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

時間: 康華0 分享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7篇

我們不僅要立志學習好知識和技能,還要學會勇于面對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困難和挫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1】

一、直線與圓:

1、直線的傾斜角 的范圍是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于一條與 軸相交的直線 ,如果把 軸繞著交點按逆時針方向轉到和直線 重合時所轉的最小正角記為, 就叫做直線的傾斜角。當直線 與 軸重合或平行時,規(guī)定傾斜角為0;

2、斜率:已知直線的傾斜角為α,且α≠90°,則斜率k=tanα.

過兩點(x1,y1),(x2,y2)的直線的斜率k=( y2-y1)/(x2-x1),另外切線的斜率用求導的方法。

3、直線方程:⑴點斜式:直線過點 斜率為 ,則直線方程為 ,

⑵斜截式:直線在 軸上的截距為 和斜率,則直線方程為

4、 , ,① ∥ , ; ② .

直線 與直線 的位置關系:

(1)平行 A1/A2=B1/B2 注意檢驗(2)垂直 A1A2+B1B2=0

5、點 到直線 的距離公式 ;

兩條平行線 與 的距離是

6、圓的標準方程: .⑵圓的一般方程:

注意能將標準方程化為一般方程

7、過圓外一點作圓的切線,一定有兩條,如果只求出了一條,那么另外一條就是與軸垂直的直線.

8、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通常轉化為圓心距與半徑的關系,或者利用垂徑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弦長問題.① 相離 ② 相切 ③ 相交

9、解決直線與圓的關系問題時,要充分發(fā)揮圓的平面幾何性質的作用(如半徑、半弦長、弦心距構成直角三角形) 直線與圓相交所得弦長

二、圓錐曲線方程:

1、橢圓: ①方程 (a>b>0)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 PF1+PF2=2a>2c; ③ e= ④長軸長為2a,短軸長為2b,焦距為2c; a2=b2+c2 ;

2、雙曲線:①方程 (a,b>0) 注意還有一個;②定義: PF1-PF2=2a<2c; ③e= ;④實軸長為2a,虛軸長為2b,焦距為2c;漸進線 或 c2=a2+b2

3、拋物線 :①方程y2=2px注意還有三個,能區(qū)別開口方向; ②定義:PF=d焦點F( ,0),準線x=- ;③焦半徑 ; 焦點弦=x1+x2+p;

4、直線被圓錐曲線截得的弦長公式:

5、注意解析幾何與向量結合問題:1、 , . (1) ;(2) .

2、數(shù)量積的定義:已知兩個非零向量a和b,它們的夾角為θ,則數(shù)量abcosθ叫做a與b的數(shù)量積,記作a·b,即

3、模的計算:a= . 算??梢韵人阆蛄康钠椒?/p>

4、向量的運算過程中完全平方公式等照樣適用:

三、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

1、學會三視圖的分析:

2、斜二測畫法應注意的地方:

(1)在已知圖形中取互相垂直的軸Ox、Oy。畫直觀圖時,把它畫成對應軸 o'x'、o'y'、使∠x'o'y'=45°(或135° ); (2)平行于x軸的線段長不變,平行于y軸的線段長減半.(3)直觀圖中的45度原圖中就是90度,直觀圖中的90度原圖一定不是90度.

3、表(側)面積與體積公式:

⑴柱體:①表面積:S=S側+2S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S底h

⑵錐體:①表面積:S=S側+S底;②側面積:S側= ;③體積:V= S底h:

⑶臺體①表面積:S=S側+S上底S下底②側面積:S側=

⑷球體:①表面積:S= ;②體積:V=

4、位置關系的證明(主要方法):注意立體幾何證明的書寫

(1)直線與平面平行:①線線平行線面平行;②面面平行 線面平行。

(2)平面與平面平行:①線面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問題:線線垂直 線面垂直 面面垂直。核心是線面垂直:垂直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

5、求角:(步驟-------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⑴異面直線所成角的求法:平移法:平移直線,構造三角形;

⑵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直線與射影所成的角

四、導數(shù):

1、導數(shù)的定義: 在點 處的導數(shù)記作 .

