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議論文常用古詩名句
議論文和古詩詞都是高中必考的考點,常見的古詩句和議論文有哪些呢?一起跟學習啦的小編看一下吧!
高中議論文常見開頭
1、道理開頭
(1)法國作家雨果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我們的胸懷。”學會寬容,讓寬容之花在心中綻放。
(2)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中有一段臺詞:“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著大地。它賜福于寬容的人,也賜福于被寬容的人。我們應該學會對別人表現(xiàn)寬容……。”的確,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讓寬容之火在心中燃起。
2、引用材料開頭:依米花在干燥的非洲荒漠中,在黑暗地底下努力尋找著它賴以生存的養(yǎng)分,而所有這些努力只為了它的愿景——以七彩的花瓣與高空毒日爭艷,即使為此而耗盡生命也在所不惜。愿景成就美麗人生。
3、托物起興開頭:依米花,因“愿景”終就五色斑斕;荊棘鳥,因“愿景”終究美妙歌聲。物如此,人依然。擁有愿景,并為之奮斗,美好明天屬于你。
4、比喻性開頭
(1)如果說生活是一條奔騰的河流,那么責任則是其中最美的一朵浪花;如果說生活是一方璀璨的星空,那么寬容則是其中最亮的一顆星辰……。有了責任,生活將更加美好。
(2)生活如海,寬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深闊;生活如山,寬容為徑,循徑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寬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動聽。因此:人生需要寬容。
(說明:比喻性開頭通常情況下都要用到排比句式,兩句三句都可以)
5、陳述性開頭(最一般性開頭)
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里,人與人之間必然會存在一些誤會和摩擦,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寬容。
6、化虛為實開頭
(補充說明:
其中1、2、4是命題作文《寬容》的優(yōu)秀開頭;
其中2的一篇材料作文的優(yōu)秀開頭,材料為: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ǔ仕陌?,每瓣自成一色:紅、白、黃、藍。它的獨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龐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長,而它的根,卻只有一條,蜿蜒盤曲著插入地底深處。通常,它要花費5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后,一點一點地積蓄養(yǎng)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鮮花。這種極難長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長,僅僅兩天,它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
議論文開頭注意:
開頭不宜過長,最好不要超過四行,否做如題顯得過慢;
事例性開頭要概述,且要邊引邊析;比喻性開頭切忌牽強附會;
論點最好在第一段明確提出;
材料如何在開頭第一段中使用下面有專門論述。
高中議論文論據(jù)素材
1.愛國
(1)引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古今往來歷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為捍衛(wèi)祖國的尊嚴,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鞠躬盡瘁,舍生忘死。
愛國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賣國奸賊遺臭萬年,遭盡世人唾罵。歷史公正的裁決,早已昭昭在世!
(2)事實論據(jù)
文天祥寧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敗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嚴辭拒絕了敵人的勸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親自來勸降,許以丞相之職,他毫不動搖,反而斬釘截鐵地說:“唯有以死報國,我一無所求。”
臨刑前,監(jiān)斬官湊近說:“文丞相,你現(xiàn)在改變主意,不但可免一死,還依然可當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還說什么鬼話!”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義了,給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氣歌》。
陳天華遙寄血書
革命家陳天華,在日本留學時,聽到沙俄軍隊侵占滿洲,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訂喪權(quán)辱國條約的消息后,他悲憤欲絕,立即在留學生中召開拒俄大會,組織拒俄義勇軍,準備回國參戰(zhàn)。
高中常用古詩名句
1、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jīng)•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jīng)•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jīng)•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