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哈克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的成長歷程
時間:
李洪輝1由 分享
論文關鍵詞:自由沖突 歷險成熟
論文摘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名著,講述了主人公哈克和黑奴吉姆乘木筏子沿著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的歷險經歷。本文通過哈克的胃險經歷分析了哈克的內心沖突、思想的變化及其成長歷程。
作為馬克·吐溫最偉大的杰作之一、《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姊妹篇《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深深感動了全世界許許多多的人。眾所周知,《湯姆·索亞歷險記》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都是兒童讀物,但后者卻引起了成年人的極大關注,甚至連海明威都說:“全部現(xiàn)代美國文學都來自馬克·吐溫寫的一本名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書……它是我們所有的書中最好的一本書:以前沒有過,迄今也沒有這么好的。”
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主人公哈克以第一人稱出現(xiàn),我們從該小說的開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哈克作為敘述者作了自我介紹:“你們并不完全了解我”,并向讀者講述了他自己的歷險故事,這和《湯姆·索亞歷險記》所采用的第三人稱敘述方式截然不同?!豆素惱?middot;費恩歷險記》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男孩從童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和對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他在旅途中乘著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銘刻在讀者的心中。通過哈克對冒險故事的敘述,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成長和他從天真無邪到成熟的思想變化,也使我們深刻地了解了內戰(zhàn)前的美國社會的狀況。下面筆者擬通過哈克的冒險經歷分析哈克的內心沖突、思想的變化及其成長歷程。
一、追求自由的天性
哈克講述的是發(fā)生在美國內戰(zhàn)之前的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故事,當時有許多移民定居于此地。在密西西比河岸邊的一個偏遠小鎮(zhèn)上,十三歲的男孩哈克出身于一個貧窮家庭,母親去世,又被醉漢父親所遺棄。他是在無人教養(yǎng)、毫無約束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哈克從小沒有受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骯臟,缺乏管教,幾乎不識字,語言粗魯。他整天東游西逛,對長輩的說教不屑一顧,總是渴望跑到無人管束的地方去,總是想擺脫文明社會的束縛。哈克這種天生就對“文明禮教”的強烈逆反心理在小說第一章中就已表露出來了。寡婦道格拉斯,一個高尚而心地善良的女人,收養(yǎng)了哈克,希望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于是哈克不得不接受一個又一個的規(guī)矩:必須穿新衣服;只有在吃飯鈴響后才能就餐;不許吸煙;必須上學。對功課的厭惡使哈克說出了“下地獄似乎更快樂”的話。稚氣的童言讓讀者心里一樂卻又不禁一酸,為了追求自由逃避“文明的教化”,哈克寧愿選擇“下地獄”。這種所謂文明社會的生活方式束縛了一個生氣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壓制了他自由的天性。醉漢父親再次出現(xiàn),他殘地毒打哈克,把他鎖在小木屋中,沒有任何自由。哈克為了擺脫父親的殘暴和傳統(tǒng)教育的枷鎖,追求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他決心逃跑。哈克以他的聰明才智逃離了文明禮教的束縛和父親的虐待。
二、善良的本性與畸形的意識間的沖突
在杰克遜島上,他意外地碰到了吉姆—一個從沃森小姐家逃跑的奴隸。當吉姆要求哈克保守秘密時,哈克馬上就面臨著選擇:是保守秘密還是向鎮(zhèn)上告發(fā)?社會、家庭的種族偏見使他難以抉擇,但哈克的這種偏見比起成人來說要少得多,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幫助吉姆,孩子善良的本性占勝了畸形的意識。在第十六章中,哈克的善良的本性與畸形的心態(tài)間的沖突顯得更加明顯:是否應該把吉姆送回到沃森小姐家?他決定寫信告發(fā)吉姆的行蹤,當他想起他們共同逃亡的經歷,想起他們在患難中結下的友誼,他感到“左右為難”。最后他“琢磨了一會兒,好像連氣也不敢出似的”,隨后才對自己說:“好吧,下地獄就下地獄吧。”接著就一下子把信撕了,哈克作出了違背傳統(tǒng)道德的決定。在沿河而下的旅途中,他和吉姆的關系從旅伴到尊敬的朋友再到最親的親人,哈克在想起吉姆是如何保護和照顧他時決定解救吉姆,情愿獻出他的靈魂以換取吉姆的自由,這足以證明他個人思想的極大成熟。哈克善良的本性再一次占勝了畸形的意識。
