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簡介
雍正的原名是愛新覺羅胤禛,他的父親是康熙,他是繼康熙皇帝后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雍正皇帝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雍正皇帝簡介
雍正帝名為愛新覺羅·胤禛,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入關后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的四子,生母是烏雅氏,但由于烏雅氏出生低微,而清初后宮兒子不允許交由生母撫養(yǎng),所以胤禛是由佟貴妃撫育長大的。
胤禛幼年喜怒不定,性情急躁,所以康熙用“戒急用忍”來訓喻他, 少年跟隨康熙四方游歷,于1698年被封為貝勒。公元1708年,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黜,胤禛與皇八子胤禩支持復立廢太子胤礽。次年,胤礽再次被立為太子,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太子胤礽被兩立兩廢,使眾多的皇子對皇位虎視眈眈,胤禛于是隱藏鋒芒,韜光養(yǎng)晦,與兄弟們維持和睦,又向康熙表示誠孝,因此贏得了康熙的信賴。康熙臨終前留下遺詔,立雍親王胤禛為帝。
公元1722年,康熙帝病逝,胤禛繼位,次年,將年號改為雍正,故又稱雍正帝。胤禛即位后,除了十三阿哥胤祥得到重用,其他兄弟皆被削去爵位或幽禁。所以雍正帝胤禛是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者。
胤禛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強化了密折制度,設立軍機處以加強皇權,為避免九子奪嫡的事件再度發(fā)生而秘密立儲,又推行攤丁入畝、耗羨歸公等政策使經濟得到了發(fā)展,且平定了羅卜藏丹津叛亂,另在文化外交上也有所建樹,為康乾盛世的延續(x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公元1735年,雍正在批閱奏章時猝死,被葬于清西陵之泰陵,廟號世宗。
雍正為什么殺隆科多
雍正剛登基的時候,對隆科多那是百般信賴,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詢問他的意見,給人的感覺就是一派君臣和睦相處的景象。
但是好景不長,在1725年,雍正開始為難隆科多,并開始有計劃性的打擊。那么,為什么雍正會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大改自己對隆科多的態(tài)度呢?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隆科多開始結黨營私,以一副高傲的面孔面對雍正,這讓雍正意識到自己的皇權開始承受他的攻擊。隆科多自稱自己是諸葛亮,稱自己在康熙快死之日,帶著匕首進宮以防不測,這雖是他快倒臺前說的,但難免他平時會不會還有如此話語表露出來。而且還大肆宣揚自己位居步軍統(tǒng)領,權利甚大,可以隨意調動2萬大軍。這些話多少暴露出了隆科多當年支持自己的真相,讓雍正有所忌諱,內心極為不滿。
最讓雍正沒法忍的就是,隆科多開始同年羹堯一樣,對官員的派向予以干涉,雖說隆科多是吏部尚書,采取的還是正規(guī)的途徑,但是誰都知道任命百官這是帝王所作行為,隆科多身為臣子,卻敢這么做,就是擺著要結黨營私,是雍正所不能忍。
在年底,隆科多辭去統(tǒng)領一職,但是事情沒有完,雍正就公開的打壓隆科多,君臣關系破裂。
在1727年,隆科多與沙俄談判的關鍵時刻,被急招回京城,雍正以41條罪名扣在隆科多的身上,這樣的一個位極權臣的隆科多也就瞬間身敗名裂,失勢的次年就死于圈地。
總的來說,隆科多是注定的,君主對臣子的猜忌,自古以來都是存在的,只要是誰觸犯了自己的至尊的皇權,給予的結果就是猛烈的打擊。
雍正的遺詔
自康熙之后,清朝皇帝的遺詔都放在固定的匾后,等待當界的皇帝死后才可以打開宣讀遺詔。雍正遺詔示于人前共有兩次,一次是雍正還沒有死之前,還有一次是雍正死后。死前公布的這次是由于雍正當時病重,怕自己活不了多久,這次遺詔的出現(xiàn)是交代身后事的性質。由于當時弘歷還年輕,雍正怕他控制不住局面,就安排了四個輔佐大臣給弘歷。對于相關人員都交代的非常清楚。后來雍正病好之后,就沒有公布這份遺詔。在雍正死后宣讀的遺詔中沒有說明輔助大臣的內容。據(jù)說是四位輔佐大臣怕乾隆不想被人干政,就主動說明去掉這些內容,結果也得到了乾隆的同意。
遺詔的大體意思是這樣的,自古皇帝即位都嚴格遵守禮法祖訓,對天道立法的尊敬之心不容我們有絲毫的懈怠。我在位期間,兢兢業(yè)業(yè),不敢有絲毫的松懈。以社稷民生為重,我被選為儲君,當皇帝的時間里,每夜輾轉反側睡不著,就怕自己做的不夠好。在處理每件事情上,都刨根問底,不希望出錯。慶幸的是十三年來殫心竭慮并沒有白費苦心,百姓安居樂業(yè)。在選繼承人的問題上是慎之又慎,弘歷性格仁慈,希望各位大臣如和我在位時期一樣輔佐他。前面部分交待自己在做皇帝時期的辛苦付出和時刻不敢松懈,后面部分公布繼承人。
猜你感興趣:
2.雍正皇帝怎么死的
3.雍正怎么死的
清朝第五位皇帝雍正簡介
上一篇:康熙什么時候當皇帝的
下一篇:清朝皇帝雍正的生平故事