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心理健康論文 > 關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論文

關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論文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關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論文

  環(huán)境心理學是研究環(huán)境與人的心理和行為之間關系的一個應用社會心理學領域,又稱人類生態(tài)學或生態(tài)心理學。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論文,希望大家喜歡!

  關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論文篇一

  《精神病與環(huán)境心理因素的關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急劇變革,都市化、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對精神疾病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這一點已被國內外許多專家所承認。作者通過對102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的回顧性調查,進一步探討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對精神疾病的影響,使人們從社會學角度重新估價精神疾病,并從護理角度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以提高精神疾病的治愈率,減輕社會各方面的負擔。

  一、材料與方法

  資料取自我院1968~1988年間住院的精神病病人26425例,采取系統(tǒng)抽樣的方法(抽樣比=0.04,K=l/0.04=25),抽取樣本1057例,剔除無參考價值病例37例,有效病例(應答率)1020例(96•5%),樣本具有代表性。按統(tǒng)一表格,以分組、劃記(將調查資料按項分別列入整理表內,用劃“正”字記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資料整理。調查以病歷為主,對記錄不清的項目進行了核實,資料具有可靠性。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精神病病人的年齡、性別與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的關系(表1)從年齡分析,本組病人中,以21~30歲年齡組居多,共413例,其中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發(fā)病者381例,占本年齡組的92%。這是由于青年時期心理變化多,面臨升學就業(yè)、戀愛婚姻、工作學習等問題所產生的社會應激因素較多,精神負荷較重,川特別是“”期間,城市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環(huán)境不適應、以及返城后工作得不到及時安排所造成的壓抑心理有關。從性別看,本組病人女性高于男性,但差異無顯著性(尸>0.05)。31一40歲年齡組女性明顯高于男性(尸<0.01)。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與婦女在現代化社會中的地位易受挫折有關。我國文化受男尊女卑禮教的影響,婦女處于從屬地位,精神上易受壓抑,在某些農村地區(qū)還有一定影響。建國后,婦女在社會上的地位有明顯改變,特別是城市,在這種新情況下,婦女肩負家庭和社會工作雙重責任,社會責任和心理負荷重,造成的社會應激有關。

  2.精神病病人居住地區(qū)與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的關系(表2)表2可見,精神病病人的居住地區(qū)為城市高于農村,前者是后者的1.5倍,與國內有的地區(qū)精神疾病流行學調查資料一致。〔3〕這是受社會環(huán)境、生活工作方式不同的影響,如城市工業(yè)發(fā)達、噪音大、公害、工礦企業(yè)中的不良勞動環(huán)境、睡眠節(jié)律頻繁變動、集體宿舍中單身職工的互相干擾等,都會涉及人們的身心健康,川使人們長期生活在緊張狀態(tài)中所致。此外,與社會政治上的動蕩,如“”期間被隔離審查、揪斗的人城市遠比農村高,使人們恐懼緊張有關。

  3.精神病病人的職業(yè)與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的關系(表3)表3可見,無職業(yè)者因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發(fā)病329例,占43.57%,其中以從事家務者為多,發(fā)病212例,占28.08%;工人因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發(fā)病235例,占31.13%;農民因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發(fā)病129例,占17.09%。顯示無職業(yè)和知識層次較低人群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所致發(fā)病多.與國內12個地區(qū)精神疾病流行學調查資料基本一致。這與物質環(huán)境差,經濟困難所造成的心理負擔大,社會應激多,影響精神功能有關。二2三4&bull;755例精神病病人因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致精神病的誘因(表4)在調查的1020例精神病病人中,發(fā)病誘因為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的有755例,占本組資料的74&bull;02%。其中以鄰里同事糾紛占第一位(20.29%),顯示了新型人際關系的復雜化;家庭糾紛占13.33%,居第二位,其中以夫妻不和發(fā)生的糾紛為多。此外,親人病危、意外、政治上的動蕩和經濟上的變革,都會使人們焦慮緊張,精神受刺激而致病。本組資料中由政治所致發(fā)病的68例病人中,有51例是在十年動亂中,由于本人、親朋、同事被隔離審查或被批判,使其精神受刺激超過了正常情感承受閨而發(fā)病。其次,戀愛婚姻受挫、工作學習不滿意等,都可成為精神病病人的發(fā)病誘因。

