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民本與民主
一
“民本”一詞出自儒家經(jīng)典《古文尚書·五子之歌》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如果說“古文”《尚書》不盡可信,那么“今文”《尚書》中也有明確的民本思想。如《尚書·皋陶謨》記載舜帝與皋陶、大禹討論政務,皋陶說:“在知人,在安民。”大禹說:“知人則哲,能官人;安民則惠,黎民懷之。”這里的“知人”是執(zhí)政者要知人善任的意思,而“安民”就是為政的宗旨。皋陶又說:“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中國上古時期以“天”為最高的信仰對象,而“天”的意志又服從于民的意志,這就是儒家的“天民一致”思想。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舜之間的禪讓:“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quán)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這就是說,堯為了使“天下(之民)得其利”,而不是為了“利一人”,所以他把帝位禪讓給舜,而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丹朱。
在《尚書·周書》中有更多的民本思想的記述。如“古文”《泰誓》篇中有:“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前一句為《左傳》、《國語》所引,后一句為《孟子》所引,故這兩句都是《尚書》中的原文?!逗榉丁菲涊d周武王說“天陰騭下民”,意為上天在冥冥之中保佑安定下民。《召誥》篇總結(jié)夏、商、周更替的歷史教訓,說“天亦哀于四方民”,凡是“不敬厥德”的王朝,就“早墜厥命”?!抖喾健菲f“天惟時求民主”,意為天總是尋求能夠“敬德保民”的人作民之君主。“ 古文”《蔡仲之命》篇有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此句亦為《左傳》所引,所以也是《尚書》中的原文。“皇天無親”就是說天命不專佑一家,“惟德是輔”就是說天只輔佑能夠“敬德保民”的君主。
綜合《尚書》中的民本之說,“民”一是相對于“天”而言,即天的意志服從于民的意志;二是相對于執(zhí)政者而言,即“安民”或“敬德保民”是為政的宗旨,凡違背了這一宗旨的,就失去了政治的合法性,于是有新的執(zhí)政者代行“天之罰”,取而代之,成為新的“民(之)主”。
儒家“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尚書》不僅記載了堯舜二帝和夏商周三代之王的史跡,而且更是儒家的“理想國”。民本思想在以后儒家的思想中一直延續(xù),如:“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主張“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論語·憲問》),“博施于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所謂“民為貴”即民比社稷、君主更有價值的意思。荀子說:“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荀子·大略》)所謂“為民”即以民為社會、國家的價值主體的意思。
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簡中有《唐虞之道》篇,它說:“唐虞之道,禪而不傳。堯舜之王,利天下而弗(自)利也。禪而不傳,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又說:“不禪而能化民者,自生民以來未之有也。”這就是說,儒家所理想的政治體制是“利天下而弗自利”的禪讓制,而不是傳子的世襲制。此篇作于“孔孟之間”,它認為傳子的世襲制不能“化民”,所以它實際上否定了世襲制“家天下”的合法性。后來因為燕國發(fā)生了“讓國”事件的悲?。▍⒁姟稇?zhàn)國策·燕策一》),孟子遂將儒家的政治思想調(diào)整為:“天與賢,則與賢;天與子,則與子。”“唐虞禪,夏后、殷、周繼,其義一也。”(《孟子·萬章上》)《禮記·禮運》篇記載孔子與子游的對話,孔子也說他所理想的是“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只是在“大道既隱”之后才有了“世及以為禮”的“小康 ”(按“世及”即父子相傳和兄終弟及的意思)。從《唐虞之道》、《孟子》、《禮運》思想的差異,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對政治制度的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以隨著歷史的變化而作調(diào)整的,其中一以貫之的是“利天下而弗自利”的民本思想。因此,我認為儒家的民本主義從價值觀上說實高于其王權(quán)主義。
