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論文大全>其它論文范文>

以功效為核心的《中藥學》教學法淺談論文

時間: 謝樺657 分享

  中藥學是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是中醫(yī)藥各專業(yè)的基礎學科之一。內(nèi)容包括中藥、中藥學的概念,中藥的起源和發(fā)展;中藥的產(chǎn)地與采集,藥材的概念,以及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如何發(fā)展道地藥材;中藥炮制的概念、目的與方法;中藥藥性的概念、中藥治病的機理,中藥配伍的目的、原則及藥物“七情”的概念、中藥配合應用規(guī)律;用藥禁忌的概念及主要內(nèi)容;用藥劑量與用法,劑量與療效的關系,確定劑量的依據(jù)及中藥煎服法等內(nèi)容。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以功效為核心的《中藥學》教學法淺談相關論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以功效為核心的《中藥學》教學法淺談全文如下:

  《中藥學》是一門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及來源、采制、性能、功效和臨床應用燈知識的學科,是中醫(yī)藥學專業(yè)的基礎課。作為中醫(yī)學“理、法、方、藥”四大框架的支撐之一,《中藥學》起著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因此《中藥學》的講授方法也至關重要。學生的學習效果直接影響到日后《方劑學》及其他臨床學科知識的學習。

  為了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中醫(yī)藥人才,為了提高中藥學的教學效果,筆者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功效”為核心的教學方法,供同仁探討。

  1.功效與中醫(yī)基礎理論的對應教學法

  在講授《中藥學》課程之初,我們都會去強調(diào)“什么是中藥”。

  中藥是在中醫(yī)基礎理論指導下使用的藥物,脫離了中醫(yī)基礎理論,就非我們所講之中藥。中醫(yī)基礎理論中有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中藥學的功效就對應地有祛風、散寒、解暑、化濕、潤燥、瀉火;中醫(yī)基礎理論中有表、里、寒、熱、虛、實、陰、陽八綱,中藥的功效就對應的有解表、溫里、散寒、清熱、補虛、瀉實、滋陰、壯陽。[1]

  將中醫(yī)基礎理論知識與中藥學的功效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既有利于學生對于藥物的理解,又避免了學生死記硬背功效而未能達到活學活用、服務臨床的宗旨。如麻黃功效“發(fā)汗解表”,發(fā)汗力強,善治無汗之風寒表實證。因患者以寒邪襲表為主,寒主收引,故無汗。桂枝功效“發(fā)汗解肌”,善治有汗之風寒表虛證,雖稱為風寒表虛證,實則并非虛證,而為實證?;颊咭燥L邪襲表為主,風性開泄,腠理疏松,故有汗。兩藥功效同為“發(fā)汗”,主治證卻有所不同,如不詳細聯(lián)系中醫(yī)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勢必容易誤解或混淆應用。

  2.藥性、功效、應用的推理教學法

  中藥藥性和功效之間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如具有寒涼藥性的中藥多具有清熱的功效,具有溫熱藥性的中藥多具有溫通祛寒的功效。因此,由中藥的寒涼性可以推導出清熱功效,由溫熱藥性又可推導出溫通祛寒功效。又如,從五味角度講,具有辛味作用的藥物具有發(fā)散、行氣、行血的功效。因此,由中藥的性味可以推導出相應的功效。

  功效對應應用則貫穿于中藥學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如麻黃三大功效對應三大應用。麻黃發(fā)汗解表之功效,對應風寒感冒之應用;宣肺平喘之功效對應實證喘咳證之應用。[2]

  通過藥性、功效、應用的推導過程,可使難記的中藥學變成了可以通過邏輯推導的知識,而邏輯推導反過來又使學生因為找到了學習的規(guī)律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有章可循。

  3.重視中藥經(jīng)典古籍,拓展教材功效

  《中藥學》教材的編寫來源于中藥經(jīng)典古籍,但由于學時等因素的限制,教材內(nèi)容無法全面詳實。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教師應適當拓展教材中未載入而經(jīng)典中所記載的功效。如桔梗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記載其為“主胸脅痛如刀刺,腹?jié)M腸鳴幽幽,主驚恐悸氣”。在一些著名的方劑中也載入此藥,如治療心痛的“活血逐瘀湯”,治療泄瀉的“參苓白術散”,治療心悸的“天王補心丹”等。[3]而教材中對于這些功效并沒有記載,《方劑學》中對于桔梗在此三方中的解釋多為“舟楫之官”,“載藥上行”,過于籠統(tǒng)。因此回歸經(jīng)典,對于中藥潛在功效的挖掘和應用更有意義。

  4.重視功效名詞的層次分析

  很多中藥功效的名詞存在層次性,因此,在教授時不能只談籠統(tǒng)的功效,要進一步分化,講解具體的功效內(nèi)容。

  如“收斂固澀”這一功效就是籠統(tǒng)的,一定要將其具體化,分解為斂汗、止瀉、固精、縮尿、止帶、止咳、止血,不同收斂固澀藥物的具體功效是有所不同的,如龍骨、牡蠣的收斂固澀可以化分為斂汗、固精、縮尿、止帶。[4]

  如具有“補氣”這一功效的藥物有人參、黨參、白術、黃芪、山藥、甘草等,然后它們的主治病證是不盡相同的,或者是有所側重的,當進一步結合歸經(jīng)來具體解析:人參、甘草可補心氣,黨參、黃芪可補脾氣,山藥可補肺腎之氣,以此來分別適應心氣虛、脾氣虛、肺氣虛、腎氣虛等證。

  又如具有“補陰”這一功效的藥物有沙參、百合、麥冬、石斛、玉竹、黃精、枸杞、女貞子等,然后結合臟腑定位,陰虛證當分為心陰虛、肺陰虛、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等之不同,對于用藥來講,用以上“補陰”藥大方向正確,而準確度不夠。[5]

  因此,對于功效含糊的藥物,要具體細化分析,才有利于學生知識掌握的準確性,正確的應用于臨床實踐。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功效是貫穿于《中藥學》教學的重要部分,準確掌握功效是今后臨床中正確用藥的基礎,如何講授好功效是提高《中藥學》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397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