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哲學的論文1500字(2)
論教育哲學的論文1500字篇二
《存在主義教育哲學研究》
摘 要:存在主義是當今世界影響廣泛的一種哲學流派,其對教育的影響引申出存在主義教育哲學。筆者主要闡述了存在主義教育哲學的教育目的、教學內容以及師生關系等方面對現(xiàn)代教育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現(xiàn)實意義
中圖分類號:B087 文獻標識碼:A
1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當今世界影響廣泛的一種哲學流派。它是20世紀初期西方工業(yè)文明繁榮、科技迅猛發(fā)展的產物。伴隨著工業(yè)文明發(fā)展,西方社會出現(xiàn)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失業(yè)、破產、落魄、情感無處寄托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人們對理性、物質的熱衷逐漸淡然,取而代之的是對他們自身的審視與安撫。存在主義一反傳統(tǒng)哲學,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的存在上。由于存在主義自始至終以人為研究對象,把對人的研究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沒有哪一個哲學流派能像存在主義一樣那樣關心人的存在,所以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薩特堅持說“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
2存在主義教育思想
存在主義強調人的主觀性,強調人的自由選擇,使它很難形成一個囊括所有的哲學體系。但“存在主義是一種關于個人生活的哲學,它一定會對教育表現(xiàn)出深刻的洞察力,因為教育是一種個人塑造自己或被塑造的過程”,所以作為關注人自身命運的哲學,存在主義自然就對教育投以審視的目光,其對教育的影響引申出存在主義教育哲學。
存在主義教育哲學是西方人本主義教育的典型代表,它重視個人的自由和選擇權,強調人的責任,倡導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認為人的存在就是人不斷超越、完善以及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對世界各地的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3存在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存在主義教育哲學與傳統(tǒng)的過分強調社會價值卻忽視人的存在的教育哲學背道而馳,在教育目的、教學內容、師生關系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特點。
3.1存在主義教育哲學目的觀
存在主義教育哲學宣稱,人的存在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我存在這個事實要比我是誰更加重要,即“存在先于本質”。所謂本質是指組成某些事物的東西,也就是說某些事物的本性。但存在主義哲學認為,人并沒有這種先天的“本性”。因此,人必須創(chuàng)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質”。雅斯貝爾斯也認為“人永遠不能窮盡自身,人的本質不是不變的,而是一個過程。” 因此,追求廣泛的生命“意義”是沒有用的。換句話說,我們注定要自己創(chuàng)造這種意義。我們就像是還沒背好臺詞就被拉上舞臺的演員,沒有劇本,也沒有人低聲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該怎么活。所以存在主義教育哲學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意義,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抉擇能力,使他們成為自由人。和存在主義的教育哲學相比較,其它的教育理論都有一個共同的弊端,即把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放在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目標放在學生理性的培養(yǎng)或技能、技巧的培訓上,忽視學生的情感、需要的發(fā)展。在對傳統(tǒng)教育思想進行批判的基礎上,存在主義提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意識,發(fā)展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學生對自己的行動作出判斷,對未來作出選擇,使他們成為自由人。
3.2存在主義教育哲學教學內容觀
對于教學內容,存在主義教育哲學認為,各科教材即知識不能作為教育的目的,也不能作為學生未來謀求職業(yè)的手段,更不能把教材看作是進行心智訓練的材料。教材的真正作用應該是學生進行自我發(fā)展及自我實現(xiàn)的手段。存在主義者反對一成不變的課程設置,認為這樣的課程很難適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對學生的發(fā)展沒有幫助。課程的制定應該由學生親自完成。存在主義者堅持學生應該以人文科學的學習為主,自然科學的學習為輔。在存在主義者看來,由于自然科學的客觀性和非人格性,不應成為課程的重點。因為純粹的職業(yè)訓練不能使一個人獲得真正的自由,只能成為某一類別的人。相反,人文學科的知識更直接反應人的本性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所以應該成為課程的重點。
4存在主義教育的現(xiàn)實意義
存在主義強調人性化、主體化、個性化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及一系列的教育主張,體現(xiàn)了對人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對當今我國教育改革的理論和實踐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存在主義教育強調對人的研究并視人為世間最尊貴者。存在主義者看來,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都是真正的人的“異化”。他們認為社會不但要關注人生的意義,還要關注人的生活世界,關注他們的情感、信仰、理想、希望等非理性世界。笛卡爾強調“我思故我在”,存在主義者則強調“我在故我思”并以此來強調其認識的本體論――人的存在。
存在主義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為了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堅持知識傳授的同時,應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存在主義強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發(fā)展、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方法上,主張師生之間“對話”式的教學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應顯現(xiàn)人的主體性品質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讓學生更主動、更自覺去掌握。存在主義教育注重對學生品格道德的教育,倡導人文精神,強調那些人們最基本的品質,如,誠實、同情心、人的尊嚴、禮貌等。最重要的是強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求學生不但對自己負責,還要對他人、對民族、對國家乃至對整個世界負責。
總之,20世紀的存在主義教育思想雖然只是曇花一現(xiàn),但它所倡導的教育要以人的存在為出發(fā)點的教育理念已經給我們帶來了積極的影響,產生了有益的社會價值,是考量我們教育成敗的一個重要標準。
參考文獻:
[1] 陳友松.當代西方教育哲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106.
[2] 雅斯貝爾斯.余靈靈,譯.存在與超越――雅斯貝爾斯文集[M]. 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88:209.
論教育哲學的論文1500字相關文章:
論教育哲學的論文1500字(2)
下一篇:教育哲學的相關論文4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