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
說到大學生的素質,如果全面而言,那就是“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如果具體而言,可能是見仁見智的,人們對這個問題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文章內容。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知禮
“禮”是一個寬泛的概念,簡單說,它強調的是社會的規(guī)范和秩序。而“知禮”,則是一個人自處于社會的一個行為準則。中國古代歷來重“禮”,但目前的中國,隨著社會的迅速轉型,禮儀的缺失已成為了一個必須正視的現(xiàn)實??鬃诱f過“不知禮,無以立”,我們的大學生作為將來中國建設的棟梁之才,“知禮”自然是其必備的素質之一。
我們應該培養(yǎng)“知禮”的學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首先應該對他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乃至言談舉止有一個恰當?shù)囊龑?。這里我想講兩個例子,一個是2002年在我們學校珠海校區(qū)舉辦的“五月的鮮花”活動的例子,那次活動是由教育部主辦,我校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等幾所單位聯(lián)合承辦的一次大型詩歌詠唱會,并且由中國教育電視臺和浙江衛(wèi)視現(xiàn)場直播。但是在演出當日,天公不作美,大雨一直相伴,盡管如此,卻絲毫未能減低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們的表演熱情,整場演出一直持續(xù)了近三個小時。然而令我感動的是我們所有在場的珠海校區(qū)的同學,盡管大雨瓢潑,但是為了能夠讓活動繼續(xù),讓現(xiàn)場直播不至于中止,他們堅持觀看到整場演出的最后,而且秩序井然。演出結束時,現(xiàn)場一點紙片都沒有。當時,我也是和教育部的領導與同學們一同舉著傘看完了演出,當老師和同學們接過工作人員準備好的姜湯時,負責整場節(jié)目電視直播的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電視臺的領導熱情擁抱,祝賀活動成功,他們盛贊中大的學生高素質,認為他們是盛開在珠海最美的“花朵”。
第二個例子是在2004年我校80年校慶期間青年志愿者的例子,由校團委組織培訓的一千余名青年志愿者在校慶期間承擔了大量繁重具體的工作,他們對嘉賓實行了一對一的服務,他們出現(xiàn)在校慶活動的每一個角落,成為校慶活動中一支生氣勃勃的力量,他們熱情周到、積極主動、彬彬有禮,成為校慶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青年志愿者們在校慶活動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愛校情懷、良好素質,給各級領導、校友和嘉賓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很多參加校慶活動的同志都跟我提及這些學生,認為他們展現(xiàn)了中大學生的精神風貌,中大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生動的體現(xiàn)。
我想,無論是珠海校區(qū)那些可愛的同學們,還是出色完成校慶工作的青年志愿者們,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中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看到了泱泱大校學子所應表現(xiàn)出來的風范。
一個“知禮”的學生,應該有敬畏之心,應該遵守社會的基本規(guī)范和秩序,應該懂得去尊重別人。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讓學生們知道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禮儀,要自覺地去了解、遵守這些禮儀。這兩年我們學校開始在校慶日舉行學位授予儀式,其目的,就是希望學生接受一種禮儀的教育,知道何為“敬畏”,何為“感恩”。
最近我又向校長辦公室提議,從今年開始是否對學位授予儀式再作一些調整,我想我應該給所有從中山大學畢業(yè),獲得學位的學生,尤其是本科生們一一授予學位,當然,如果這樣做,大概要進行近二十場,但為了學生,我認為值得去做。同時我也相信,通過不斷的探索,我們一定能形成一個符合中大實際、又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山大學的學位授予儀式的,學校所作的這種種嘗試,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重建大學禮儀的一種努力。重視各種禮儀制度的重建與規(guī)范,是中山大學乃至全中國的高校都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知禮”的教育,使我們的學生形成一種超越“工具理性”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成為一個“文明”的現(xiàn)代人。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誠信