  三、管理對策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社會環(huán)境心理因素對人類健康、特別是對精神衛(wèi)生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ldquo;一般而言,引起人們的損失感、威脅感和不安全感的精神刺激最易致病&rdquo;。川丹麥蘇辛格教授認為:&ldquo;基因(精神病)+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分表現型(出現精神病)&rdquo;。[6j強調了環(huán)境因素對精神病的作用,本組調查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因此,對精神病病人的管理,僅僅依靠醫(yī)療措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依靠社會力量改善社會環(huán)境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因素可以減少精神疾病的發(fā)生。因此,對精神病病人的管理必須改善社會環(huán)境,減少不良環(huán)境刺激對精神病的影響,從根本上防病治病。首先,要依靠社會力量,加強對精神病的防治工作。建議在基層(如居民委員會、學校、企事業(yè)等單位)建立衛(wèi)生健康咨詢機構,并通過廣播、電視等途徑,宣傳精神衛(wèi)生知識,指導人們適度勞動,合理休息,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效地應付緊張刺激。創(chuàng)造良好的、舒適的、安定的社會環(huán)境,把致力于勞動保護、家庭生活、文化娛樂、人際關系、行為習慣等咨詢服務作為社會應盡的職責。其次是改善工作和家庭環(huán)境。對病人家屬及有關單位、學校、鄰居做好宣傳工作,改變其對精神病病人的不正確看法,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感情,使他們感到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這對精神病病人的康復至關重要。臨床可見,一些精神病病人治愈后,滿懷信心地走出醫(yī)院,由于得不到單位的照顧和家庭的支持,有的不給安排工作,有的降職使用,使他們感到孤獨寂寞,產生悲觀和抑郁情緒,致使疾病復發(fā)而重返醫(yī)院。病人自覺成了家庭的累贅、社會的負擔,甚至產生輕生的意念。因此,要取得單位和家庭的支持,針對病人升學、就業(yè)、工作、晉升、工資、住房等具體問題,盡量給予妥善安排,使其感到家庭和社會的溫暖,為他們恢復正常生活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

  2.實行開放管理改善住院環(huán)境精神病病人急性期經治療后很快緩解,大部分住院生活是處于恢復期,他們具有高級意向活動,生活愿望強烈,希望得到工作學習和正常人的待遇。而目前我國一些醫(yī)院仍為封閉式的管理方式,勢必給病人造成不良的環(huán)境刺激,病人與社會隔絕,限制了自主行為,使其感到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增加恐懼、不安和煩悶心理,甚至形成住院綜合征。對精神病病人的管理必須由封閉式改為開放式,這是精神科領域中當前巫待解決的課題。建議以省、市為中心,設立精神病病人開放管理中心,其房屋建筑、設施和環(huán)境都要適合開放管理的需要,配備精神科護理專家和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護理人員,通過實踐總結經驗,使開放管理不斷完善。此外,應結合我國國情,借鑒國外對精神病病人的管理經驗,盡快為病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目前,我國有的精神病院實行病房家庭化,川這也是開放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3.進行心理疏導改善心理環(huán)境對康復期精神病病人,不僅要注重物質環(huán)境的改善,而且要重視心理環(huán)境的改善。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針對疾病:通過與病人交談,使病人了解診斷、治療及預后的有關情況,幫助病人正確認識疾病,指導心理康復。針對情緒:精神病病人急性期緩解后,會產生一些想法,怕被人瞧不起,擔心失去工作和家庭而憂心忡忡。護理人員應運用心理學知識,啟發(fā)和安慰病人,幫助他們消除疑慮,以積極的情緒配合治療。針對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較大,有些病人畏懼服藥,還有些病人對用藥不理解,怕&ldquo;把神經麻醉了&rdquo;,服藥成為心理負擔。護理人員應主動向病人介紹藥物的作用與機理,講解衛(wèi)生知識,使其消除疑慮。針對職業(yè)與家庭:雖然這些問題護理人員很難解決,但可通過交談,指導病人正確認識和處理矛盾,提高對各種不良刺激的承受能力。對各種因素造成病人的心理創(chuàng)傷,應從社會環(huán)境心理等多方面進行分析,針對病人的不同性別、年齡、職業(yè)、生活習慣、知識、閱歷以及不同的氣質、性格,因勢利導,因人而宜,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調整病人的心理環(huán)境,促進心理康復,使病人身心處于最佳狀態(tài)。

