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wǎng)>歷史資訊>歷史資料>

將相和的歷史資料

時間: 嘉豪18 分享

  《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課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好”(或“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lǐng)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將相和的資料

  “完璧歸趙”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塊寶玉的名稱,有一段不平凡的來歷。相傳在春秋時期的楚國,有個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塊玉璞(即未經(jīng)過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獻給了楚厲王。厲王就叫辨別玉的專家來鑒定,鑒定的結(jié)果說是石頭。厲王大怒,認為卞和在欺騙戲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腳。不久,厲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這塊玉璞奉獻給武王。武王也使辨別玉的專家來鑒定,結(jié)果同樣說是石頭,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腳。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淚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聽說后,就派人問他,說:“天下被砍掉腳的人很多,都沒有這樣痛哭,你為什么哭得這樣悲傷呢?”卞和回答說:“我不是為我的腳被砍掉而悲傷、痛哭,我所悲傷的是有人竟把寶玉說成是石頭,給忠貞的人扣上欺騙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對這塊玉璞進行加工,果然是一塊罕見的寶玉。于是就把這塊寶玉命名為“和氏璧”。由于這塊寶玉的珍奇,加之來歷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間所公認的至寶,價值連城。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為誘餌來騙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藺相如不畏強暴,甘冒喪失性命的風險,完璧歸趙,一方面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貴。

  廉頗是戰(zhàn)國后期趙國的名將。趙惠文王時封為上卿,屢次戰(zhàn)勝齊、魏等國,為趙國立了大功。長平之戰(zhàn)時,堅壁固守三年。后來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廉頗為將,遭致慘敗。燕國乘機攻趙。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戰(zhàn)勝燕軍。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趙悼襄王時,廉頗不得志,投奔魏國。魏國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將。最后老死在楚國。

  藺相如,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趙惠文王時得到世上稀有的寶玉——楚國和氏璧,秦國強以15座城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璧出使秦國,與秦王當庭力爭,完璧歸趙。趙王封相如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隨趙惠文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于秦,歸國后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愧悟,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將相和”故事簡介: 戰(zhàn)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壁歸趙;又培同趙王赴秦王設(shè)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暗算。為獎勵藺相如的汗馬之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丞相。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后廉頗終于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將相和的歷史資料

《將相和》這個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這篇課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廉藺交好(或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下面由學習啦小編帶領(lǐng)大家簡單了解一下。 將相和的資料 完璧歸趙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塊寶玉的名稱,有一段不平凡的來歷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黃陂歷史資料
    黃陂歷史資料

    黃陂區(qū)地處武漢市以北,區(qū)域面積2261平方公里,占武漢市的1/4;人口113萬,占全市的1/8,是武漢市版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型城區(qū)。下面學習啦小編分

  • 黃河的歷史資料
    黃河的歷史資料

    黃河,中國北部大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中國第二長河。下面學習啦小編分享了黃河的歷史的資料,一起來看看

  • 關(guān)于五音橋歷史資料
    關(guān)于五音橋歷史資料

    五音橋,位于河北遵化縣清東陵,即順治帝孝陵神道。七孔五音橋是清東陵順治皇帝的陵區(qū)里,近百座石橋之中最大、最奇特、最神秘而有趣的一座橋梁,

  • 春秋戰(zhàn)國歷史資料
    春秋戰(zhàn)國歷史資料

    戰(zhàn)國時期(前476年,一說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或稱戰(zhàn)國時代,簡稱戰(zhàn)國,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一段時期(秦統(tǒng)一中原前),這一時期各國混戰(zhàn)不休,故被

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