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節(jié)怎么放假?
2024年元旦節(jié)怎么放假?元旦放假
“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霸蓖ǔV笟v法中的首月首日。2024年元旦節(jié)怎么放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4元旦放假安排,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元旦放假安排2024
2024年元旦放假時間:2023年12月30日至2024年1月1日放假,共3天。
元旦的來歷是什么
每年陽歷的1月1日為元旦,“元”表示開始,“旦”表示日,即“初識的日子,新的一年的第一天”?,F(xiàn)在的元旦是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jì)年法,即我們所說的陽歷。元旦,指西元紀(jì)年的歲首第一天。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shù)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jié)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關(guān)于元旦的傳說,最早可以追溯到遠(yuǎn)古的堯舜時期,還要從堯舜時期的禪讓制說起,堯帝在位時,勤政于民,治理天下有方,深得百姓愛戴,但其子無能,所以將帝位讓給德才兼?zhèn)涞乃矗髞硭窗训畚粋鹘o治水有功的禹,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dāng)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shù)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jié)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公元1911年,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辛亥革命,了滿清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使用公歷,把農(nóng)歷的正月初一叫做“春節(jié)”,把公歷的1月1日叫做“元旦”。不過當(dāng)時并未正式公布和命名。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nóng)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jì)”,民國元年決定使用公歷(實(shí)際使用是1912年),并規(guī)定陽歷(公歷)1月1日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說的“元旦”,是新中國成立前夕的公元1949年9月27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在決定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也決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jì)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
元旦有很多民俗習(xí)慣,比如吃團(tuán)圓飯,拜年,新年賀詞、貼對聯(lián),貼窗花、穿新衣等等,不過元旦和春節(jié)相比,重視程度上還是有差距。
元旦節(jié)又被稱為什么
上日、正日、正朔、正旦、三始、歲朝、履端、開元、元辰、元春、新年、元朔
上日
在上古時代,元旦又叫上日,《書·堯典》記載:“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上日乃朔日,古特指正月初一?!?/p>
正日
東漢時期,元旦又叫正日,《四民月令》記載:“正月元旦,是謂正日?!?/p>
正朔
東漢時期,元旦在漢朝又叫正朔,《禮記·大傳》記載:“正謂年始,朔謂月初,故以此稱一年之始日”。
正旦
后漢時期,元旦又叫正旦,《后漢書·陳翔傳》記載:“時正旦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p>
三始
東漢時期,元旦又叫三始,《漢書·鮑宣傳》:“今日蝕于三始,誠可畏懼。以其為歲之始,月之始,日之始,故云?!?/p>
歲朝
東漢時期,元旦又叫歲朝,《后漢書·周磐傳》記載:“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崩钯t注:“歲朝,歲旦。”
履端
在南北朝,元旦又叫履端,《哀江南賦》記載:“天子履端廢朝,單于長圍高宴”?!队讓W(xué)瓊林·歲時》記載:“履端是初一元旦?!?/p>
開元
在南朝,元旦又叫開元,《梁書·武尚紀(jì)》記載:“今開元發(fā)歲,品物惟新,思俾黔黎,告示安舊新。指新年開始,故稱?!?/p>
元辰
在晉朝,元旦又叫元辰,庾闡《揚(yáng)朝賦》記載:“歲惟元辰,陰陽代紀(jì);履端歸余,三朝告始?!?/p>
元春
在宋代,元旦又叫元春,《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二·隋元會大饗歌》記載:“展禮肆樂,協(xié)此元春?!?/p>
新年
在宋代,元旦又叫新年,吳自牧《夢粱錄·正月》記載:“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p>
元朔
在唐朝,元旦又叫元朔,《元日退朝觀軍仗歸營》記載:“獻(xiàn)歲視元朔,萬方咸在庭。謂一年之第一個朔日,故稱?!?/p>
關(guān)于元旦的古詩
1、《守歲》
唐·杜甫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
盍簪喧櫪馬,列炬散林鴉。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
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2、《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yīng)不得先嘗。
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fēng)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4、《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5、《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旦傳統(tǒng)文化風(fēng)俗