  關于環(huán)境心理學的論文篇二

  《淺析住房室內環(huán)境心理》

  住宅是和人類關系最為密切的環(huán)境因素。它對于人的家庭、生活質量屯生活方式、健康水平、心理狀態(tài)、行為方式等方面都有深刻廣泛的影響。從居住環(huán)境的三大目標(人與人的交往和社會關系;良好的居住質量;與自然環(huán)境協(xié)調)總體分析來說,在進行建筑平面布局時,各種房間的組合,室內家具,功能要求,大體上都有了初步的安排。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相繼進入現代化住宅,這對室內環(huán)境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現代居住空間理論不再是以居住標準、衛(wèi)生標準、大規(guī)模建造等問題為依據,而是以室內空間的大小和靈活多變的可能性;空間布局上的功能分區(qū)的合理性與明確性;多功能組合家具的可分割性;室內空間裝飾及色彩的整體性、協(xié)調性、氣氛情感情調的追求等多方面心理要求為重心。同時還涉及人與人交往、人與社會的關系,涉及歷史、傳統(tǒng)、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總之,居住空間環(huán)境要從更廣泛、更全面、更科學的角度考慮,為人類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理想的生活環(huán)境,使整個社會和社區(qū)能夠產生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使家庭成員之間具有良好的相互關系及進步的生活方式,并能保持個人、家庭、社會各自的特點。起居空間(或是方廳、客廳)和臥室是生活居室的核心空間。人們一生大半時間在居室中渡過。過去在住宅設計中,只注意解決好外部的環(huán)境污染(隔聲、隔熱、防污染等),對室內人為的污染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當各種現代化電器進入千家萬戶,勢必打破住宅套型設計的陳舊格局。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應該在心理學的基礎上統(tǒng)一起來考慮,不能再單一地考慮蓋個&ldquo;盒子間&rdquo;把人裝進去就算完成了設計,而是要使居住空間除滿足生理功能要求之外,還要使居住者在居室中得到休息,陶冶情操,從&ldquo;家&rdquo;這一環(huán)境中得到精神上的凈化及升華,并能產生安全感和尋求自我尊重和對他人尊重的心態(tài);尋求認識與理解,發(fā)揮自己的潛在能力?,F從居住環(huán)境心理學角度對起居空間做一初步探討。

