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鏡頭的應(yīng)用技巧
因為使用這種鏡頭比使用其他種類鏡頭更難拍攝出優(yōu)秀作品。如果能夠非常好地掌握這種鏡頭,就能拍出優(yōu)秀照片,你將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攝影記者。許多攝影記者往往以一種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使用這種鏡頭,他們實際是在尚無初步使用經(jīng)驗的情況下就企圖超越。在拍攝成組圖片報道時,不應(yīng)只會使用廣角鏡頭和長焦鏡頭,而不會使用這兩種鏡頭之間的各種鏡頭。要有節(jié)制地使用廣角鏡頭,并用35mm至300mm之間的鏡頭作為補充。應(yīng)在提高照片質(zhì)量的前提下使用廣角鏡頭,充分發(fā)揮廣角鏡頭的性能,使它成為一只具有通用性的鏡頭。廣角鏡頭的景深特別大,就是說,畫面中的大部分物體都能拍攝清楚,這對我們在光線較暗的情況下拍攝照片十分有利。35mm廣角所以特別受人青睞,因為它所拍攝的照片變形較少,15mm或20mm超廣角鏡頭,則有較明顯的變形現(xiàn)象,因此不適合拍攝新聞?wù)掌?rdquo;
斯比納積三十多年的攝影采訪經(jīng)驗,曾八次采訪英國總統(tǒng)就職典禮,四次采訪羅馬梵蒂岡教皇選舉。他的照片曾獲450枚獎牌、獎狀(其中包括著名的普利策新聞攝影獎)。他告誡攝影愛好者:“不要以為只要用上了廣角鏡頭就能理所當然地拍出好照片。對攝影者來說,拍攝之前首先應(yīng)該經(jīng)??紤]在什么場合使用什么鏡頭。我是非常有節(jié)制地使用廣角鏡頭的,常以其他各種鏡頭作為補充。魚眼鏡頭只在特殊情況下才使用。使用廣角鏡頭,一定要事先考慮成熟,并從它的概念上加以理解,認為使用它可使照片具有更完美的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就能使你接受新的挑戰(zhàn),從而提高你的照片的質(zhì)量。”
在今天的新聞攝影報道中,記者們確實越來越喜歡使用廣角鏡頭了。因為在他們爭先恐后地圍住采訪對象時,有時也只能用廣角鏡頭。在不能接近被攝主體時,記者們常常高舉相機,使用20mm或24mm鏡頭從頭頂拍照,經(jīng)過放大剪裁也可以得到有用的照片。使用廣角鏡頭的邊沿偷拍,也是一個不打擾被拍對象的好辦法,因為至少在目前,許多人還認為只有面對鏡頭時才會被攝入照片中。
有人認為24mm廣角鏡頭是新聞報道的最佳鏡頭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景深極大,可以同時記錄人物與環(huán)境氣氛。但須記住,即使是廣角鏡頭,景深也總是有限的,因此,學(xué)會使用超焦距拍攝法,比依靠景深有更多的優(yōu)越性。
人們常說,廣角鏡頭造成夸張的透視效果,遠攝鏡頭則縮短被攝體的平面。英國攝影家羅恩·斯皮爾曼認為,透視效果只同被攝體與鏡頭的距離有關(guān),并不涉及到焦距,只是因為廣角鏡頭經(jīng)常用于透視非常明顯的狹隘場面,遠攝鏡頭主要是從遠距離拍攝,才造成了夸張的印象。他說:“如果你分別用廣角鏡頭和遠攝鏡頭從問一距離拍攝,那么透視效果將是一樣的。”
對于上述觀點,英國攝影家G.L.韋克菲爾德曾通過55mm標準鏡頭與廣角鏡頭的對比來證明過。他用兩種鏡頭在同一視點各拍一張照片,用廣角鏡頭拍的較大視點的照片,顯然與另一張大不相同。初看之下,似乎兩張照片的透視不一樣,然而實際這是一種錯覺。
如果把廣角鏡頭拍攝的負片的一部分,放大到同標準鏡頭拍攝的負片放大的照片尺寸相同,兩者透視的一致性就一目了然了。知道了這一點,在以后的實踐中,我們便可以放心地使用廣角鏡頭而不必擔心會出現(xiàn)透視的改變。
關(guān)于近距離攝影的問題,韋克菲爾德指出:“廣角鏡頭往往可以在很近的距離上調(diào)焦。例如,24mm平面算起的,實際上如的最近調(diào)焦點可近至250mm。由于這一距離是由膠片頭前表面算起,遠不足200mm。在這一距離內(nèi)物距與像 距之比約為8:1,這與55mm鏡頭在最近調(diào)焦距離上 獲得的物距與像距之比大致相同。”因此,韋克菲爾 德認為,“如果不用接圈或皮腔,要把物體的影像拍 得大一些,使用廣角鏡頭并沒有什么優(yōu)越性。此外,由于使用廣角鏡頭,鏡頭與被攝體的距離太近而很有可能使攝影師或相機的影子落在被攝體上面。”這是必須引起注意的。
斯皮爾曼認為,使用廣角鏡頭時,靠近被攝體 時用聚焦屏對焦非常容易,在遠距離拍攝時就比較困難。但如果我們把廣角鏡頭當標準鏡頭用,就不會遇到問題。對于近攝,靠聚焦屏對焦就像使用普通標準鏡頭在較遠的距離拍攝一樣方便。在較遠的距離拍攝,景深往往是很大的,因此,只要靠調(diào)整距離標尺就能很容易地取得清晰影像——判斷上的錯誤可能要比一面觀看聚焦屏一面調(diào)焦小得多。使用廣角鏡頭拍攝建筑物等,必須使相機保持 縱向的絕對水平,否則近視點會造成劇烈的透視變化,在照片上使垂直線產(chǎn)生嚴重的會聚現(xiàn)象。在取景器上這種情況往往并不一定看得出來,只有當負片放大后或幻燈片投影出來時,這個缺點才較為明顯。
