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新聞資訊>熱點(diǎn)>

2017入伏時間幾點(diǎn)

時間: 小花821 分享

  2017年入伏是幾月幾號?2017入伏從什么時候開始?一般情況下,三伏天是夏季很熱的一段時間,很多人都會注意降溫解暑,都會做一些養(yǎng)生保健,比如拔罐、艾灸等等。根據(jù)日歷顯示,017年入伏是哪一天?今年入伏時間是2017年7月12日。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2017入伏時間幾點(diǎn)吧!

  2017年入伏從哪天開始

  2017年入伏時間:2017年7月12日

  2017年從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從7月22日開始,8月10日結(jié)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計40天,8月21日出伏。

  2017年三伏時間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入伏時間怎么算如何計算入伏的時間?有一句口訣“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意思是說從夏至開始算起,第三個庚日為進(jìn)入頭伏的時間,也就是入伏的時間。 整個的三伏天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結(jié)束,歷時三十到四十天。

  按我國陰歷(農(nóng)歷)氣候規(guī)律,前人早有規(guī)定:“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頭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jié)氣的日期和干支紀(jì)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tǒng)的推算方法規(guī)定,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歷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夏至以后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后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一天。所謂庚日,是指農(nóng)歷天干為庚的日子,共有“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戍”六種,依次每十天輪流一下(即六十甲子中的六庚日)。

  因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即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而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所以,初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規(guī)定也是10天。中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每年夏至節(jié)氣后的第三個庚日(初伏)出現(xiàn)的遲早不同,故中伏的天數(shù)也不相同,于是就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天的差別。

  入伏哪些習(xí)俗

  頭伏

  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據(jù)說與節(jié)氣和那時菜農(nóng)生產(chǎn)技藝有關(guān):農(nóng)業(yè)落后,也沒有暖棚設(shè)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yīng)百姓,夏至數(shù)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愿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面條、烙餅的食俗。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最初稱“餛飩”。據(jù)史載: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一書中就記述一種餛飩食品:“今云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魯番一個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發(fā)現(xiàn)了十多個餃子,其形狀跟現(xiàn)在的餃子一模一樣。到清代時吃餃子稱為煮餑餑,《燕京歲時記》上云:“每屆初一,無論貧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謂云煮餑餑。”以上可見吃餃子歷史之悠久。

  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二伏

  二伏天是暑天最熱之時,主婦們都愛在此時制作簡捷又順口的面條做主食,所以稱“二伏面”。

  古時把面條叫“湯餅”和“不托”。在張岱寫的《夜航船》一書中就有“魏作湯餅,晉作不托”之語,面條就是由湯餅逐漸為面片湯后發(fā)展而成。

  古時做面湯時,用一只手托著和好的面,另一只手往鍋里撕片,形成“片兒湯”,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這種制湯面方法類似現(xiàn)在的山西刀削面。到了晉代人們才使用上了案板、搟面杖和刀,不再用手托著做了,所以此時面條也叫“不托”。北宋時期已制作成長條面,稱為“索面”,待到明清時面條的品種花樣更多。解放前后制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機(jī)器切面和掛面以及白面玉米面兩樣面條等多種。

  伏天吃面條的民俗早在三國時期已有,《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么又為什么大熱天本來就酷熱難耐,還吃讓人淌汗的熱湯面呢?南朝時有書論述是:“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因古時人們認(rèn)為農(nóng)歷五月是惡月,到了六月就應(yīng)該惡,而“以熱制熱”法一向是中醫(yī)養(yǎng)生專家提倡的夏暑養(yǎng)生良方。另外二伏時正值夏收剛結(jié)束小麥豐收之際,人們素有“嘗鮮兒”的習(xí)慣,用新小麥做成湯面吃上兩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嘗鮮又驅(qū)瘟疫邪氣,這就是二伏時吃面的原因吧。

  三伏

  三伏天時節(jié)還要吃烙餅攤雞蛋。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后,氣候已比中伏涼了一些,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了。

  餅在古時是谷物、面粉制成的食品統(tǒng)稱。至唐宋代后,餅才開始成為以面粉制成的圓形面食,出現(xiàn)了多種配料帶餡的餅、千層餅、酥油餅、家常餅及薄餅等。

  在三伏天時多愛烙脂油餅、大荷葉餅,再煮鍋綠豆粥,攤上幾個雞蛋,買點(diǎn)醬豬頭肉,拌個蒜茄泥,拌個涼粉或撥魚,一家合而食之,是伏天里不錯的清爽美味。

  三伏天的食俗,雖沒大魚大肉,有些清淡素口,但那卻是因時宜人的節(jié)令食品,很值得傳承下去!

猜你喜歡:

1.幾號入伏2017入伏時間

2.2017年入伏是哪一天

3.2017年什么時候入伏

4.2017年入伏時間是哪一天

5.2017年入伏從哪天開始

6.2017年哪天入伏

7.2017三伏天從什么時候開始

8.2017伏天從什么時候開始

9.2017年三伏天從什么時候開始

10.入伏時間怎么算

362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