三、哈克道德思想的轉變和成熟
首先,在第二十三章里,當吉姆談論他的家庭時,哈克“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吉姆幾乎和白人一樣為其家庭擔優(yōu)”。吉姆和女兒伊麗莎白的動人故事讓哈克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同情被拆散的奴隸家庭。他感到同他的白人父親相比,吉姆的這個黑人爸爸倒更關心他的孩子們。當時的社會,黑奴處處受歧視,像畜生一樣被白人自由買賣,而所有的小孩子都被灌輸了這樣一種思想:所有的白人都是好的,而黑奴是“邪惡”和“愚蠢”的象征。因此,在這個冷酷無情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沒有愛,沒有仁慈,沒有友情。吉姆家庭所表現(xiàn)出的超越白人的父愛讓他對這一傳統(tǒng)的道德教化產生了質疑。其次,哈克在他的歷險當中逐漸認清了:“白人都是些極其卑鄙的家伙。”當“公爵”和“國王”,面對三個無父無母的姐妹想冒充她們的叔叔并竊取遺產時,哈克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厭惡,稱他們是“人類的羞恥”。他決定偷走遺產并還給那三個姑娘,哈克的這一行為標志其思想成熟的開始。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我們漸漸地對哈克有了許許多多的新的了解。當他堅信黑人與白人并沒有多大區(qū)別時,他就從一個缺乏判斷力的小男孩成長為對生活理想有著承諾的男子漢。哈克已不滿足于旁觀,而是勇敢地用行動表明他的態(tài)度,證明他思想上的成熟。
在小說的結尾,一切似乎都得到解決:吉姆被解救了;薩利姑姑也已答應要收養(yǎng)哈克。但是哈克經過這次歷險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勇敢地選擇到西部去。在小說的開頭.哈克是一個貧窮、單純沒受過任何教育的小男孩,到了小說的結尾,哈克已是一個富有的、足智多謀的年輕人。他敢與權威性的道德傳統(tǒng)抗爭,敢為所關心的那些人冒生命危險,他在這一生命歷程中茁壯成長。
四、結語
通過哈克吉姆乘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的歷險,我們認識到哈克是怎樣從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怎樣改變對吉姆的態(tài)度和怎樣同“文明社會”徹底決裂的。哈克代表了當時那些積極向上的美國人。哈克的人生歷程反映了美國人渴望從歐洲“文明”社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們想擁有他們真實風格的生活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哈克幫助吉姆逃跑的主題代表了馬克·吐溫的思想,即黑人應該同白人同樣享有相同的民主、自由和權利。哈克的成長和成熟是美國人民的成長和成熟.哈克是同他的國家一道成長的。
論文摘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的名著,講述了主人公哈克和黑奴吉姆乘木筏子沿著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的歷險經歷。本文通過哈克的胃險經歷分析了哈克的內心沖突、思想的變化及其成長歷程。
作為馬克·吐溫最偉大的杰作之一、《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姊妹篇《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深深感動了全世界許許多多的人。眾所周知,《湯姆·索亞歷險記》和《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都是兒童讀物,但后者卻引起了成年人的極大關注,甚至連海明威都說:“全部現(xiàn)代美國文學都來自馬克·吐溫寫的一本名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書……它是我們所有的書中最好的一本書:以前沒有過,迄今也沒有這么好的。”
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主人公哈克以第一人稱出現(xiàn),我們從該小說的開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哈克作為敘述者作了自我介紹:“你們并不完全了解我”,并向讀者講述了他自己的歷險故事,這和《湯姆·索亞歷險記》所采用的第三人稱敘述方式截然不同?!豆素惱?middot;費恩歷險記》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男孩從童年到成年的成長過程和對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他在旅途中乘著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的形象栩栩如生地銘刻在讀者的心中。通過哈克對冒險故事的敘述,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成長和他從天真無邪到成熟的思想變化,也使我們深刻地了解了內戰(zhàn)前的美國社會的狀況。下面筆者擬通過哈克的冒險經歷分析哈克的內心沖突、思想的變化及其成長歷程。
一、追求自由的天性
