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勵志 > 勵志大全 > 勵志演講 > 《超級演說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婚姻與愛情

《超級演說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婚姻與愛情

時間: 彥剛1197 分享

《超級演說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婚姻與愛情

  婚姻最大的敵人是什么,那是欲望。人類的欲望與生俱來,無窮無盡,那么怎么辦,不停的去離婚?肯定不行。今天學習啦小編分享《超級演說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婚姻與愛情,歡迎閱讀。

  《超級演說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婚姻與愛情

  古代有位美女,嫁給了一個矮矬窮,她整天站在窗邊以淚洗面。終于有一天,她與從樓下經(jīng)過的一個高富帥一見鐘情。她認為這才是她的愛情,她要擺脫舊的婚姻的枷鎖,于是她一狠心,毒死了自己的丈夫。

  如果此事發(fā)生在今天她大可不必死,她只需找我?guī)退蛞粋€離婚訴訟即可,武大郎也不用死了,興許他還能拿到一筆可觀的分手費。潘金蓮為什么要殺死武大郎,因為她認為她和武大郎之間已經(jīng)不存在愛情了,而她和武大郎之間的婚姻成了她追求新的愛情的絆腳石.

  30多年前,我削尖了腦袋考入北大,研究法律,研究哲學,但至今我一直解不開一個謎。 那就是愛情到底是個什么東東,婚姻又是個什么西西,而這個東東和西西之間又存在著什么南南北北的關(guān)系?

  我的人生經(jīng)歷和我的直覺告訴我,愛情其實是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一種信仰,一種向往,一種對真善美的追求,信則有,不信則無。什么??菔癄€,什么白頭到老,那不過是詩人的一種浪漫情懷和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欺欺人。正所謂秀恩愛死得快,古往今來多少鉆石愛情,到頭來都變成一盆狗血,一地雞毛。有時夫妻之間,愛與不愛的轉(zhuǎn)換速度之快,讓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那婚姻是什么,婚姻其實就是一種契約。談戀愛說穿了就像是合同談判,初吻是一種合作的意向,交換定情物更像是一種合同定金,結(jié)婚登記其實就是合同簽訂,入洞房就是合同的旅行,離婚那是合同的解除。

  婚姻最大的敵人是什么,那是欲望。人類的欲望與生俱來,無窮無盡,那么怎么辦,不停的去離婚?肯定不行。因此我們必須需要一個東西,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來控制我們的欲望。那這個東西,就是誠信和契約精神。其實婚姻很簡單,婚姻就是喂馬劈柴,就是關(guān)心糧食和蔬菜,就是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其實用他的生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非常溫馨的真實的婚姻的畫面。海子是瘋癲的,他捧著兩本書《圣經(jīng)》和《瓦爾登湖》到長城的起點去尋找愛情。而海子又是幸福的,當他的身軀躺在長城起點的這篇土地上,當他的頭顱枕在那冰冷的鐵軌上的那一刻,我相信海子,他找到了愛情。

  《超級演說家第一季》黃小山的演講稿:垃圾啟示錄

  黃小山,一位已過知命之年的環(huán)保人士,綠房子的創(chuàng)始人,1984年從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yè)。2009年的反對阿蘇衛(wèi)垃圾焚燒場的抗爭成了他事業(yè)的轉(zhuǎn)折點,正如他自己調(diào)侃的: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陷進了環(huán)保事業(yè)。為尋求垃圾圍城出路,他奔波于政府、媒體、環(huán)保組織、垃圾專家和相關(guān)廢棄物處理企業(yè),參觀和考察日本垃圾焚燒廠。他于2011年9月成立了北京綠詩丹環(huán)??萍加邢薰荆_始全身心投入到推動“綠房子”環(huán)保項目中,致力于垃圾分類與循環(huán)利用。可謂為中國環(huán)保的先驅(qū)者。

  最初我反對垃圾焚燒,后來做起垃圾分類,而現(xiàn)在,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傳教士",借助各種平臺,告訴老百姓,不要總抱怨,垃圾分類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2011年,他自己投錢,在居住的小區(qū)建起了一個垃圾二次分類處理平臺,名為“綠房子”;兩年后,他作為年齡最大的選手,站在了熱門真人秀《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作了題為《垃圾啟示錄》的開場演講;

  2015年4月,他來到了新聞專題節(jié)目《東方直播室》,講述“與垃圾共舞的日子”。

  他叫黃小山,曾是一位從北大法律系畢業(yè)的律師。自從和“垃圾”打上交道,他迅速成為了國內(nèi)有名的垃圾環(huán)保人士。

  黃小山的經(jīng)歷著實有意思。2009年,昌平欲建阿蘇衛(wèi)垃圾焚燒廠,住所就在附近的他自然地加入了反對者的隊伍,還成為了“領(lǐng)軍者”。2010年,他受邀去日本考察,此后,便開始研究歐美各國垃圾處理的模式和技術(shù)。最終,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垃圾不是不能燒,關(guān)鍵在于怎么燒。2011年,他自掏腰包,激情四溢地開始幫助老百姓進行垃圾分類。

  四年時間過去了,再次面對記者的黃小山說起自己的綠房子時,卻難掩無奈之情。

  記者:為什么從反對垃圾焚燒到自己出錢分類垃圾?