2. 導數(shù)的幾何物理意義:曲線 在點 處切線的斜率

①k=f/(x0)表示過曲線y=f(x)上P(x0,f(x0))切線斜率。V=s/(t) 表示即時速度。a=v/(t) 表示加速度。

3.常見函數(shù)的導數(shù)公式: ① ;② ;③ ;

4.導數(shù)的四則運算法則:

5.導數(shù)的應用:

(1)利用導數(shù)判斷函數(shù)的單調性:設函數(shù) 在某個區(qū)間內可導,如果 ,那么 為增函數(shù);如果 ,那么為減函數(shù);

注意:如果已知 為減函數(shù)求字母取值范圍,那么不等式 恒成立。

(2)求極值的步驟:

①求導數(shù) ;

②求方程 的根;

③列表:檢驗 在方程 根的左右的符號,如果左正右負,那么函數(shù) 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大值;如果左負右正,那么函數(shù) 在這個根處取得極小值;

(3)求可導函數(shù)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步驟:

?求 的根; ?把根與區(qū)間端點函數(shù)值比較,最大的為最大值,最小的是最小值。

五、常用邏輯用語:

1、四種命題:

⑴原命題:若p則q;⑵逆命題:若q則p;⑶否命題:若 p則 q;⑷逆否命題:若 q則 p

注:

1、原命題與逆否命題等價;逆命題與否命題等價。判斷命題真假時注意轉化。

2、注意命題的否定與否命題的區(qū)別:命題否定形式是 ;否命題是 .命題“ 或 ”的否定是“ 且 ”;“ 且 ”的否定是“ 或 ”.

3、邏輯聯(lián)結詞:

⑴且(and) :命題形式 p q; p q p q p q p

⑵或(or):命題形式 p q; 真 真 真 真 假

⑶非(not):命題形式 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或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

“且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

“非命題”的真假特點是“一真一假”

4、充要條件

由條件可推出結論,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由結論可推出條件,則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必要條件。

5、全稱命題與特稱命題:

短語“所有”在陳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全體,邏輯中通常叫做全稱量詞,并用符號表示。含有全體量詞的命題,叫做全稱命題。

短語“有一個”或“有些”或“至少有一個”在陳述中表示所述事物的個體或部分,邏輯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詞,并用符號 表示,含有存在量詞的命題,叫做存在性命題。

全稱命題p: ; 全稱命題p的否定 p:。

特稱命題p: ; 特稱命題p的否定 p: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2】

1、向量的加法

向量的加法滿足平行四邊形法則和三角形法則。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運算律:

交換律:a+b=b+a;

結合律:(a+b)+c=a+(b+c)。

2、向量的減法

如果a、b是互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 0的反向量為0

AB-AC=CB. 即“共同起點,指向被減”

a=(x,y) b=(x',y') 則 a-b=(x-x',y-y').

3、數(shù)乘向量

實數(shù)λ和向量a的乘積是一個向量,記作λa,且∣λa∣=∣λ∣·∣a∣。

當λ>0時,λa與a同方向;

當λ<0時,λa與a反方向;

當λ=0時,λa=0,方向任意。

當a=0時,對于任意實數(shù)λ,都有λa=0。

注:按定義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實數(shù)λ叫做向量a的系數(shù),乘數(shù)向量λa的幾何意義就是將表示向量a的有向線段伸長或壓縮。

當∣λ∣>1時,表示向量a的有向線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長為原來的∣λ∣倍;

當∣λ∣<1時,表示向量a的有向線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縮短為原來的∣λ∣倍。

數(shù)與向量的乘法滿足下面的運算律

結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對于數(shù)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

數(shù)對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數(shù)乘向量的消去律:① 如果實數(shù)λ≠0且λa=λb,那么a=b。② 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4、向量的的數(shù)量積

定義:兩個非零向量的夾角記為〈a,b〉,且〈a,b〉∈[0,π]。

定義:兩個向量的數(shù)量積(內積、點積)是一個數(shù)量,記作a·b。若a、b不共線,則a·b=|a|·|b|·cos〈a,b〉;若a、b共線,則a·b=+-∣a∣∣b∣。

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坐標表示:a·b=x·x'+y·y'。

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運算率

a·b=b·a(交換率);

(a+b)·c=a·c+b·c(分配率);

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性質

a·a=|a|的平方。

a⊥b 〈=〉a·b=0。

|a·b|≤|a|·|b|。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3】

分層抽樣

先將總體中的所有單位按照某種特征或標志(性別、年齡等)劃分成若干類型或層次,然后再在各個類型或層次中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用抽樣的辦法抽取一個子樣本,最后,將這些子樣本合起來構成總體的樣本。

兩種方法

1.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按照各層在總體中的比例從各層中抽取。

2.先以分層變量將總體劃分為若干層,再將各層中的元素按分層的順序整齊排列,最后用系統(tǒng)抽樣的方法抽取樣本。

2.分層抽樣是把異質性較強的總體分成一個個同質性較強的子總體,再抽取不同的子總體中的樣本分別代表該子總體,所有的樣本進而代表總體。

分層標準

(1)以調查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量或相關的變量作為分層的標準。

(2)以保證各層內部同質性強、各層之間異質性強、突出總體內在結構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

