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詩歌作品介紹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人,唐代杰出的詩人與散文家。杜牧一生的詩歌作品繁多,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介紹杜牧詩歌作品,希望能幫到你。
杜牧金谷園介紹
《金谷園》是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在路過金谷園的時候觸景生情,面對殘破不堪的廢棄園林,詩人想起了金谷園過去的繁華,過去的景象讓人不敢相信如今的一切。
繁華的過去如今卻成為一片荒蕪,連一點生的跡象都沒有,想到過去的鑼鼓喧天,門庭若市,人們富足的生活在這一片土地上,但是時局的變動,王朝的更替,讓這里的繁華遭到毀滅,過去的美好如今香消玉損,留給我們的只有無限美好的過去,但我們卻看不到嶄新的未來。
再看這廢園中的情景吧,我們不得不感嘆時代的變遷,如此的滄桑,最終只是影響到小小的人類,流水和過去一樣潺湲,春草也和過去一樣綠的惹眼。似乎原本的景物絲毫不把人類這種毀滅性的變遷放在眼里。
正當詩人流連與春草和流水的遐想,聽到東風送來鳥的啼叫,若是滿園春色,這啼鳴無疑是對盛狀的奏曲,但是眼前的悲涼確實在讓人聯(lián)想不起,也無心聽聞。夜幕降至,加之傍晚略顯涼意的春風,在詩人耳中的鳥鳴早已失去了那一份期待,帶來的是無盡的悲涼。
就連那盛開的花瓣也因為此刻的悲情落下枝頭,原本春天特有的生氣,在這片廢墟中著實十倍掩蓋了吧,萬物的死寂也許也是息息相關(guān)的吧,百花會爭奇斗艷是因為想要展現(xiàn)自己,如今落花無情,應(yīng)該是對眼前的悲涼毫無感覺,生無可戀了吧。
詩人用落花比喻當時盛世的落寞、沉寂,用景物抒發(fā)自己的悲情,景中有人,景中喻情,意味深長,引人深思。
杜牧清明介紹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這一天正趕上清明時節(jié),杜牧在路上走的時候,天空飄起了蒙蒙細雨,都知道清明時節(jié)的時候天氣變化無常。
第一句就用的特別妙,“紛紛”二字形象生動的點出這清明的雨絕不是大雨,是細雨,是潤物細無聲的小雨,它不同于夏日傾盤而下的暴雨,不同于淅淅瀝瀝冷瑟的秋雨,這雨像一層薄紗輕輕覆蓋在世間每一寸土地上。詩人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將春雨那種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第二句小有轉(zhuǎn)折,借游人對雨的不理解,通過游客一遇到下雨就慌了陣腳來說明當時人們的心境不是很成熟,或許和時代有關(guān),或許是這景致有些太過凄冷,“路上行人欲斷魂”多半是指那些隱藏在人們心中的惆悵失意被這突如其來的處于激發(fā)出來,人們在雨中釋放者負面情緒,將春雨當作發(fā)泄的對象。
詩人在第三句中并沒有袒露是向誰問路,為的是引出第四句經(jīng)典語錄,牧童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不僅如此,在生活中,問路只是手段,目的是找到酒家,牧童只是遠遠的指向前方,給人們無限的遐想,之后將會看到一派怎樣的田園風光,是否是未知的桃花源在等著自己。
這無限的遐想就需要讀者自己體會,詩歌全篇沒有一個難字,一個典故,通俗的語言卻時刻透露出詩人想要和讀者引起共鳴的心情,詩人步步推進,將讀者引入高潮,隨后又戛然而止,這樣的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杜牧詩歌作品介紹
上一篇:詩人岑參資料介紹
下一篇:關(guān)于杜牧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