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中等教育 > 中學教師師德論文

中學教師師德論文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中學教師師德論文

  中學教師師德狀況,直接影響著億萬青少年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道德風貌,影響著整個民族的主流價值與核心價值。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中學教師師德論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中學教師師德論文篇1

  淺談中學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與人格魅力

  摘要: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基本條件。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用師愛鑄就師魂,用自律鑄煉師德,用良好的心態(tài)彰顯師德。唯此,才能使學生因“尊其師”而“信其道”,達到“不令而行”。

  關鍵詞:師德修養(yǎng);人格魅力;師魂

  江澤民同志指出:“國運興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基本條件。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當“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征中呈現出來,“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guī)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化身、行為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tài)度、情趣、品行、乃至言行舉止、音容笑貌等。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能產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修養(yǎng)比教師文化修養(yǎng)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結合自己的所思所行談談師德修養(yǎng)與人格魅力問題。

  一、師愛是師德之魂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但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

  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又有“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這說明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必須對教育、對學生充滿愛心,這種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即師魂。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出于肩上的責任,出于心里對教育對學生無私的愛,要有教無類,平等的愛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到教師愛的陽光,不能嫌貧愛富,不能只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對后進生、調皮學生更要充滿耐心和愛心,對待這類學生更能考察教師的愛的境界。

  我國具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美德,尊師愛生的佳話不勝枚舉,許多事跡感人至深。我國體壇上著名運動員劉翔和他的教練孫海平就是典型的尊師愛生的佳話。但是,在現實的教育工作中,我們有的老師,卻沒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甚至一些不當的言行傷害了師生美好感情,讓學生對老師產生怨言,這值得我們教師的反思和改進工作方式。

  二、自律是鑄煉師德的開始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現代教育中,這句話是要求教師能夠以身作則、言行一致、品行端正、為人師表,既要言傳,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傳。這無疑對所有教師尤其是政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尊、自重、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具體來說,教師的作用在于“教育”學生,教會學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學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以及信、義、誠、達、禮等一些優(yōu)秀的人格層面,這就是做人的根本。但是,關鍵還在于教師本身是否具備這些品質。學生對老師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相輔相成的。教師只有以模范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學生遵規(guī)守紀。

  因此,教師在學法的同時,要懂法、守法、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宣傳政策和法律條文時,就會受到雙重的教育效應。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的一般常識,講究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教師要成為求真務學的榜樣。教師不能滿足于先學于學生,而且要堅持繼續(xù)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隨著形勢的發(fā)展,高科技突飛猛進,讓人感覺到一停止學習,就會落伍。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空間。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教師無小節(jié),處處是楷模。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個精神豐富、道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尊重、陶冶學生的個性,而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yǎng)的學生也無任何個性特色”。

  三、心態(tài)是彰顯師德的保障

  教師的心態(tài)也即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

  首先,積極地樹立開放的意識。教師要改變那種自我封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狀態(tài);立足崗位和教學實際。通過各種信息傳遞方式,把視野多角度地擴展到外部世界;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觀察、分析、認識問題,把握國內外教育改革的動態(tài)。尋找自我素質結構定位,并積極創(chuàng)建素質教育的新模式。

  其次,坦誠地接受學生的挑戰(zhàn)。在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中,雖然教師擔任教授角色而學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師與學生是可以互相促進、共同增益的。教師作用于學生,而學生又可以能動地反作用于教師。這就是雙方教學相長的規(guī)律。教師要虛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學生提出的正確的批評性或肯定性意見;教師在教學中應虛心向后輩與學生學習,而后來者居上;學生也可能超過老師,這就是“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fā)展的本領。

  再次,認真地指導學生的學習。通過導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促進知識和技能的遷移,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最后,要有團隊精神。教育學生需要教師群體、教師團隊積極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團隊精神和良好的與人合作、與人溝通能力更是我們每個教師事業(yè)成功的保證,教師要與關門主義、孤立主義做堅決斗爭。

  我國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過:“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讓我們謹記雨果的一段話。“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總之,作為教師,作為一名中學英語骨干教師不僅需要豐富的教育理論水平和能適應教育教學發(fā)展需要的專業(yè)知識水平,更要注重自身的師德建設,以自己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良好的師德修養(yǎng)和高尚情操給學生樹立榜樣,用榜樣的力量去引導、教育和感化學生,真正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會學習、懂事理、能辦事且能適應時代發(fā)展需要的人才。

  <<<下頁帶來更多的中學教師師德論文

325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