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稱呼的原則有哪些
職場稱呼原則
原則1:最職業(yè)化的稱呼是按照職位來稱呼,最忌諱的稱呼是按年紀和輩分來稱呼。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職場,職場,就要職業(yè)化,不要家庭化,不要義氣化。職位是一個人工作中的位置,比如總經(jīng)理、部門經(jīng)理、會計,稱呼就是姓氏加上職位,例如趙總、錢經(jīng)理、孫會計、李律師。有時候也會以職稱取代,例如一個姓周的工程師常常被稱呼為“周工”。
X哥、X姐、老X、小X,這幾種稱呼是以年紀為判斷依據(jù)的,客觀上表明一個人比另一個年紀大,而傳統(tǒng)道德則要求長者為尊,但職場對個體的衡量標準來自于其價值創(chuàng)造,這就會出現(xiàn)兩套體系的矛盾,典型表現(xiàn)是有的人倚老賣老、有的人裝嫩扮萌。
X叔、X姨,這在企業(yè)不多見,但是也有。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兩人的確存在一些親戚或親緣關系,另一種純粹是年紀的遞增版。但性質都一樣,很容易讓他人感到你現(xiàn)在所擁有的職位和權力不是來自于個人能力,而是光環(huán)效應。所以要完全避免這類稱呼,哪怕是家族企業(yè),老板是你老子,工作場合盡量不要稱呼“爸爸”。
原則2:上級稱呼下屬可以略微隨意,但不應傷及自尊,最好稱呼不帶姓氏的名字。
通常而言,上級具有權威性,可能是在專業(yè)技術方面,也可能是在管理能力上,甚至可能是工齡上,或者就是簡單的個人影響力。不管是什么,總有一定的優(yōu)越感,可能會在稱呼上顯示出來。員工并不喜歡甚至特別抵觸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所以盡量不要稱呼為“小”字加上姓氏,尤其是“那誰”。
稱呼下屬不帶姓氏的名字(兩個字的除外),可以適當拉近距離,顯得平易近人。不要稱呼“小”字加上名字,這有寵愛感,尤其是異性上下級之間,理應避嫌。
原則3:下屬稱呼上級必須恭敬令對方舒適,正副職多人在場需分清,副職單獨在場可省略副字。
對上司的稱呼只有出現(xiàn)正副的時候會造成混亂。例如兩個總經(jīng)理,一正一副,都在場的情況下,最好是張總和李副總,而不要都稱呼為X總,這樣造成了平起平坐的感覺,可能會令正職不悅;如果正職不在場,可以把“副”字去掉,誰愿意被稱呼為李副總呢?
原則4:在正式場合盡量使用正式稱謂,在非正式場合可以略微隨意,例如同級可以稱呼名字。
有人說,總是這么一本正經(jīng)會有距離感。所以提醒你稱呼要分場合,辦公室、會議室、談判桌上等正式場合,職業(yè)形象很重要,要用正式的稱謂;而在聚餐、晚會、活動等娛樂性的場合里,則可以隨意一些,稱兄道弟也無傷大雅。
原則5:保持職業(yè)化態(tài)度,不要輕易“入鄉(xiāng)隨俗”。
很多公司對稱呼沒有規(guī)定,很多人對稱呼沒有深思。有些人采取了入鄉(xiāng)隨俗的方式,糾結過后決定跟隨大流。這固然不會犯大錯,但也不會有絲毫加分。也許你的職業(yè)化稱呼會把自己推上風頭浪尖,但也可能使你脫穎而出,獨樹一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