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啟蒙教育論文代發(fā)
幼兒啟蒙教育論文代發(fā)
幼兒啟蒙教育在幼兒園教學中占重要的地位。一個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曲折的發(fā)展過程。下文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幼兒啟蒙教育論文代發(fā)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幼兒啟蒙教育論文代發(fā)篇1
淺析兒科學啟蒙教育
摘 要: 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它不僅是知識啟蒙,還包括興趣和態(tài)度的啟蒙。幼兒園科學教育作為幼兒園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幼兒主動地參與各種科學探索活動,豐富幼兒的科學知識與經驗,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科學探索精神的教育過程。如何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文章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幼兒教育 科學教育 啟蒙教育
幼兒是好動、好奇、好問的,他們對周圍變化萬千的世界充滿興趣,同時,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智能發(fā)展最顯著的階段,也是一生中提問最多的階段,因此,我們重視幼兒的早期教育,提倡“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幼兒教育工作者必然要以為幼兒奠定良好的科學素質為最終落腳點,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那么幼兒園如何實現幼兒科學教學任務,采用哪些手段和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精神,讓幼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探索者呢?
一、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激發(fā)幼兒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要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首先就要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當幼兒向我們提出問題時,我們應耐心傾聽,因勢利導地幫助幼兒解答問題,而且有意表揚愛提問的幼兒,鼓勵幼兒大膽質疑,積極觀察、發(fā)現、探索大自然的奧秘。這樣就能激起他們的探索愿望,調動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好奇心是興趣的先導,從小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就要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主動學習科學、“迷”上科學。為此,教師為幼兒選擇的科學教育內容必須是幼兒感興趣的,是符合幼兒認知發(fā)展水平的。
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觀察幼兒,了解幼兒的興奮點,并善于把幼兒自發(fā)的觀察納入到教師有組織的活動中。為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教師還要鼓勵和接受幼兒的新奇想法和做法,并給予幼兒提供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茖W實驗室是發(fā)展幼兒科學興趣的很好的場所,那里有豐富的材料,幼兒可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創(chuàng)造。從小培養(yǎng)的興趣會成為幼兒以后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強大動力??梢哉f,幼兒園科學教育中培養(yǎng)起來的興趣,對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二、多渠道地開展科學教育活動。
1.巧妙、靈活組織科學教育活動。如果教師能巧妙設計、有效組織教學活動,就能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調動主動性。
例如:有一次在“踩雞蛋”的活動中,當老師慢慢跨上用4只雞蛋支撐的木板時,幼兒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不能踩!雞蛋會碎的!”然而,雞蛋并沒有像預料的那樣破碎,此時幼兒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接著,老師拎起兩桶水,當幼兒發(fā)現雞蛋在如此大的壓力之下仍沒有破碎時,一起鼓起掌,說:“哇!老師會氣功。”這時,老師卻神秘地說:“老師并不會氣功,秘密在這里。”在這一活動中,幼兒正是在濃厚的學習興趣的推動下,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觀察和操作活動之中。
2.建立自然角,組織種植、飼養(yǎng)活動是幼兒獲得飼養(yǎng)、種植知識的重要手段。
