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畫教育的學習與探討(2)
時間:
劉德軍1由 分享
三、深入生活獲得創(chuàng)作熱情
我們在深入生活中,由于受時間所限,一般最常見或采用的是速寫、水墨寫生、默記等方法(另有拍照)。速寫是寫景最方便、最行之有效的辦法,要求以最典型、簡練、概括、準確的對自然景物進行描寫,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景的表現(xiàn),在用線、點、面結合的辦法來勾畫景物的形式結構,畫出景物的自然生動。水墨寫生是用筆墨直接和自然交流,它能使我們充分利用筆墨的表現(xiàn)力,用筆的輕重、剛柔、正側、逆轉,墨色的濃淡干濕變化來表現(xiàn)客觀景物的豐富、含蓄和博大。來表現(xiàn)自己的主觀情思。不斷提高和豐富表現(xiàn)自然對象的能力,以便和創(chuàng)作很好的銜接。而且還可以加深所學的傳統(tǒng)筆墨技法與實景的區(qū)別和體驗,更重要的是對意境的營造有著直接的追求和體驗。默記是靠“目識心記”來完成的,他受客觀對象的制約較少,一般是到自然中去體驗和感受,不動手紀錄,也能重新激發(fā)起創(chuàng)作靈感和激情,而這往往靠的是“心靈有眼”。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中,能自由的發(fā)揮主觀想象的作用。
寫生的步驟分為:1、選景觀察。即先大致了解所寫生的環(huán)境,在千變萬化的自然景物面前,要用獨具慧眼的方法,來確定所要表現(xiàn)的景物。2、立意構思。即對景寫生時,面對自然萬物 ,關鍵在于立意,意為心音,是學畫者的情感和精神氣質的反應,是畫家的情感借助于筆墨和筆下山川景物的一種表現(xiàn),是情與景的合一。3、寫形造景。a在畫形體局部時,對山體的觀察,完全志于對象,摹仿自然,b畫組合形體。即有山、有水、有樹、有房屋等,安排布局應合理自然,讓人視覺感到舒服就行,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有取舍和概括。在繁雜的大自然里去畫什么?要學生學會多看、多想、多畫,掌握規(guī)律。c畫自然中的“我”就是說在這段寫生中要增強主觀能動性,要調動思維和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意識,從生活中體察,到大自然中去捕捉,為“我”感受搜集素材。著名畫家王文芳先生說:“一個藝術家只有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感知去領悟,才能在發(fā)現(xiàn)‘客觀’的同時發(fā)現(xiàn)‘主觀’,找到‘自我’,學畫要遵循注重傳統(tǒng),走向生活。”表現(xiàn)客觀自然和風土人情,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風格各異。立足藝術規(guī)律,面向現(xiàn)實生活的再現(xiàn),是學畫著尋找到個自藝術和精神上的寄托。
四、在欣賞美、感知美中,領略藝術形式美
畫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思想的表達和所選內容,都要通過藝術表現(xiàn)形式來傳達給觀者,才能達到審美與陶冶。構圖、構成是研究形式規(guī)律的一個方面,構圖,又稱布局、章法和經營位置,也就是畫面的安排。是研究造型藝術的外部形式美的學問。是研究畫面人物之間,人與景之間,景與景之間各種自然形態(tài)的組合。它是繪畫中極為重要的形式規(guī)律,就如旋律對音樂、語言對文學一樣重要。“構圖”是繪畫的骨架,是一幅畫的骨骼結構,形線、黑白、色的描繪則是它的皮肉。一幅藝術品的優(yōu)劣,構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負有多樣統(tǒng)一的原則,均衡多變之中,有疏密、有聚散,顯出一種自然與均衡的狀態(tài),畫面才會生動活潑。構圖的設計應是為了更好地表達思想內容的,因而它包括在總體的創(chuàng)作構思之內,是構思的體現(xiàn)。一幅作品在獲得一個主題后,首先要更具這個主題的特點進行深入構思,即未來的畫面既要貼切地表現(xiàn)主題,又要賦予形式美,好的作品不僅以主題感動人,還要以形式美吸引人。在這里我們既要考慮構圖問題、形象問題、色彩問題、筆墨問題,又要考慮內容與形式的規(guī)律。“內容決定形式”是指具體作品,它包括構成事物的諸要素,形式包括事物要素的結構關系,它的藝術美就在于以形式貼切自然而又充分地表現(xiàn)和強化了內容。如看到一山村小景的美,在于具象物體之間形式結構關系,那些山水、樹木、房屋的點、線、面的組合再漂亮,也是無法與繪畫藝術作品相比媲的。一堆石頭、泥土經過藝術家的精心雕刻和塑造,卻能成為不朽之作。國畫創(chuàng)作過程的追求美的過程。以及內容與形式的規(guī)律,多樣與統(tǒng)一的規(guī)律等。都需要我們去認識,去把握。在創(chuàng)作中要領會和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以求不斷變化構圖,千萬不可把自己套在現(xiàn)有的框框里,而要敢于創(chuàng)新。
五、詩書畫印的結合是中國畫特有的民族形式
中國畫是一種綜合藝術。中國傳統(tǒng)繪畫很早就提出詩書畫印溶為一體,增大了畫的藝術容量,同時更充分的抒發(fā)了作畫者的情感,突出中國畫主題思想,擴展了畫面的藝術境界。
詩、書、畫、印原是各自獨立的,他們的完美結合是“文人畫”產生以后才有的。北宋末期蘇軾、文同、米芾等文人“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以便更充分的抒發(fā)胸臆。他們大力倡導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并提出了文人畫理論。這在元代得到了迅速發(fā)展,統(tǒng)治了畫壇。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講習中,不妨可以用詩句來命題作畫,要求含蓄,意倒筆到,意境深遠,這時學生們會感到作畫的樂趣,使創(chuàng)作回味無窮。特別是作山水、花鳥作品時,由于自然景物中的寓情寓意,深邃的思想和復雜的情感,難以通過畫面充分表達出來時,借助題詩、款識、書法、印章等藝術手段,作為畫面的補充,形成一種以繪畫為主導旋律的綜合藝術。書畫結合,兩者主要工具相同,用筆用墨有許多相通之處。也分兩層意思,一是以書入畫,即用書法用筆來作畫,線條有書法的韻味。另一層意思是作畫者給作品中題詩落款,記敘作畫的時間 ,背景以及作者當時的心情和作品的主題思想等。它不僅是畫中文字的補充,也是一篇很好的書法,供人們欣賞。書與畫兩種藝術形式的有機結合,畫境就寬闊了,主題思想也益加顯明。有了好的題句,還要有好的書法題在畫面上,才能增加畫面的裝飾美,詩書畫印,相得益彰。
古人云:“書畫同源”。學生們在學習中國畫的同時,要加強對書法的訓練,因為它們有著不少共通的東西。中國字體的結構是由點、畫、撇、捺等配搭組合而成的,學會掌握了用筆的變化,是書法既具有形式美,又體現(xiàn)出豐富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金石刻印也是如此。好的印章,所以覺得好看,就是應為它很注意形式結構,因而具有形式美和韻律感的緣故。印章的空間一般不過方寸,它完全是通過分朱布白,來取得美的魅力。書法和刻印的結合,有助于作畫者獨特畫風的形成,使作品達到更高的藝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