  1 人的心理對環(huán)境的反應

  人與住宅的關系比人與其他建筑的關系更加密切,因為人在住宅中有較多的自主性??勺杂芍淦渲械囊磺?,充分體現自己的意愿不受或者少受外界的干擾和限制。隨著社會經濟和物質文化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由溫飽型向小康型過渡時,就會萌生高層次的心理要求。人的心理過程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反應過程,客觀現實是人的心理源泉。從居住環(huán)境角度看,自然環(huán)境、人工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都屬于存在的客觀現實。人的一切心理現象,從簡單的感覺、知覺到復雜的想象、思維、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都是對客觀環(huán)境現實的反應。例如:房間的開與閉、冷與暖、明與暗、大與小、靜與鬧、親與疏、輕與抑、衡與失、美與丑&hellip;&hellip;等等,都是客觀環(huán)境與人的主觀評價相統(tǒng)一的概念。在不同地區(qū)、民族、氣候、社會等條件下,人的生理、物質需要雖然存在著許多差別,但基本的心理要求都是相同的?,F今生活方式的變化、文化技術的進步,對住宅的要求不再是簡單棲身的庇護所,而是要成為在工作之余調劑精神生活,發(fā)展個人專長和愛好,從事學習、娛樂、社交等的多功能場所。我國現有的經濟基礎不可能為每戶城市居民提供較寬敞、大面積、多居室的住宅。這就要求建筑設計者在當前居住標準上將建筑功能與心理因素在高層次上統(tǒng)一起來,讓居住者能夠參予設計,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要考慮人的感情、欲望、希求和理解,以滿足住戶千差萬別的要求。在設計中創(chuàng)造出某種意境,賦予非生命的環(huán)境以&ldquo;感情&rdquo;,使人們在&ldquo;感情&rdquo;化的環(huán)境中,生理及心理上得到最大的滿足和鼓舞。

  2 起居室的環(huán)境特征空間開放性

  起居室是住宅中的多功能房間,也是最重要的房間。它的功能要求主要是團聚、娛樂、會客、進餐、休息等,因此需要較為寬敞的空間?,F代住宅中存在著節(jié)約用地,面積緊湊,房間有限等特點,針對這些現實問題,起居室的設計應小中見大,簡單中有變化,一局限中有自由,封閉中見開敞,并使內(室內)外(自然環(huán)境)結合,創(chuàng)造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使人們擺脫心理壓抑感,身心得到自由舒展和放松。另外,起居室又是主人經濟、社會地位和個性的表露與象征,因此,設計中應以開闊、明快、熱情、舒展、生機勃勃的意境為目標,賦予人們奮發(fā)向上的感染力。起居室在房型設計中,關鍵是要離散目前&ldquo;盒子間&rdquo;的概念,消除封閉感和壓抑感,擴展起居室的空間開放感,并通過改變空間形式來改善室內環(huán)境。空間的開放性,一方面可以從空間的組合變化布局著手,采用開敞布局,靈活劃分的處理方法,通過空間的聯系,房間大小的變化,錯位的布置,空間上的流通,很自然地劃分出不同的空間;另一方面可調動人們具有的心理尺度感、領域感、秩序感、裝飾色彩心理、質感和美感能力,創(chuàng)造出理想的起居環(huán)境。從窗口、家具布置、色彩及空間序列上逐一分析。

  2.1 窗口心理

  窗戶對起居室來說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在功能上滿足采光、通風、室外視界、遮陽、空調等作用,而且又是防風、保暖、隔熱、防止噪聲干擾和保證主人私密性的必要設施。一般窗口設在人們入門的迎面處較好,因為人們具有迫光的習性,入門后往往面對窗口,視野透過窗戶延伸至窗外,心理便會感到開闊和輕松。窗子又常成為借景的優(yōu)美畫框,人們通過它觀賞窗外景觀,歇息眼睛,消除疲勞,擴大空間感。并通過窗口追求自然回歸以利于心理上的平衡。由此可見,設計中窗子的形狀、位置、大小及比例對于創(chuàng)造優(yōu)美觀瞻、使用環(huán)境至關重要,并直接影響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和行為發(fā)展。

  2.2 家具布置心理

  家具有組織、規(guī)劃和誘導生活行為的特點,可以充實和豐富居室環(huán)境的構成,烘托生活氣氛。起居室的家具設計布置,應根據主人的文化、習俗、職業(yè)、修養(yǎng)及審美要求和室內活動內容、具體功能性質來選擇家具類型。目前,小面積住宅的起居室多選擇尺度小巧、舒適耐用的系列組合家具。由于主人的個性與愛好不同,因此在布置的家具內容和位序上存在著很大的差別,感受也不同。家具之間可能組成有機和諧的整體,邏輯序列較強,表現出良好的秩序感;也可能形成相互矛盾、混雜無序的隨意排列,難以有秩序感。鑒于這些,起居室的家具采用低矮組合家具布置為宜,突出以談話為中心的重點設計,排除和起居室功能無關的一切家具,增加室內空曠感,體現起居室的個性。在家具設計上要富于流線型;要有虛實相間、高低錯落的組合秩序;并且布置合理,造型簡潔,色彩宜人,與背景諧調有趣;這樣不僅可以相對減弱空間擁擠感,還有利于培養(yǎng)人們的規(guī)整、有節(jié)律的生活習慣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人們的居住心理空間獲得充實和滿足。

