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工學論文 > 工業(yè)設計 > 關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關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關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藝術設計是研究人為事物的科學,是藝術與科學的交叉與綜合;其內核是文化的傳承與超越;其本質是創(chuàng)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供大家參考。

  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一:藝術設計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

  【內容摘要】民族地區(qū)藝術設計課程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中具有著特殊性。在區(qū)域市場對設計人才的不同需求下,如何利用好地區(qū)資源與特色文化對課程更合理的進行設計與教學,培養(yǎng)學生全方面的設計能力,是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作者以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課程為例,重點對課程所處的教學階段與具體教學內容的設計進行分析,使課程更具科學性與生命力,并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

  【關鍵詞】民族元素;藝術設計;課程設計;教學實踐

  少數民族地區(qū)與民族院校在本科培養(yǎng)方案中都會把本地區(qū)資源特色與優(yōu)勢利用起來,結合地區(qū)經濟需求與區(qū)域特點,開設特色課程或相應的實踐項目。筆者經過調查發(fā)現,在很多民族高校的教學計劃中,民族元素設計內容融會貫通在整個教學體系中。有些民族院校把民族元素融入設計課程中,有些則專門開設此類民族設計課程。在完成國家本科培養(yǎng)藝術設計人才目標的前提下,民族元素可以通過四個部分來和教學體系中的設計課程相融合:一是對本地區(qū)民族元素的考察與收集,如專業(yè)采風課程中的民族元素收集與分析;二是研究民族元素的文化內涵與構成形式,如裝飾基礎課程中的民族圖案設計章節(jié);三是運用現代設計語言進行再設計,如包裝課程中的民族包裝章節(jié);四是運用到具體實物產品,如民族工藝品設計課程。這些課程通過合理的安排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設計思維,使學生在不同的設計科目中掌握民族設計語言。除了融入民族設計的一般課程外,有些高校設置了專門的民族設計課程,這些課程講述民族設計理論與研究民族元素設計方法,使學生能夠更集中于對民族設計專業(yè)的學習,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如廣西民族大學特色課程——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是一門獨立的研究民族元素現代應用的專業(yè)必修課程,安排在第五學期,共64學時。課程之前已經安排有專業(yè)采風、裝飾基礎、構成類設計基礎課程,以及圖形創(chuàng)意、字體、標志類專業(yè)課程。同時,課程之后有民族工藝品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畢業(yè)設計等綜合性專業(yè)課程。因此,本課程對基礎的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實踐應用具有銜接作用。

  一、民族地區(qū)藝術設計課程教學設計

  (一)課程的設置與目標

  首先,地方院校主要是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的①,因此課程要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來設置。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本科教育的重心也隨之逐步轉為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②。目前,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藝術與設計水平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tài),但由于國家對于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人們的設計意識不斷加強,少數民族文化特色也開始得到重視。如中國—東盟博覽會的召開、城市旅游形象宣傳與旅游品的開發(fā)、少數民族地區(qū)民族節(jié)日與特色產品包裝等。市場越來越需要精通民族藝術的設計應用型人才。其次,在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各民族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少數民族文化需要保護、傳承與發(fā)展,特別是一些民族傳統的視覺文化符號。因此,課程設置的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少數民族文化的挖掘與傳承,給設計賦予民族文化,使民族設計具有生命力。最后,由于藝術設計本科教育重視實踐性教學,課程研究民族文化向設計產品轉換的市場需求與設計工藝,包括設計作品市場分析與定位、設計品設計規(guī)律與制作方法,使學生能在實踐中了解民族元素的運用,并能把握市場的設計動向,創(chuàng)作出實用美觀的設計作品。