我認為,這是做人的最基本準則,是一條底線,也是現(xiàn)代社會良性運行的基本保障。如果說“知禮”的教育強調的是對社會秩序的遵守的話,那么誠信的教育強調的就是一個人內在道德感的培養(yǎng)。只有內誠于心,才能外信于人。誠信是由內心誠實表現(xiàn)的自愿行為,同時也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熏陶。誠信危機是當今中國社會的一個痼疾,建立誠信的社會道德體系是我國當今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因此,大學要為社會進步貢獻力量,首先就要培養(yǎng)具有誠信素質的學生。講“誠信”,首先就要“知恥”,內心不知恥,就無所謂“誠信”。例如大學中作弊現(xiàn)象,對待這一現(xiàn)象,在大學中甚至還不能說有著共同的價值觀,許多學生在作弊的時候,并不以此為“恥”,反而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情,“誠信”并不是第一考慮的選項。甚至是一些老師,還會為因作弊而受處分的學生求情,說這個學生“品學兼優(yōu)”。大學應該是社會良心的所在,如果在大學里都不能形成一致的誠信的價值觀,那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就真的令人憂慮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學校一直以來對作弊行為嚴懲不貸的原因所在。
說到誠信,我還想到了學校“仲明助學金”的例子。“仲明助學金”與其他的獎助學金不同,它是一種道義貸款性質的助學金,受過資助的同學都知道,凡是符合條件的申請者,都還要與助學金的基金會簽訂一份道義契約,這份道義契約是道德約束而并非法律合同。根據(jù)契約,受助者畢業(yè)后要從“受惠社會、回報社會”的道義出發(fā),在有能力償還時再將助學金歸還至基金管理委員會。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已畢業(yè)的受助學生大部分恪守道德契約,并把這種內心的道德信條轉化成為現(xiàn)實行動,很多同學工作后陸續(xù)返還了助學金,為以后的受助同學樹立了榜樣。我想,這項助學金不僅解決了受助同學的生活問題,而且也讓他們有了一次誠信教育的經歷,懂得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許這個經歷對于他們的人生而言具有更大意義。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擔當
敢于擔當,是一個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的體現(xiàn),孫中山先生對大學生“做大事”的期待,正在于“擔當”二字,他親筆題寫的校訓中強調“篤行”,意義也在于此。我們知道一句話,叫做“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也知道李大釗的話,“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大學生要敢于接受并承擔責任,首先是要有道德心去擔當社會責任,要有愛心去奉獻社會。我想舉一個我們學校政務學院學生的例子,學院04級的一位同學患了重病,而且家境拮據(jù),班級的同學得知了這件事,就組織了一次捐助活動,捐助活動幾天內就籌集了上萬元。一位該班作為交換學生留英的同學,還將自己的獎學金全部捐贈出來,但是,受救助的同學知道后卻堅決不要,她說自己不能讓同學們?yōu)樗冻鲞@么多,后來捐贈活動的組織者找到了患病同學的父親,才最終說服她接受了這筆捐贈。我是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從參與這個活動的同學家長那里知道這件事的,我聽了以后非常感動,我們的同學多么可愛啊!我想,這其實也體現(xiàn)了我們的學生對社會的承諾,有愛心、有正義感,才能承擔社會責任。
其次,大學生要有能力去擔當起社會責任。記得我還在浙大工作時,曾與寶鋼有很多接觸,寶鋼人事處的干部告訴我,每年都有很多來自不同學校的應屆畢業(yè)生同時進廠,在培訓過程中,廠方要組織一些活動,就問同學們某某工作誰愿意做,舉手的往往是清華的同學,爭著說“我來干、我來干!”我當時就想,這就是清華的學生,他們在這培訓的過程中就能夠脫穎而出。今天回頭來想想,這種敢于擔當、舍我其誰的領袖氣質,正是我們要求大學生們應該具備的品質。
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大學生,進入社會就是社會的建設者,而不是社會發(fā)展的觀望者。這種責任心,從大處講是將自己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和國家、民族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種愛國精神,是一種勇于將責任放在自己肩頭的勇氣;從小處講是一種意志堅韌而富有愛心的精神。如果一個人總是遇事推諉,逃避責任,那么與此同時,他就可能錯過了成就事業(yè)的機會,擔當和成功是相伴隨的,是離開校門后有所建樹的基本素質。
