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勵志>名言大全>名人名言>

孔子的名言名人語錄

時間: 鴻宇671 分享

  孔子被后世統(tǒng)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孔子的名言名人語錄大全,希望能夠?qū)δ兴鶐椭?/p>

  孔子的名言名人語錄精選:

  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

  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論語》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4. 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論語·顏淵》

  5.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xué)而》

  6.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wèi)靈公》

  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論語·子路》

  9.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10.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衛(wèi)靈公》

  孔子的名言名人語錄:

  1.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論語·為政》

  2.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3. 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論語·子張》

  4. 朋友切切思思,兄弟怡怡。——《論語·子路》

  5.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6.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論語·顏淵》

  7.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xué)而》

  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9.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wèi)靈公》

  10.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wèi)靈公》

  11.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12.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微子》

  13.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

  14.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

  15.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16.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

  17.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

  18. 少成若天性,習(xí)慣如自然。

  19.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20. 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孝經(jīng)·諫諍章》

  21. 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孝經(jīng)·諫諍章》

  22. 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子路》

  23.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4.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25.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26. 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

  27. 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論語·里仁》

  28.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

  29.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30.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子張》

  3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32.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

  33.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陽貨》

  3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xué)而》

  35.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36.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37.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

  38.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39.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40.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41. 子在齊闡《韶》,三月不知肉味。——《論語·述而》

  42.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43.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44.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論語·憲問篇》

  45.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46.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論語·公冶長》

  47. 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

  48.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49.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息貧而患不安。——《論語·季氏》

  50.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

57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