(3)以那些有明顯分層區(qū)分的變量作為分層變量。

分層的比例問題

(1)按比例分層抽樣:根據(jù)各種類型或層次中的單位數(shù)目占總體單位數(shù)目的比重來抽取子樣本的方法。

(2)不按比例分層抽樣:有的層次在總體中的比重太小,其樣本量就會非常少,此時采用該方法,主要是便于對不同層次的子總體進行專門研究或進行相互比較。如果要用樣本資料推斷總體時,則需要先對各層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加權處理,調整樣本中各層的比例,使數(shù)據(jù)恢復到總體中各層實際的比例結構。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4】

考點一: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基本定理

【內容解讀】了解向量的實際背景,掌握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線向量、單位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幾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注意對向量概念的理解,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動的,平移后所得向量與原向量相同;兩個向量無法比較大小,它們的模可比較大小。

考點二:向量的運算

【內容解讀】向量的運算要求掌握向量的加減法運算,會用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進行向量的加減運算;掌握實數(shù)與向量的積運算,理解兩個向量共線的含義,會判斷兩個向量的平行關系;掌握向量的數(shù)量積的運算,體會平面向量的數(shù)量積與向量投影的關系,并理解其幾何意義,掌握數(shù)量積的坐標表達式,會進行平面向量積的運算,能運用數(shù)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會用向量積判斷兩個平面向量的垂直關系。

【命題規(guī)律】命題形式主要以選擇、填空題型出現(xiàn),難度不大,考查重點為模和向量夾角的定義、夾角公式、向量的坐標運算,有時也會與其它內容相結合。

考點三:定比分點

【內容解讀】掌握線段的定比分點和中點坐標公式,并能熟練應用,求點分有向線段所成比時,可借助圖形來幫助理解。

【命題規(guī)律】重點考查定義和公式,主要以選擇題或填空題型出現(xiàn),難度一般。由于向量應用的廣泛性,經(jīng)常也會與三角函數(shù),解析幾何一并考查,若出現(xiàn)在解答題中,難度以中檔題為主,偶爾也以難度略高的題目。

考點四: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的綜合問題

【內容解讀】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的綜合問題是高考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考查了向量的知識,三角函數(shù)的知識,達到了高考中試題的覆蓋面的要求。

【命題規(guī)律】命題以三角函數(shù)作為坐標,以向量的坐標運算或向量與解三角形的內容相結合,也有向量與三角函數(shù)圖象平移結合的問題,屬中檔偏易題。

考點五:平面向量與函數(shù)問題的交匯

【內容解讀】平面向量與函數(shù)交匯的問題,主要是向量與二次函數(shù)結合的問題為主,要注意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命題規(guī)律】命題多以解答題為主,屬中檔題。

考點六:平面向量在平面幾何中的應用

【內容解讀】向量的坐標表示實際上就是向量的代數(shù)表示.在引入向量的坐標表示后,使向量之間的運算代數(shù)化,這樣就可以將“形”和“數(sh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此,許多平面幾何問題中較難解決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為大家熟悉的代數(shù)運算的論證.也就是把平面幾何圖形放到適當?shù)淖鴺讼抵校x予幾何圖形有關點與平面向量具體的坐標,這樣將有關平面幾何問題轉化為相應的代數(shù)運算和向量運算,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

【命題規(guī)律】命題多以解答題為主,屬中等偏難的試題。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5】

1、圓的定義

平面內到一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圓,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圓的半徑。

2、圓的方程

(x-a)^2+(y-b)^2=r^2

(1)標準方程,圓心(a,b),半徑為r;

(2)求圓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數(shù)法:先設后求。確定一個圓需要三個獨立條件,若利用圓的標準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xiàn);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圓的幾何性質:如弦的中垂線必經(jīng)過原點,以此來確定圓心的位置。

3、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有相離,相切,相交三種情況:

(1)設直線,圓,圓心到l的距離為,則有;;

(2)過圓外一點的切線:①k不存在,驗證是否成立②k存在,設點斜式方程,用圓心到該直線距離=半徑,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兩解】

(3)過圓上一點的切線方程:圓(x-a)2+(y-b)2=r2,圓上一點為(x0,y0),則過此點的切線方程為(x0-a)(x-a)+(y0-b)(y-b)=r2

練習題:

2.若圓(x-a)2+(y-b)2=r2過原點,則()

A.a2-b2=0B.a2+b2=r2

C.a2+b2+r2=0D.a=0,b=0

【解析】選B.因為圓過原點,所以(0,0)滿足方程,

即(0-a)2+(0-b)2=r2,

所以a2+b2=r2.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6】

空間中的垂直問題

(1)線線、面面、線面垂直的定義

①兩條異面直線的垂直:如果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

②線面垂直: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任何一條直線垂直,就說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兩個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從一條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說這兩個平面垂直。

