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文學教育論文
文學教育是語文教育中一個廣受關注的話題,文學教育內容是文學教育目的和地位的體現(xiàn),同時也影響著文學教育方法的發(fā)展,所以如何把握文學教育的內容,成為文學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學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文學教育論文范文一:高師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分析
摘要:我國高校師院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仍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因此培養(yǎng)出的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會出現(xiàn)專業(yè)知識不過硬、教育經驗缺乏的現(xiàn)象。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
一、高校師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中的問題
目前一些高校師院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以及社會的原因,教育實習已經取消了,而一些進行了教育實習的高校師院中教育實習的質量也不能夠達到相應的要求。因此很多高校師院的學生無法通過教育實習讓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得到較好的展現(xiàn),學生在教育實習的過程中并沒有認真地使用自身專業(yè)知識,高校師院的學生在畢業(yè)之后進入到學校中開展指導以及監(jiān)督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和表面,也就無法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
二、我國高校師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改革方式
1.將課程結構以及課程體系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
為了保證我國高校師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的課程改革能夠順利開展,首先,應將我國高校師院中的課程結構以及課程體系進行優(yōu)化。在實際的優(yōu)化方面,應按照我國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以及相應的培養(yǎng)規(guī)格進行。其次,進行培養(yǎng)的過程中需要按照能力、知識、素質的三方面要求進行。在進行課程改革以及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后,能夠將教學大綱以專業(yè)學科課程為主要的課程結構體系,使高校師院的漢語言文學教育課程能夠滿足日后學生進行教學工作中的各項需求。需要注意從調整學科專業(yè)的課程結構、增加語文教學課程的比重、拓展選修課程等各方面入手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構建以專業(yè)主干課程為主、學生專業(yè)知識基礎牢固、實踐能力強、專業(yè)素質高的課程體系,對我國的新課程改革很有幫助。
2.整合高校師院中的實踐性課程
高校師院中的實踐性課程不能有序開展是影響高校師院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yè)學生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狀況,需要將高校師院中的時間性課程進行整合。在實際的整合課程時,需先制定出較為科學的課程目標、課程計劃、教學模式、評價方法、課程內容,并按照這些因素將實踐性課程加以實施。例如可在大二的第二學期,在學生將一些專業(yè)基礎知識熟練掌握后,讓學生進入中學進行實習,學生通過在實際的聽課過程中對自己日后的工作進行初步了解,提前掌握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在第二階段,學生進入到大三下學期后,對專業(yè)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就能讓學生再次進入中學,通過其自身在高校學習的專業(yè)知識以及自己對于教育的理解,試著進行語文課程的教學工作,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在中學如何開展工作。大四下學期,可以讓學生再次進入中學進行實習。由于學生已經經歷過兩次實習,其對專業(yè)知識的掌握程度相對成熟,因此在進行實習的過程中也會駕輕就熟,對學生日后的工作會有所幫助。
三、結束語
我國高校師院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仍在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因此培養(yǎng)出的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會出現(xiàn)專業(yè)知識不過硬、教育經驗缺乏的現(xiàn)象。為了避免這一現(xiàn)象,需要在高校師院的教學過程中進行專業(yè)課程的改革。通過專業(yè)課程的改革,鞏固我國高校師院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并加強其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古典文學與素質教育霍松林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01-3
2、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地位雷永梅;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15
文學教育論文范文二:小議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路徑
摘要: 和其他學科一樣,語文學科也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只有通過不斷運用和實踐,才能夠全面提高。語文學科教學還應有更多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應有更豐富的想象,有更真、更美的情和愛。
關鍵詞:語文教學;文學教育
現(xiàn)行高中語文教材具有極大的自主性、開放性和人文性,特別是教材選文,包含了相當豐富的人文內涵以及十分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取向。無論是章節(jié)編排還是內容的選擇都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這給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都留下了很大的發(fā)揮空間。面對如此內容豐富的教材,如果教師自身缺乏足夠的文學素養(yǎng),那就難以真正地挖掘出教材所蘊含的意蘊,也難以幫助學生架起與文本進行溝通的橋梁。如教師在講授《女神》時,若沒有足夠豐富的知識儲備,就沒辦法和郭沫若的后期作品進行比較,也不能使學生全面了解郭沫若及其文學創(chuàng)作,課堂就沒有了情趣。所以,語文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文學素養(yǎng),以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和學生進行心的交流對話,或如高山之瀑,或如長河激流,抒情敘事,皆成文章。“教什么永遠比怎么教更重要”,作為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學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夠知道該從什么地方著手去教,才能夠讓所教授的內容更加吸引學生。