種植和飼養(yǎng)是幼兒很感興趣的活動,我園開辟了一塊種植園地,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根據不同的季節(jié),種植各種蔬菜、花、樹。孩子們輪流到園地澆水,除草,經常結伴觀察,不斷報告所發(fā)現的新情況。種植活動的開展不但使幼兒增長了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3.在“科學小實驗和科學游戲”中,讓幼兒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
科學小實驗不僅能幫助幼兒獲得廣泛的科學知識,在感知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概念,而且能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類、測量和思考等智力技能,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如:在磁鐵能吸什么的實驗中,讓幼兒用系有磁塊的釣魚竿釣鐵片、塑料片、紙片等制作的魚,結果發(fā)現,只有鐵片做的魚全被釣起,其他魚一條也沒有釣起,這是什么道理呢?通過老師的啟發(fā)、引導,幼兒懂得了磁鐵能吸鐵的道理,從而培養(yǎng)了善于動腦、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發(fā)展了想象和思維能力。
4.注重在一日生活中滲透科學教育的內容。
科學并不神秘,科學就在人們的生活之中。生活周圍有許多事物、現象都蘊藏豐富的科學知識。如:在操場上玩滑滑梯,可以了解速度和慣性的關系;吹氣球、玩風車,可以了解空氣無處不在。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隨機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讓幼兒在玩游戲中學科學,在玩中用科學。如:通過動手玩天平,認識“平衡”現象。又如:在開展角色游戲中,讓幼兒動腦、動手發(fā)明創(chuàng)造各種游戲材料:用塑料管制成聽診器,用可樂罐制成鍋、茶壺等。幼兒園的科學教育要結合幼兒的一日生活進行,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隨機地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三、創(chuàng)造愉快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營造鼓勵幼兒探究的心理氛圍。
在活動中,還要尊重和接納每一個幼兒的觀點和興趣,接納和支持幼兒的興趣與觀點會使幼兒產生安全感。幼兒是最誠實、最尊重客觀現實的。在心理安全的環(huán)境中,幼兒會根據自己對事物的真實感受作出回答和解釋。因此,在幼兒的回答與教師預想的結果不同時,教師要尊重并努力尋求幼兒的真實認識及來源,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究。
四、請家長配合,還幼兒接觸,觀察大自然。
在節(jié)假日,家長應多帶孩子到大自然,觀察四季的更替,知道各季節(jié)的特征。幼兒通過探索活動,既發(fā)現了自然中事物的奧秘,又滿足了求智欲望,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了知識經驗。
總之,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當好引路人,為幼兒創(chuàng)設科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當好幼兒的引路人,為幼兒創(chuàng)設科學教育的環(huán)境和條件,提供多種多樣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還要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隨時抓住教育的契機,并對孩子的興趣加以引導,不斷鼓勵幼兒探索的勇氣,培養(yǎng)幼兒探索科學的精神。我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積極開展幼兒科學啟蒙教育,是落實“科教興國”戰(zhàn)略,培養(yǎng)21世紀人才的迫切需要和現實選擇,幼兒園應義不容辭地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使孩子不斷探求、不斷成功、不斷進步,在科學的海洋中健康地成長。
幼兒啟蒙教育論文代發(fā)篇2
論幼兒文學啟蒙教育
摘 要:幼兒文學是幼兒文學啟蒙教育中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幼兒啟蒙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其特殊的性質與作用目的,幼兒文學對幼兒的身形成長將造成一定特殊的影響及作用。
關鍵詞:幼兒文學;啟蒙教育;故事
一、幼兒啟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文學
1.幼兒文學
兒童文學是指適合于各年齡段兒童的心理特點、能夠幫助他們身心健康成長的、適宜他們接受能力、審美要求的這一類文學,對于幼兒身心健康成長來說,幼兒文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幼兒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啟蒙教育意義
幼兒文學作品的教育性,除了在品質、思想、情操、道德的教育外,還有美感教育、知識教育等等方面,都是不可忽視的,也同樣包含在這個范圍內。例如:栓栓小朋友說:“我想到月球上蓋好多的圍墻”,姥姥問他為什么呢?他說“可以把我尿濕的褲子晾起來呀”。因為栓栓上小班時經常尿褲子。所以天真的發(fā)問,表現出孩子對這種美好圖景的傾心和向往。