實際上,照片上出現(xiàn)線條會聚現(xiàn)象并不是歪曲原景物,而是一種自然的透視效果。它之所以被看成歪曲,是因為人們知道一個樓房的垂直線不會會聚,并希望在不合適的視點拍的照片上看到垂直線都是平行的。然而,適當?shù)臅郜F(xiàn)象反而使照片顯得真實。這里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柯達陳列室中懸掛著一幅赫梅爾的柯達大樓的片,看起來好像頂部比底部還寬一些,用尺子量一量照片,結(jié)果證明頂部和底部的寬度正好相同,這就說明稍微有點會聚比完全沒有會聚看起來反而更真實。
用廣角鏡頭拍攝垂直物體,如出現(xiàn)嚴重的會聚現(xiàn)象,則會破壞畫面。一組全都指向同一點的樹(為了把樹頂攝入畫面,不得己把相機高仰,就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看上去很不自然。L·布朗斯坦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找一個較高的地方,使拍攝者能在接近被攝體中部的高度上拍攝。另一種辦法是向后退,使拍攝者能在不用抬高相機視角的情況下把整個景物收入畫面。為了避免水平線條的會聚,就得使相機的背部,也就是底片的平面與被攝體各條垂線構(gòu)成的平面平行。
此外,還可以使用一種能控制透視’的廣角鏡頭,它能配合帶皮腔的專業(yè)相機起到提升和橫向移動鏡頭板的作用。用這種鏡頭拍攝,你可把照相機置于同建筑物平行的位置上,而且提升了的鏡頭能把大樓或樹木的頂部更多地攝入畫面。
使用上述拍攝技巧和運用控制透視的鏡頭,還能減輕廣角鏡頭攝影的一個常見問題:前景部位顯得很空曠。當然,對付使用廣角鏡頭中垂直線嚴重會聚的一個更容易的方法是,在放大照片時對會聚的垂直線進行一些校正。韋克菲爾德提出:“如果放大機托紙板上的影像表現(xiàn)出從地面拍攝的樓房上有會聚的垂直線,此時應(yīng)把放大屜子加以傾斜,使相紙上的大樓底部更靠近鏡頭一些。其效果可以直觀地加以判斷,而且放大屜子的傾斜度可通過放在屜子底下的書本的厚度來控制。”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樣做會造成照片上部和下部清晰度的損失,如果影像是按中央部分調(diào)焦的話。但韋克菲爾德指出:“對于任何較大倍率的放大來說,例如5倍或更大,焦深都會大得允許相紙作可觀的傾斜而不致嚴重地損失清晰度,甚至連鏡頭也不用收到最小光圈。如果影像的模糊圈不超過0.01英寸,一個2英寸的鏡 頭與相紙的距離是18英寸,這時,相紙平面的容限為士 0.7英寸。這意味著相紙的后邊與前邊的高低差別可達1.4英寸而看不出清晰度的損失。當然,影像應(yīng)當按頂部與底部之間的地方調(diào)焦。如果光圈收得更小,則可允許更大的傾斜。”
法國攝影家J.L·西耶夫認為,在廣告攝影中,當被攝場景戲劇性較差時,可以利用廣角鏡頭來突出商品,使它更為誘人。譬如一盤牡壢,用18mm鏡頭可以攝入養(yǎng)殖場的風光。當然,也完全可以用50mm標準鏡頭拍成的照片去拼接,但廣角鏡頭會使前景到無限遠全部清晰,能避免商品與聯(lián)想之間的割裂感覺。
西耶夫通過運用廣角透視、變形、節(jié)奏感使普通的風光顯示出很大的魅力,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于早地區(qū)沙漠的起伏。拍攝遠景和山巒,你會感到那些形狀奇異的云彩是在朝你撲來。用廣角鏡頭在頭項或腳跟的高度拍攝風光,能造成身歷其境的感覺或奇妙的貼近效果。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廣角鏡頭的視點,畫面上的主體就會完全改觀。
使用廣角鏡頭時,應(yīng)注意避免它的短處。例如,由于廣角鏡頭的視角很廣,就容易攝入并不想要的景物。而且由于景物在取景器中被縮小了,因而拍攝時往往不易覺察。此外,使用這種鏡頭時,應(yīng)盡量使自己靠近被攝體,否則的話,被攝體就會顯得很小,浪費了畫面空間。
在廣角鏡頭上加濾光鏡時要謹慎。由于視角太大,濾光鏡會使畫面的四角處出現(xiàn)模糊和變暗。有時即使不用濾光鏡,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的影像,也可能會出現(xiàn)色調(diào)從畫面中央至邊緣逐漸明顯地變深。這是因為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進入鏡頭的光線到達膠片邊緣的距離,比到達中央部位的距離要大得多。但也有人認為,恰當?shù)氖褂脼V光鏡,能為超廣角鏡頭拍攝的作品增添獨特的情調(diào)。黑白膠片使用的濾光鏡,如橙色和紅色系列,能給作品造成一種奇異的超現(xiàn)實主義的氣氛。這一效果,在使用彩色膠片時更加明顯。但須考慮使用多級曝光的方法,以保證獲得正確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