哈克講述的是發(fā)生在美國內戰(zhàn)之前的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故事,當時有許多移民定居于此地。在密西西比河岸邊的一個偏遠小鎮(zhèn)上,十三歲的男孩哈克出身于一個貧窮家庭,母親去世,又被醉漢父親所遺棄。他是在無人教養(yǎng)、毫無約束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哈克從小沒有受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教育,骯臟,缺乏管教,幾乎不識字,語言粗魯。他整天東游西逛,對長輩的說教不屑一顧,總是渴望跑到無人管束的地方去,總是想擺脫文明社會的束縛。哈克這種天生就對“文明禮教”的強烈逆反心理在小說第一章中就已表露出來了。寡婦道格拉斯,一個高尚而心地善良的女人,收養(yǎng)了哈克,希望把他培養(yǎng)成為一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于是哈克不得不接受一個又一個的規(guī)矩:必須穿新衣服;只有在吃飯鈴響后才能就餐;不許吸煙;必須上學。對功課的厭惡使哈克說出了“下地獄似乎更快樂”的話。稚氣的童言讓讀者心里一樂卻又不禁一酸,為了追求自由逃避“文明的教化”,哈克寧愿選擇“下地獄”。這種所謂文明社會的生活方式束縛了一個生氣勃勃的少年的思想和活力,壓制了他自由的天性。醉漢父親再次出現(xiàn),他殘地毒打哈克,把他鎖在小木屋中,沒有任何自由。哈克為了擺脫父親的殘暴和傳統(tǒng)教育的枷鎖,追求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他決心逃跑。哈克以他的聰明才智逃離了文明禮教的束縛和父親的虐待。
二、善良的本性與畸形的意識間的沖突
在杰克遜島上,他意外地碰到了吉姆—一個從沃森小姐家逃跑的奴隸。當吉姆要求哈克保守秘密時,哈克馬上就面臨著選擇:是保守秘密還是向鎮(zhèn)上告發(fā)?社會、家庭的種族偏見使他難以抉擇,但哈克的這種偏見比起成人來說要少得多,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幫助吉姆,孩子善良的本性占勝了畸形的意識。在第十六章中,哈克的善良的本性與畸形的心態(tài)間的沖突顯得更加明顯:是否應該把吉姆送回到沃森小姐家?他決定寫信告發(fā)吉姆的行蹤,當他想起他們共同逃亡的經歷,想起他們在患難中結下的友誼,他感到“左右為難”。最后他“琢磨了一會兒,好像連氣也不敢出似的”,隨后才對自己說:“好吧,下地獄就下地獄吧。”接著就一下子把信撕了,哈克作出了違背傳統(tǒng)道德的決定。在沿河而下的旅途中,他和吉姆的關系從旅伴到尊敬的朋友再到最親的親人,哈克在想起吉姆是如何保護和照顧他時決定解救吉姆,情愿獻出他的靈魂以換取吉姆的自由,這足以證明他個人思想的極大成熟。哈克善良的本性再一次占勝了畸形的意識。
三、哈克道德思想的轉變和成熟
首先,在第二十三章里,當吉姆談論他的家庭時,哈克“很驚奇地發(fā)現(xiàn)吉姆幾乎和白人一樣為其家庭擔優(yōu)”。吉姆和女兒伊麗莎白的動人故事讓哈克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同情被拆散的奴隸家庭。他感到同他的白人父親相比,吉姆的這個黑人爸爸倒更關心他的孩子們。當時的社會,黑奴處處受歧視,像畜生一樣被白人自由買賣,而所有的小孩子都被灌輸了這樣一種思想:所有的白人都是好的,而黑奴是“邪惡”和“愚蠢”的象征。因此,在這個冷酷無情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沒有愛,沒有仁慈,沒有友情。吉姆家庭所表現(xiàn)出的超越白人的父愛讓他對這一傳統(tǒng)的道德教化產生了質疑。其次,哈克在他的歷險當中逐漸認清了:“白人都是些極其卑鄙的家伙。”當“公爵”和“國王”,面對三個無父無母的姐妹想冒充她們的叔叔并竊取遺產時,哈克對他們產生了極大的厭惡,稱他們是“人類的羞恥”。他決定偷走遺產并還給那三個姑娘,哈克的這一行為標志其思想成熟的開始。
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我們漸漸地對哈克有了許許多多的新的了解。當他堅信黑人與白人并沒有多大區(qū)別時,他就從一個缺乏判斷力的小男孩成長為對生活理想有著承諾的男子漢。哈克已不滿足于旁觀,而是勇敢地用行動表明他的態(tài)度,證明他思想上的成熟。
在小說的結尾,一切似乎都得到解決:吉姆被解救了;薩利姑姑也已答應要收養(yǎng)哈克。但是哈克經過這次歷險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勇敢地選擇到西部去。在小說的開頭.哈克是一個貧窮、單純沒受過任何教育的小男孩,到了小說的結尾,哈克已是一個富有的、足智多謀的年輕人。他敢與權威性的道德傳統(tǒng)抗爭,敢為所關心的那些人冒生命危險,他在這一生命歷程中茁壯成長。
四、結語
通過哈克吉姆乘木筏沿密西西比河順流而下的歷險,我們認識到哈克是怎樣從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怎樣改變對吉姆的態(tài)度和怎樣同“文明社會”徹底決裂的。哈克代表了當時那些積極向上的美國人。哈克的人生歷程反映了美國人渴望從歐洲“文明”社會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們想擁有他們真實風格的生活和自由。更重要的是哈克幫助吉姆逃跑的主題代表了馬克·吐溫的思想,即黑人應該同白人同樣享有相同的民主、自由和權利。哈克的成長和成熟是美國人民的成長和成熟.哈克是同他的國家一道成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