  黃小山:在日本考察時,我發(fā)現(xiàn)他們焚燒爐里的東西,跟我們的是不一樣的。北京每天產(chǎn)生的垃圾中,水占了1/3。這是因為,中國家庭產(chǎn)生的垃圾中多半是廚余垃圾,菜葉、瓜果皮、剩菜剩飯中的水分含量很高。而這些水分到了垃圾填埋場或者焚燒廠,會變成危害極大的滲瀝液。因為滲瀝液量大、濃度高,使得垃圾除潮不充分,不但燃燒效率低,也不利于污染物的分解。所以,這就涉及到垃圾的分類問題。

  我當時的想法就是,既然老百姓不愿意分類,那么我就在小區(qū)建一個居民投放垃圾后的二次分類處理平臺,幫助他們分類。然后,再由市政將分類垃圾分類收走。

  如果能夠從源頭上將干濕垃圾分開,并把濕垃圾在垃圾處理的前端進行最大限度的脫水處理,那么不但能保證垃圾燃燒的熱值,還能節(jié)約運輸、轉(zhuǎn)運滲瀝液的處理成本。

  記者:綠房子達到預期的效果了嗎?

  黃小山:通過一年的試點,我們采集了一些數(shù)據(jù),驗證了一些最初設(shè)想的功效。但同時,確實也遇到了不小的難題。

  老百姓對于小區(qū)環(huán)境的情緒非常敏感。只要垃圾二次分類處理平臺建在小區(qū),多少還是會產(chǎn)生一些污染,包括臭味、污水處理的問題。因此,老百姓會產(chǎn)生抵觸心理,不愿意我們在小區(qū)里折騰那些垃圾。這就與我們最初的設(shè)計有了很大的出入。所以,目前我們也在思考能被居民廣泛接受的方案。

  除此之外,綠房子的運營也是我最關(guān)心的問題。這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公益項目,靠政府、社會一時的支持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而是需要建立一個持續(xù)的、穩(wěn)定的商業(yè)模式,才可能大面積推廣。這個模式,目前仍在探索中。

  記者:你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

  黃小山:是難以撼動的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公共意識。

  我之所以建綠房子,是覺得不能寄希望于老百姓個個都有這個覺悟能給垃圾分類。但現(xiàn)在我才知道,沒有老百姓自覺、自主地進行垃圾分類,多少綠房子都無濟于事。

  這些年來,我公關(guān)政府,始終信心百倍,事實上,他們是愿意這么做的。因此,垃圾分類真的不是一個政策、法律或者技術(shù)問題。

  政府的工作是分類運輸、分類收集、分類處理,而這一切完全取決于老百姓的分類投放。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的垃圾分類都是如此。

  有人質(zhì)疑小區(qū)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shè),無人管理、監(jiān)督。可試想,難道每個小區(qū)還要配備垃圾警察,專門負責處理這個問題嗎?到時候成為世界之最,豈不又是一個笑話。

  隨地吐痰、亂闖紅燈有監(jiān)督、有處罰,那么多年,這些問題解決了嗎?垃圾分類問題的本質(zhì)跟它們是一樣的。

  記者:這些年與垃圾打交道,給你帶來了什么改變?

  黃小山:最初我反對垃圾焚燒,后來做起垃圾分類,而現(xiàn)在,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個“傳教士”,借助各種平臺,告訴老百姓,不要總抱怨,垃圾分類是每個人自己的事。

  事實上,這里有一個基本的邏輯被忽視。生活垃圾是每一個人在自己家里所產(chǎn)生的,那么分類首先就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

  你會注意到,中國人是非常講究干凈、整潔的,但這僅限于在自己家里。一旦出了家門,環(huán)境就與我無關(guān)。

  可一個真正文明的人,一定是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結(jié)合在一起的,對私人領(lǐng)域和公共領(lǐng)域一視同仁的。這是一個公民的基本責任。

  所以我現(xiàn)在常說,垃圾分類在中國之所以從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變成了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歸根結(jié)底是公民素養(yǎng)的問題,是社會文化的問題。

  如果沒有良好的社會文化的回歸,沒有合理的生活習慣和公共意識的養(yǎng)成,垃圾分類問題,不可能有解!

  這也是為什么我從當年的信誓旦旦,變成了現(xiàn)在的無能為力。

  可即便如此,我依然覺得有必要不斷地去傳達這些理念。就我個人而言,能影響一個是一個。

401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