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學英語素質教育論文(2)
論小學英語素質教育論文篇二
《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初探》
摘 要:小學英語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和交際性,教學手段的活動性,學生年齡的可塑性,都有利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思想。本文提出了構建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操作過程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并給出了四種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英語 素質教育 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學習處于啟蒙和入門的階段,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和交際性,教學手段的活動性,學生年齡的可塑性,都有利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體現素質教育思想。我對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作了初步的探索。
一、構建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操作
構建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操作包括“設立模式教學目標、分析模式教學條件、提出相關策略、建立教學程序、制定評價標準和方法”等環(huán)節(jié)。素質教育教學模式要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理論所強調的教育的全面性、全體性、基礎性和發(fā)展性。小學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要全面落實小學英語教學的情感、知識、智力三大目標,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在獲得簡單的基本語言知識和技能,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的同時,使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質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智力得到培養(yǎng)、個性得到健康和諧的發(fā)展。
教學策略是依據素質教育和學科教育目標,具體分析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教師水平、學生情況、時間空間、教學方法、教學設備等一系列因素而提出的觀念性、策略性的方案。再把設定的方案以教學結構的形式表示出來,成為直觀的、可操作的、有序的、整體優(yōu)化的教學過程。
模式評價標準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目前,學科評價標準主要表現在手段的改革上,把傳統(tǒng)的選拔性測試改革為達標性、診斷性和激勵性的測試,采用自評與他評,個人評議與集體評議相結合等方式,用提倡自我對比,鼓勵進步,獎勵優(yōu)秀等手段,測評群體素質和個體素質。
在構建模式的過程中要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構建素質教育教學模式過程中要善于吸收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精華。傳統(tǒng)教育模式是教育經驗的結晶,素質教育模式應在經驗模式的基礎上注入素質教育因素加以改造,使傳統(tǒng)教育模式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小學英語課堂的“準備―呈現―操作―鞏固―發(fā)展”五步教學法,比較注重知識傳授的操作,符合語言學習的認知規(guī)律,只要改變授課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意給予學生實踐和發(fā)展的機會,就可以改造為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模式。
2.素質教育教學模式是多樣性的。教學模式不是針對一節(jié)課而構建的,它具有可變性,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條件的變化,根據社會要求的變革,可以在多元的教學目標中選取主體目標使模式操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同一類相關的內容,根據素質教育側重點的不同,可構建多種教學模式,以獲取相應的素質教育效果。
3.模式的研究不局限于課堂教學過程。對英語課堂教學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不僅研究課堂教學過程,還與教師備課,學生預習,作業(yè)布置,課外輔導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有關聯;與學科知識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方法,學習情感投入,參與情緒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對模式的研究是多因素多方位的綜合研究體。
二、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教學模式舉例
(一)“分層教學”模式
1.理論假設:實施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承認個體差異,提倡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
2.教學策略:因材施教,分類提高。
3.實施要點:
學生分層:建立學生檔案,根據階段性學習情況,成動態(tài)變化地劃分學生層次。
目標分層:根據大綱要求提出課堂教學達成目標和發(fā)展目標,學生按個人條件自定目標層次,教師鼓勵學生爭取達到更高要求。
講授分層:教師精講課文核心內容,作第一學習程度層次施教;第二層次以個體學習和小組互助形式施教,激勵情感因素,調動全員參與,在自學與互助中鞏固和提高,同時進行分類指導;開展小組交流,提倡異步發(fā)展,力求達到各得其所是第三層次施教。
操練分層:設計不同檔次的操練(如:課文問答有理解性、判斷性和思考性題目,課文操練有借助提示詞表述、背誦、表演或結合生活或社會實際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等形式),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選擇練習。通過獨立作業(yè),小組討論,范例講評,使各類學生都有所提高。
作業(yè)分層――設計必做題與選做題,學生自選作業(yè),鼓勵學生完成較高層次的練習。
(二)“自能學習”模式
1.理論假設:素質教育“要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造的能力,以及生存與發(fā)展的能力打好基礎”。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教學策略:啟動動力和智力兩大系統(tǒng),通過探索性開發(fā)性的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把外在影響內化為自身素質,在自我學習、自我教育中獲取終身學習的能力。
3.實施要點:
制定目標體系:根據小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動力因素系統(tǒng)(主動學習,養(yǎng)成習慣)和智力因素系統(tǒng)(一般能力與學科能力)制定小學階段英語學科教育目標體系。
形成學科系列性能力要求:從小學英語聽、說、讀、寫素質的要求出發(fā),以提高交際能力為最終目標,形成階段性能力整體要求。“聽”的素質:迅速正確獲取信息能力。“說”的素質:強化自我表述心理傾向,發(fā)展觀察力和模仿力,提高思維的敏捷性和邏輯性,形成語言表達能力。“讀”的素質: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與閱讀速度。“寫”的素質:書面表達能力。
階段實施:根據各年級能力要求和教學內容,設立“自學手冊”,發(fā)揮主體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自學意識。
自我認識:教師指導下的課前預習,根據個人實際發(fā)現差距,記錄自己未能理解的問題,帶著問題學習。
自定目標:教師宣講目標,學生從實際出發(fā)找出目標差。
自行調節(jié):教師精講新知識,作指導性點撥。學生進行小組學習,組外交流,理解知識,對照所帶的問題和目標,逐步縮小差距。再進入小組活動,教師分別進行指導。
自評作業(yè):獨立完成練習,在講評和指導下,自評基礎練習,互評綜合練習,選擇針對性練習自查,記錄存在問題。
自我激勵:作課后筆記,評定知識達標程度,自我對比,總結進步,認識自我在群體中所處的位置,記錄自我感覺最成功之處和最能發(fā)揮自己特長的學習方法。
(三)“全員交往”模式
1.理論假設:教育從本質來說是社會文化在交往活動中實現對完整人格的全面陶冶,提高交往素質有利于促進其它素質的發(fā)展。
2.教學策略:課堂模擬社會,在全體參與的交往活動中提高交際能力和個人素質。
3.實施要點:
制定目標:確定教材內容中的交往主題,全面制定教學目標。
創(chuàng)設交際情影:根據課文內容層次,分層設置情景。
組織交往活動:特定情景下的師生示范,個體學習,生生交往活動,分層呈現、操練新知識,形成交往能力。
模擬社會交往:假設問題,進行群體交往活動,充分發(fā)揮個性潛能,展現交往能力,反饋學習效果。
(四)“游戲教學”模式
1.理論假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可以增強素質教育的針對性。游戲把兒童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調動全體參與,達到群體教育中“共同發(fā)展”與“差別發(fā)展”的統(tǒng)一,個體教育中“一般發(fā)展”與“特殊發(fā)展”的統(tǒng)一。
2.教學策略: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實現“主體、生動、發(fā)展”的學習。
3.實施要點:
設情導入:以游戲的情感激勵作用激發(fā)學習動機,展示學習目標。
設趣導學:以系列相關的游戲為載體展開知識的學習,保持學習處于愉快、緊張的狀態(tài)。
設疑導究:通過帶邏輯性或綜合性的游戲,反饋學習效果,或啟發(fā)探究思維。
對英語課堂教學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研究,才處于起步的探索階段。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fā)展,以“面向全體,全面發(fā)展,生動活潑”為特點的素質教育已逐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以體現。愿素質教育教學模式的探索能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地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看過“論小學英語素質教育論文”的人還看了:
4.小學英語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