“漢承秦制”以后,儒家適應由法家建立的君主集權(quán)制度而有了“三綱”之說。董仲舒主張“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繁露·玉杯》)。所謂“屈民而伸君”就是說臣民要絕對服從于君主,也就是“君為臣綱”,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所謂“屈君而伸天”就是說君主要絕對服從“天”的意志,如果君主有錯誤,“天”就會以“陰陽災異”來給予儆戒、懲罰。董仲舒說:“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春秋繁露·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由此可以看出,董仲舒仍然繼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盡管它與“屈民而伸君”是有矛盾的。
從漢儒一直到宋、明儒,雖然朝代屢更,但儒家的政治思想基本未發(fā)生大的變化,即都是把“三綱”之說與民本思想結(jié)合在一起,以致清朝的皇宮里也有一幅對聯(lián):“惟以一人治天下,豈將天下奉一人。”上聯(lián)是君主集權(quán),下聯(lián)是民本思想。當民本思想從皇帝的口里說出時,這里或有欺騙。但在真正的大儒(而非“曲學阿世”之儒)的思想中,他們以民為社會、國家的價值主體,這還是真誠的。
二
儒家的民本思想與君主制結(jié)合在一起,但又以民為社會、國家的價值主體,這里有矛盾,而在這種矛盾中也潛含著從民本走向民主的種子。也就是說,當君主制的禍害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儒家就可能重新考慮民本與政治制度的關(guān)系問題。
中國古代的君主集權(quán)至宋、明兩代更為加厲,但宋亡于元,明亡于清,這對于士人儒者是絕大的刺激。于是,在宋元之際出現(xiàn)了鄧牧的《伯牙琴》,在明清之際出現(xiàn)了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這兩部書都對君主集權(quán)制度進行了激烈的批判,尤其是后一部書包含了以權(quán)力來制約權(quán)力的思想,因此我認為它是從民本走向民主的開端。
鄧牧是浙江錢塘人,黃宗羲是浙江余姚人,后來被清雍正帝剖棺戮尸的呂留良也是浙江崇德人。這三個人都出自浙江,當與南宋以后浙江成為政治的中心,繼而經(jīng)濟和文化都比較發(fā)達很有關(guān)系。鄧牧說:“西湖一勺水,閱興廢多矣。”(《伯牙琴·寓屋壁記》)黃宗羲說:“宋、明之亡,古今一大厄會也。”(《黃宗羲全集》第十冊,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89頁)清雍正帝在治“呂留良—曾靜案”時,深惡“浙江風俗澆離,人人心懷不逞”,他對出自湖南、圖謀兵變的曾靜示以寬容,而對已死的呂留良卻極力追究。
鄧牧從民本思想展開對君主_的批判,他說:“天生民而立之君,非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廣,足一夫之用邪?故凡為飲食之侈、衣服之備、宮室之美者,非堯舜也,秦也。為分而嚴,為位而尊者,非堯舜也,亦秦也。……今奪人之所好,聚人之所爭,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欲長治久安,得乎?……欲為堯舜,莫若使天下無樂乎為君;欲為秦,莫若無怪乎盜賊之爭天下。”(《伯牙琴·君道》)鄧牧對于君主_下吏治的腐敗也進行了抨擊,他說:“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懼其亂,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詳,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廣,害民愈深,才且賢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為矣。……人之亂也,由奪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號為理(治)民者,竭之而使危,奪之而使亂,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伯牙琴·吏道》)
