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管理論文3000字
部隊管理工作是部隊建設中一項帶根本性、全面性的基礎工作。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隊管理論文3000字,希望你們喜歡。
部隊管理論文3000字篇一
部隊油料儲運管理研究
摘要:油料的管理涉及煉油廠、油田、油庫和使用部門中的儲存、輸送、加注和使用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應根據不同油料的特點,進行科學管理。本文主要討論油料在儲運中的質量管理,油料的安全儲存等內容。
關鍵詞:油料 儲存運輸 質量管理 安全管理
油料產品品種繁多、使用范圍廣、影響面大,而且質量要求嚴格,具有容易蒸發(fā)、滲漏,易被污染而變質、極易著火、爆炸等特點。油料產品經過生產、運輸、儲存和銷售等環(huán)節(jié),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管理不善,都可能引起油料質量下降。這不僅浪費寶貴的資源,還可能因使用變質油品而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甚至引起惡性事故,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隨著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不斷發(fā)展,對油品的質量要求愈來愈高,儲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油料的管理,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技術性很強的工作。
1 油料在儲運中質量變化的原因
引起油料在儲運中發(fā)生質變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蒸發(fā)、氧化、混油、機械雜質和水分的污染等幾種。
1.1 蒸發(fā) 油罐通常裝有呼吸閥,以控制油罐內的壓力不致于過大或過小。因而油料在油罐中不可能像敞口容器一樣無限制地蒸發(fā),也不會像密閉容器一樣,沒有油蒸氣溢出油罐。油料蒸發(fā)在儲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隨時都在進行;蒸發(fā)造成油料大量損耗。散失到大氣中的油蒸氣既污染了大氣,又增加了著火危險性。
1.2 氧化 油料在儲運過程中,與空氣中氧接觸,溫度較高和有金屬催化等會發(fā)生氧化現象。出現氧化既有自身化學成分的原因也有外界刺激的因素,如日光、溫度、金屬等。
1.3 吸水 油品能從大氣中吸收微量水分,引起油品質量下降,不同烴類對水的溶解度不同。油料的吸水性還會受到溫度、濕度等外界因素影響。
1.4 污染 油料在運輸,收發(fā)過程中,由于油品所接觸的設備,管線洗刷不凈或保護不妥造成機械雜質、水分污染。在管理和操作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操作不當引起混油污染,油料污染可能會導致油品質量下降,甚至不合格。
2 各類油品儲運中的注意事項
2.1 汽油 儲存在有呼吸閥金屬罐、溫度變化大、氧濃度高,汽油氧化生成酸性物質,進一步氧化縮合,生成膠質。
2.2 噴氣燃料 質量要求很高,儲存安定性好;蒸發(fā)對質量影響不大。特別注意問題是防水和防機械雜質混入。
2.3 煤油和柴油 儲存中不易氧化變質;儲存安定性較差,易生成大量酸性物質和膠質,出現深色沉淀。蒸發(fā)損失少,油防止混油,防止水分和機械雜質的混入。
2.4 潤滑油 潤滑油的餾分重,所以不存在蒸發(fā)損失問題。重點防止混油和防止混水分、機械雜質。潤滑油種類多,要特別注意不要出現混油及發(fā)錯油料等事故,以免影響使用和造成浪費。
2.5 潤滑脂 易變化質量標準,屬潤滑脂是軟膏狀物質,如混入機械雜質后極難除去,因而要蓋緊容器或密封儲存,容器不能過大