對于家庭來說,青年是家族的希望,因為從物種進化的角度,年輕的一代擔負著這個種族繼承與繁衍的責任,所以,青年人都被父母親朋寄予厚望,希望他們能夠安身立命、光宗耀祖。對于國家來說,青年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青年人肩負著興國安邦的使命,梁啟超先生說得好,國家的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因此,在同學們身上,肩負著家國的責任,任重道遠。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勤奮
勤奮原是學生之為學生的題中之義,本沒有太多值得討論的余地。但我們面對的現(xiàn)狀是,我們的學生在上大學前一定是刻苦學習、拼命讀書的,否則是不可能進得了中山大學的,但一旦進了大學,有一些就松懈了,甚至還有些學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因此,我們還是要強調讀書的勤奮。知識的獲得和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果不勤奮,一切都無從談起。這里我想強調的是,如果說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要提倡給學生減負,那么在大學階段,你們已經是成年人,應該自覺的“加負”,主動地去汲取知識。
我想,這里其實包含了兩種態(tài)度,一是要“非功利”的讀書,一是要“去惰性”的生活。首先,自覺地勤奮學習應該是一種發(fā)自內心深處的“非功利”的求學態(tài)度,是一種腳踏實地的風范,是一種自強不息的品質。與此同時,大學生活自由而多彩,而求知與讀書確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因此,同學們還要注意克服惰性,要把讀書、尤其是“非功利”的讀書當作一種習慣,成為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才有助于克服惰性的生活??偠灾?,勤奮就是好學,是善于學習,一個善于學習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主動地訓練自己從而達至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目的。
5、超越。敢于超越,是社會進步、國家強大的要求,中國的發(fā)展需要一大批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人才。我們培養(yǎng)的大學生要在國家現(xiàn)代化和社會進步中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須要有超越意識,要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超越自我,敢于超越常識。只有敢于超越,才會產生創(chuàng)造力,才會成為我們常說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還有一點,超越又具有人生態(tài)度的意義,如果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真正具有超越的意識,遇到各種事情的時候都能夠超越世俗,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能夠理性、通達地直接面對內心不愉快的感覺,能夠“將心比心”地去理解自己不喜歡或有感情沖突的人和事,那么,我們所取得的,就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教書育人”的成就,而是某種道德上的成就。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陽光自信
同學們應該有所理想,應該胸襟寬廣,應該自信向上??鬃诱f,“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我曾經在一些場合說過,如果要交朋友,千萬不要和那些經常抱怨世事不公,總是覺得人生暗淡的人作朋友,因為這樣的人是不會給你陽光和力量的。換一個角度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有陽光心態(tài)的人會有很多朋友,可以說這是一個人有所成就的必要條件。
似乎可以這樣說,越是擔當重大的責任,可能遇到的“麻煩”就越大。以此推理,大家目前即使遇到了麻煩,也只能算是“小煩”,如果被這些“小煩”就擊退了,當然更不用說去承擔更大的“煩惱”了。比方說,有的人因為失戀了一次,就說看透了感情;因為找工作失敗了幾次,就說看透了社會。這種所謂的“看透”,其實是一種老年人的心態(tài),是消極的態(tài)度。西方有一句諺語,叫做“有三歲之翁,有百歲之童”。所以,我在這里說要“陽光”、要“永葆朝氣”,沒有朝氣,只有暮氣,那不是一件好事。在座諸位是青年人,更應該有一股蓬勃朝氣,那是一種陽光的、向上的、不循規(guī)蹈矩的、充滿擴張性的精神狀態(tài)。有一句話說:人要詩意地棲居,我想,人首先要熱愛生活,才能像詩一樣地生活。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去年嶺南學院畢業(yè)的一位女同學,由于骨癌,她從大學一年級起就開始化療,但是她始終以樂觀的精神支撐著自己,每當有老師同學看望她時,她總是用充滿陽光的笑臉面對,從沒有過抱怨生命對她的不公,在治療的過程中,她曾經休學過,但只要有可能,她就申請復學。最終,她在大劑量化療的后遺癥中以頑強的意志完成了大學學業(yè),在去年順利畢業(yè)。我想,她這種對生命的陽光態(tài)度正是我們所應該提倡的。