  (二)課程的設計思路

  以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課程為例,它屬于設計專業(yè)必修課程,是在學生掌握設計基礎后對特色設計的訓練與提升。首先,課程在設計中要考慮整個教學課程體系,它與其他課程在時間順序上有很強的聯系性,如第二學期的裝飾基礎與第三學期的采風使學生掌握了民族圖案與民族視覺元素的收集、整理、歸納與構成形式分析,這為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課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通過學習,學生掌握了民族設計的具體方法后,第六到第八學期的民族工藝品設計、包裝設計、畢業(yè)設計等課程中都可以運用這些方法進行設計實踐。其次,要考慮課程本身具有的跨學科性。民族元素與現代設計課程涵蓋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藝術設計學、民藝學等學科。在課程第一階段,教師應要求學生了解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與民族視覺元素的成因,學會田野調查、歸納比較等方法。在課程設計中,這一階段主要是理論與采風調查方法的學習。學生設計作品前期的設計定位與市場調查、創(chuàng)意階段都在此過程中孵化。第二階段對民族視覺元素進行符合主題的現代設計,通過藝術設計學的方法進行專業(yè)設計,快題設計與慢題設計結合,對各種現代設計方法進行訓練。第三階段是設計應用階段,通過第二階段對民族元素的再設計,將設計作品運用到各種實物載體中,這一階段與市場接軌,同時導入真實的社會項目或社會比賽,使學生在實戰(zhàn)中了解民族設計。這三個階段是相互聯系與滲透的,如在第一階段可對實戰(zhàn)項目的引入做一些基礎理論的鋪墊。

  (三)課程授課計劃

  民族設計類課程授課學時為64—80課時為宜,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綜合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的研究成果,深入淺出的對廣西少數民族的概況、歷史、文化及視覺元素的成因進行講解與分析,教給學生田野調查法、比較法、問卷調查法等考察方法,為第二部分采風做準備。第二部分采風是去某一個具有特色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進行考察,考察范圍為民族民間藝術視覺元素,并對考察的元素與二手資料進行匯總。第三部分是對資料進行現代設計,通過一系列的快題設計練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對民族元素的提取、概括、分解、組合等設計方法,同時分析少數民族色彩,使學生全面掌握各種設計方法與技巧,為第四部分應用設計做準備。在此階段,教師應結合實戰(zhàn)項目、社會比賽、模擬課題等實踐性教學方式,讓學生分析市場與設計作品工藝與成本,做出符合市場要求的實物。第四部分是前三個部分的應用實踐。這部分遵循設計作品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與步驟,使學生從前期項目的導入到最后的成品緊跟教師的授課安排,循序漸進的獲取知識并進行實踐,使授課模式整體化。因此,課程的四個部分不可分割,每一個部分都相互滲透,知識點相互穿插,只有四個部分完整統一,教學效果才明顯。

  二、民族地區(qū)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實踐

  (一)教學團隊的組合

  由于藝術設計課程的跨學科性,教學團隊并不僅僅由設計專業(yè)的教師構成,而是由民族學等專業(yè)教師一起組成。如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社會學院教師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師一起配合完成教學,這正是民族性大學具有的資源優(yōu)勢。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于廣西各少數民族視覺元素形成的歷史文化背景以及調查方法做詳細的了解,并在民族社會學視野中分析這些民族元素的本質含義。藝術設計學專業(yè)的教師需要與對民族藝術有研究的教師一起合作,客觀地分析民族元素的成因和寓意,并巧妙地和現代設計相聯系,使最終的設計方案以設計成品方式呈現。教學團隊整合后,民族社會學專業(yè)的教師負責民族元素理論講解與調查方法的實踐,同時和藝術設計專業(yè)的教師一起指導學生作業(yè)的選題、創(chuàng)意構思、制作執(zhí)行等。整合的團隊需相互配合、取長補短,一起研究教學大綱與教學計劃,分配各自相關教學任務,以達到教學統一連貫的合力。