2.6 原油 防止輕油蒸發(fā)和混入大量水分。原油在儲運過程中蒸發(fā)、損失極為嚴重,蒸發(fā)出來的油蒸氣還會污染環(huán)境。因而,應盡可能在油田先經脫氣和穩(wěn)定處理,穩(wěn)定后原油在儲運過程中仍需采用減少蒸發(fā)損失的措施。
3 延緩油料質量變化的措施
延緩油料質量變化的最根本方法:改進油品組成、加工工藝和精制深度,提高油品質量;有效措施:加強油料管理,延緩油料變質速度,以延長其存儲時間。
3.1 降低儲油溫度,減少溫差:①合理選擇儲存地點,避免日光曝曬。②采用罐裝,避免或減少桶裝。③夏季淋水降溫:用罐頂連續(xù)淋灑冷水降溫。此外也可利用氣候特點,因地制宜采用通風降溫措施。
3.2 油罐應盡量裝到安全容量,減少上方氣體空間,減少蒸發(fā)損失和延緩氧化變質。
3.3 減少倒罐、倒桶次數 倒裝油料時,由于大呼吸增加了蒸發(fā)損失和油品與新鮮空氣的接觸,加速氧化變質。因此,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倒裝操作。
3.4 適當密封儲存,減少與空氣接觸 減少蒸發(fā),延緩氧化變質,避免水分和機械雜質混入以及油罐銹蝕。但應注意在采用密封儲存措施前,必須仔細檢查儲油設備,并核算其耐壓強度等,采用相應安全措施卜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生產事故。常用密封儲存方法:油罐正壓密封法、油罐內浮頂密封法、泡沫塑料覆蓋油面密封法。
3.5 減少與金屬接觸,防止金屬催化作用 金屬特別是銅能大大加速油料氧化變質。為防止油料與金屬接觸,可在油罐、油桶或汽車油箱內壁涂防銹層。
3.6 嚴防水分、機械雜質混入 精心洗滌儲油容器,避免在風沙、雨雪氣候里,在無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裝卸油料,防止露天堆放桶裝油品等,以免混入水分和機械雜質。
3.7 加強質量檢查,嚴守規(guī)章制度 在收發(fā)、儲存、運輸油料過程中,應嚴格遵守有關質量管理制度、定期檢查各種油品的易變質量指標,掌握所儲油料質量變化的情況;堅持“先進先出”、“存新發(fā)舊”、“優(yōu)質后用”的原則,合理發(fā)放油料;針對油庫地區(qū)自然條件變化規(guī)律和油庫具體條件,采用有效措施,進行科學管理。
4 油料儲運中的安全管理
石油及其產品具有易蒸發(fā)、易燃、易產生靜電,并具有一定毒性等,在油料管理的收發(fā)、儲存和運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可能出現各種危險性,必須采取相應防范措施:
4.1 防火防爆 ①油品熱值較高,約為煤的兩倍,油品燃燒時,釋放大量熱能。當大量可燃氣體遇到明火時,因瞬間大量氣體同時燃燒,引起爆炸,危害更為嚴重。燃燒和爆炸往往交替發(fā)生,燃燒引起爆炸,爆炸又擴大了燃燒面,使火情更加嚴重。②措施:嚴格控制其它可燃物、斷絕火源。在運輸和儲存油料的作業(yè)區(qū)內,應杜絕油料滲漏,潑灑等;及時清除沾油的棉紗,手套等物;嚴禁一切不應有的易燃物進入作業(yè)區(qū)。在斷絕火源方面應嚴守防火規(guī)定。向汽車,飛機注汽油和噴氣燃料的加油車,也必須熄火,并離開加油點20m以外。如果用發(fā)動機帶動油泵加油,嚴禁任何部分漏出火花;儲,運油設施必須全部接地,雷雨時禁止抽注易燃品;電線不得通過油罐區(qū)和輸油管線區(qū);作業(yè)區(qū)內工作人員不允許穿帶釘子鞋和易磨擦產生靜電的工作服;不許用鐵錘或鐵搬手敲擊任何油罐和管線,只許使用銅鋁合金搬手;汽車,火車,輪船進入作業(yè)區(qū)裝卸油料時,必須嚴格遵守相應的安全規(guī)定。油庫內必須裝有良好避雷設備,以防雷擊起火。
4.2 防靜電 ①收發(fā)、輸送和加注油品時,油品分子之間及與管道、閥門、容器壁間相互磨擦,產生靜電。油品是不良導體,靜電就會積累起來,當電壓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靜電放電,引起油品著火。加油速度越快,空氣越干燥,油品與空氣磨擦程度越大,磨擦產生的靜電越多。②為防止靜電著火事故,一切運輸,儲存油料的溶器,管線等,都必須有良好的接地裝置,須經常檢查,保證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10Ω。向油罐,油車,加油車裝油時,輸油管必須在油面以下,以免油品與空氣磨擦。在高溫,干燥季節(jié),要放慢加油速度,適當在作業(yè)區(qū)及接地線周圍燒水,增加濕度。實踐表明,在裝油開始時以及裝至容器3/4容積以后,最容易產生靜電著火事故,因此,在裝油開始和接近結束時,應降低加油速度。國內外在加注航空汽油和噴氣燃料時曾多次發(fā)生靜電著火事故。通常加入防靜電添加劑,增加油品導電率,效果很好。