(2)垂直關系的判定和性質定理

①線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那么這條直線垂直這個平面。

性質定理: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那么這兩個平面互相垂直。

性質定理: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垂直于他們的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高二數(shù)學知識點及公式總結【篇7】

1.1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

1.2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

11三視圖:

正視圖:從前往后

側視圖:從左往右

俯視圖:從上往下

22畫三視圖的原則:

長對齊、高對齊、寬相等

33直觀圖:斜二測畫法

44斜二測畫法的步驟:

(1).平行于坐標軸的線依然平行于坐標軸;

(2).平行于y軸的線長度變半,平行于x,z軸的線長度不變;

(3).畫法要寫好。

5用斜二測畫法畫出長方體的步驟:(1)畫軸(2)畫底面(3)畫側棱(4)成圖

1.3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一)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

1棱柱、棱錐的表面積:各個面面積之和

2圓柱的表面積3圓錐的表面積

4圓臺的表面積

5球的表面積

(二)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1柱體的體積

2錐體的體積

3臺體的體積

4球體的體積

高二數(shù)學必修二知識點: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2.1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2.1.1

1平面含義:平面是無限延展的

2平面的畫法及表示

(1)平面的畫法: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畫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銳角畫成450,且橫邊畫成鄰邊的2倍長(如圖)

(2)平面通常用希臘字母α、β、γ等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等,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邊形的四個頂點或者相對的兩個頂點的大寫字母來表示,如平面AC、平面ABCD等。

3三個公理:

(1)公理1: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此平面內

符號表示為

A∈L

B∈L=>Lα

A∈α

B∈α

公理1作用: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

(2)公理2:過不在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符號表示為:A、B、C三點不共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α,

使A∈α、B∈α、C∈α。

公理2作用:確定一個平面的依據(jù)。

(3)公理3: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符號表示為:P∈α∩β=>α∩β=L,且P∈L

公理3作用:判定兩個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據(jù)

2.1.2空間中直線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1空間的兩條直線有如下三種關系:

共面直線

相交直線:同一平面內,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平行直線:同一平面內,沒有公共點;

異面直線: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沒有公共點。

2公理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符號表示為:設a、b、c是三條直線

a∥b

c∥b

強調:公理4實質上是說平行具有傳遞性,在平面、空間這個性質都適用。

公理4作用:判斷空間兩條直線平行的依據(jù)。

3等角定理:空間中如果兩個角的兩邊分別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4注意點:

①a與b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a、b的相互位置來確定,與O的選擇無關,為了簡便,點O一般取在兩直線中的一條上;

②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θ∈(0,);

③當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直角時,我們就說這兩條異面直線互相垂直,記作a⊥b;

④兩條直線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與異面垂直兩種情形;

⑤計算中,通常把兩條異面直線所成的角轉化為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

2.1.3—2.1.4空間中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1、直線與平面有三種位置關系:

(1)直線在平面內——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2)直線與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3)直線在平面平行——沒有公共點

指出:直線與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況統(tǒng)稱為直線在平面外,可用aα來表示

aαa∩α=Aa∥α

2.2.直線、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質

2.2.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1、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條直線與此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平行。

簡記為:線線平行,則線面平行。

符號表示:

bβ=>a∥α

a∥b

2.2.2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

1、兩個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個平面內的兩條交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平行,則這兩個平面平行。

符號表示:

a∩b=Pβ∥α

a∥α

b∥α

2、判斷兩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種:

(1)用定義;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2.2.3—2.2.4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平行的性質

1、定理: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

簡記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符號表示:

a∥α

aβa∥b

α∩β=b

作用:利用該定理可解決直線間的平行問題。

2、定理:如果兩個平面同時與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

符號表示:

α∥β

α∩γ=aa∥b

β∩γ=b

作用:可以由平面與平面平行得出直線與直線平行

2.3直線、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質

2.3.1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義

如果直線L與平面α內的任意一條直線都垂直,我們就說直線L與平面α互相垂直,記作L⊥α,直線L叫做平面α的垂線,平面α叫做直線L的垂面。直線與平面垂直時,它們公共點P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相交直線都垂直,則該直線與此平面垂直。

注意點:a)定理中的“兩條相交直線”這一條件不可忽視;

b)定理體現(xiàn)了“直線與平面垂直”與“直線與直線垂直”互相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2.3.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從空間一直線出發(fā)的兩個半平面所組成的圖形

2、二面角的記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3、兩個平面互相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個平面過另一個平面的垂線,則這兩個平面垂直。

2.3.3—2.3.4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

1、定理: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平行。

2性質定理:兩個平面垂直,則一個平面內垂直于交線的直線與另一個平面垂直。

197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