  (二)授課過程實踐

  以藝術設計課程的64課時為例,第一階段為12課時,主要用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的視野去了解民族視覺元素的社會歷史背景。如廣西瑤族支系之一的白褲瑤服飾圖案具有民族特色,女裝背后有“瑤王印”的圖案,這個圖案并不是隨手而織的裝飾,它具有族人團結一致、抵抗外敵的民族史意義,是本族的精神符號。通過不同學科的解析,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民族視覺元素的內涵。學生綜合圖案的構成特點與所代表的獨特含義,在設計構思中可進行深入分析,而不僅僅是追求形式美。第二階段為16課時,需要進行田野采風與民族博物館考察,并進行一手資料與二手資料的收集,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民族學的實地調查法,收集相關文字與圖片素材,同時讓學生親身感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民族氣氛。課程采風地點多為少數民族自治縣的民族鄉(xiāng),如南丹里湖瑤族鄉(xiāng),時間最好能與少數民族各種儀式同步。同樣,各地民族博物館也在考察范圍之列,如廣西民族博物館與圖書館民族書籍區(qū),都有著豐富的二手資料,可供設計前期的定位與創(chuàng)意。第三階段為16課時,由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師結合民族元素主講現代設計的方法與案例分析,并進行快題設計與點評??祛}設計需按照設計規(guī)律與步驟進行:(練習一)概括與提煉;(練習二)置換與轉換;(練習三)打散與組合;(練習四)色彩提取練習。設計作品要力求達到“借其形、承其意、傳其形”的標準,教師結合實例進行點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采用師生共同點評教學法,對設計作品練習進行相互交流。第四階段為20課時,這一階段要導入設計項目,如“廣西少數民族京族民族形象設計與推廣”“欽州旅游品設計與開發(fā)”“荔浦城市廣場雕塑形象設計”“廣西民族大學圖書館浮雕設計”“南寧禮物民族旅游品設計大賽”等。教師團隊根據學生實際選題進行前期構思引導與執(zhí)行制作輔導,可按照設計作品成品的不同形式可分為兩組:第一組為視覺傳達設計類作品,主要有VI形象系統及其各種所需物件,如名片、手提袋、包裝等傳統設計物件,也有現代的手機殼、鼠標墊、布藝等時尚用品。教師要在傳統的平面設計范疇里與時俱進,結合其他藝術門類或運用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設計,如結合導視系統,進行少數民族地區(qū)導視系統設計與形象推廣,或在各種展會上通過新媒體設計民族地區(qū)文化與旅游宣傳的展廳。第二組為工藝美術品,主要是陶器、雕塑、漆畫等需要制作工藝的作品。第二組教師要傳授工藝品的制作工藝,并帶學生去相關實驗室進行制作,如遇到玻璃工藝等在學校實驗室完成不了的設計圖,學生可以用3D效果圖呈現或由教師引導用其他可以操作的工藝完成。第四階段是前三個階段的具體應用,也是學生設計能力提升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課題中需要近距離貼近市場,把握設計需求的動態(tài)。設計成品應該體現出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

  三、結語

  民族地區(qū)藝術設計課程教學有著一般高校設計專業(yè)的共性,也有自己的獨特性。如何利用學校的地區(qū)特色與資源優(yōu)勢是筆者設置課程所參考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從最初了解到全面深入分析民族視覺元素,再到結合市場用現代設計形式進行再設計,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合理的課程設計與教師的輔導。作品獲得社會認可,是學生與教師一起努力的方向。在民族地區(qū)藝術設計課程實踐中,學生既鞏固了專業(yè)課基礎知識,又熟悉了民族設計這一領域,加強了對我國傳統文化資源提取的意識,而非盲目照抄國外設計,使傳統文化融入現代設計中,為我國設計藝術的良好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僭?地方院校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4(7):30-33.

 ?、趶埗?高校課程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教育研究,2009(9):172-173.

  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范文二:工作室模式的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改革

  摘要:市場經濟中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需要轉變,必須從傳統的教育模式向實戰(zhàn)教學模式轉變,工作室教學模式是首當其沖的破冰利器。文章從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源起、現狀、優(yōu)勢和整個教學模式體系的構建進行了闡述和探討,從而尋找有效途徑去完備這一教學模式,從而適應現代的藝術設計教育需求。

  關鍵詞:工作室;藝術設計;教學改革

  2014年3月14日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推進文化創(chuàng)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10號),標志著我國政府已經意識到“文化創(chuàng)意和設計服務”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同時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被視為是當前形勢下藝術設計教育的根本。所以高校對藝術設計教育得到了重視,現代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得到了全方面的研究和總結,工作室模式被眾多專家所認可,它被認定為是當今最為合適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之一,是打破傳統設計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是設計行業(yè)蓬勃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一、藝術設計教學中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源起和現狀

  現代的藝術設計行業(yè)隨著產業(yè)結構的日益完善和成熟而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和需求。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步伐,藝術設計教育在不斷思考和探索契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以滿足時代對設計人才的要求。教學模式的改革和探討在社會需求的逼迫下勢在必行。在眾多的紛爭和實踐中,工作室式的藝術設計教學模式為人們所推崇。