4.3 防毒防病 ①很多石油產品對人體有一定毒害性,毒害物主要通過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只要掌握各種油品的特性,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嚴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完全可以避免中毒事故。②措施:油料儲存,運輸作業(yè)區(qū)內,必須嚴格控制油氣濃度。人們長期在高汽油蒸氣濃度下工作,會影響神經系統(tǒng),如果必需在高油氣濃度環(huán)境下工作時,必須穿戴防毒面具和防護衣物。嚴禁用嘴吸取油品。皮膚接觸油品后,要及時洗凈。要注意勿使油品接觸食物,也不要使其進入呼吸道中。
作者簡介:
陳奎:男,(1977-),湖北大悟人,助理員,運輸管理、油料管理。
部隊管理論文3000字篇二
部隊演習安全管理芻議
摘 要:本文針對部隊演習的特點和安全管理面臨的困難進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對策,對我軍部隊演習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部隊 部隊演習 安全管理
部隊演習是指組織部隊遠距離、大范圍、高強度機動,在生疏復雜地域檢驗和提高部隊全域作戰(zhàn)能力的訓練活動。部隊演習安全隱患多,是部隊安全管理中最具挑戰(zhàn)性的工作之一。
1.部隊演習的基本特點
部隊演習跨越區(qū)域廣,涉及裝備多樣,社情民情復雜,所處戰(zhàn)場、社會環(huán)境陌生,國內外關注度高。另外,由于演習任務繁重,參演官兵容易疲勞,思想也容易波動,承受壓力也較大。
隨著高科技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部隊演習還具有科技含量高、參演力量多元、演習空間多維等特點,這些都給演習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zhàn)。
2.部隊演習安全管理面臨的困難
2.1部隊演習指揮控制難度大
部隊演習,要指揮多個兵種的作戰(zhàn)、通信、后勤等部門和協調軍地聯合保障任務。為達到演習目的,各演習部隊經常在不同地域、時段進行協同演練,特別是部隊在面對敵對勢力衛(wèi)星干擾時,給指揮機關掌控所屬人員和武器裝備、及時貫徹上級決策意圖造成一定的干擾,更是對各級指揮員的決策指揮能力和指揮機構的籌劃協調能力的一種考驗。
2.2部隊演習軍地糾紛隱患多
部隊演習前后途徑多地,甚至跨越不同省、市,面對的社會環(huán)境各異,給社情民情的了解和掌握帶來較大困難,更給部隊安全管理帶來嚴峻挑戰(zhàn)。部隊演習,不僅在公安、交通等部門的配合下實施穿插中存在安全隱患,而且因損壞群眾的農田易導致糾紛,甚至會遇到一些披著合法“袈裟”的人員煽動群眾伺機發(fā)難,制造軍地摩擦,給部隊演習增添了不安全因素。
2.3部隊演習后勤保障困難多
部隊演習不僅途徑陌生復雜地域,而且要進入其他戰(zhàn)區(qū),這就給戰(zhàn)區(qū)間軍地協同完成武器裝備的搶救搶修,彈藥、燃油和生活補給等保障任務增添了困難。另外,在天氣多變、氛圍緊張的作戰(zhàn)環(huán)境下,演習官兵可能出現飲食不規(guī)律,士氣不振等狀況,甚至急躁、畏懼等心理問題,這也是對軍地聯合醫(yī)療、救護等全程保障能力的極大考驗。
2.4部隊演習保密形勢嚴峻
部隊演習,參演高科技裝備多。不管是媒體、民眾,還是諜報人員都比較關注,尤其是在敵陸、海、空、天、電一體化的嚴密偵察監(jiān)視下,部隊演習的安全管理工作面臨嚴峻考驗。另外,部隊演習的外部特征明顯,難以對沿途地方群眾圍觀、拍照、實時網上評論等活動實施有效的控制,也給部隊安全和保密管理埋下了隱患。
