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表現(xiàn)詩人剛正不阿的句子
《離騷》是一部對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的作品,是戰(zhàn)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所創(chuàng)的作品。那么在該作品當中,哪一句詩是表達詩人剛正不阿的氣節(jié)?如果你想知道可別錯過下面這篇文字哦!
答:表現(xiàn)其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后世影響
屈原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開辟了中國文學浪漫主義的源頭,對后世的文人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詩經(jīng)》為代表的“風”和以楚辭為代表的“騷”,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奠基石和古典詩歌的兩個最高標準。漢魏以后,以屈原的代表作《離騷》概稱楚辭,晉郭璞《山海經(jīng)注》引用《天問》、《遠游》,都稱《離騷》;劉勰《文心雕龍》有《辨騷》一篇,所論包括全部《楚辭》作品。梁代蕭統(tǒng)《昭明文選》列“騷”類,包含《離騷》、《九歌》六篇、《九章》一篇、《卜居》、《九辯》五篇、《招魂》、《招隱士》。朱熹《楚辭集注》卷一到卷五總稱《離騷》,包括《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七篇?!独m(xù)離騷》包括《九辯》、《招魂》、《大招》、《惜誓》、《吊屈原賦》、《鵩鳥賦》、《哀時命》、《招隱士》。其他像明吳仁杰《離騷草木疏》、明黃省曾《騷苑》、明張之象《楚騷綺語》、清賀寬《飲騷》等書,都是就全部楚辭而言的,《離騷》已經(jīng)成為楚辭的代名詞,“騷人”也成為詩人的代名詞。王逸《楚辭章句》:“屈原之詞,誠博遠矣。自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竊其華藻,所謂金相玉質(zhì),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劉勰《文心雕龍》:“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艷溢錙毫。”“自《九懷》以下,遽躡其跡;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故其敘情怨,則郁伊而易感;述離居,則愴快而難懷;論山水,則循聲而得貌;言節(jié)候,則披文而見時。是以枚、賈追風以入麗,馬、揚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艷辭,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若能憑軾以倚雅頌,懸轡以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玩華而不墜其實,則顧盼可以驅(qū)辭力,咳唾可以窮文致,亦不復乞靈于長卿,假寵于子淵矣。”蒲松齡侈談鬼神花妖,很受屈原的影響,他在《聊齋自志》中說:“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自鳴天籟,不擇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逐逐野馬之塵,罔兩見笑。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他所抒發(fā)的堅貞懷抱和有志不得伸的憤懣,以及所用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手法,也和屈原相類。
屈原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的輝煌成就,為全人類提供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他也贏得了世界文化巨人的光榮稱號,1953年,屈原以詩人身份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法國文學家拉伯雷、古巴作家和民族運動領(lǐng)袖何塞·馬蒂一道,成為被世界和平理事會號召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他的作品在公元前7世紀傳入日本,19世紀開始傳入歐洲,現(xiàn)已有英、法、德、俄等多種國家文字的譯本。
詩人信息
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zhàn)國時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nèi)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郢都后,屈原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屈原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jīng)》中的《國風》并稱“風騷”,對后世詩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際,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政治成就
【改革措施】
屈原為實現(xiàn)振興楚國的大業(yè),對內(nèi)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lián)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xiàn)了國富兵強的局面,關(guān)于此次的變法內(nèi)容,《史記》和《戰(zhàn)國策》記載的過于簡略,現(xiàn)人無法窺其全貌,但楚史專家湯炳正經(jīng)過繁瑣嚴謹?shù)目甲C,把屈原的變法總拿歸結(jié)為六條:
第一,獎勵耕戰(zhàn),獎勵農(nóng)耕,是為了增加賦稅,富國富民,獎勵征戰(zhàn)是為了加強軍事戰(zhàn)略裝備;衛(wèi)鞅和吳起的變法都是這一套路子,使百姓無論是務(wù)農(nóng)還是出征,都有盼頭、奔頭和念頭,只有建立獎罰制度,臣工和百姓才會心甘情愿的為爵位的驅(qū)使去竭盡全力。
第二,舉賢能,唯才是舉,戰(zhàn)國時代魏文侯首開禮賢下士之風,使魏國在戰(zhàn)國初期首霸百余年,其次要推齊國的齊桓公(齊威王的父親),齊桓公辟稷下為學宮,招賢納士,到了齊威王時期,稷下學宮依然是超越大梁穩(wěn)坐天下風華成為天下士子趨之如騖之地;屈原此時,這樣的改革也算是正當其時不過與其時趙武靈王的軍事改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十來年后,趙國強勢的崛起為戰(zhàn)國強國的時候,楚國以文弱之勢卻日漸消沉了下去。
第三,反壅蔽。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間的溝通障礙,要讓楚王下達的命令準確即時的傳達到臣工的府衙,臣工的府衙也在第一時間把王宮下達的命令傳達給廣大百姓;讓楚王與百姓互通有無,打破君王被奸佞所包圍的態(tài)勢;君主能清晰明快的了解民生疾苦,不偏聽偏信。而臣民的意見也可以高速的直達天庭。
第四,禁朋黨。鑒于楚國的貴胄和老世族往往結(jié)黨營私,狼狽為奸;對不同政見的臣工大肆攻訐。故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約束杜絕。
第五,明賞罰。無論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吳起,都注重嚴格的律條來約束將士的功過;在變法這樣的問題上,屈原集合法家、兵家之精華而獨成一體。
第六,移風易俗。屈原對楚國不正之風深惡痛絕,一個個能言善辯巧言令色的臣工老世族,不惜損害國家的主題利益來投機取巧。此次的變法也把楚國的不良之風也要用法律形式來約束了。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