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養(yǎng)兒童思維能力
牙牙學語的嬰兒,最初不會有什么抽象思維能力,然而生活能使孩子們學會抽象。那么怎么培養(yǎng)兒童思維能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下。
兒童思維發(fā)展的階段
兒童思維的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動作思維階段、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和抽象邏輯思維階段。
1.動作思維階段
桌上放著一個蘋果,寶寶矮小夠不著,怎么辦呢?這時候寶寶發(fā)現(xiàn)他旁邊有凳子,于是把凳子搬過來,自己爬上去,成功地把蘋果拿到手。孩子學會借助別的東西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從不斷的操作過程中理解的。 不到三歲的孩子以動作思維為主,思維在動作中進行。孩子最初的動作往往是雜亂無章、漫無目的的,以后在不斷的操作過程中了解了動作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2.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三到六歲的孩子具體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他們缺少立體感和空間感。這也是為什么用數(shù)字加減,孩子反應不過來,但是用實物舉例子,就容易理解。在這個階段,家長要注意增加孩子的經(jīng)驗,豐富孩子的詞匯,多給孩子動手的機會。在孩子拆裝玩具或積木時,幫助他們理解平面與立體的關系,和孩子玩圖片分類和比較游戲,讓孩子從具體中學會歸納和抽象,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經(jīng)常向他們提出各種問題,引導他們去觀察事物和現(xiàn)象等。有些家長和老師片面地、刻板地教孩子多識字、寫字、計算等,對孩子的思維發(fā)展并沒有好處。
3.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六到十一歲是培養(yǎng)孩子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要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思維程序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一只狗有4條腿,兩只狗有8條腿,三只狗有多少條腿?像這些問題,就是屬于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題。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不要給孩子現(xiàn)成的答案。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
兒童心理學家及兒童教育學家根據(jù)兒童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提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培養(yǎng):
1、學習分類法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根據(jù)某些相同點將其歸為一類,如根據(jù)顏色、形狀、用途等。父母應注意引導孩子尋找歸類的根據(jù),即事物的相同點。從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細節(jié),增強其觀察能力。
2、認識大群體與小群體首先,應教給孩子一些有關群體的名稱,如家具、動物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個群體都有一定的組成部分。同時,還應讓孩子了解,大群體包含許多小群體,小群體組合成了大群體。如動物——鳥——麻雀。
3、了解順序的概念這種學習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閱讀,這是訓練孩子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這些順序可以是從最大到最小、從最硬到最軟、從甜到淡等,也可以反過來排列。
4、建立時間概念幼兒的時間觀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詞語,理解其含義,對孩子來說,無疑是必要的。當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馬上”等詞語的含義后,孩子也許會更規(guī)矩些。
5、理解基本的數(shù)字概念不少學齡前兒童,有的甚至在兩三歲時,就能從1“數(shù)”到10,甚至更多。與其說是在“數(shù)數(shù)”,不如說是在“背數(shù)”。父母在孩子數(shù)數(shù)時,不能操之過急,應多點耐心。讓孩子從一邊口里有聲,一邊用手摸摸物品,逐漸過渡到用眼睛“默數(shù)”。日常生活中,能夠用數(shù)字準確表達的概念,父母們應盡量講得準確。同時,還應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數(shù)詞。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字關系,幫助孩子掌握一些增加減少的概念。
6、掌握一些空間概念成人們往往以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間概念,實際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機會引導孩子,比如:“請把勺子放在碗里”。對于孩子來說,掌握“左右”概念要難些。
怎么培養(yǎng)兒童思維能力
上一篇:小學兒童的名言名句摘抄
下一篇:兒童用藥的三大誤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