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 > 知識大全 > 十萬個為什么 > 謀士范增為什么離開項羽

謀士范增為什么離開項羽

時間: 儉聰 638 分享

謀士范增為什么離開項羽

  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 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區(qū)亞父鄉(xiāng)又傳安徽桐城練潭)人。秦朝末期農(nóng)民戰(zhàn)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秦末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項羽的叔叔項梁。在項梁陣亡后,他跟隨項羽,成為他的重要謀士,后來封為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萬個為什么之范增為什么離開項羽?

  劉邦手下謀士陳平施離間計,令項羽以為范增勾結(jié)漢軍,從而削其兵權(quán),范增大怒而告老回鄉(xiāng),項羽同意了。范增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賜骸骨歸卒餌"。未至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就因背疽發(fā)作而死在路上。一命嗚呼。“空余孤冢在湖濡"。

  劉邦采用了陳平的計策,離間疏遠楚國君臣。項羽懷疑范增和漢國私下勾結(jié),漸漸剝奪他的權(quán)力。范增大怒,說:“天下大事已經(jīng)大致確定了,君王自己處理吧。希望能讓我告老還鄉(xiāng)。”回鄉(xiāng)時,還沒到彭城,就因背上癰疽發(fā)作而死。蘇子說,范增離去是好事,若不離去,項羽一定會殺他。只遺憾他沒有早早離開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應(yīng)當在什么時候離開呢?當初范增勸項羽殺沛公,項羽不聽;終因此而失去天下;應(yīng)當在此時離去嗎?回答說,不。范增想要殺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職責。項羽不殺劉邦,還顯得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在此時離去呢?《易經(jīng)》說:“知道選擇恰當時機,那不是很神明嗎?”《詩經(jīng)》說:“觀察那氣象,若要下雪,水氣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離去,應(yīng)當在項羽殺卿子冠軍的時候。

  陳涉能夠得民心,因為打出了楚將項燕和公子扶蘇的旗幟。項氏的興盛,因為擁立了楚懷王孫心;而諸侯背叛他,也是因為他謀殺了義帝。況且擁立義帝,范增實為主謀。義帝的存亡,豈止決定楚國的盛衰;范增也與此禍福相關(guān)。絕沒有義帝被殺,而單單范增能夠長久得生的道理。項羽殺卿子冠軍;就是謀殺義帝的先兆;他殺義帝,就是懷疑范增的根本。難道還要等到陳平出反間之計嗎?物品必定先腐爛了,然后才能生蛆蟲;人必定先有了懷疑之心,然后讒言才得以聽入。陳平雖說智慧過人,又怎么能夠離間沒有疑的君主呢?

  我曾經(jīng)評論義帝;稱他是天下的賢君。僅僅是派遣沛公入關(guān)而不派遣項羽,在稠人廣眾之中識別卿子冠軍、并且提拔他做上將軍這兩件事,若不是賢明之君能做到這些嗎?項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殺死了卿子冠軍,義帝必然不能容忍。因此,不是項羽謀殺義帝,就是義帝殺了項羽,這用不著智者指點就可知道了。范增當初勸項梁擁立義帝,諸侯因此而服從;中途謀殺義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實豈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爭而卻沒有被接受。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殺死他所擁立之人,項羽懷疑范增,一定是從這時就開始了。在項羽殺卿子冠軍之時,項羽和范增并肩侍奉義帝,還沒有確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慮,有能力誅殺項羽就殺了他,不能殺他就離開他,豈不是毅然決然的男子漢嗎?范增年齡已經(jīng)七十歲,意見相合就留下來,意見不合就離開他,不在這個時候看清楚是非、留的分寸,卻想依靠項羽而成就功名,淺陋啊!即使這樣,范增還是被漢高祖所畏懼。范增不離去,項羽就不會滅亡。唉,可以這樣說..范增人中之豪杰!

27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