我想,青年人應該總是能夠首先觸摸到時代的脈搏,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一個陽光的青年,應該表現(xiàn)出積極的精神面貌,體現(xiàn)出時代發(fā)展的特征。另外,我還想強調體育對于陽光心態(tài)的培養(yǎng)。生命在于運動,體育對于一個人的陽光心態(tài)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大學生應該養(yǎng)成對體育的愛好,培養(yǎng)一項或幾項擅長的,可以陪伴你一生的體育活動,這將使你受益終身。
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職業(yè)素養(yǎng)
我曾在一次全校就業(yè)工作會議上說過,我們的就業(yè)教育應該貫串于整個大學教育的始終。我們的學生應該有一種切合社會發(fā)展要求的職業(yè)觀,如果大學生的就業(yè)產生困難,對于中國這樣國民平均素質較低的國家來說,就是人才的最大浪費。大學生應該在就學期間就不斷地重新評價自己,認真考慮自己今后的職業(yè)取向,作好充分的職業(yè)準備。
我校的校友、鳳凰衛(wèi)視的主持人馬鼎盛就是一個例子,他在我校讀歷史學,但他對自己的職業(yè)期待則是傳媒,因此,他讀書時,尤其關注的是軍事史的學習,甚至在大學二年級的時候還組織了一個專門討論太平天國史的4人讀書小組。前些年,已經是著名的軍事評論員的馬鼎盛回到了母校,給我們的同學作了兩場演講,題目叫做“中大不比哈佛的差”,講如何論證海灣戰(zhàn)爭美伊軍事力量的對比,與哈佛、牛津的專家學者唱反調,以一個中大本科生的學歷打敗了世界頂尖大學的博士,預見性地論證了戰(zhàn)爭的結果。他說,“我為什么不比哈佛的人差,因為中大是個加油站,而且加的油都是環(huán)保的,可以循環(huán)利用。”他認為,中大的老師、中大的學風和治學傳統(tǒng)對他的成長及職業(yè)生涯的影響是深遠的,正是超脫地、歷史地看待問題,才能夠看清事實的真相。
對于中山大學的學生而言,他不應將未來的職業(yè)僅僅看作是一個“飯碗”,還應該看到更崇高的職業(yè)使命,看到我們將來所從事的職業(yè)是否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大學生的職業(yè)期望應調整到與社會進步聯(lián)系在一起。這與前面所提到的敢于擔當?shù)纳鐣熑涡氖锹?lián)系在一起的。
以上七點就是我對大學生素質的一些個人看法,或者說是我所認為的中山大學對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預設目標。既是列舉,就一定會有疏漏,但還是可以對上面幾點作個總結,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生,應該是一個“文明的現(xiàn)代人”,他們誠信知禮,積極向上,敢于超越,勇于擔當,他們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善于吸收現(xiàn)代世界文明,富有開拓進取的創(chuàng)造精神。
總之我想,中山大學培養(yǎng)出來的本科生,尤其應該與眾不同,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你們應該是“社會的精英”。舉一個不一定恰當?shù)谋扔?,大學本科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出身”,因為大學本科階段是人生知識技能奠基、思維方式形成和人格日趨成熟的重要時期,在一所名牌大學所受的四年大學教育,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重塑性格。我希望我們中大的學生們都能在中大的學習過程中塑造和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血脈中注入中大精神,并終身以此為榮。同時,我也相信,這樣的大學生,才是真正適應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yè)的人才。
正如我曾對院長們說過,各個學院都應該對本學院的特色,對學生培養(yǎng)有一個預設的目標一樣,我想,每一位同學對于大學生的素質都可以而且也應該有自己的理解,有一個自我的期望,但是,我認為,關鍵并不在于我們的目標內容如何、期望值有多么高,而是要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去不斷實踐和努力,我們應該找到適合自己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徑去實現(xiàn)各自的夢想。那么我們能否實現(xiàn)這個夢想呢,這就是今天我要說的第二個問題。
淺談大學生應具備的素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