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英語教學 >

淺談大學英語教師知識結構解析與重構

時間: 吳月1 分享
  論文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師 知識結構 影響 重要性
  論文摘 要: 本文通過探索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及其對英語教師教學的影響,證明大學英語教師掌握多元化知識結構的重要性。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和知識時代,這對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師更應該認識到在這個充滿挑戰(zhàn)的教育領域里他們面臨著新的角色和新的挑戰(zhàn)。這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而對這一素養(yǎng)產生直接影響的是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的知識結構不僅影響到學生的知識結構的發(fā)展,而且影響到英語教學的成效,關系到是否能夠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復合型英語人才。近年來,對外語教師知識結構的研究越來越多,但是多數(shù)英語教育者和改革者更加關注的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背景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的改革與研究,忽略了在教學中起主導地位的英語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的研究。本文基于對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及其對英語教師教學的影響的研究,進一步證明大學英語教師掌握多元化知識結構的重要性。
  一、教師知識結構研究概述
  對于教師知識的研究有兩個不同的角度和方向:一種將教師知識看成是個人及隱性知識,教師的知識是在日常教學中形成的;另一種則將教師的知識認為是顯性的知識,學生是可以通過教師的教學過程看到的知識。Schon(1983)深刻批判輕視實踐知識的傳統(tǒng)技術理性,認為從業(yè)者在專業(yè)實踐中并不主要依靠外來理論知識而是靠實踐者自己建構的“行動中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從這種實踐取向的建構主義視角出發(fā),研究者提出教師個人實踐知識的概念,它來自實踐并直接用于實踐,是一種個人化的、與特定情境相聯(lián)系的、非命題形式的知識。
  Shulman(1986)提出包括學科知識、教學知識、學科教學知識等的教師知識分類模式。盡管它傾向于強調具普遍性的理論知識,但其中的學科教學知識,即以學習者易于理解的方式所表述的學科知識,實際上是一種實踐性知識與理論知識共同構成教師的知識基礎。Freeman(1996)鮮明地強調教師的實踐性知識,針對傳統(tǒng)權力關系下教師聲音“被沉默”、實踐知識被忽略的狀況,他指出,語言教師熟悉課堂故事但難有機會講述,而講故事的常是那些課堂教學的局外人,他們往往遺漏最重要的故事,因為他們不熟悉課堂。Tsui(2003)重建了教師知識的概念框架,提出教師知識是學科知識和教學知識相整合的、嵌于情境中的、寓于隱喻/意象/信念之中的、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知識。
  二、教師應具備的多元化知識結構
  1.教師應該具備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首先,必須精通英語語言知識,包括準確而流利的英語語音語調、較大的詞匯量、牢固的語法修辭及文體方面的知識。其次,應熟悉本國和英美國家的地理、文化傳統(tǒng)、社會制度、政治結構、價值觀念等諸多領域的知識。最后,還應了解與英語教學密切相關的語言學及其分支系列,如英語語音學、詞匯學、語義學等。
  2.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實踐知識。個人的實踐知識是能夠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的,并且會隨著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而改變。教師在課堂中所持有的一些觀點和想法都是需要及時反思和醞釀的。因為這些都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而只有及時反思才能使自己對學生有良好的影響和教育作用。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會有求于老師,因此,教師的影響要滲入學生活動的一切時間和空間中去,教師必須占有廣闊領域的知識,如哲學、法律、歷史、地理、音樂、美術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yǎng),在教學中應付自如、游刃有余,從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因為,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是無止境的,他們總是想從教師這一知識源泉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教師的知識結構中擁有多種子系統(tǒng),它們之間相互滲透,就必然賦予教師一種綜合素質。
  3.教師應該懂得教育理論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當前,教育學和心理學發(fā)展迅速,而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是一個重要和麻煩的問題,英語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才能解決“怎么教”的問題。因為部分知識并不能內化到學生的知識結構中去,但為教師工作所必需。
  4.教師應不斷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法知識。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英語教學已經不再是單純地講解詞匯和語法。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同時對教師本身形成巨大的挑戰(zhàn)。只有不斷地接受新的東西,才能使自身不落人后,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所需,也能為自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和堅實的基礎。
  三、對英語教師教育與發(fā)展的啟示
  然而,工作量大,部分英語教師的自我提高意識不強,以及個人生活和教學環(huán)境都會對英語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的提升和擴展產生影響,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反思,熟悉教學內容,與學生和同事一起進步,并積極追求自身的進一步發(fā)展。
  英語教師作為專業(yè)化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文化的傳播者,而且是語言文化學習的指導者,其自身的理論素質和知識結構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培養(yǎng)復合型英語人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從外語教學及人才培養(yǎng)目標對教師知識結構的需求這一角度出發(fā),應力求掌握相關學科或跨學科知識,實現(xiàn)知識結構的多元化。新世紀的英語教師應明白知識的呈現(xiàn)方式必須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強調外語教學實踐知識的價值,采取一種更寬廣、更貼近時間的認識論視角,使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都得到認可;同時,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也需要學校及相關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以改善教師的發(fā)展環(huán)境,拓展教師的發(fā)展空間,進一步優(yōu)化教師的發(fā)展機制。
  
  參考文獻:
 ?。?]Tsui,A.B.M.Understanding Expertise in Teaching:Case Studies of Second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Freeman,D.,Johnson,K.E.Reconceptualizing the Knowledge-base of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998,32,(3):397-417.
 ?。?]Schon,D.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Shulman,M.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 Review,1987,(12):23-28.
2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