  2.3 裝飾色彩心理

  色彩感是人類最普及的一種感覺,是環(huán)境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色彩的心理特點,就是色彩對人的心理狀態(tài)、對人的情緒的影響。色彩象征力、主觀感知力和色彩辨別力對人們生理和心理的舒適程度、身體的健康、生活的安全、工作效率的高低都有重要的影響。人們對不同色彩表現出不同的好惡以及對它的心理反應,常和人們的生活經驗、利害關系以及由色彩引起的聯想造成的,也和人的民族、年齡、素質、習慣、信仰分不開的。因此,合理地運用裝飾材料和裝飾物品能豐富和美化生活,擴大和強調空間感受。例如:起居室選擇明度高的冷色調作為基本色調,能給人以深遠、舒展和開闊的感受;而在寒冷的北方,室內大面積的色彩主調選用明黃色,不失居室空間豁亮而寧靜的特色等等。總的來說,人們對色彩的反應不僅表現在生理上,也表現在物理性方而,色彩的溫度感、距離感、重量感對于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視的。重要的是環(huán)曉的色彩必須是襯托人和物的背景,既符合環(huán)境的功能感覺,又體現環(huán)境的性格。色彩由于具有豐富的情感作用,并且來自空問的四面八方使人處于其包圍之中,因此設計師指導人們運用色彩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某種特定意境,形成某種氣氛和情趣有時比空間和形體本身的作用更為重要和明顯。

  2.4 空間序列的劃分

  室內空間是多因素綜合而成的,包括物質與精神、技術與藝術、生理與心理、功能與形象。鑒于這些因素,起居室的空間設計既復雜又豐富。那就是空間序列的結尾能有一個充分的高潮。一般是依靠一種從小到大的簡單過程來完成的,精心地處理好起居室到其余房間的關系,并通過它的細部建立起某種逐漸過渡,完成一種從室外到起居室的實際高潮之間的一種準備。因而,起居室的設計可采用先抑后揚的空間序列,在進入起居廳之前,先經過一個低矮、小巧的空間;或者利用地面局部升高的地臺上布置會客中心座位,有時還可利用升高的踏步直接當作座席使用,使家具和地面結合起來,產生更為簡潔而富有變化的新穎室內空間序列(圖1);也可在進門處設置博古架、裝飾性隔斷等,以這種似隔非隔的手法,增加空間的層次感和含蓄感;另外室內界面也可根據設計要求分別作強調、削弱、存在、消失、退后等處理,使空間產生擴大感;對于較窄小的居屋可利用室內鏡面反映的虛像,把人們的視野帶到鏡面背后的虛幻中去,產生空間擴大的視覺效果,增加室內的空間進深感;還能通過幾個鏡面的折射把原來平面的物體造成立體空間的幻覺。可見室內狹小的空間,利用鏡面不但擴大了空間感,而且也豐富了室內景觀;室內可利用有一定景深的大幅畫面,把人們的視野伸向遠方,造成空間深遠的意象(圖2),并利用陽臺(或露臺)把室外自然景觀引入室內,使室內外空間貧通,無限延伸、滲透&hellip;&hellip;等等。用這些處理手法所產生的心理效應來拓展起居室空間感。

