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文學(xué)大家,為北宋王朝的經(jīng)濟改革做出了杰出貢獻(xiàn),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搜集整理的歷史人物王安石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人物王安石的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江右民系。北宋撫州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封荊國公,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xué)者、詩人、文學(xué)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lǐng)袖。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宋神宗熙寧二年(1070年)任宰相,實行變法,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zhàn)的形勢。保守派反對,新法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的生平簡介
王安石于1021年出生,去世于1086年,享年65歲。王安石字介普,號半山,人稱王荊公。王安石老家是撫州臨川,出生于一個小官吏家庭,王安石從小就表現(xiàn)的與一般人不一樣,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其不僅天賦好后天也很努力,在良好的教育模式下,塑造的王安石可以稱的上是一個天才。
王安石于1042年考中進(jìn)士,此后也開啟了他的仕途之路,王安石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所以沒有好的職位他寧愿做地方官吏,直到被宋神宗任用后,期間他一直都在當(dāng)一個小官吏,當(dāng)過鄞縣知縣,當(dāng)過舒州通判,當(dāng)周常州知州等等多個地方官吏。直到1067年,新皇登基,王安石才得以重用,短短2年時間,王安石從一個知江寧府升到翰林學(xué)士再升到參知政事,最后升到宰相一職。
1069年,王安石提出變法,并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變法開始,王安石推行了數(shù)十項新法來解決一些列問題,其變法的最終目的就是經(jīng)濟改革,改善”積弱積貧”的社會格局,從而達(dá)到富國強兵的目的。但是王安石變法最大程度的損害了官僚集團和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保守派強烈的反對,最終變法失敗。
熙寧九年,王安石辭去宰相之位,開始了隱居生活,縱情于山水間,寫詩作畫安享晚年,最后病死于江蘇南京。
王安石的歷史評價
后世對于王安石的評價可謂是褒獎不一,有人罵亦有人夸,歷史名人蘇洵,張方平等人都在不同程度的黑王安石,但是后世的教育體系中都是王安石的贊美詞。在史書資料記載中,王安石也是一個性格奇怪,不招人喜歡的人。
對王安石評價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北宋到近代這段時期,第二個階段是從近代到后世這個時期。第一階段均是貶損為主,第二階段均是贊揚聲。特別是1949年后,對于王安石的評論轉(zhuǎn)變之大,都以褒揚為主。
王安石罵名開始是從王安石變法之后,王安石推動了一些列的新法,旨在改變積貧積弱的社會格局,從而改善北宋的國家經(jīng)濟,從理財和整軍兩個方面下手。頒行了青苗法,均輸法等在內(nèi)的一系列新法。但是最終造成了一個局面就是國家富了,百姓窮了,這是一場與民爭利的變法,能不遭受罵名嗎?
歷史上的所有變革是為了富國強兵,王安石做到了,但是他卻忽略了人民這一因素,但是并不能否認(rèn)王安石的功。王安石是一個改革家,他的初衷是好的,改變整個社會的積貧積弱,改變整個社會的土地兼并現(xiàn)象,改變整個社會的三冗問題。王安石最大的失敗原因就是理論與實際不符,最終導(dǎo)致了整個變法的失敗,百姓生活困苦,能不罵嗎?
到了改革開放時期,王安石變法成為了對抗地主的一個有力措施,所以人們對于王安石逐漸改觀,王安石從一個亂國者變成了 一個改革家。
歷史人物王安石的簡介相關(guān)文章:
2.王安石的簡介
6.歷史名人程顥簡介
歷史人物王安石的簡介
上一篇:歷史人物歐陽修的簡介
下一篇:歷史人物韓愈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