  (一)藝術設計專業(yè)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源起

  “工作室”模式來源于1919年創(chuàng)立于德國魏瑪的包豪斯學院的“工藝作坊”。在其產生時候的百年之間大部分西方的藝術設計類專業(yè)教育都采用了這一教學方式對藝術人才進行培養(yǎng),從而造就了西方世界的設計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引領著世界的設計行業(yè)前行。在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中倡導美術教育與工藝技術的結合,將學校教育同社會生產掛鉤,課堂就是工廠,設計作品就是商品,課堂中的設計目的性和綜合性增強;同時強調自由創(chuàng)作,以及各藝術門類之間的交融。這一教學模式主要以實踐為教學根本,偏重于短期綜合性的強化實訓,通過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作和教師的有效指導來完成一項具有挑戰(zhàn)的設計項目,建立了與實際中的行業(yè)運行的相似教學環(huán)境,學院就是社會,課堂就是工廠,設計作品能夠有效的滿足市場需求。

  (二)藝術設計專業(yè)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現狀

  藝術設計專業(yè)本身就是應用型學科,實踐性較強,所以校企合作教學模式、賽訓結合教學等實踐性的教學模式在現今的藝術設計教育中被廣泛被應用。但是單純的校企合作和競賽方式教學就是將實際的項目引入課堂,這樣雖然有明確教學目的,但是在實際的設計項目的設計周期中會涉及過多追求切實的經濟效益和結果的現象,因而在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很多的過程性的環(huán)節(jié)會被省略和忽視,這樣的項目在教學中對教學質量提高的作用就會大大被打了折扣,教學實際效果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因此,現今很多院校的設計專業(yè)在嘗試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時候并不很徹底,很多在結合學分制在實施,還是建立在考試模式的基礎之上的一種嘗試性教學模式,但是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功效業(yè)已為人們做認可,隨之制度的完善和工作室教學模式本土化的進程,在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工作室教學模式必將被廣泛使用。

  二、藝術設計專業(yè)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隨著學分制的推行,藝術設計各個專業(yè)之間的壁壘和隔閡已經被打破,建立在學分制基礎上的工作室教學模式將逐漸成為藝術設計教學的主要模式,并會逐漸發(fā)展成為藝術設計教育中主要的教學模式。因其將商業(yè)實踐項目、科研項目以及專業(yè)賽事項目引入到課堂教學,會逐漸將傳統的傳授型課堂向自主學習樣式的轉化,積極自主的學習必將會帶來眾多積極的因素。

  (一)工作室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工作室教學模式打破傳統藝術設計教育中排排坐的傳統填鴨式教學模式,打通專業(yè)的隔閡,注重專業(yè)間的群體和學生間個體的交流,徹底激發(fā)實踐的吸引力,造就課程收獲的喜悅感。學??梢愿鶕陨砉逃械奶攸c、各個教師的研究方向和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學生的要求和社會的需求組建各種不同的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的教學平臺,各司其職,各取所需。這樣的平臺個體能夠加強學科之間的主動交流與滲透,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在實際設計項目中,學生會主動的去查閱資料、分析相似案例、總結往昔的成與敗,不斷完善方案的設計、制作;能夠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們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學生得到了多角度和多層面的鍛煉、其綜合能力會得到大幅度的增長,從而構建出合理的知識結構,一成不變會在主動的學習中被打破,各種可能的領域會被觸及,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會讓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極大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二)工作室教學可以有效促進課程創(chuàng)新

  主動和被動會造就截然不同的結果,主觀能動性會讓一成不變的知識在變幻的實際案例中有了新的生命力,積極主動的學習必然會有超出預想的效果,同時也會在主動探尋中有許多新的發(fā)現。在工作室中,各成員的互通信息,相互交流,在相互的闡述和聆聽中收獲也更加明顯,并且能夠讓學生在收獲中看到差距,在收獲的喜悅中認識到不足,從而會主動的去調整學習方法和研究內容,不斷的去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教師也會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和設計項目去適時的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和學生是以自身優(yōu)勢和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組成的團隊,師生之間有良好的交流基礎和平臺,加強了相互間的學習,對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各個工作室的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以及項目實施效果中教師也能夠發(fā)現教學內容、教學思路、實踐效果的差距,自然會在接下來的其他項目中進行相關的教學改革和課程創(chuàng)新,可以說,工作室教學模式是課程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一個很好的助推器,它會驅動藝術設計教育不斷的趨于合理,不斷的步入成熟。