二、幼兒文學在幼兒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及重要意義
1.幼兒文學能夠讓兒童體會到愉悅與正面的情緒
高爾基說:“兒童文學是快樂的文學。”有一次,我們中班上了一節(jié)綜合活動課《我愛我家》,我問道:“爸爸、媽媽很愛你們,你們心里面是什么樣的感覺?”艾博說:“是甜甜美美、特別高興的感覺。”樂樂說:“是我想親親她的感覺。”聽完后,我感覺這就是孩子內心的真實感受。
2.幼兒文學在促進幼兒想象力發(fā)展方面作用巨大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例子:在一節(jié)美術活動時,小石頭小朋友的畫讓我大吃一驚:他的畫平時完全不同。我急切地問道:“你能把你的畫給我講一講嗎?”他興奮地看著我說:“我最喜歡坐在盆子里,讓媽媽給我洗澡了。”原來他的媽媽不在奎屯工作,在烏魯木齊上班,一個月才回來一兩次,平時都是奶奶照顧他。所以每當媽媽回來后,都會給他洗澡,他覺得自己最幸福的時候,就是和媽媽一起洗澡了。哦!我明白了,孩子因為在與媽媽一起洗澡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幸福和媽媽的愛,所以才畫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和如此豐富而美麗的圖畫。
3.幼兒文學在幼兒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強調,“教小孩要從小教起”,“一開始就要教好”,人們在幼兒時期可塑性最強,也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在向幼兒進行道德品質教育過程中,幼兒文學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和教材。
4.幼兒文學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
幼兒文學是文學的一種,和其他類型的文�W作品一樣,蘊涵著情感的美、思想的美、語言的美,在幼兒審美的培養(yǎng)過程中,它可以充分滿足幼兒的審美需求,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意識。
5.幼兒文學對幼兒是非觀形成有巨大影響
記得有一次,我給小朋友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大家都聽得很仔細,過一會開飯了,我給他們盛好飯小朋友高興地吃起來,正在大家安靜吃飯時,李×大聲笑著說:“老師,閆×像你講的大公雞一樣是漏嘴巴。”全班小朋友都看著他笑了起來。我走過去告訴閆×:“小朋友說的對不對呀,我們要從小節(jié)約糧食。但是小朋友做錯了我們要給他機會改正,不能嘲笑他。”小朋友點點頭。
三、幼兒文學的啟蒙教學的策略
1.以多樣化的閱讀形式深化文學作品閱讀
例如,對《拔蘿卜》這一故事的講解,我們就其內容和特色,開展了“拔蘿卜表演區(qū)”“圖書制作”等相關的活動,讓幼兒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相互友愛理解故事。又如,繪本《七色花》我們可以引出“各種顏色”“夏天到了”等活動。再如,在作品《拔蘿卜》的活動中先讓孩子們去欣賞、感受故事,在讓孩子們去觀察、認知、探究、繪畫。最后讓孩子們感受他們之間的友愛,體驗情感。
2.為幼兒提供自由放松的環(huán)境
(1)在幼兒園創(chuàng)辦書吧,以及各班的圖書角都放一些幼兒文學讀物。
(2)創(chuàng)辦創(chuàng)意區(qū),讓孩子自己欣賞交流。
3.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
閱讀活動的形式并不是死板的。在平日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我們主要采取平行閱讀、集體閱讀、開放性閱讀、創(chuàng)造性閱讀以及親子閱讀等方式。
四、幼兒文學啟蒙教育中的誤區(qū)
1.以成人的審美取代幼兒的審美主體地位
這個誤區(qū)包括以下兩種情況:一是在出現以大人的審美要求為主來要求孩子,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是以成人為中心來灌輸成人的思想。二是教師主觀臆斷去猜測幼兒的審美取向,并將這種審美方式強加給幼兒。
2.忽視幼兒審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是成人從教育感化幼兒的方法,把審美教育當作德育和智育的輔助手段,比較注重幼兒閱讀作品中真善這一方面的意義,但卻往往忽略了幼兒創(chuàng)造美、欣賞美。二是偏重對作品進行科學性分析。
應該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馬約爾在1998年世界教育報告的前言里強調:“我們留下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給子孫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給世界留下了什么樣的子孫后代。”由此可見,中外優(yōu)秀的、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總是以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和獨特的審美特質為兒童所喜愛。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2]余紅.幼兒文學啟蒙教育初探[J].時代教育,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