中國古代歷代皇朝都會在元旦那天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lián),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lián)、放鞭炮、守歲、吃團(tuán)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jié),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庇浭鲈c賀情景?,F(xiàn)代習(xí)俗是燃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守歲卜歲,歡聚團(tuán)圓、游樂賞花燈。
一、燃爆竹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边@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qū)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xí)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shí),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jù)《神異經(jīng)》說,古時候,人們途經(jīng)深山露宿,晚上要點(diǎn)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而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獸,經(jīng)常趁人不備襲擊人畜。
人們?yōu)榱四戢F,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yuǎn)遁的辦法。這里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qū)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人們很早就起來放鞭炮,相傳此舉是為了驅(qū)逐“山魈”。山魈,據(jù)說是古時深山里的一種兇惡的獨(dú)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人們就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有了火藥后,人們就用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到現(xiàn)代,人們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還是習(xí)慣在元旦,春節(jié)等大型節(jié)假日放鞭炮,借以歡慶節(jié)日,振奮精神。
二、換桃符
自古以來,神明傳說就形成了一種文化傳承。我國就有用桃木辟邪的文化傳承,先秦時的桃茆(桃木柄笤帚),就傳說有驅(qū)鬼除邪的神奇力量?!抖Y記.檀弓下》說:“君臨臣,以巫祝桃茆執(zhí)戈,(鬼)惡之也?!薄吨芏Y.夏官》說,諸侯盟會割牛耳取血,要用桃茆為鎮(zhèn)物?!蹲髠鳌氛压哪暧涊d取藏冰時,要用桃木做的弓和用棘制的矢進(jìn)行除災(zāi)儀式。桃符的前身是桃梗和桃枝。《莊子》中記載:“插桃枝于戶,連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奔庸ひ院筇抑σ灿邢嗤饔?。諸如此類的傳說還有很多,可見古人就有對桃木的特殊信仰。
以前在元正日,每家每戶都在大門懸掛桃木制的神荼郁壘畫像,并在大門上端懸掛葦索,二門上要畫一只虎,用來避免妖魔鬼怪的侵?jǐn)_。到后來,人們嫌刻木人麻煩,就直接在桃木上畫兩個神像,題上神荼、郁壘的名字,于元正前一天掛在門兩旁,以壓邪祛鬼,這就是最初的桃符。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xiàn)聯(lián)語,代替了神荼和郁壘的名字,人們一般都在上面寫上一些吉利的詞句。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學(xué)士幸寅遜題桃符志喜,蜀主對學(xué)士所題詞語不滿意,即揮毫?xí)鴮懥恕靶履昙{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孟昶的題詞改變了傳說中桃符的內(nèi)容與性質(zhì),使桃符由原來驅(qū)鬼的桃木牌變?yōu)楸磉_(dá)某種思想的特殊文體——聯(lián)語,如今一些專家經(jīng)過考證認(rèn)為孟昶的題詞就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lián)。
到了現(xiàn)代,換桃符的習(xí)俗延遲到了陰歷元月初一,也就是春節(jié)前后更換。但是最初這一習(xí)俗是元旦時候做的。
三、飲屠蘇酒
屠蘇酒:唐人韓鄂《歲華紀(jì)麗·進(jìn)屠蘇》記載:“俗說屠蘇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歲除夜遺閭里一藥貼,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飲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日屠蘇而已。”韓鄂還在他的另一部著作《四時纂要》中披露了這一預(yù)防瘟疫的屠蘇酒方:大黃、花椒、桔梗、桂心、防風(fēng)各半兩,白術(shù)、虎杖各一兩,烏頭半分。他說將以上八味切細(xì),裝入深紅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來連口袋浸在酒里。全家從小到大,依次稍許各喝一些,一年沒有病(古人初一即為元旦)。
董必武在他《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一詩中把元旦歡騰的聚會景象描寫了出來: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四、歡聚團(tuán)圓
新的一年到來,在外生活也好,在家勞動也罷。新的一年代表著新的開始,這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跟家人歡聚在一起,一同慶祝團(tuán)圓。也正因?yàn)檫@樣,國家在這一天也會放假,讓我們有時間歡聚團(tuán)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