  3 臥室的環(huán)征空私性

  臥室是供人們睡眠休息,進行個人活動的空間。臥室包括睡眠區(qū)、休息、個人衛(wèi)生、梳妝、貯存、閱讀等活動區(qū)。它是居住者能得到適度的解脫,真正的松馳,獲得心理平衡。因此,從心理上要求具有較高的私密性、良好的日照和寧靜的環(huán)境。臥室的環(huán)境設計應以溫馨、親切、寧靜、安逸、舒適、含蓄、柔和的意境為目標,滿足居住者的個性要求,賦予人們浪漫、自然的情感。對于有較多居室的住戶來說,臥室的功能主要用來休息睡眠。在我國,一般居民的臥室兼有睡眠及學習的雙重功能(甚至還有會客功能),即便是這樣,作為個人空間,仍要求具有排斥性,在注意力及精神上放松對周圍的關注和要求,把自己置身于私密性很高的空間環(huán)境中。鑒于上述原因,設計臥室最好是小而多,房型近似方形,與居室分離,既要住得下,又要分得開,以求分配靈活減少干擾。臥室在家具布置、色彩裝飾等方面同起居室布置既有其相同的特性,又有其獨有的個性。不同性別、年齡的居住者,由于在性格、素質、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異,給臥室的空間設計帶來一定的復雜性,需要對生活規(guī)律和休息以及對環(huán)境的不同要求來設計和布置。布置臥室環(huán)境還應研究人們在室內的活動內容,考慮居住的人數、職業(yè)類型、使用家具的品種、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交通活動和氣候差異等重要關系。

  3.1 睡眠環(huán)境布置

  臥室在設計上要求窗口不宜太大,比例及位置適當,圍護墻采用良好的隔聲材料。床最好布置在光線較暗的地方,位置以南北走向為宜,使人體的磁力線與地球的磁力線方向一致,有利于身體的恢復。家具布置盡量用簡練的造型,高低錯落相互照應;線條基本橫向,給人穩(wěn)定、完整、安寧之感。整體房間布置應緊湊,采用收縮感較強的暖色調裝飾,令人感到溫柔、親切、富有情感。

  3.2 學習環(huán)境布置

  我國現居住條件下,多數人的學習環(huán)境在臥室的一角,以寫字臺書架為中心。環(huán)境設計上應根據具體的條件作各種靈活處理,用組合柜及活動臺板構成學習環(huán)境空問。這種學習環(huán)境是個人的活動區(qū)域,人們的心理此時處于&ldquo;心理排他&rdquo;狀態(tài),內心自由松馳,不受干擾。在與外界近似隔絕的封閉環(huán)境中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大腦活動思維敏銳,&ldquo;自我實現&rdquo;的意識潛能得到最大的發(fā)揮,能夠得到心理上的滿足。并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工作能力能正確評估,從而達到自我完善和提高。

  4 居室的居住環(huán)境意識

  居住環(huán)境意識是居住者對于客觀存在&ldquo;家&rdquo;的反應的心理活動的最高形態(tài);是人們對于居住生活行為的自覺的心理活動的綜合反應;也是建筑學與哲學、美學、社會學、心理學及民間民俗文化的相互融合的綜合設計。它反映在不同文化層次和審美水平的人在空問布局和室內裝修方面所表現出的不同愛好與傾向:傳統(tǒng)的觀念,民族性的格調,現代的、豪華的、高雅的裝飾等。在進行起居室、臥室的設計中,要考慮滿足不同階層人的精神迫求,體現建筑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從而把人與空間、技術與藝術巧妙地融為一體。在起居室設計中,將其安排成一個多用途的空間,并充分考慮與廚房、方廳的搭接及疊合,致使戶內交通、輔助空間及其它功能融匯一起,逐漸流動合一,使空間能相互轉換、交替及借用,并且利用天花板、墻壁和地面的裝飾處理,借助燈光、綠化的烘托等,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創(chuàng)造富有情感的環(huán)境氣氛,以滿足人們寬敞、開放的起居空間心理要求。