  (三)工作室教學能有效與企業(yè)需求對接

  現代的藝術設計教育最需解決的首要問題是課堂與企業(yè)、市場的銜接。工作室教學讓學生在學校、課堂上的“工作”能直接應用于市場上、企業(yè)中,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的“生產”中,直接參與實際設計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更能有效的將理論與實際結合,了解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過程,同時也為學生順利就業(yè)、不斷創(chuàng)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讓學生在畢業(yè)之后能夠順利轉換成為社會生產者的身份。工作室教學模式中的學生是根據偏好有選擇的進入某個項目工作室的,以興趣作為基礎的學習是會有積極的效果,能夠讓有共同興趣和愛好的學生在一起。課堂氣氛會十分活躍,能夠有激烈的辯論,深入的思考,參與程度極高,進而能夠彌補個體缺陷,強調團體綜合能力。因此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注重自身在團隊中的價值,團隊內部的協作意識也會不斷加強。團隊間是協作關系也是競爭對手,這樣和諧的競爭氛圍能夠推動團隊的整體進步,發(fā)揮出個體所沒有的整體優(yōu)勢,優(yōu)勢的建立也有利于對市場的占領,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會更強。以項目為基礎的教學活動,項目的推進也是教學進行的過程,教學中會根據項目開展的需求去補充教學內容,教與用,用與學達到良好的互動。教學過程是在師生互動的情景下完成項目,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更加深刻。對工作室的帶隊老師而言,帶領學生參與項目會讓老師倍感壓力,學生的作品也會讓老師大開眼界。這種主動的學、深入的教的過程中,學生和老師都會去思考一些問題,去解決一些問題,并去總結這些方法和經驗的得失和優(yōu)劣。所以藝術設計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學模式能夠培養(yǎng)師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在不斷的完善供需關系,在應變的過程中尋求到和市場無縫對接的有效途徑,讓教學不在圈養(yǎng)在學校的課堂,而是為生存而存在,為學生將來身份的轉化打下基礎。

  三、藝術設計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構建

  工作室教學有四個部分組成———教學場所、教學計劃、教學團隊以及參與的學生。將原有的教室改為工作室,把課堂教學與項目有機的融合為一體。教學團隊選擇合適的項目,教學過程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使人才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行業(yè)需求相符合。

  (一)課程模塊設置

  工作室教學模式中學生何時進入工作室,進入工作室后課程該如何設置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認真規(guī)劃。根據藝術設計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要求,一般工作室教學模式中的課程模塊是會被規(guī)劃成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的教學內容會強調專業(yè)基礎培養(yǎng)和人文素質教育,為基礎部分;第二個時期是側重掌握專業(yè)核心知識,為理論的準備期;第三個時期主要注重以專題設計和獨立的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開始了專題研究和執(zhí)行能力的訓練,綜合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第四個時期是綜合能力的全面應用和檢測時期,專業(yè)實踐和畢業(yè)創(chuàng)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這四時期教學中前兩階段作為專業(yè)學習的基礎階段明顯不適合進入工作室教學模式,還是應該以課堂教學模式為主,在后兩階段中才適宜采用工作室教學模式。四個時期中,第三階段作為轉型時期,可以讓教學團隊帶學生進入虛擬項目工作室來學習專業(yè)知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最后一個周期則應該根據學生興趣和偏好進入實際項目工作室進行學習,同時完成諸多項目和畢業(yè)創(chuàng)作。在課程的設置上,既要符合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規(guī)律,還要突出精心組織藝術設計教學內容,建立符合社會需求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yǎng)模式,強調培養(yǎng)實踐型設計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隨著多學科、多領域的不斷碰撞與交融,設計工作室的教學內容會更加豐富,工作室之間的交流也會更頻繁,其劃分也會更加細化和完善。