鼓勵創(chuàng)新,拓寬學生文學閱讀視野
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能讓學生對生活有更加深刻的體會,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受到思想和審美熏陶。在對學生的閱讀有效性進行衡量時,不應只注重閱讀的量,還必須要重視閱讀的質。在新的課程標準中對于文學與閱讀的內容有著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教學要求也十分注重實用性。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具體的文本來教給學生具體的閱讀策略,讓學生真正學會閱讀。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變機械灌輸為鼓勵創(chuàng)新,即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性閱讀,讓學生能夠進一步地對文學作品進行拓展、延伸,也就是要超越文本,超越束縛、禁錮、定勢,盡情享受創(chuàng)新閱讀帶來的樂趣,大膽展示內心的感受,實現(xiàn)歷史與現(xiàn)實的溝通。在進行文學教育時,教師要幫助學生打開認識人生、自然和社會的大門,為學生展示出真、善、美的新天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教師要清楚認識到,文學教育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就能夠發(fā)揮出效果的,而重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生自我的體會。例如,學習《荷塘月色》這篇課文時,只有了解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才能夠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文學價值。朱自清還是一位詩人,因此在“荷塘月色”中還蘊含了詩性美的三個元素:音樂美、詞藻美以及意境美。同時,還必須要認識到課外延伸閱讀的重要性,通過延伸閱讀來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并以此來豐富自身的情感,提高自身的審美情趣。
精心指導,培養(yǎng)學生文學鑒賞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文學教育,關鍵是改變教學觀念。語文教師不能只注重各種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在對各種文學形象進行解讀時要防止步入僵化教條的境地,不能將教師個人的閱讀鑒賞體驗強加給學生,而必須是經過學生自己的想象力與情感的內化。當學生能全面立體地去感受文學形象時,就能夠對自己的人格和辯證思維進一步完善,并對作品中所蘊含的意蘊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對于一部文學作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而非去直接界定或得出一個結論,影響學生的判斷。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升他們的鑒賞能力,并讓學生親身體會到文學鑒賞的樂趣所在,學會如何獨立去思考、感悟。例如在教授《項鏈》一課時,作者通過“借項鏈,丟項鏈,賠項鏈,識項鏈”這個過程來對資產階級的虛榮心進行了批判,同時還批判了享樂主義思想,但是如果只是告訴學生文章批判了什么,那么學生就可能產生出“女主人活該倒霉,文中人物都是自作自受”等類似的想法,而不會去想到小人物自身的艱難處境,也難以理解小人物在底層進行掙扎的那種悲哀命運,到最后連起碼的同情心也不會有了。然而這種教學現(xiàn)象是非常普遍的,這不能說都是教師的錯誤,很多時候是現(xiàn)行高考制度導致的悲哀。文學是一種藝術,有其自身所獨有的個性,這種個性并不是一些籠統(tǒng)的大概念能夠概括的。有人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在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做法卻與此相反,我們的語文教學造就的是千千萬萬個讀者最終卻只有一個魯四老爺、一個王熙鳳。要怎樣才能夠改變這樣的現(xiàn)狀呢,最好的做法就是能夠引導學生去自己進行體驗。《項鏈》一課不僅僅需要讓學生體會到路瓦栽夫人的愛慕虛榮,還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路瓦栽夫人的誠實堅強和勤勞以及在后來面對佛來思節(jié)夫人時的巨大勇氣。為此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你是喜歡十年前的路瓦栽夫人還是喜歡十年后的路瓦栽夫人,請給出理由。”由于對文章的理解、學生自身的認識水平和體驗等都不相同,那么觀點、理由等自然就不會相同,這是很正常的,語文教師要做的就是鼓勵他們。
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文學寫作興趣
文學教育僅有教師的“教”是不夠的,學生自身的積累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而學生要積累就必須要對文學有足夠的興趣,并將興趣轉化為動力。贊可夫曾說過:“應打開窗戶,讓沸騰的社會生活,奇異的自然現(xiàn)象,映入學生的腦海,借以豐富學生的感情經驗,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但是該如何激發(fā)出學生的興趣呢?古人之所以能夠寫出流傳千古的錦繡文章,并不是光靠想,他們都有著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體悟。因此,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從學生自身的體驗著手,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活動情景、情感情景、想像情景等。例如進行景物寫作訓練時,習作前,先帶學生去風景秀麗的公園進行參觀,而不談習作的事。學生面對公園的美麗景致,很自然地就會產生出很多的感想和感嘆。面對這樣的情景,教師需要抓住契機,適時地問一句“這么美的公園,我們怎樣才能讓它永留心中?”以此來作為引子,激發(fā)出學生的表達欲望。這樣不僅使一次具體、生動的習作能夠輕松完成,更重要的是學生喜形于色,樂于寫作。
和其他學科一樣,語文學科也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只有通過不斷運用和實踐,才能夠全面提高。語文學科教學還應有更多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應有更豐富的想象,有更真、更美的情和愛,所以,我們必須要正視文學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文學教育走出歷史與現(xiàn)實、理論與實踐的重重迷霧,讓高中語文教育綻放出文學教育的絢麗花朵。
參考文獻
1、文學教育窺探兩題陳思和;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20
2、論兒童文學對兒童教育的價值孫云鳳;教育探索2006-12-0126
淺談文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文學教育論文
上一篇:文學教育分析論文范文
下一篇:有關漢語言文學教學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