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5個故事
創(chuàng)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chuàng)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guī)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guī)甚至反常規(guī)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下面學習啦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故事,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創(chuàng)新思維的故事——都市里的懸崖
日本最大帳篷商、太陽工業(yè)公司董事長能村先生想在東京建一座新的銷售大廈。善于動腦筋的他想,在寸土寸金的東京只建一座大廈,不僅一時難以收回成本,而且大廈的每日消耗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怎樣能做到既建了大廈,又可以借此開拓新的市場呢?
萬事就怕有心人,有了這樣想法的能村先生便特別關注生活里的一些熱點問題。當時,攀巖熱正在日本興起,且大有蓬勃發(fā)展之勢,這令能村先生茅塞頓開:何不建一座都市懸崖,滿足那些都市年輕人的愛好?經過調查研究,能村先生邀請了幾位建筑師反復研討,決定把十層高的銷售大廈的外墻加一點花樣,建成一座懸崖絕壁,作為攀登懸崖的練習場。
半年后,一座植有許多花木青草的懸崖,便昂然矗立在東京市區(qū)內,仿佛一個多彩而意趣盎然的世外桃源。練習場開業(yè)那天,幾千名喜愛攀巖的血氣方剛的年輕人,興高采烈地聚集此處,紛紛借此過一把攀巖癮。
在東京市區(qū)內出現了從前在深山峻嶺才能看到的風景,這一下子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每日來此觀光的市民不計其數。而一些外地的攀巖愛好者聞訊后,也不辭辛苦到東京一顯身手。
接著,能村先生又恰到好處地把握了這種轟動效應,在公司的隔壁開了一家專營登山用品的商店。很快,該店便因貨品齊全,占據了登山用品市場的榜首地位。
“越能利用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就越能賺錢。”這是能村先生的經營之道,而他也正是在這一理念的引導下,把大樓的外墻建成都市里的懸崖,從而賺了大錢。
創(chuàng)新思維的故事——釣魚釣出食品冷凍法
處處留心自己身邊的機會,鍥而不舍地加以探究,便會開發(fā)出新的財富。
1940年,美國皮革商巴察在出售了自己的食品冷凍法專利后得到了萬美元。這筆財富的獲得完全得益于他的釣魚愛好。
巴察經常去紐芬蘭海岸,在結了冰的海上鑿洞釣魚。從海水中釣起的魚放在冰上立即被凍得硬梆梆的。當幾天后食用這些凍魚時,巴察發(fā)現只要魚身上的冰不溶化,魚味就不變。根據這一發(fā)現,巴察著手試驗將肉和蔬菜冰凍起來。他高興地發(fā)現 ,只要把肉和蔬菜凍得像那些魚一樣,就能保持新鮮。經過反復試驗,他進一步發(fā)現:冰凍的速度和方法不同,會影響食品冰凍后的味道和保鮮程度。經過幾個月廢寢忘食的摸索,巴察為他發(fā)明的食物冰凍法申請了專利。由于這是一種具有極大潛力和應用范圍的新技術,所以找上門來的人很多。巴察待價而沽,最終,通用食品公司以萬美元的巨款把這項專利拿到了手。
創(chuàng)新思維的故事——一物二用的導游手帕
在日本東京,“夫妻店”隨處可見,它們就像小小的蝦子一樣,生機盎然。它們的存在往往都有著自己極不平常的經營妙方。
有一家專賣手帕的“夫妻老店”,由于超級市場的手帕品種多,花色新,他們競爭不贏,生意日趨清淡,眼看經營了幾十年的老店就要關門了,他們在焦慮中度日如年。
一天丈夫坐在小店里漠然地注視著過往行人,面對那些穿著姣艷的旅游者,忽然靈感飛來,他不禁忘乎所以地叫出來,把老伴嚇了一跳,以為他急瘋了,正要上前安慰,只聽他念念有詞地說:“導游圖,印導游圖。”“改行?”妻子驚訝地問。“不不,手帕上可以印花、印鳥、印水,為什么不能印上導游圖呢?一物二用,一定會受游客們的青睞!”老伴聽了,恍然大悟,連連稱是。
于是,這對老夫妻立即向廠家訂制一批印有東京交通圖及有關風景區(qū)導游的手帕,并且廣為宣傳。這個點子果然靈驗,銷路大開。他們的夫妻店絕處逢生,財運亨通起來。
創(chuàng)新思維的故事——海帶與味精
海帶既是一道好菜,又是一味良藥,對甲狀腺腫(即大脖子病)有較好的療效。而味精則是人們在煮菜時所用的一種調味品。一個來自海邊,一個出自工廠,兩者看來有點風馬牛不相及,何以扯為一談?說來 也怪,它們之間還有一段不可分割的親緣史呢!
約在年前的一天,日本帝國大學一名叫池田菊苗的化學教授,在回家吃菜喝湯時不覺一怔,連忙問妻子:“今天這碗湯怎么這樣鮮美?”接著用勺在碗里攪動了幾下,只發(fā)現湯里除了幾片黃瓜以外,還有一點海帶。他以科學家特有的機敏和興趣,對海帶進行了詳細化學分析。經過半年時間的研究,他發(fā)現海帶中含有一種物質——谷氨酸納,并給它取了一個雅致的名字——味精。后來他又進一步發(fā)明了用小麥、脫脂大豆為原料提取谷氨酸納的辦法,為味精的工廠化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創(chuàng)新思維的故事——磁療表帶的問世
日本東京都中野區(qū),住著一個窮困潦倒的知識分子——田中正一,他沒有職業(yè),一文不名,卻整天關著門在家里研制一種“鐵酸鹽磁鐵”,被鄰居看成是“怪人”。當時他患上了“神經痛”的毛病,怎么治也治不好。那時候,每逢星期四他都要帶著許多制好的磁石,到大井都工業(yè)試驗所去測試。時間一長,一個偶然的現象出現了:每逢星期四他的神經痛就得到緩解。田中正一是一個探究心很強的人,他感到十分好奇,于是就找來一條橡皮膏,在上面均勻地粘上五粒小磁石貼在自己手腕上做試驗。很快,他發(fā)現這玩藝對治神經痛很靈,就立即申請了專利。田中正一認為: “將磁石的南極、北極相互交錯排列,讓磁力線作用于人體,由于人體內有縱橫交錯的血管,血液流過磁場時,便能感生出微電流,這種電流能達到治病強身的效果。”取得專利權后,田中正一模仿表帶的式樣,制造四周鑲有六粒小磁石的磁療帶,向市場推出。產品上市后,果然不同凡響,在全日本出現了人人爭購、趨之若騖的現象。工廠三班制生產也供不應求。在銷售最好的時期,僅一周銷售額達兩億日元。就這樣,轉眼之間 ,一個窮漢就變成了大富翁!
創(chuàng)新思維故事相關文章:
5.勵志經典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