3.部隊演習安全管理的基本對策
3.1完善指揮體系,為部隊演習安全管理提供組織保障
一是建立高效的指揮機構。演習指揮機構要合理吸納各軍兵種、地方政府人員,實現對演習的一體化指揮,尤其是要建立專門負責協調軍地關系的聯合機構,最大限度發(fā)揮各參演力量的效能。二是明確清晰的權責關系。必須科學規(guī)定各個軍兵種、地方部門以及分隊之間的相互關系,明確各自職責權限,杜絕演習過程中出現指揮關系模糊、職責不明、相互推諉的現象,提高演習組織指揮效率。三是突破傳統(tǒng)指揮方式。演習戰(zhàn)線長、面對多種安全威脅甚至突如其來的敵情,戰(zhàn)機稍縱即逝、危機變化難測。要減少指揮信息層次,適時采用越權指揮、接替指揮等方式,提高各級指揮員靈活處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
3.2推進立法進程,為部隊演習安全管理提高法制保障
一是加強科學籌劃。根據國內外軍事形勢和我國軍事演習的需要科學謀劃、精心擬制,按照完善我國特色軍事法規(guī)體系的要求,統(tǒng)籌做好軍事法規(guī)的立、改、廢工作,提高軍事立法科學化水平。二是完善軍事法規(guī)。為保障演習部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解決軍地糾紛的需要,圍繞解決演習的軍地協同、保障,突發(fā)事件,軍地利益糾紛等問題,加快完善軍事演習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為部隊演習安全管理提高法律依據。三是拓寬立法思路。積極借鑒國內外完善軍事法規(guī)的成功經驗,結合我國國情軍情,積極拓展軍地聯合參與演習相關立法工作的范圍、途徑和方式,增強部隊演習中法規(guī)制度的可操作性。
3.3健全防衛(wèi)機制,為部隊演習安全管理提供風險保障
一是加強風險預警。針對不同的季節(jié)、地域、環(huán)境和防衛(wèi)管理的規(guī)律進行細致的調查研究,組織專家進行風險預測、評估,提出或規(guī)避安全風險的措施,為部隊演習的安全爭取主動權。二是加強協同配合。發(fā)揮軍地先進資源優(yōu)勢,推進各系統(tǒng)的互通互容,積極探索與友鄰部隊有效的協同方式,通過電子屏蔽、安全認證等技術手段等戰(zhàn)術進行防護,并及時報告上級、通報友鄰、和下級,以消除和降低敵對我部隊演習的不良影響。三是加強安全演練。堅持“減少保障環(huán)節(jié),增強防衛(wèi)效益”的原則,針對部隊遭敵電磁壓制、敵特破壞、武器裝備受損等多種預案進行常態(tài)化演練以提升防護能力,力求遇事“拉得出、處得好”,保證部隊演習的連續(xù)性。
3.4深化軍民協作,為部隊演習安全管理提供環(huán)境保障
一是建立軍地處突機制。要積極派出聯絡員、發(fā)函,與沿途地方黨委、政府,公安、國安的職能部門聯系,建立情報信息互通共享和突發(fā)事件共同處置的協作機制,以確保部隊演習安全順利。二是建立軍地保障機制。要主動與沿途各地區(qū)的相關單位加強聯系,共同建立一體化保障機制,根據部隊演習的規(guī)模層次、適時需求與地方協商交通、裝備急救、后勤物資等保障計劃,為部隊演習的后勤安全提供堅強后盾。三是建立軍民溝通機制。加強演習區(qū)域民族文化、社情民俗、宗教信仰等特點研究,依托地方政府主管人員,發(fā)揮官兵多民族的優(yōu)勢,建立軍民調解隊伍,加強軍民溝通,積極排查隱患、化解糾紛,為部隊演習創(chuàng)造安全和諧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冉阿麗.使命—多樣化軍事任務的非戰(zhàn)爭行動后勤[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2]王鵬飛.淺談跨區(qū)實兵演習道路交通保障[N].交通裝備,2010(1)
作者簡介:
張磊,男,漢族,陸軍軍官學院五系。
看了部隊管理論文3000字的人還看
1.有關部隊管理論文
部隊管理論文3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