鄧牧在32歲時“宋亡不仕”,“與謝翱、周密等友善,二人皆抗節(jié)遁跡者”(《四庫全書<伯牙琴>提要》)。他自稱“三教外人”,實為“儒者而寄跡于道家者流”(《伯牙琴·集虛書院記》)。他的書取名為“伯牙琴”,是有感于“世無知音,余獨鼓而不已”。
與鄧牧的“身遭國變”相似,黃宗羲在34歲時清兵入關(guān)。他是明清之際的三大儒之一,在青少年時期就參與東林黨人的活動,其父受奄黨迫害而慘死于獄中,明亡后他在家鄉(xiāng)組織抗清武裝“世忠營”,參加抗清活動達十年之久。他自述其家其人的經(jīng)歷:“二十年黨錮之禍,風波無已;四十載流離于道路,喪亂孔多。……枯柏寒松,兀然天崩地裂之日。”(《黃宗羲全集》第十冊第658頁)“自北兵南下,懸書購余者二,名捕者一,守圍城者一,以謀反告訐者二三,絕氣沙墰者一晝夜,其他連染邏哨之所及,無歲無之,可謂瀕于十死者矣。”(《黃宗羲全集》第十一冊第70頁)這種“天崩地裂”的歷史環(huán)境和“喪亂孔多”“瀕于十死”的個人經(jīng)歷是以往的儒家所沒有的?!睹饕拇L錄》寫成于清康熙二年(1663),是黃宗羲在反清復明的活動無望之后,深切反思秦漢以來君主集權(quán)制度的歷史教訓,特別是宋、明之亡的歷史教訓,在“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之時為后世論列的“為治大法”。
黃宗羲“悵亡宋之哭聲……悲天運之復丁”(《黃宗羲全集》第十冊第631頁)。他的《明夷待訪錄》,從思想發(fā)展的邏輯上說,可謂“接著”鄧牧的《伯牙琴》而寫的。有證據(jù)表明,黃宗羲讀過周密的書,如他在《贈編修弁玉吳君墓志銘》中引用了周密在《癸辛雜識》中對道學弊端的批評;他也讀過謝翱的書,如他曾為謝翱的《西臺慟哭記》作注,后來又為《謝翱年譜游錄注》作序。此二人都是鄧牧所“友善”者,故可以推測,他也曾讀過鄧牧的《伯牙琴》。《明夷待訪錄》開始的兩篇是《原君》《原臣》,這也與《伯牙琴》開始的兩篇是《君道》《吏道》相似。
歷史不會是簡單的重復,因為宋、明之亡的歷史教訓加在一起,對士人儒者的思想刺激要更為深刻。如明清之際的另兩個大儒顧炎武和王夫之,都認為宋、明之亡不僅是“亡國”,而且是“亡天下”(《日知錄》卷十三),“舉黃帝、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人禽紀別之天下而亡之也”(《宋論》卷十五)。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寫成之后,已不像鄧牧那樣“慨賞音之難”,相反,他得到了一大批儒者的響應,成為當時一股批判君主_的思潮。顧炎武在讀了《明夷待訪錄》后,給黃宗羲寫信說:“讀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嘗無人,百王之敝可以復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還也。……炎武以管見為《日知錄》一書,竊自幸其中所論,同于先生者十之六七……”(《顧亭林詩文集》,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38-239頁)
黃宗羲也是從民本思想展開對君主_的批判,他說:“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jīng)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然則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明夷待訪錄· 原君》)在黃宗羲看來,如果“設君之道”就是“為天下之大害”,那么還不如“向使無君”(“向使”乃假設之意),人各得自私自利。孟子曾說楊朱之“為我、無君”是“禽獸”,而黃宗羲作為一個儒者,能說出“向使無君”的話,已經(jīng)是儒家思想很大的變化了。
在《莊子·人間世》中有從“仲尼”口中說出的“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宋代的二程亦曾說“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無所逃于天地之間”(《程氏遺書》卷五)。依此說,君臣關(guān)系、君主制度就是絕對的、不可變更的。黃宗羲對此予以否定,他說:“小儒規(guī)規(guī)焉以君臣之義無所逃于天地之間……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窺伺……”(《明夷待訪錄·原君》)這就是說,把君臣關(guān)系、君主制度絕對化乃是見識狹小的“小儒”之言,后世君主將自己“比之如父,擬之如天”亦不過是“禁人之窺伺”的一種欺騙。