  臥室設計按居住對象不同,可分別設置夫妻室(主臥室)、兒童室、青年室、老年室、殘疾人室等。因為臥室在使用上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和私密性,因此空間設計上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據居住者的年齡、文化素質、性格、愛好等方面的不同,分別考慮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因此,臥室環(huán)境盡可能地合理組織空間,提供分室設計條件,在避人耳目、隔視線及隔聲上采取必要的、先進的施工技術措施。家具和裝飾色彩恨據不同居住對象的要求和生活方式來設計,盡可能地采用折疊式活動家具,以少占用空間,主要是以實用為主,舒適方便,安全可靠,以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發(fā)展。

  5 居住環(huán)境應提倡&ldquo;感情化&rdquo;設計及人文意識

  住宅是為人設計而存在的。而人是有獨立的個性及自由心理的。人不管性格是怎樣的差異,生活方式及習慣又是怎樣的形形色色,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住宅的主人,都希望在己有的建設標準和分配基礎上把住宅設計的更&ldquo;感情化&rdquo;一些,將有限的面積利用的更美、更實惠一些。因此,這就要求建筑設計者在設計住宅時要從人的行為學、心理學、-人體工程學和多功能空間的使用要求來考慮。在功能使用上,力求為居民創(chuàng)造一個生活舒適方便的居住環(huán)境,公共服務設施配套,交通便利等;在衛(wèi)生要求上,為居民創(chuàng)造一個干凈、優(yōu)美、安靜的居住環(huán)境,社區(qū)內有公共活動場所及綠地等,有良好的通風、日照等條件,并能防止噪聲的干擾和空氣的污染等;在安全要求上,為居民創(chuàng)造一個可靠的居住環(huán)境,使居民的生活在正常情況下能有條不紊地進行外,同時也能夠應付與適應引起災害發(fā)生的可能和非常情況;在經濟要求上,規(guī)劃設計能與國民經濟發(fā)展水平、人們生活水平相適應。今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籍助于各種現代化技術的發(fā)展。居住標準設計不僅僅取決于居住面積上,更多地取決于室內裝飾,以及家具、設備和空間的利用功能。住宅設計還要從人類不斷前進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享受等方面考慮,并反映在住宅中。由于住宅制度的改革,勢必導致人們對自己購買的住宅更為謹慎和挑剔,在一些先出售后建設的住宅中,應根據住戶的意愿來設計,就是將住宅樓設計成大框架,由買主定下室內空間需求后,再進行二期施工分割空間,或者讓住戶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各種輕便、靈活的推拉、隔斷,把室內空間進行綜合調整使用。這樣可以隨著居住者年齡增長、家庭人口結構發(fā)生變化、生活方式的改變來自由調整空間,有利于住宅所有制由國家向集體和個人過渡.以適應住宅分配制度向商品市場化轉換,防止因時間的變化和社會的進步而帶來的心理不適應性及搬遷戶的隨意破壞原墻體和結構組織??纱蟠笱娱L住宅的使用壽命。擺脫用戶長年只有一個固定不變和專一用途的空間需要,為住戶提供一個多用途的復合空間。

  在住宅外部設計中,應與整個自然環(huán)境相融洽,使人們一進入居住區(qū)就有一種回歸感和安全感。而內部的環(huán)境則是人們長期以往要適應的,也是最為重要的環(huán)境心理要求。是設計人員刻意追求和創(chuàng)作的主要內容。安全性、健康性、舒適性、靈活性等方面因素是進行住宅設計的關鍵問題??傊?,居住環(huán)境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居民的心理要求。優(yōu)質的環(huán)境對人們產生促進、鼓舞、向上的作用,有利于人的心境平和;劣質的環(huán)境,對人們產生促退、低沉、向下的作用,導致人的心胸偏狹。不難理解,現代化的住宅設計,將會把人的尊嚴、精神意圖、人文意識等多方面的心理要求當作中心目標來追求,重視建筑與感情的結合,賦予環(huán)境以力量和生機,創(chuàng)造出&ldquo;一個有人情味&rdquo;的環(huán)境,使人與環(huán)境有機地融為一體。使住宅具有明朗、大方、整潔、優(yōu)美的性格,真正成為人們使用方便、舒適自然、情感交融的環(huán)境。

209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