就想向胡人學習騎馬射箭。要學習騎射,首先必須改革服裝,采取胡人的短衣、長褲服式。

  于是,武靈王于公元前302年開始改革。他的做法首先遭到以他叔叔公子成為首的一些人的反對。武靈王為了說服公子成,親自到公子成家做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說明學習胡服的好處,終于使公子成同意胡服,并表示愿意帶頭穿上胡服。公子成的工作做通之后,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極力反對。他們指責武靈王說:“衣服習俗,古之理法,變更古法,是一種罪過。”武靈王批駁他們說:“古今不同俗,有什么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襲的,有什么禮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據(jù)時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規(gu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而制定禮儀。禮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武靈王力排眾議,在大臣肥義等人的支持下,下令在全國改穿胡人的服裝,因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擁護。

  武靈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接著訓練騎兵隊伍,改變了原來的軍事裝備,趙國的國力也逐漸強大起來,不但打敗了過去經(jīng)常侵擾趙國的中山國,而且還向北方開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為當時的“七雄”之一。郭沫若無其事961年秋游叢臺時曾賦詩一首,詩中說到“騎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的史績。

  百步穿楊

  本義指春秋時代,楚國的養(yǎng)由基善射,能百步內(nèi)能射中柳葉。后用來比喻善射者,也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百步穿楊的成語故事,講的是秦國的名將白起,領(lǐng)兵前去攻打魏國,有個名叫蘇厲的謀 士獲悉后,趕緊去見周朝的國君,提醒他說: “如果魏國被秦軍占領(lǐng),您的處境就危險了。”

  秦國的名將白起,領(lǐng)兵前去攻打魏國,有個名叫蘇厲的謀 士獲悉后,趕緊去見周朝的國君,提醒他說: “如果魏國被秦軍占領(lǐng),您的處境就危險了。”

  原來,這時周朝的國君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對各諸侯國已沒有管轄權(quán)。魏國如被秦國攻滅,秦國的勢力將更強大,對周天子的威脅也更大。周天子問蘇厲怎么辦,蘇厲建議周天子趕快派人去勸說白起停止進攻,并給白起講一個故事。

  蘇厲介紹了一個應該向白起講的故事: 楚國有個著名的射箭手,名叫養(yǎng)由基。此人年輕時就勇力過人, 練成了一手好箭法。當時還有一個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長射箭。

  一 天,兩人在場地上比試射箭,許多人都圍著觀看。 靶子設(shè)在五十步外,那里撐起一塊板,板上有一個紅心。潘虎拉開強弓,一連三箭都正中紅心,博得圍觀的人一片喝采聲。潘虎也洋 洋得意地向養(yǎng)由基拱拱手,表示請他指教。 養(yǎng)由基環(huán)視一下四周,說:“射五十步外的紅心,目標大近、太大 了,還是射百步外的柳葉吧!” 說罷,他指著百步外的一棵楊柳樹,叫人在樹上選一片葉子,涂上紅色作為靶子。

  接著,他拉開弓,“唆”的一聲射去,結(jié)果箭鏈正 好貫穿在這片楊柳葉的中心。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潘虎自知沒有這樣高明的本領(lǐng),但又不相 信養(yǎng)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葉,便走到那棵楊柳樹下;選擇了三片楊 柳葉,在上面用顏色編上號,請養(yǎng)由基按編號次序再射。 養(yǎng)由基走前幾步,看清了編號,然后退到百步之外,拉開弓, “嗖”、“嗖”、“嗖”三箭,分別射中三片編上號的楊柳葉。

  這一來,喝采聲雷動,潘虎也口服心服。 就在一片喝采聲中,有個人在養(yǎng)由基身旁冷冷他說: “喂,有了百步穿揚的本領(lǐng),才可以教他射了!” 養(yǎng)由基聽此人口氣這么大,不禁生氣地轉(zhuǎn)過身去問道:“你準備 怎樣教我射箭?”

  那人平靜他說:“我并不是來教你怎樣彎弓射箭,而是來提醒你該怎樣保持射箭名聲的。你是否想過,一旦你力氣用盡,只要一箭不 中,你那百發(fā)百中的名聲就會受到影響。一個真正善于射箭的人,應 當注意保持名聲!” 養(yǎng)由基聽了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再三向他道謝。 周天子派去的人,就按照蘇厲介紹的向白起講了上面這個故 事。白起聽后,想到要保持自己百戰(zhàn)百勝的名氣,不能輕易出戰(zhàn),便 借口有病,停止了向魏國的進攻。 這個故事還引申出另一條成語“百發(fā)百中”。

  紀昌學射

  甘蠅是石時一個著名的射箭高手。只要他一拉開弓,野獸就要伏在地上,飛鳥就要掉下來。甘蠅的弟子飛衛(wèi)曾向甘蠅學射箭,學成之后,比師父的本領(lǐng)還高。后來紀昌要拜飛衛(wèi)為師學射箭。飛衛(wèi)對紀昌說:你先要練習不眨眼的本領(lǐng),有了這個本領(lǐng)再跟我來學。紀昌回到家,仰面躺在正在織布的織機下,兩眼不眨地盯著踏板。一天、兩天二年過后,紀昌終于練好了眼睛不眨的功夫。于是去拜見他師父飛衛(wèi)。飛衛(wèi)說:這還不行,還要學看的本領(lǐng),要能把小的東西看得很大、很清楚,然后再來找我。紀昌回到家,在一根牛尾毛捆住一個虱子,掛在窗口,每天都盯著它看。又是一天、兩天、三天三年過去了,他竟然能把一個虱子看得象車輪一樣大。再看其它物體,也都能把它們看大。紀昌拿來一張弓,搭上箭,向虱子射去,箭正好從虱子正中間穿過去,而掛虱子的牛毛沒有斷。紀昌連忙去找飛衛(wèi),飛衛(wèi)高興地說你真正學到了射箭的真本領(lǐng)。

  射穿七札

  據(jù)《左傳》記載,養(yǎng)由基是楚國的一員小將,在晉楚鄢陵的戰(zhàn)役中,他一箭射死晉國的大將魏锜,遏止了晉軍的進攻,受到楚共王的賞賜。楚軍另一員小將潘黨不服養(yǎng)由基的本領(lǐng),便找養(yǎng)由基比賽射箭。在射圃中立了靶子,站在百步之外,兩人射了十箭,都是箭箭中的,分不出輸贏。

  有人想出了個主意,在靶場邊的楊樹上,染紅了一片葉子,兩人都射這片葉子。結(jié)果,潘黨沒射中,養(yǎng)由基卻一箭射中楊葉,潘黨又提出第二項比賽,射胸甲。潘黨疊了五層甲,一箭洞穿。養(yǎng)由基又增加了兩層,射穿了七層胸甲。后用“射穿七札”等成語來表示箭藝精湛,弓力過人。

  射石飲羽

  出自《呂氏春秋·精通》:“養(yǎng)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飲羽,誠乎兕也。”,唐詩中也有“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的形容。箭射到石頭里,隱沒了箭尾的羽毛,原指發(fā)箭的力量極強,后也形容武藝高強。

400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