黃宗羲反對把君臣關(guān)系等同于父子關(guān)系,他說:父子之間是“子分父之身而為身”的不可改變的血緣關(guān)系,而“君臣之名,從天下而有之者也”。如果“吾無天下之責”,則吾與君就是“路人”之間的平等關(guān)系;如果“出而仕于君”,那就應該“以天下為事”,不能做“君之仆妾”,而應該是“君之師友也”(《明夷待訪錄·原臣》)。于是他提出:“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為臣者輕視斯民之水火,即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嘗不背也。”(同上)在這里,黃宗羲不僅突出強調(diào)了“萬民”乃是社會、國家的價值主體,而且指出了要把這一民本思想貫徹到“臣道”中,即真正的“臣道”是忠于萬民,而不是忠于君主,縱然“能輔君而興,從君而亡”也是與真正的 “臣道”相違背的。在黃宗羲看來,“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同上)。所謂“名異”,就是君與臣“共治天下”的分工有不同;所謂“實同”,就是君與臣之間是平等的,沒有尊卑之分。在黃宗羲的思想中,雖然有“君臣”之名,但“君臣”之名的內(nèi)涵已經(jīng)起了變化。
《明夷待訪錄》的第三篇是《原法》,這里的“法”是指法度或制度。黃宗羲所理想的“三代之法”是:“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澤之利不必其盡取,刑賞之權(quán)不疑其旁落,貴不在朝廷也,賤不在草莽也。”“草莽”猶今所言“草根”(階層)。黃宗羲在這里破除“朝廷”與“草莽”之間的貴賤之別,已經(jīng)有了人人平等的思想。所謂“藏天下于天下”云云,也就是“天下為公”的意思。他又說“三代以下無法”,因為:“其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是故秦變封建而為郡縣,以郡縣得私于我也;漢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鎮(zhèn)之兵,以方鎮(zhèn)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謂之法乎?”他對秦以后“一家之法”的否定,實就是對秦以后君主集權(quán)制度的否定。
黃宗羲的思想并沒有發(fā)展到“無君”的地步,但他設想了要以宰相、學校的權(quán)力來制約君主的權(quán)力。他指出:“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古者不傳子而傳賢,其視天子之位,去留猶夫宰相也。其后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宰相既罷,天子之子一不賢,更無與為賢者矣……”(《明夷待訪錄·置相》)為了“補救”君主世襲的弊病,他設想提高宰相的權(quán)力,使宰相能夠“摩切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從也”(同上)。這里的“畏”已不是傳統(tǒng)儒家所設想的畏“陰陽災異”,而是畏宰相所分有的權(quán)力。
黃宗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把“學校”設計成教育兼議政的機構(gòu),這是他從宋、明兩代“朝廷與學校”的是非相反,于是有宋代的“偽學之禁”(元祐、慶元黨案)和明代的“(東林)書院之毀”的沉痛歷史教訓中得出的結(jié)論。他說:“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學校,而后設學校之意始備。……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學校。 ”(《明夷待訪錄·學?!罚┧?amp;ldquo;學校”設計成議定政事之是非的機構(gòu),這潛含了“議會”的思想(黃宗羲在說此話時,比英國洛克的《政府論》早30年,比法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早100年,西方的“議會”思想當時還沒有傳入中國)。黃宗羲設想:在京都“太學”推擇當世大儒為“祭酒”,其權(quán)力“與宰相等”,每個月的初一,君主要率領(lǐng)宰相的執(zhí)政班子到學校來聽取政事審議,“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不諱”。在地方的郡縣學校,也要由“公議”來產(chǎn)生學官,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學官在學校主持大會,郡縣官必須出席(“不至者罰之”),就弟子之列,接受師生的質(zhì)詢,“郡縣官政事缺失,小則糾繩,大則伐鼓號于眾”(同上)。
盡管現(xiàn)在看來黃宗羲的思想未免“幼稚”,但它作為350年前中國“本土”的一種以權(quán)力來制約權(quán)力的設想,我們從中不能看出它是中國從民本走向民主的開端嗎?