  (二)教學團隊組建

  工作室教學模式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注重專業(yè)綜合能力訓練。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比較全面的,教師不再只教授一兩門專業(yè)課程,而是要對一個具體的項目進行全方位指導,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yè)水平和實踐能力。當然這樣的“全才”的教師在各院校中普遍缺乏,我們可以采用“雙師制”,外聘教師來彌補。本校設計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和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外聘優(yōu)秀設計人才負責技術傳授,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設計表現能力。這樣的教學團隊既有系統化的教學理論,又有行業(yè)經驗的引導,實現了教學與實踐的完美對接。

  (三)教學管理模式

  工作室教學模式已經打破了傳統專業(yè)課程之間的界限,教學團隊根據項目對教學內容進行靈活安排,對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教學管理可以分為三級:院系對教學工作室進行常規(guī)教學管理,可以通過學生的滿意度、社會評價等指標來考核工作室,以促進其健康發(fā)展。工作室教學組織安排和教學工作實行是工作室負責人的首要任務,同時還可以為工作室匹配負責學生日常生活和思想品德培養(yǎng)的專職班主任老師。由學生推選出認真負責、專業(yè)優(yōu)先的學生來擔任工作室學生團隊負責人,協調教學管理,工作室的勤務工作。對固定的教學場所管理。項目的設計與完善,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習以及資料的存放、共享都離不開這一場所。它可以在原有教室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除了固有的桌椅之外,還要配備一定數量用于設計表現的計算機,以及相關設備打印輸出設備,并提供一些工具用于學生設計模型的制作。工作室應儲備相關的專業(yè)圖書和資料,以便于師生查閱和學習研究。綜合復雜的教學場所需要在工作室課程進行前制定工作室場所管理細則,包括工作室使用的紀律要求、設備資料管理細則等,并約束大家遵循,從而保證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

  (四)教學中“項目”的導入

  實例工程的時間與課程設置時間不能完全對應。所以可以采用實際項目、科研項目和參賽結合的方式,以整合的模式運行工作室教學。有項目的時候做項目,有比賽參加賽事,再者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理論素養(yǎng)為目的的科研項目做補充的教學內容。實際工程的導入。作室模式教學中的主體,實際項目極具市場性,能夠加強課堂與企業(yè)的橫向聯系,讓學生的角色不僅是聽課,更多的是去操作,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以準設計師的身份去參與,解決企業(yè)生產中的問題,以有效的促動實際生產為設計目的。科研項目的導入。老師帶領學生參與到科研性的項目課題之中,按照學生特長組成團隊,完成科研項目。教師科研項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學術性,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理論高度,為學生將來的專業(yè)細化提供磨練平臺。“訓賽結合”項目導入。現今我國正大力推廣教學中的技能大賽,在這一形勢下,工作室項目教學可以引入“賽事”為訓練途徑。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托于工作室這一平臺,引入各省市級以及國家級競賽。通過學生團隊來參加比賽,讓學生相互協作,發(fā)揮個人特長,同時相互學習,完成競賽項目,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藝術設計教育模式中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的主旨就是建設實踐式的教學,也是現在所提倡的實踐型大學構建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生能夠在工作室式的教學模式中有效的參與到實際的設計項目中,有效的模擬和參與到“項目”中,可以讓學生迅速提高其綜合實力。但是,目前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仍不成熟,還需要在實際的操作中不斷的完善,從而不斷推進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完備,從而讓學生的綜合專業(yè)能力在學校的學習中得到真正提高,實現教育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袁熙旸.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fā)展歷程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2]唐芃.學科競賽與提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探索[J].藝術與設計,2014,(11)152.

  [3]尹大中.山東理工大學美術學院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分析及發(fā)展探索[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07.

  [4]王偉,蘇丹.對工業(yè)設計專業(yè)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6):72.

  [5]傅欣.以導師工作室課題研究為主導的畢業(yè)設計教學[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9,(03):97.

  [6]吳興麗.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的產品設計專業(yè)教學[J].中外企業(yè)家,2014,(27):175.


關于藝術設計專業(yè)畢業(yè)論文相關文章:

1.藝術設計畢業(yè)論文

2.對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畢業(yè)設計的指導研究論文

3.淺談環(huán)境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知識結構初探

4.畢業(yè)論文范文 藝術

5.環(huán)境藝術設計畢業(yè)論文

107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