三
關(guān)于對儒家民本思想的評價,以及民本與民主的區(qū)別,梁啟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論之較恰切。他說:“美林肯之言政治也,標三介詞以櫽括之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我國學說于of 、for之義,蓋詳哉言之,獨于by義則概乎未之有聞。……此種無參政權(quán)的民本主義,為效幾何?我國政治論之最大缺點,毋乃在是。……要之我國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統(tǒng)治之下,行民本主義精神。此理想雖不能完全實現(xiàn),然影響于國民意識者既已至深。故雖累經(jīng)_摧殘,而精神不能磨滅。歐美人睹中華民國猝然成立,輒疑為無源之水,非知言也。”(《先秦政治思想史》,東方出版社 1996年版,第5頁)這段話既指出了民本思想含有“of the people”(孫中山譯為“民有”)和“for the people”(“民享”)之義,又指出了其“最大缺點”是沒有“by the people”(“民治”)之義。同時,梁啟超又認為中華民國并非“無源之水”,其本土文化之“源”就是民本主義。我認為,此乃“知言”之論。
自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師夷之長技”,逐漸認識到也要學習西方的民主制度,這種政治文化的選擇必有其本土文化之“源”才有其內(nèi)在的動力。此源頭不僅可上溯至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而且其流衍更要接續(xù)明清之際黃宗羲等人的思想邏輯。就此而言,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在中國近現(xiàn)代的政治轉(zhuǎn)型中實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戊戌變法時期思想最為激進的譚嗣同曾經(jīng)說:“孔教亡而三代下無可讀之書矣……以冀萬一有當于孔教者,則黃梨洲《明夷待訪錄》其庶幾乎!”(《譚嗣同全集》,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338頁)梁啟超也曾說:《明夷待訪錄》“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則真極大膽之創(chuàng)論也……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quán)共和之說,則將其書節(jié)鈔印數(shù)萬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清代學術(shù)概論》,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8頁)他又說:《明夷待訪錄》“的確含有民主主義的精神——雖然很幼稚——對于三千年_政治思想為極大膽的反抗,在三十年前——我們當學生時代,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興奮劑。”(《中國近三百年學術(shù)史》,中華書局1936年版,第47頁)
《明夷待訪錄》不僅影響了維新派,而且影響了革命黨人。孫寶山博士新近在其學位論文中指出,孫中山曾把《明夷待訪錄》中的《原君》、《原臣》制成小冊子,作為興中會的革命宣傳品隨身攜帶散發(fā),并贈給日本友人南方雄楠。“時興中會之宣傳品僅有二種:一為《揚州十日記》……二為黃梨洲《明夷待訪錄》選本之《原君》、《原臣》篇。”(馮自由《革命逸史》,轉(zhuǎn)引自孫寶山博士論文《黃宗羲的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哲學系2006年)
五四新文化運動把“民主與科學”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完全對立起來,這是當時“新青年”的思想局限。其實,陳獨秀的民主思想也可謂“接著”中國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講的,如他在1915年所作《今日之教育方針》中主張“ 惟民主義”,他說:“國家而非民主,則將與民為邦本之說,背道而馳。”(《陳獨秀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頁)可見,其民主思想并非與民本思想“背道而馳”,而是順著或接著“民為邦本之說”講的。五四運動把“民主與科學”作為救亡圖存的手段,以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都是追求 “絕大多數(shù)人民的利益”,這里顯然繼承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民本思想。
理清民本與民主的關(guān)系,這對于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嚴復曾經(jīng)說,西方文化是“自由為體,民主為用”。此自由、民主的思想是我們要學習的,但西方的自由、民主也有重個體之自由而輕社會整體之和諧的缺陷。中國的民本思想則是以人民整體的利益為“體”,把此民本的價值觀與自由的價值觀結(jié)合起來,達到個人自由與社會整體利益的和諧,則中國將建成比西方更優(yōu)越的新型民主。
儒家的民本與民主
上一篇:孔子的社會價值觀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